最新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75442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和关注!最新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难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仅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简明地提出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交流。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1 拉萨的天空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3、凭借具体会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会语言材料,体

2、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授新课 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那么蓝,那么美,你们一定想读读作者笔下的拉萨了。请打开书36页,自由大声的朗读二自然段。读完之后,找到自己最喜欢部分把它多读几遍。也可以把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在书上做上记号。 2、如果你认为你已经读好了的同学,请你下读给你的同桌听,让他给你提提意见。 3、谁愿意把你喜欢的部分拿出来和大家一

3、起分享的?(指名说) 4、指导理解朗读第一句话。 A、我喜欢“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这个部分。 B、那你请读给我们大家听听。 C、你能把你喜欢这一句的感受说给我们大家听听吗? D、如果说得出来(拉萨的天很蓝)(如果说不出来)不要紧,请你再把这句话读读好吗? E、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站起来,用手摸摸天,你们能摸得到蓝天吗?(摸不到)好,请你们坐下来,你们看(出示图片)你们摸不到蓝天,课时为什么在拉萨的人们就好像伸手就能摸到蓝天呢?(指名说。如果还说不出来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这里的天空,和拉萨的天空有什么不同的吗?)(你真聪明真会想,请你坐下,拉萨的天空就像她

4、说的那样蓝得让人感觉到用手就可以摸到) 同学们请你们再站起来,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现就在湛蓝的拉萨天空的下面,请你们把手伸出来摸摸,现在你们摸得到蓝天了吗? 看谁最先摸到。 F、那么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句话读读。 G、有谁想来读给我们大家听的? H、是啊,拉萨的天空真蓝啊,拉萨的天空蓝得真美呀,来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读。 5、指导理解、朗读第二句话。 A、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好像就浸泡在蓝色里面,让人感觉到它伸手就能摸到,那同学们你们还有喜欢其它部分的吗? B、我喜欢“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这个部分。 C、那么也请你来读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D、是啊!掬一捧蓝天可

5、以洗脸呢!真是太妙了。请你再读读 E、蓝天可以洗脸,你们觉得怎么样啊?(真是太奇妙了)还有谁想读读的? F、你们感觉怎么样?(评) G、你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好。那你能把你的感觉读读吗? H、这句话多妙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6、指导理解、朗读第三句话。 A、同学们,还有喜欢的部分愿意和我们大家分享的吗? B、我喜欢“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这个部分。 C、那么请你也来读读。 D、听了你读,老师也想来读了。如果老师读得好,你们能给老师点掌声吗?(范读、边出示图片边做动作的读) D、谢谢你们,那请你们也能像老师那样读,甚至要能比

6、老师读得更好。别着急,先自己在下面练习练习。 E、谁想来试试?(指名读) F、你们听了有什么感想?(自由说,说得好的请他读,说得不好的也请他读读,然后再说) G、那还有谁想试试的? H、在白云的映衬下,湛蓝的天空多么纯净啊!在河畔草地的对照下,湛蓝的天空多么明洁啊!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6、齐读第二自然段。 拉萨的天空真蓝啊,蓝得用手可以摸到,蓝得可以洗脸这么妙!蓝得无比的纯净,蓝得格外的明洁。那让我们把这纯净、明洁的蓝天的第二自然段一起读读吧!(配乐朗读)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真蓝,蓝得让人神往,它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离开。同学们!你们的视线想离开吗?想吗?(不

7、想) 2、那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读读呢?(久久不忍离开,瞧他多舍不得离开啊。) 3、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第三自然段。 4、拉萨湛蓝的天空把你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了,你们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啊!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学到这儿,老师就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拉萨最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吗? 2、接下来我们就到布达拉宫去看看。 3、请你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A、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B、你真会读书,那你能把你知道的读读吗?通过读书她知道了,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你们还有帮她补充的吗? C、你也很会读书,那你能把它完整的读读吗? D、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8、(评) E、老师的感受很你们是一样的。通过他的读让老师看到了,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F、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读这一句。 G、你们还知道了什么呢?(能说就指导读:边说边出示图片。你说得真好,正是因为在这湛蓝、纯净、明洁的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才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丽。这是多么美啊!请你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读读好吗?) H、你读得真好!老师仿佛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在湛蓝的蓝天下,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丽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I、如果说不出来就 a、请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告诉老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b、提出为什么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

9、壮丽? (如果学生提不到这个问题,就有老师引导。同学们都没有什么问题了,不过郑老师可以有给问题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 c、指名说,并出示图片,朗读这一句。 边说边出示图片。你说得真好,正是因为在这湛蓝、纯净、明洁的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才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丽。这是多么美啊!请你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读读好吗? d、你读得真好!老师仿佛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在湛蓝的蓝天下,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丽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J、蓝天下,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多么雄伟、多么壮丽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三、指导背诵。 A、同学们!现在拉萨想请你们当中的同学当小导游,给游客介绍拉萨的天空,你们愿意去吗?愿意吗?

10、 B、别着急,先请你们在下面练习一下等会再请你们来当小导游。 C、你们觉得这个小导游怎么样? D、(评读) E、那你们能比他当得更好吗? F、(有时间再让他们练习)没有时间就直接请。 G、这么多同学都想当小导游啊,那好你们现在都是导游了,请你们一起为游客介绍,拉萨的天空吧!(出示图片配乐齐读) 四、小结 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2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2.培养学生浏览课文和精读课文的能力。 3.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

11、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主题入手,引入课文 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奇观)我们一起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也观赏了浙江潮的雄伟与壮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我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琼山去看一看。那里有一片海底森林红树林。 (学生介绍了解到的红树林方面的知识并出示相关的图片,把大家带进那片神奇的世界里。) 让我们打开想象的大门,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这片神奇的领地红树林。

12、 二、整体感知,进行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浏览课文,想一想: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红树林?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红树林是一种奇观? (3)读出自己的感受。 2.同桌交流:要求:一人说一人听,有新的感受了,可以补充说一说,读一读。 三、汇报学习,共同感悟 1.汇报第2自然段后指导读,读出红树林美丽迷人的景象: 那是涨潮的时候生接读。多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 一会儿退潮了,生接读。红树林如同含羞姗姗的少女露出海面。好一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画面!刹那间生接读。令人心旷神怡! 一起读出心中的喜悦。 板书:绚丽多姿(远观) 2.汇报第3自然段后问:你想像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见

13、过这样的景象吗?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那种感觉是豁然开朗,前所未有的欣喜。快往周围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出了什么?(共同理解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板书:世外桃源(近赏) (1)体会红树林有特别发达的根部:树与树盘根错节,绕来缠去,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牢牢的抓住海底的泥滩,那造型是什么样的,你能想像出来吗?读出自己的体会! (2)体会绿色之网:一颗树能成网吗?两棵?三棵?四棵?那怎样才能是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呢?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株株” 此时我们就坐着小船,穿行在这张绿色之网中,你惊喜地看到了这样的奇观,会怎样表达呢?谁能通过读书来展现? (3)谈其它体会:我们满眼是蓝色的

14、海水和硕大的树冠,那一朵朵小花不时的逸出淡淡的幽香,抬头可见海鸟在林间飞翔,低头便见鱼虾、螃蟹在穿行。见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最想说什么呢? 3.汇报第4自然段: 板书:胎生繁殖 (1)体会奇观:在大海里,在涨潮与落潮之中,在潮水的涌动中,红树靠这种方式来繁殖,而且这种繁殖方式是植物界中独一无二的!谁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2)体会顽强:就是因为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才有了眼前的海上奇观!我们一起通过读来赞颂他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吧! (3)红树林为了适应环境,它们进行胎生繁殖,一颗繁殖成多棵,多颗繁殖成若干棵,来抵御狂风恶浪。我们亲眼看一看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繁殖过程吧!(看录像) 相信最伟大的思想家

15、,在它们面前也得俯首沉思!再来读出顽强的精神。 4.汇报第5自然段: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一起来赞美红树林! 你们读的这样用情,能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可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谈。 板书:奉献精神 正是由于他们默默奉献、对大自然毫无索求,数百年来,它给海南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人民视它们为“保护神”、“风水树”、“生命之树”。红树林是海上奇观,是绿色长城,是地球的“绿肺”呀。让我们怀着赞美的情怀来歌颂红树林吧! 四、总结学习,结尾升华 如果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如果说不看看钱塘江大潮,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美雄奇的景象;那么,我们可以说:不看看红树林,就没有真正的

16、看过奇异壮观的海。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远观了红树林,近赏了红树林,还了解到他那在植物界中独一无二的胎生繁殖的特点。从中感受到了红树林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红树林一样的精神,你能说说吗?此时你有什么 话想对大家说? 板书: 绚丽多姿(远观) 世外桃源(近赏) 胎生繁殖 奉献精神 五年级教案语文模板3 教材分析 浙江潮这篇课文的编排形式比较新颖,它的主体课文浙江潮是南宋文学家周密创作的观潮节选,不足80字。在这短短80字的文章中描写了潮来之时的形、色、声、势四个层次,文章生动传神、一气呵成,贴切的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传神的夸张(际天而来、如雷霆、吞天沃日)、精当的用词(震撼

17、激射、势极雄豪),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潮的特点,刻画了浙江潮的雄奇壮观,传情之处只用一两个字就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它后面附了我们大家熟悉的那篇现代散文观潮。文言文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陌生的、晦涩的,其中的语法和每一个虚词实词的字义并不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内容。怎样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到文言文的精炼之美、严谨之美、音律之美以及怎样处理文言文和现代文之间的关系成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是第一批参加教改实验的学生,一直在学习北京师大新世纪(版)小语教材。学生的特点是理解、表达、想象能力很强,但是基础不是很牢固。学生之间差别也比较大。 教学目标 1

18、.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感受文章中词语句子的精确美妙,感悟到恰当地运用语言和修辞方法所带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学习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描写。认识古今语言的异同,增强语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感受文章中词语句子的精确美妙,感悟到恰当地运用语言和修辞方法所带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描写。认识古今语言的异同,增强语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

19、 自制幻灯片课件,浙江潮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中秋节,相信在这一天你感受到了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你知道吗?每年从中秋节后的第二天起,一浪浪海水受到了月亮的召唤聚集到了浙江江口,它们的“团圆”造就了一个闻名天下的自然奇观浙江潮。你对此感兴趣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孩子们还陶醉在中秋节快乐的回忆里,老师的话让他们立刻提起了精神,饶有兴趣的拿起了书。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渲染特定的背景,可以牵动学生的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深入体验文章的美感。) 二、初谈感受 观看浙江潮视频。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景象。 (设计思考:

20、由于小学生受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的限制,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使学生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感受其中之美,产生和作者同样炽热的爱和心理共鸣。因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适当采用直观手段,如图片、声音、影像等,可以增强课文中描述的美的感染力,把学生领到美境中去,使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爱美情趣。) 学生用词:雄伟、神气、很有气势、气势磅礴(对学生的概括给以适当评价,不适合、不优美的给予建议,规范提高学生的语言。) 三、初读课文 让我们看一看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周密是怎样来描写他眼中的浙江潮吧。再看视频,自己放声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句

21、,质疑提问。 老师范读,指导学生断句抑扬。 (设计思考:因为这篇课文是文言文,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不知道该怎样去读,这时候老师的范读让学生知道了该如何断句,什么时候抑什么时候扬,为下面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时候找几个学生读不好的地方由老师范读,如描写江潮由远及近的这个过程的时候声调也应该是由弱到强的,在“继而渐进”这个词上也要表现出这个变化,学生没有体悟到,经老师的范读点拨学生较好的把握了这种气势的变化。) 四、浏览课文 哪一句是概括写浙江潮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抓住“天下之伟观也”中的“伟”字让学生体会作者用字之妙。”伟”,罕见的、奇特的、壮观的、有气势的。 五

22、、再读课文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伟观”?拿“信号笔”作批注。 (设计思考:作批注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很有好处。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开始此项训练。但是批注的形式和方法并不唯一。)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能读出来吗? (自读,指读,谈体会,再读,老师范读,齐读,老师引读) 在读远观大潮时,老师轻声而喜悦地说:“盼望着、盼望着,远远的,潮来了”学生会意轻柔跟读“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师(渐强,振奋):“大潮越来越近了!”生(大声,振奋):“继而渐进,则玉

23、城雪岭,际天而来”;师(短促有力):“那声音”生:“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师:“那气势”生(充满激情):“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设计思考: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描写之妙。”势极雄豪”中的“极”字让学生体会作者用字之妙。“极”,极致的、顶级的、不可比拟和超越的。体会之后再回到诵读中,通过重读表现出作者用意,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并读出了“浙江潮”之奇。为了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诵读体会文章意境,老师的语言穿针引线,一波接一波地造势,老师几个字的引导使学生读得激情四射,把孩子的情绪推向高潮,如大潮汹涌于眼前。) 六、体会写法 形:银线、玉城雪岭。 色:银、雪。 声

24、:大声如雷霆。 势: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通过朗读反复体会古汉语的凝炼、精当,积累词语。在下面和现代文的比较阅读上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繁简之妙。 文章结尾运用了杨诚斋的诗“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体会作者以此作为结尾的用意。 1.体会诗句对浙江潮的高度概括。体会语言和韵律美。 2.浙江潮的伟观被广为称颂。 (第一点作用是老师在教案中设计好的,第二点却是学生自己在思考后提出的,很出老师意料。可见学生是学进去了,动脑筋了,而且有着良好的分析、思考和想象力。) 七、浏览现代文 找出和古文相对应的句子。和古文中的句子对照着读一读,体会二者的不同(从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朗读感受上体会)促进对课

25、文的朗读。 1.过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层楼高的白色城墙。” “继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令人惊心动魄。”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设计思考:使学生在比较阅读后从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朗读感受上体会出了两篇文章的不同,对古今语言的异同产生了感性的认识,感悟到祖国语言

26、的魅力,增强了语感,反馈到诵读上就更加充满激情。) 八、再看视频 再看一次浙江潮视频。假如你就是周密,站在浙江边观看气势磅礴的浙江潮,通过朗读,抒发出你的感慨吧。 (这段视频在课上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导入时,学生在观看时不断发出唏嘘赞叹之声,马上有兴趣走进课文。第二次是在理解语言文字之时让学生通过观看体会,学生对“银线”、“玉城雪岭”、“大声如雷霆”有了形象的体会,转化到读的时候就更加到位。第三次是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学生这时通过反复读书已经基本做到了熟读成诵,并且对大潮的整个过程有了到位的理解,在读的时候学生有的手指录像画面,有的摇头晃脑诵得有滋有味。 当然,这种资源在语文课上的作用只能是辅助的,所以在考虑运用时一定要明确用的目的,避免搞花哨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