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66469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高段数学教研组课堂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给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对新课程,我们所言:“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天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与新课程标准同行,与时俱进.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就本学期的研究作一个经验总结: 一、

2、教学流程划分。 1、发现问题。创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2、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自主探究的方式可以是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 3、开放引导。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并非意味可抛开教师的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开放式的引导.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随着学生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在引入阶段,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探究阶段,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和校正思维的趋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建构阶段,设计有效练习,引导学生拓

3、展思维;在问题延伸阶段,引导学生反思和质疑,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4、建构应用.将探索学习活动中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方式,并将所学运用到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力求引发出新的探究问题。 二、操作方式策略。 1、问题来源 有问才能探。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引发出面临一种熟悉但又不能一下找出决策的探究问题,以促使学生去思索、去探究。 (1)设计探究问题 教师在研究教材中,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究新知。如学习小数的性质时,教师问在8的末尾添一个0、两个0,它的大小有没有变(不变),

4、那么在0.8的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它的大小变了吗?这是为什么?以引起学生积极探究。 (2)鼓励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的问题,教师不简单给出,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能提出问题,表明他进行了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比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课题后,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可能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用?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来提出来。由于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而能积极主动的探索. (3)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如

5、学习比例应用题时,让学生思考:警察为什么能根据脚印判断出罪犯的身高和体重,学习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思考,看马戏团表演,观众总是围绕表演者形成一个圆形,这是为什么。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探究的热情就会涨高。 (4)在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 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如学习圆锥体积时,首先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圆柱、圆锥、沙子),把圆锥装满砂子往圆柱里倒,学生发现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3。这时,老师出示一组圆锥、圆柱,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操作,老师的操作结果是: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装,装了四次装满,这时学生傻了眼,这是为什么呢?产生了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6、,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 (5)将课本的结论改为问题 课本中有许多结论是现存告诉我们的,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无疑是无益的。为此,我们经常把课本中的结论改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这是一种结论,改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0?这样有助于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2、探究方式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身经历、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1)运用范例教会学生探究方

7、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很想自己去探究知识规律,但有许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去探究、去发现.为此需要教师运用范例,教会学生探究的初步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结构的特点,精选一个或几个富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习内容(尤其是那些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或综合性的问题)作为范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或探索,弄清其来龙去脉,并在探究过程中,教给学生诸如搜集数据、观察现象、使用仪器、抽象概括等方法.如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把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这样几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找出若干个能被2整除的数(搜集资料);对这些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

8、,找出自己发现的某种规律、特征(观察分析,提出假设);把自己发现的规律、特征代入实际进行检验(验证假设);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并形成结论(总结概括)。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途径。并运用这些步骤和方法,迁移到其他数学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让学生懂得搞科学探究并不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搞研究。 (2)让学生在动手做中探索 在美国小学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是教数学,还是做数学。为此,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通过自己亲历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

9、,同时经过猜想、类比、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把外显和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朦胧模糊的各种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 (3)让学生凭借数学现实去探索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他们并非一张白纸,由老师去描绘,他们有从书本中获得的数学经验,也有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一些感性的数学知识,这些都构成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为此,我们经常让学生凭借数学现实去探索知识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我们从现实生活中

10、购买物品付款的事例出发,妈妈带了264元钱给小明买衣服,衣服的价格是198元,问可能会怎样付款,通过分析、推理,让学生明白多减要加,少减要加的算理. (4)在合作交流中探索 善于合作是当今社会人生存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习者意识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别,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和补充,在不同观点交流和碰撞中,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反思,在各种合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讨论中检验,综合各种观点,发展自己的见解。 在合作交流中,我们的理念是:凡是学生自主探究,能解决则不再合作交流。同时,合作小组可以是教师指

11、点,也可以是自找伙伴合作学习交流。同时,合作交流建立在个体探索的基础之上。 三、开放引导策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所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观察操作的方向产生障碍和偏差,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思考性引导,即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设计有助于学生继续展开探究的有效的策略方法,为学生的继续探究提供正确的方案,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究. (1)引导在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 在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顺势点拨引导,能促进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如学习“比的意义时,板书课题后,教师就向学生指出:今天要学习的“比”与过去学习的“比”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探究弄清以下四点:什么叫做比?怎样表示比

1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比值?这四个问题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这样的点拨,抓住了教材的关键,当学生围绕着问题自学探究时,已水到渠成了.即使这时还有某些学生不太明白,教师再举例说明,或者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自然会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2)引导在学生容易失误之处 小学生年龄小,回答问题时往往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此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促使学生觉察谬误,重新思索,寻求正确的答案。例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教师有意问学生“甲数比乙数多1/4,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有部分学生回答:“也是1/4 .”这时及时点拨:甲数比乙数多1/4,是以乙数为标准数进行计算的,而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

13、几是要以甲数为标准数来进行计算的,哪会有相同的答案呢?”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就领悟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这时,再让他们推算,大家都能得到正确答案:甲数比乙数多1/4 ,则乙数比甲数少1/5。 (3)引导在知识易混之处 当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抓不住本质时要进行点拨引导.例如,教学分数工程问题,许多学生出现诸如下例的误解:一项工程,甲独做1/3天完成,乙独做1/4天完成,甲、乙合作几天可以完成?学生解题都习惯于用:1(1/3 1/4 )去求合作时间。为什么学生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他们把(1/31/4)误解为工作效率之和。因此,学习这类知识时,从定义、方法、结果三个方面来进行疏

14、导点拨,使学生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求合作时间,只能用工作总量除以它们的工作效率之和。 (4)引导在学生的疑惑之处 学贵有疑,疑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疑惑加以引导,让学生更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如学习年、月、日时,教师问:小华今年8岁,过了8个生日,小华的哥哥大华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3个生日,请想一想,大华今年几岁?学生看了题后,有的草率地说:“3岁”。有的马上产生疑问:弟弟8岁,哥哥怎么会是3岁呢?有的甚至怀疑题目写错了,疑惑之际,老师说:题目没错,大华确实才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请大家自找伙伴研究研究。这样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15、,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有关思考。通过近段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实践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思考:1、要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2、要积极调整“引领”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3、要广泛地开展自主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在实践中自主悟得,在实践中自主发展。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巩固成果,正视问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一切都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力争把我校的自主探究性教学特色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