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关于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根本的学习
2、思路。 3、教学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根本思路。 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 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根底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拟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表达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
3、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根底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
4、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拟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拟,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7、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表达: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根底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拟、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
5、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稳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开展。 8、关于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 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卖气球问题。 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 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拟简便的方法。 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
6、,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根本思路。 课堂练习,稳固提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稳固根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课堂小结,鼓励评价。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开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缺乏,不断进步。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我的教学内容是“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第5页上的内容。 1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首先通过客厅里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比拟,认识长短和高矮;接着通过找一找、比一比,体会比拟的方法,进一步感受长短
7、和高矮都是比拟的结果。教学重点是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懂得直接比拟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是掌握比拟的标准和方法,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拟的结果。关键是体会比拟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拟的结果,而且比拟的结果都是相对的。 2本课时是入学后的第二课时,小朋友对小学学习生活还不熟悉,还不习惯,容易“坐不住。因此,我努力营造一种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如,通过小熊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发现客厅的数学秘密;用小故事来串联“想想做做的题目;通过“发现奖、“合作奖“秩序奖等奖项的颁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中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由于
8、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会识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积累了比拟丰富的关于长短、高矮的感性认识,可以说学生对长短、高矮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因此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在观察客厅里有了些什么东西后,就直接让学生找东西来比一比,然后再用到了书上的小图来稳固比拟的方法,并指导学生用或来表示。另外,我的教学在关注知识性学习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如何设计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如找一找、剪一剪、搭一搭、排一排等,让学生探究、体验比拟的方法,培养仔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找身边的物体进行长短、高矮的比拟,排排队等活动,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体验;而“帮小熊解决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到
9、厨房比大小、轻重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课后布置的调查实践作业是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指导者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学习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书本,可以是整个世界。了解本校的最高建筑,了解我国和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长的河流,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和放眼世界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初步建立比拟的意识,初步学会比拟物体的长短、高矮。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小熊头饰, “秩序奖“发现奖“合作奖的
10、小奖状,吹塑纸条,2张幻灯片。生准备小剪刀,胶水,可以搭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呢?师戴好小熊的头饰 你们好,我是小熊,今天我邀请大家到我的好朋友小莉家去参观一下美丽的客厅,你们想去吗? 二、指导观察,引导比拟 1课件出示 小朋友,小莉家的客厅到了。你们看,漂亮吗?都有些什么东西呢?同桌互说 让生看图充分地说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2。其实,小莉家的客厅里还藏着许多数学秘密呢,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秘密找出来?要想找到这些秘密并不难,只要小朋友睁大眼睛仔细看,开动脑筋用心想,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你们看,小莉家的客厅里有许多东西
11、,他们有的长短不同,有的高矮不同,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哪个小组能找满5对就能获得“发现奖。 小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根据答复颁奖。 3刚刚,我们是小组同学一块儿来找了一些东西来比一比的板书课题:比一比通过“比,我们知道了一些东西的长短、高矮,白菜老师和茄子老师想看看是不是每位同学都会比一比了。指导翻书课件出示小图,比拟小图,指导画,画 4翻开你的文具盒,再找一找,比一比。面对大家,举着东西说一说表现好的继续颁发“发现奖 5体会比的相对性 1师出示一枝铅笔: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 生讨论,还需要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没有比拟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2师拿出不同的铅笔分别与之比拟,使学生明确长短、高
12、矮是比拟的结果;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这三枝铅笔中哪一枝最长,哪一枝最短。使学生明确最长的只有一枝,最短的也只有一枝。 三、实践感悟,稳固方法 1“想想做做以故事串联 小莉学校有一位大哥哥腿受伤了,有一天小莉推着大哥哥去上学。课件出示 1“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走哪条路近一些呢?为什么呢?课件出示 2“想想做做第2题 刚出家门,家门前的两棵树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课件出示 3“想想做做第3题让生讨论可以怎么看,怎么比 小熊还带了两位好朋友来了。课件出示 4“想想做做第4题怎么比的,强调“最的唯一性 生比出来以后,师追问:为什么小熊的下面既不打也不
13、打。 下面,让我们来动动手吧! 2剪一剪 用吹塑纸条小组内每人剪一条任意长的纸条,然后比一比长短,最后按一定的顺序将这些纸条排列好。最先完成的小组获得“合作奖 比一比:谁剪得最长,谁剪的最短组长上来汇报时,注意贴法的多样性 4搭一搭 拿出自己带来的东西,小组合作,看哪一组搭得高。 生活动:拿出学具,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搭出高矮不同,形状各异的模型。 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高。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刚刚,我们从参观小莉家的客厅开始找一找,后来又自己动手剪一剪、搭一搭,比拟了一些东西的长短和高矮。在生活中,我们除了比高矮、长短以外,还能比什么?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看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对一些
14、事物进行比拟,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今天,老师只是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以后,我们还要学会比其它的。 2,学习了今天的比一比,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生各抒己见 有的事,我们只能课后再做,我们选现在就能做的事来试一试自己学的怎么样吧! 1两人比身高 a请两位差不多身高的同学来比一比身高你们能一下子看出谁比谁高吗?不能那你们猜测一下,谁比谁长得高些呢?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知道他们谁高谁矮吗?比一比怎样比呢?大家讨论一下。两个人站在一起;人站在墙壁旁,头顶在墙壁上的位置做个记号,看谁的记号高谁就高等等 b说一说,谁比谁长得高,谁比谁长得矮。 c小结:看来比身高的
15、方法很多,但比拟时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面上,二是人要挺直,三是用做记号的方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 2小组排队活动 a四人一组。同桌两个比,另两人看一看,说一说,然后交换。 b每个小组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c请小组长负责,哪个小组排得最快最整齐就能得到“秩序奖。 d小组长汇报交流本组排队的方法。 e小结:小朋友刚刚合作得都很好,明天我们再到小莉家去的时候就这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吧! 3明天,小莉还要请我们到她家去吃饭呢,到时我们还可以去她家的厨房看看,小熊想好了明天给小莉一家每人送一份礼物,不过它碰到了一个疑问,看看你们能帮它解决吗?出示幻灯片 小熊要给他们每人准备一条皮带,谁的
16、皮带最长?谁的皮带最短?你是怎么想的? 4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还想出去放风筝,看,出示幻灯片已经有人在放风筝了。3个小朋友的风筝线是一样长的,猜一猜哪个小朋友的风筝放得最高?哪个小朋友的风筝放得最低? 看来,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世界,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处处都有数学。 五、课后作业 1课后与小伙伴一起,找一找校园里最高的建筑。 2课后与父母一起,找一些自己家里的东西来比一比他们的长短或者高矮。 3自己想方法去了解我国最高的山峰,最长的河流;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长的河流。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让
17、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买文具,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通过“买文具、“认一认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对小面额人民币上的数字、图案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填一填来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重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3培养合理使用和保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设
18、想 通过“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然后通过看、拿、想、说、换、比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保护人民币的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人民币、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商店看一看,你们愿意吗?出示商店情境图这个商店是卖什么的?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准确运用数量
19、词在商店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自由说这么多的文具你想买什么呢?让一名学生说那你用什么买呀?人民币你认识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咱们中国通用的钱人民币实物人民币。 【借助文具商店这一情境,引出本节的主题人民币,并揭示人民币的功能。】 二、小组合作,获取知识。 1师:现在,你们想仔细去看一看吗?下面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大家轮流看一看、摸一摸,你能发现什么呢?观察时小朋友们要互相谦让,有礼貌。 2师:你都发现了什么,谁愿意说给同学们听一听?主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和各种图案说一说。 3个别发言,出示教材第68页“认一认。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通过让学生亲自去看、
20、摸,使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凸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购物活动。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买东西,看你会不会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 1小组合作:组长来当售货员,其他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课本后的彩图购置自己想买的文具。 2师: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小,你能从你买的文具中选一种介绍一下你是怎么买的吗?指名说一次购物过程。 3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1张1元钱,我也想去买一些文具,你们愿意帮我去买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1元钱去买文具,你能买些什么呢?小组继续购物。 4反应,并板书: 1元 2角 找回8角 1角 找回9角
21、买文具 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运用课件演示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和分之间的关系,并板书: 1元=10角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也知道1元钱能买哪些文具,你能独立完成第69页这些题吗?学生独立试做。 5师:大家都完成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实物投影反应。 6师:在你的生活中,1元钱还可以买哪些物品呢?同桌交流。 【通过购物让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解决简单问题。 1请学生来当售货员,老师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一支钢笔,售货员没有零钱找给老师,由此创设一个需要兑换人民
22、币的情境,然后让售货员自己去想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兑换的必要性。】 2师:你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现在想不想让同学们帮你去解决呢?你可以找一位好朋友去兑换。 3师:哪一对好朋友想把你们的收获告诉大家。全班交流,并板书,用实物粘贴。 5元 能换5张1元 2元 能换2张1元 5角 能换5张1角 4独立完成教材第69页“填一填第1题。 5师:谁想把你做的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实物投影反应。 【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之间可以兑换,也让他们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应如何解决,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五、练一练。卡片 2元= 角 30角= 元 4元= 角 50角= 元 3角6角
23、= 角 2元2元1元= 元 六、说一说。 师:人民币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离不开的,在勤俭节约方面,保护人民币方面,你是怎么做的?说给你身边的小朋友听。 七、实践作业。 访问或调查并记录:你对人民币还知道些什么?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评析 本节课学生是在购物情境中完成的,学生对情境非常感兴趣,本节课的任务也完成了,但是学生对人民币的感知还不够,在学生独立观察人民币后,让学生说一说时,教师的指导还不到位,学生说不出来的一些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来,比方人民币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人民币上的图案都有什么,等等。接下来的购物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人民币及元、角
24、、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人民币的功能,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将数学教学变成了数学活动的教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根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
25、,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
26、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区分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低年级
27、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稳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
28、,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6、练。到达稳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他们平时可喜欢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二操作活动,认识左右 1、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
29、右脚 2、小小游戏,进一步认识左右 1动一动:张开你的左手摇一摇,张开你的右手摇一摇;伸出你的左手向左转一圈,伸出你的右手向右转一圈。 2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 3、摆摆学具,区分左右 1动手摆:铅笔在最左边;小刀在最右边;文具盒在中间;橡皮在文具盒的左边,铅笔的右边;尺子在小刀的左边,文具盒的右边。 2说一说: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3打乱学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三引导观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同桌同学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你发现了什么?
30、2转动方向,观察左边和右边的事物,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方向改变了,左边右边也改变了。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解决课本60页“找一找。 出示挂图: 师: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玩,可他只记得上楼左拐是小明家,小明住在几号房呢? 2解决“练一练第3题。 A、师:停车场的管理员听说你们学会了新知识,想请大家帮助解决一个问题,看看是什么吧。 B、出示挂图: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C、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解决“练一练第5题。 A、出示挂图:想一想,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B、小组讨论、交流 C、到楼梯去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 D、小结:我们
31、不仅仅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走,在马路上行走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遵守交通规那么,注意平安。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回家后,看一看你们家左右两边分别是谁的家。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把10以内数的组成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根底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 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根底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拟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
32、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时机与条件。 而我们第一课时将要学习25的分与合。在充分感知的根底上逐步掌握“分与“合的关系。教材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把分与合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识“分的同时也体会“合。 首先,把假设干物体分成两局部,往往有很多种结果,从无序地分到有序地分,表达了不同的思维水平。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分的过程的有序性,发现一个数的不同分法所蕴含的规律,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考。但是,我们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分的要求,把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出来,旨在让学生自由地分。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分实物
33、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拟熟练地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四、说教学方法 说教法: 1.谈话法:抛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2.讲授法 说学法: 1.观察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目的明确,比方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
34、局部到?先要观察再思考,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机,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开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开展自己的智慧。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送吗?小朋友怎么欢送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答复不出来时,放一张拍手的图片 学生热烈鼓掌 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样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但动作比拟快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 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
35、仿 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防止机械、枯燥地导入,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样拍手的呢? 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分与合 在数学的王国里,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数的分与合。 让学生能从抽象的思维到具体的动作中体会到这就是分与合。 二展开 1. 教学4的分与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谈话: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它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2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能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师:4可以分成1和3。小朋友,
36、现在跟老师一起念一遍:4可以分成1和3。 3提问:动一动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的其它分法。 4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可以根据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来说4的合成。 请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动手摆一摆。 请学生上台一边说自己的摆法,一边演示桃子是怎么分的。教师板书学生说的4的分的式子 教学4的分与合,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
37、开放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发现三种不同的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根底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
38、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 教学5的分与合 1张开左手手掌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 你能把自己竖着的5个手指分成两局部吗?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想5的分与合。交流后组织反应: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对能按照一定顺序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给予鼓励。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2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39、。 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教学5的分与合,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分的结果直接说出“合的答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稳固练习 课本上的练习。根底题 课外练习。加深题 第1题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掌握2、3的分与合。 第3题要帮助学生理解每节车厢上的数与车头上的数的关系,然后再填一填。最后再读一读,体会其中的规律。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40、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结的意图是:稳固和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和印象 六、说板书设计 4 4 4 / / / 3 1 2 2 1 3 列竖式的板书能表达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知识、直观形象。 能让学生清楚明了的看到今天所学的内容。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为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拟一些物体长短的根底上来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1.2教材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有两方面的知识,首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
41、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介于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体长度有直观的理解,所以本节课着重点应放在借助实际动手测量来帮助他们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方便他们以后对测量的学习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藏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根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
42、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 能力目标: 能选用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情感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厘米和米。本节课先由测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种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由于年龄较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