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练习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练习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是工业炼铁的模拟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2、C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D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2、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氧乙酸具有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3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使用时配制的浓度越大越好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B氧化铜(木炭粉)隔绝空气充分灼烧C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AABBCCDD4、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
3、是A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5、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 氧化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复分解反应6、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称量氢氧化钠C吸取药液D测定溶液pH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往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稀盐酸变红色C电解水实
4、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往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部分产物已省略)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9、物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食物西红柿鸡蛋清胡萝卜西瓜pH4.04.47.68.04.95.25.25.8A西红柿B鸡蛋清C胡萝卜D西瓜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发生变质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用稀盐酸除铁锈D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
5、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A硝酸钾 B金刚石 C硫酸 D氢氧化铝 E甲烷 F氧化钙 G.氯化钠 H.氢气(1)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_;(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_;(3)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4)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_;(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6)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7)被称为最理想的能源是_;(8)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_。(2)碳还原二氧化碳_。(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_。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1)在过滤操
6、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2)若溶液A为无色,请分折固体B的成分_;4、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_。(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原子,它们的共同点是原子核中_数相同。5、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湿法冶金之先驱:西汉刘安在准
7、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告即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制碱工业先驱者:侯德榜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_)2、粗盐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湿冷凝(_)3、碳酸钠用于制肥皂(_)4、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较简便的方法将样品溶于水,再加酚酞试液(_)5、纯碱是指碳酸钠(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学习小组为测定一定量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向盛有石灰石
8、样品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停止后共产生8.8g二氧化碳。(1)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相同的物质有_(写一种)。(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假黄金面具。(查阅资料)(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下图设计了如下实验:(1)按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3)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
9、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200400515x525(1)上表中的数据x=_(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_mL(数据处理)(3)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3、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杂质不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_g。(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
10、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某补钙剂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先将100g稀盐酸分为5等份,逐次加入到用40g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请回答以下问题: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35302520a(1)表格中a的值为_;(2)求m的值。(精确到0.1,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必要的计算过程)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
11、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忘了滴加酚酞溶液不知道盐酸是否过量。于是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1)_。猜想三:CaCl2和Ca(OH)2;猜想四:CaCl2、HC1和Ca(OH)2(交流讨论)(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设计)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表格。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酚酞变红色(3)_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
12、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4)_猜想二正确(反思交流)(5)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理由是_;若要完善此方案,可将酚酞溶液换成_。(拓展与应用)(6)实验证明猜想二正确,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然后过滤。(7)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是_。(填“吸热”、“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减小”
13、或“无变化”)。2、在化学实验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认为可能是 NaOH 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查阅资料)NaOH 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 CO2而变质,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的 pH7.(提出问题)怎么检验一瓶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 NaOH 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从一瓶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 NaOH 溶液中,分别取等量溶液装入 A,B,C 三支试管,进行探究。向 A 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没有变质;向 B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已经
14、变质;向 C 试管中滴入 CaCl2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已经变质。(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 试管_B 试管_C 试管_(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一定发生的反应是_,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_(填 A,B,C)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有错误的原因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先通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空气排尽,然后点燃酒精灯,防止爆炸,错误;B、反应中氧化铁生成铁粉,红色固体变黑色,错误;C、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
15、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2、B【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过氧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选项错误;B、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过氧乙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3,故B选项正确;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所以过氧乙酸中氧元素质量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C选项错误;D、消毒剂的稀释浓度和消毒效果密切相关,并非浓度越高越好,消毒剂比例的多少决定了消毒剂实际所起的作用,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此外,大部分消毒剂,在
16、高浓度时,是有腐蚀性的,对于环境、物品、动物粘膜等都是会有损伤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B。3、C【详解】A、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都不能和氧化铜反应,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B、隔绝空气充分灼烧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能达到除杂目的;D、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通入氧气可能引入新的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答案:C。4、D【详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多种元素组成
17、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空气由C、N等多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但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例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单质生成,但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D、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5、C【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详解】A、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不正确;B、反应前后氢原子
18、个数不相等,不正确;C、氧气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一种,为化合反应,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氢原子氯原子个数不相等,不正确。故选C。【点睛】6、A【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应先把胶头内空气挤出,再伸入溶液中吸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
19、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7、C【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说法不正确;B、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不是稀盐酸变红,说法不正确;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法正确;D、往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说法不正确。故选C。8、B【详解】A.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有机物,正确;B.
20、碳与氧气(不足)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水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错误;C.碳酸钙加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D.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氢气燃烧又生成水,正确。故选B。9、B【详解】A、西红柿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B、鸡蛋清的pH为7.68.0,显碱性;C、胡萝卜的pH为4.95.2,小于7,显酸性;D、西瓜的pH为5.25.8,小于7,显酸性。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A【详解】A. 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发生变质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21、淀和水:,正确;B.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反应为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错误;C. 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错误;D. 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1)C(2)A(3)G(4)B(5)E(6)D(7)H(8)F【解析】(1)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硫酸,答案:C;(2)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叫做复合肥料,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硝酸钾,答案:A;(3)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答案:G;(4)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最硬的物质,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答案:B;(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E;
22、(6)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7)氢气热值大,来源广,产物无污染,被称为最理想的能源,答案:H;(8)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F2、(1)(2)(3)【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碳酸钠和稀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1)漏斗(2)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距离越远,越先置换,即“远距离,先置换”。(
23、1)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漏斗。(2)由上述分析可知,向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之后,锌粉还有剩余,则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题干可知,溶液A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完全反应了,由于不确定锌粉的质量,故固体B的成分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故填: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4、(1)弱(2)+1(3)质子【解析】(1)由题意可知,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说明了铜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故金的活动性比铜弱;故填:弱。(2)辉铜矿的主
24、要成分是Cu2S,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计算原则,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解得x=+1,即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1。(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故填:质子。5、(1)(2)【分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2)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点睛】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正确。2、错误【详解
25、】粗盐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湿,因为粗盐含氯化钙,氯化钙有吸水性,此过程属于潮解,故错误。3、错误【详解】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氢氧化钠广泛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业,错误。【点睛】4、错误【详解】碳酸钙和水不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该方法不合适。故错误。5、正确【详解】碳酸钠的俗称是苏打或纯碱。四、计算题1、(1)大理石(2)解: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x=20g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解析】(1)常见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相同的物质是大理石,故填大理石。(2
26、)见答案2、(1)520(2)500(3)解:生成氢气的质量=500mL0.09g/L=0.045g设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为x= x=1.4625g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100%=29.25%答: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9.25%。【解析】(1)由图可知,第一次与第二次实验后气体增加的体积均为200mL,第三次气体增加的体积数为515mL400mL=150mL,表明第三次加入5mL稀硫酸后锌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5mL稀硫酸后,再排出5mL气体,则第四次实验后收集气体的体积为515mL+5mL=520mL,即x=520,故填520。(2)第五次实验后收集的气体的体积等于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与加
27、入的稀硫酸的体积和,则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525mL5mL5=500mL,故填500。(3)见答案3、(1)0.8(2)解:设锌的质量为xx=26g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答: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0%。【解析】(1)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图像可知,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为0.8g;故填:0.8。(2)见答案。4、(1)解:设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7.3%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y=23.4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8%【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5
28、、(1)20(2)解: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40g20g=20g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x=8.8g,即m的值为8.8答:m的值为8.8。【解析】(1)由图可知,当加入80g稀盐酸后,生成的气体最多,在加入稀盐酸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第五次加入的20g稀盐酸不再参加反应,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与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相同,即a的值为20,故填20。(2)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CaCl2、HCl 猜想三 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紫色石蕊溶液 碳酸钙3 放热 CaCl2 减小 【详解】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钙和稀盐
29、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根据反应的程度进行猜想,若恰好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若稀盐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若氢氧化钙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Ca(OH)2,故猜想二:CaCl2、HCl;交流讨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不能共存,故猜想四不合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设计: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钙过量,故猜想三正确;方案二:实验结论为猜想二成立,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
30、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现象为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反思交流: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理由是:盐酸显酸性也不能使酚酞变红,不能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若要完善此方案,可将酚酞溶液换成紫色石蕊溶液,如果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则证明溶液中不含有盐酸,即猜想一正确;故填: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紫色石蕊溶液;拓展与应用:(6)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即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需要除去杂质氯化氢,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31、、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然后过滤除去过量碳酸钙。故填:碳酸钙;(7)由图可知,AB段温度升高,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B点温度达到最高,表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B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故填:CaCl2;B点之后盐酸过量,B到C的过程中不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填:减小。2、溶液变蓝色 生成气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A 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均显碱性,都会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详解】(1)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 试管溶液变蓝色、B 试管生成气体、C 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2)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 NaOH 溶液已经变质,则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能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3)已知,碳酸钠溶液的 pH7,溶液显碱性;所以实验中,根据试管A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有错误的,原因是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均显碱性,都会使石蕊试液变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