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1215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第 二 学期课 时 教 案课题:第 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 1 课时修 改教学容:加、减法的定义与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

2、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预设: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出示主题图)(二)学习新知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指名学生读题,并画出线段图。(三)合作探究一、加数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名称。1.小组交流你解决的问题。2.指名汇报你是如何解决的问题。教师利用线段图引导归纳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3.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4.你知道这些数的名字吗?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什么?加得的数叫做什么?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名称1.汇报预习生成单的第2、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加减法的联系。为什么用减法进行计算?与第(1)题进行对比,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3.明确减法的意义。指名几个说说意义。4.明确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并写出减法的三个关系式。三小组探究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1.同桌交流,说说你知道的关系式。2全班交流3整理总结:(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数学书P3 练习一 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滑雪场上午卖出86门票,下午卖出59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门票?滑雪场全天卖出145门票,

4、其中上午卖出86,下午卖出多少?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2综合练习:数学书 P4 3猜猜我是几?(五)课堂总结1师: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说说吗?2学生交流。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与不足吗?(相互学习、鼓励进步、促进健康的发展)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 2 课时修 改教学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

5、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过程与方法: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与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1)生谈爱好(2)师: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二、新知学习(一)理解乘法的意义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1

6、)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4学生汇报算式: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5哪个算式简单?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6学生汇报后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7师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在下边。(二)理解除法的意义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2)(3)。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思考:与第(1)题比,(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第(2)(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5过解决问题与对比思考,大家都清楚了三个题的联系与区别,请观察板书,想想什

7、么样的运算叫做除法?6根据回答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并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7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题是求4个3的和,用乘法计算,第2、3题正好相反,是已知4和3的积是12,还知道其中一个因数是34或者4,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从这三道题的计算和除法的意义可以看出,除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实际上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因数?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2会用等式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3展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交流: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8、、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课堂总结1板书课题2.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乘除法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谁来说说你的收获?四、巩固应用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3、4题。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 3 课时修 改教学容: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带有小括号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9、,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出示例4:96 12+4 21、说说运算顺序。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 2=96 16 2=6 2=123

10、、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 2=96 162=96 3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3336-1

11、6 B、(47+33)(36-16) 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 4 课时修 改教学容:租船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12、的能力和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教学重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预设: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 生:划船 3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

13、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 人数:30人 小船租金:20元/艘 大船租金:35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3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怎样租船最省钱? 4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5学生反馈: 预设: 生1: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再选择。 生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然后再调整。 6师: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

14、了。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 预设: 生:第二种方法可行,因为用204我们可以计算,356我们还没有学过。 7师:既然方法选定了,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计算一下。 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9合作交流: (1)问: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钱? 预设: 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问:7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7+1? (2)问: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预设: 606=5(只) 355=175(元) 10比较方案: 问: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生1:尽量租小船会比较合算。 生2:全租小船,但有1条小船只坐了2个人,没坐

15、满。是不是可以再省钱? 11问:全租小船,没坐满,怎样可以更省钱呢?小组讨论一下,试着计算出结果。 预设: 生1:把这两人和一条小船上的人都安排坐一条大船就可以更省钱。 生2: 6条小船:206=120(元) 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师:这样确实更省钱了?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满意吗? 预设: 生:怎么能说明这种方案是“最”省钱的呢? 2师:要想证明“最”你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生:可以再次调整试一试。 3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6条小船和1条大船是最省钱的? 4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单 5反馈交流: 问: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预

16、设: 生: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 生:先假设,再调整。 2介绍假设策略: 【设计意图】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怎样知道什么”。方法性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思考模型,逐渐化解题技巧。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题目:P11 练习三 春游(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问: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 1课时修 改教学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过程与方法:能辨认从同一方向

17、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一)导学案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2、课堂预习。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

18、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1、填一填。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2、连一连。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一)导学案三、预估问题。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

19、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四、预设解惑。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课件演示)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一)导学案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1)集体交流(3)方法提炼: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从左面看到

20、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五、引导小结。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2、师:宋代大诗人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容,有什么想法?六、针对性作业。1、课本13页做一做,练习四1至3题。2、配练上的1至3题。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 2 课时修 改教学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

2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教学重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从上面、左面、前面看这些图形,分别能看到什么形状?(二) 探索新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从上面、左面、前面看这些图形,分别能看到什么形状?课件出示图形:2(1)学生分组讨论并画出自己三个方向所看到的图形:(

22、2)交流结果(3)课件演示 三个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形(三) 巩固练习1. 摆一摆,看一看。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说一说你思考的过程。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四) 拓展练习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请把它摆出来。从前面看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五、总结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三单元: 运算 定律 第 1 课时修 改教学容:加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

23、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千米,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求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 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 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

24、,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 ; 200+0=200 所以 0+200=200=0 11+78=89 ; 78+11=89 所以 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

25、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 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 192+96 = 288(千米) 方法二: 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 88+104+96 = 88+(104+96) = 8

26、8+200 = 288(千米) 答: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 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 4. 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a+b)+c=a+(b+c)课后发思:课题:第 三单元: 运算 定律 第 2 课时修 改教学容:

27、加法运算律教学过程: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132+118+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 200+250 =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 (115+85)+(132+1

28、18) = 200+250 =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活学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 62+93+138 =(62+138)+93 = 200+93 = 293(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93页。 探究新知4:连减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一本书一共有234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1. 理解题意 师:已知总页数是234页,减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

29、:(1)今天看的 66+34=100(页) (2)剩下的 234-100=134(页) 解法二: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剩下的就234-34-66=134(页) 3.比较发现 比较以上解法得数是一样的,可知: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就相当于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b+c) ; a-b-c=a-c-b 活学活用: 妈妈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蔬菜花了26元,买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钱? 答案:100-26-24=50(元) 拓展提升: 1、 计算 :1+2+3+4+5.+48+49+50 2、

30、 师解析: 方法一:观察这组数据发现,1+50=51,2+49=51,3+48=51.25+26=51 50个数相加,两两结合为25组,每组的和都为51,这样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个数倒过来写,分别相加,就是50个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 (1+50) (502) =1275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要动脑,这样会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解答时要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举一反三: 用简便方法计算:199999+19998+1997+196+95 答案: 199999+19998+1997+196+95 = 200000+2

31、0000+2000+200+100(1+2+3+4+5) = 22230015 = 222285 归纳小窍门: 当算式中的数字较大时,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们都看做是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计算出结果后,再减去多加的部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a+b+c=a+(b+c) b.数学运算时要选择简便运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 a+

32、b+c=a+(b+c) 课后发思:课题:第 三单元: 运算 定律 第 1 课时修 改教学容:乘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学习。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与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

33、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课学习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记录。乘法交换律首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有25组,每组有4个人负责抬水、浇树。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254425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254425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例如:864486,1003333100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ba三、巩固练习四、

34、课堂总结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三单元: 运算 定律 第 2课时修 改教学容:乘法运算定律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二、新课学习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2552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也就是说无论先计算那两个数的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255)225(52)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例如: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

35、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这就是乘法结合律。也就是说把能够让计算变得简便的两个数先结合起来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这样就能算的又对又快。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bc)三、巩固练习怎样简便怎样算17254 125298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板书设计课后发思:课题:第 三单元: 运算 定律 第 3 课时修 改教学容: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引入新课还记得们知道了乘法的那些运算律吗?谁来说一说。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

36、)ca(bc)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新的规律。二、新课学习 还是来解决植树时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水。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教师巡视,然后挑出做法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全班讨论(42)25和425225的相同于不同之处。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2)25425225 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教师总结: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这就是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cac或者:a(bc)abac三、巩固练习播放课件: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还有分配律,合理应用这些规律会让计算变得简便。板书设计课后发思: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