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2021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20北方民族大融合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49859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学案】2021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20北方民族大融合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榜学案】2021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20北方民族大融合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学案】2021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20北方民族大融合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学案】2021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4.20北方民族大融合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堂达标训练 4.20北方民族大融合精练精析一、选择题1.(2012江苏模拟)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2.东汉末年以来,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匈奴 鲜卑 氐 羯A. B.C. D.3.(2012泰兴模拟)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A. B.

2、C. D.4.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 )在朝廷中使用汉语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迁都长安A. B. C. D.5.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位皇帝是( )A.北魏孝文帝 B.前秦皇帝苻坚C.秦朝皇帝秦始皇 D.东汉光武帝6.(2011呼和浩特中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7.(2011淮安中考)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

3、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8.(2012滨州学业考)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C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9.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

4、了基础D.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魏君臣的一场辩论)燕州刺史穆罴进曰:“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曰:“卿便言不可之理。”罴曰:“四方未平,九区未定,以此类推之,谓为不可。征伐之举,要领戎马。如其无马,事不可克。”高祖曰:“卿言无马,此理粗可。马常出北方,厩在此置,卿何虑无马?今代(地名)在恒山之北,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迁于中原。”罴曰:“臣闻黄帝都涿鹿。以此言之,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魏书卷14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图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5、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请回答:(1)上述材料的“魏主”“高祖”是谁?(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高祖主张迁都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改革中的哪项内容?如果你是鲜卑族拓跋部的后代,那么你今天应用什么姓?(4)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中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文官俑身着宽大的汉族服装,汉人吃少数民族的食物。这些都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生活习俗上逐渐趋同,是民族融合的具体体现。故选A。【概念链接】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在长期杂居相处中,彼此学习、互相影响、民族界限

6、日益缩小的过程。2.【解析】选B。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都是内迁的民族,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统一黄河流域,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再次统一黄河流域。所以选B。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嫁给汉人”这是指与汉族联姻,“改姓为元”是指采用汉姓, “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是指穿汉服, “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是指说汉语。这一段材料并没有体现发展经济的措施。故选A。【方法指导】利用口诀记忆孝文帝改革北魏有个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大计;改穿汉服,学汉语;改用汉姓,学汉礼;卑汉联姻受鼓励,采用汉制学律令;崇孔尊老倡风气,民

7、族融合潮流激。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孝文帝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迁都的措施,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所以含有的选项都是错误的。利用排除法可知,正确答案为A。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少数民族皇帝”“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等,可知答案为A项。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孝文帝以进行汉化措施的改革,促进民族融合而闻名。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前秦的统治瓦解后,北方地区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经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8.【

8、解析】选B。表格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采用汉姓的改革措施,这一改革措施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9.【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A、B两项是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与商鞅变法无关,C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与孝文帝改革无关。商鞅变法的背景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商鞅通过变革确立了封建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孝文帝通过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D。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1)题,由材料一中“北魏君臣的一场辩论”的关键信息,结合内容分析,可知“魏主”“高祖”说的是孝文帝。第(2)题,抓住题干中“今代(地名)在恒山之北,为九州之外,以是之故,迁于中原”进行分析,九州是中原之意。第(3)题,材料二中有“改姓氏”几个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4)题,要全面评价孝文帝改革,要看其主流。答案:(1)“魏主”“高祖”指的是孝文帝。(2)“代”在九州之外,黄帝平定中原之后,也把都城迁到河南。(3)改用汉姓。元。(4)改革措施全面得当,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