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练习试题中考真题高考考试参考试卷 初高化学一模试题 海淀一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高中练习试题中考真题高考考试参考试卷 初高化学一模试题 海淀一模.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age 1 of 82017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一模综合练习化学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A. KB. NC. PD. C7. 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A. 丙烯酸B. 乳酸C. 甘氨酸D. 丙酸CH3CH2COOH8. 某温度时,VIA 元素单质与 H2反应生成气态 H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12O2(g) + H2(g)= H2O(g)H= -242 kJmol-1S(g)+ H2(g)=H2S(
2、g)H= -20kJmol-1Se(g) + H2(g)H2Se(g) H= +8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稳定性:H2O H2S H2SeB. 降温有利于 Se 与 H2反应生成 H2SeC. O2(g) + 2H2S(g) = 2H2O(g) + 2S(g)H= -444 kJmol-1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 族元素单质与 H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9. 下列解释物质检验原理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A.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2NH3+ 3Cl2= 6HCl + N2B. 铁氰化钾检验溶液中 Fe2+,产生蓝色沉淀:3Fe2+ 2Fe(CN)63-= Fe3Fe(C
3、N)62C. 浓溴水检验水体中的苯酚,产生白色沉淀:D. 新制 Cu(OH)2检验产品中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CH3CHO + 2Cu(OH)2+ NaOHCH3COONa + Cu2O+ 3H2O10. 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高纯铁。用惰性电极电解 FeSO4溶液制备高纯铁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阴极主要发生反应:Fe2+ 2e-= FeB. 向阳极附近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OH+ 3Br2OHBrBrBr+ 3HBrH2CCHCOOHCH3CH(OH)COOHNH2CH2COOH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age 2 of 8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
4、极附近 pH 减小D.电解法制备高纯铁总反应:3Fe2+= Fe +2Fe3+11. 向 3molL-1盐酸中加入打磨后的镁条,一段时间后生成灰白色固体 X,并测得反应后溶液 pH 升高。为确认固体 X 的成分,过滤洗涤后进行实验:向固体 X 中加入足量硝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其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 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a;向另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b。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溶液 pH 升高的主要原因:Mg + 2H+= Mg2+ H2B. 生成沉淀 a 的离子方程式:Ag+ Cl-= AgClC. 沉淀 b 是 Mg(OH
5、)2D. 若 a、b 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n(a):n(b) = 1:3,则可推知固体 X 的化学式为 Mg3(OH)6Cl12. 工业上常用铁碳混合物处理含 Cu2+废水获得金属铜。当保持铁屑和活性炭总质量不变时,测得废水中 Cu2+浓度在不同铁碳质量比(x)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A活性炭对 Cu2+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B铁屑和活性炭会在溶液中形成微电池,铁为负极C增大铁碳混合物中铁碳比(x),一定会提高废水中 Cu2+的去除速率D利用铁碳混合物回收含 Cu2+废水中铜的反应原理:Fe + Cu2+= Fe2+ Cu25. (17 分)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
6、H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电解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age 3 of 8AC8H10BC8H8O2浓H2SO4 DC9H9O2BrCH=CH2COOCH3i. NaOHii. H+EFC9H7O2IO OOOHGC9H6O2一定条件I2一定条件OCCH2BrCOOH一定条件HCHO取代反应试剂a试剂b已知:(1)A 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_。(2)B 的结构简式是_。(3)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是_。(4)由 E 与 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 F 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5)试剂 b
7、 是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 。a. G 存在顺反异构体b. 由 G 生成 H 的反应是加成反应c. 1 mol G 最多可以与 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 1 mol F 或 1 mol H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均消耗 2 molNaOH(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6.(13 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上 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8、)i.RCH2Br RCHOHC CHRRii.HC CHRRRCOOH, I2一定条件CH CHiii.HC CHR一定条件RRRRCOOIR一定条件RRRH3CCH3H3CCH3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age 4 of 8已知:反应 I 和反应 II 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1)反应 I 中,1 molCH3CH2OH(g)参与反应后的热量变化是 256 kJ。H2O 的电子式是。反应 I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反应 II,在进气比n(CO) : n(H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 CO 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图中
9、D、 E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D和TE。 判断: TDTE(填“”) 。经分析,A、E 和 G 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其原因是 A、E 和 G 三点对应的相同。当不同的进气比达到相同的 CO 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和进气比的关系是。(3)反应 III,在经 CO2饱和处理的 KHCO3电解液中,电解活化 CO2制备乙醇的原理如下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从电解后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的操作方法是。27. (13 分)感光材料 AgBr 的发现推动了化学感光成像技术的发展。胶片冲印的化学成像过程如下: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age 5 of 8感光感光:涂有 AgB
10、r 胶片的感光部分被活化,形成显影区;显影显影:用显影液将显影区被活化的 AgBr 转化为 Ag,形成暗影区;定影定影:用定影液(含 Na2S2O3)将胶片上未感光的 AgBr 转化为 Ag(S2O3)23-,形成透光亮影区;水洗水洗:用水洗去胶片上残留的可溶性银盐,自然干燥后形成黑白底片。(1)显影液可将 AgBr 转化为 Ag 的原因是显影液具有性。 定影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下图是一张经冲印后得到的黑白底片,其中含银元素最多的区域是(选填字母序号) 。(2)已知:.Ag+(aq) + Br-(aq)AgBr(s)K1= 1.9 1012Ag+(aq) + 2NH3H2O(aq)A
11、g(NH3)2+(aq) + 2H2O(l)K2= 1.1 107. 2Ag(S2O3)23-(aq)Ag2S2O3(s) + 3S2O32-(aq), 白色 Ag2S2O3易分解出黑色 Ag2S。判断(填“能”或“不能” )用氨水作定影液,理由是。新制定影液(含Na2S2O3)和废定影液含Na3Ag(S2O3)2和少量Na2S2O3的鉴别方法如下:a. 盛装新制定影液的试管为 (填“A”或“B”) , 若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 AgNO3溶液,将出现的实验现象是。b.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 A 中产生现象的原因:。28.(15 分)为探究 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
12、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1)进行实验 i 和 ii: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age 6 of 8序号操作现象i向 2 mL pH = 2 的 0.05 molL1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3溶液(pH 约为 9)3 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向2 mL pH = 8的0.1 molL1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3溶液 3 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用化学用语表示饱和 Na2SO3溶液 pH 约为 9 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i 中现象:。(2)继续进行实验 iii:序号操作
13、现象iii向 2 mL 饱和 Na2SO3溶液中滴加 pH = 2 的 0.05molL1K2Cr2O7橙色溶液 3 滴溶液变黄色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 2 mL 蒸馏水中滴加 pH = 2 的 0.05 molL1K2Cr2O7橙色溶液 3 滴,溶液变成浅橙色。补充实验的目的是。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iii 中现象:。根据实验 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向实验 iii 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是。(3)为探究溶
14、液酸性增强对 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 闭合时,电压为 x。b. 向 U 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 pH = 2 后,电压增大了 y。c. 继续向 U 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上述实验说明:。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 O2的氧化性增强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 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是,测得电压增大了 z(zy) 。招聘电话:010-82539895招聘邮箱:P
15、age 7 of 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一模综合练习化学第第 I 卷卷(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2 分分)6.B7.D8.C9.A10.C11.D12.C第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分)25 (共 17 分)(1)1,2-二甲苯(邻二甲苯)(2)(3)(4)(5)NaOH 醇溶液(6)bd(7)26 (共 13 分)(1)HHO CH3CH2OH(g) + H2O(g) = 4H2(g) + 2CO(g)H= +256 kJmol-1(2) K2可知 NH3与 Ag+的结合能力弱于 Br-与 Ag+的结合能力a. B随滴加 AgNO3的量的增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16、然后变黑b. A 试管溶液中存在平衡:2Ag(S2O3)23-(aq)Ag2S2O3(s) + 3S2O32-(aq),滴入的 Ag+与 S2O32-结合生成 Ag2S2O3,使 c(S2O32-)下降,促进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白色Ag2S2O3沉淀大量析出,Ag2S2O3又分解出黑色 Ag2S 导致沉淀变黑28 (共 15 分)(1)SO32-+ H2OHSO3-+ OH-Cr2O72-+ 3SO32-+ 8H+= 2Cr3+ 3SO42-+ 4H2O(2)排除水的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溶液中大量的 SO32-(或 OH-)与 H+结合导致溶液中 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黄酸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r3+溶液变绿(3)溶液酸性增强,铬(VI)盐溶液的氧化性增强,Na2SO3溶液的还原性几乎没有变化U 型管左管中盛放 pH= 8 0.1molL-1K2SO4溶液,右管盛放饱和 Na2SO3溶液,闭合 K,记录电压;向左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 pH=2 后,记录电压(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