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初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一)被裘公【原文】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 ”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 “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注释】薪:砍柴。裘:羊皮袄。瞋目:眯着眼。视:眼光。仪貌之庄:外貌高雅。皮相之士:中看重外表的人。【译文】延陵季子外出, 看见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正值盛夏五月, 有一个披着羊皮袄背着柴经过这里的人,季子以他说: “你把地上的金子捡起来。”背柴的人把镰刀丢到地上,眯上眼,将手一甩
2、,说:“你何以地位那么高而眼光那么浅,外貌高雅,说话却那么粗俗?我五月天披着皮衣背柴,难道就是捡人家丢失的金子的人吗 ?”季子向他道谢,请问他的姓名。背柴的人说:“你是个只看外表的人,哪里值得向你通名道姓呢!”接着就走了。【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当夏五月遂去不顾2、用“ /”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延陵季子出游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3、季子对薪者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4、能表现季子对薪者敬重的句子是_。5、薪者不捡“遗金”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6、像季子这样“以貌取人”的人,社会上还大有人在,请你说几句话来劝劝他们?辨盗钟【原文】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
3、。述古绐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 ”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施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注释】选自梦溪笔谈 。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的。绐(d ai) :哄骗。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帷(w6i) :围幕。【翻译】陈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
4、正的盗贼。陈述古就哄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接着,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 “没有做盗贼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盗贼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围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涂了好久,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围幕里去摸钟。摸了一会儿,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这就是真正的强盗,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经过审讯,这个强盗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练习】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精选学习资料 - -
5、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尝知建州浦县日() 惟有一囚无墨()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遂承为盗()2、 辨别“之”的不同意义讯之,遂承为盗() 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3、陈述古采用攻心战术,准确地把握了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查证审讯。陈述古抓犯罪者怎样的心理特征?用四个字回答。你从原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找出来并翻译。 心理特征 _ 原句 _ 翻译 :_ 不责碎玉吏【原文】韩魏公在大名,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
6、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翻译】韩魏公在北京时,有人献给他两只用玉作的杯子,里外都没有任何的暇疵,是世上少有的宝物。每一次设宴召集客人,都要特意放置一张桌子,用锦衣覆盖在桌面上。然后把玉杯放在上面。当着客人倒入酒,不久被一个仆人碰倒,玉杯全都碎了,全场的客人都很惊愕,仆人跪在地上等待韩魏公治罪。韩魏公神色不变,笑着对全场客人说:“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自有它的定数,仆人是失手,不是故意,有什么罪过呢?全场客人都叹服。【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表里无瑕坐客愕然2、用“ /”划出下句的
7、朗读节奏俄为一吏触倒3、翻译下面的句子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何罪之有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5、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河南王【原文】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田荣甫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注释】卜怜吉歹:即河南王。掾史:官职名。【翻译】河南王卜怜吉歹在做本省丞相时,一天,掾史田荣甫抱着一大堆文件到他家去请他盖印,河南王留田荣甫陪着他赴宴,令掌管印的人打开
8、箱子拿出印到跟前。田荣甫失手,印跌落在地上。河南王正好换了新衣,印的红墨溅污了他的衣服,河南王神色一点也没变,高兴地饮酒直至晚上。又有一天,他走到郊外,天气炎热,他换了一顶凉帽,左右捧着斗笠在一旁侍候,一阵风把它的凉帽吹落在石头上,镶嵌在凉帽上皇帝赐的那块玉石碎了,河南王笑着说:“这都是有定数的。 ”当面告诉左右不要害怕。唉!这就是他作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丞相的度量。【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王适更新衣是有数也2、用“ /”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3、上文叙述了
9、河南王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用一个俗语来概括河南王的度量:_。5、你喜欢河南王这个人吗?谈谈你对他的看法。鲍叔荐管仲【原文】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注释】贾:作买卖。穷困:困厄,窘迫
10、。三:泛指多次。见:被。遭:遇,逢。召忽死之:召忽为公子纠而死。羞:以为羞。耻:以为耻。世禄:世代享受俸禄。多:推重,赞美。【练习】1本文所讲的这个故事可用成语_来概括;这个故事也可用典故“知音”来形容,“知音”讲的是_两人的故事,与这个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围绕一个“知”字展开。第一段,写管仲对鲍叔这个人生知己的感激。B以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大量而细微的事实说明鲍叔的知贤,语势充沛,说理有力。C在人物描写上属于正面描写。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不贤,此处是愚笨的意思B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11、也羞:以羞愧(羞耻 ) 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困:不得志。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赞美,推崇4翻译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_ 5下面是关于鲍叔牙和管仲的介绍,读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述之。6.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结合此文,你能为“管鲍之交”做一个比较详尽的解释吗,试试看!7.对待友情,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用你最认可的名言警句或诗文歌词道出你的想法。(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答案被裘公1、正值,正当;回头看2、延陵季子 /出游子/皮相之士也
12、,何足/语姓字3、季子开头看见薪者貌不出众,用轻蔑的口气要他捡地上的金子,当听到薪者一番铿锵话语之后,对他十分敬重,并道谢。4、季子谢之,请问姓字5、人穷志不穷。 (有骨气,有尊严)6、略。辨盗钟1、曾经;只;暗暗地;就。2、代词,指盗贼;代词,指钟。3、做贼心虚;恐钟有声,不敢摸者;因为他怕钟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不责碎玉吏1、污点,毛病;惊讶的样子。2、俄 /为一吏 /触倒3、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自有它的定数;有什么罪过呢4、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5、要点:韩魏公有度量,能宽容下人。河南王1、更换这2、命 /司印 /开匣取印至前3、被溅污新衣不责怪部下击碎御赐玉顶不生气。4、宰
13、相肚里能撑船5、喜欢,河南王有度量,有涵养。(谈到不喜欢,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鲍叔荐管仲1、管鲍之交;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2、C 3、C 4、我曾经多次做官却多次被君主放逐。5、略6、略7、略43.正午牡丹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导读: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注释:其:它,指古画。房
14、敛:花房紧收。善求:善于探求。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其下有一猫()2.何以明之()3日渐中狭长()二、翻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的结果。原文44.江淮之蜂蟹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
15、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导读:人们利用能杀人的淮北之蜂与能敌虎的江南之蟹“趋炎”的弱点,捕杀它们毫不费力。本文以此来比喻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是得不到好下场的。注释:踪迹:跟踪寻找,动词。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 ),剖开刮取。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蜂窟于土或木石()2.则夜持烈炬临之()3蜂空群赴焰,尽殪()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二、翻译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原文45.猫犬东坡云:“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
16、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导读:苏东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我”更深入地认为占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觊觎要位,则万万不可留用。注释:主:主人。非捕鸡乎:这岂不是和猫捕鸡一样吗?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蓄犬以防奸()2.余谓不捕犹可也()3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4.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二、翻译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三、文中“东坡云”东坡是谁?你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吗?四、东坡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7、-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原文46.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 !念之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注释
18、: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借指父母。汩(g ):搅乱,扰乱。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乡里、家乡的人。无忝(ti n) :不要辱没。忝,辱。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2.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 ()4.汝若到彼 ()5则吾犹可望()6.不然,则徒劳费()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A.所以,因此B.故意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 )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4故弄玄虚 ( )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9、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原文47.说虎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 导读: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一则有发达的
20、大脑,因而有高于万物的智慧;一则有发达的双手,因而能制造并使用工具。有这两点,因而能无敌于天下。但有的人,有大脑而不会用智,有双手而不会使物,以至于只能“自用而不用人”,那么其结果必将是“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实在太可悲了。注释: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2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 3则人之食于虎也( )4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二、翻译1.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21、第 6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三、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原文48.楚人养狙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 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 ?”曰: “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 “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 “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
22、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注释: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 ,猴类。旦日:(每天 )早晨。部分:安排。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相与:一起。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2山之果,公所树与()3狙公卒馁而死()4众狙皆寤()5一旦有开之()二、翻译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
23、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 原文49.象虎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曝(p )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椅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导读:象虎不是真虎,道理十分明白。如果自己以为像虎就是真虎,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注释:患狐者:受狐狸扰害的人。或:有的人。无定指代词。牖(y
24、 u)下:窗户之下。焉:它。代象虎。啼而踣(b ):惊叫吓倒在地。踣,跌倒。驳(b ) :马名。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乃使作象虎 ( )2.狐入遇焉,啼而踣()()3豕曝于其田()()4.被象虎以趋之 ()5颅磔而死 ()二、翻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2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_ 三、 “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这个楚人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 原文50.李氏之鸠(陈子龙)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
25、,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导读: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当商人重金买它时,它眷恋故主,绝食抗议,而且整天哀号,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这只人格化的鸠鸟,正寄托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的节操,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注释
26、: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楹:堂屋前的柱子。贾(g ):做买卖,经商。十金:十两银子。绐(d i) :欺哄。精练:一、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慧( )市()且()去()竟( )怜()捐()乃()二翻译1.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2.主人绐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三、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原文51.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
27、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注释:雅:美好不粗俗。比:等到。适:刚才。假寐:不脱衣服小睡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亦稍知医药( ) 2.或指所在 ( )3比相见,喘息良久( ) 4.似乎可虑 ( ) 二、翻译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2.适在苦水井前,遇
28、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三、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四、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52.祈梦决狱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 ”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注释: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
29、断向周围扩展。盎( 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精练:一、解释加点的字1.曩有县令 ( ) 2乃祈梦于城隍祠( )3盎中种竹十余竿( ) 4.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5.乎亦不得 ( )二、翻译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三、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 A.胸无点墨B.牵强附会C东拉西扯D.人云亦云四、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与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的并称。五、与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
30、庄公说自己“,”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原文53.曹司农竹虚言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 ”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
31、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注释: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歙(sh ):县名,在安徽省。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倏(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延坐书屋,甚轩爽( ) 2是有魅,夜不可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 4鬼技穷,倏然()二、翻译1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2.甫露其首,辄唾曰: “又此败兴物耶?”三、请简析此文。43正午牡丹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
32、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一、 1.指牡丹丛2证明3逐渐二、 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2.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三、善于观察44江淮之蜂蟹淮河之北有一种毒性很大的蜂,它的尾部能将人蜇死;江南有一种很厉害的蟹,它的螯可以对付老虎
33、。但是捉蜂的人不一会儿能捉很多,而捉蟹者从不受伤。蜂在泥土或木石上筑巢。人跟踪寻找到蜂巢,就可以在夜里拿着火把到蜂巢跟前,群蜂会倾巢而出飞向火焰,直到全部烧死。然后可以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蟹生活在蒲苇之间,晚上只要在水边点上一盏灯,它们就会全部爬过来,这时你就可以俯身一一拾取。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 1.筑巢 (动词 ) 2到蜂巢跟前3倾巢出动死4水边形容蟹爬行二、 1.然而捉蜂的人不一会儿就能捉很多(不以斗计 ),捕蟹的人从不弄伤手指。2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当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三、淮北之蜂
34、、江南之蟹都十分厉害,但因好“趋炎”而自取灭亡。本文以此喻指那些利欲熏心、趋炎附势的人没有好下场。45猫犬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 ”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就是猫捕鸡吗?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 一、 1.指奸邪之人2.指猫不捕鼠3更坏4嫉恨正直的人二、觊觎重要的职位,使天子孤立,这不是对着主人叫吗? 三、宋代文学家苏轼;略。四、在其位,谋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着职位而不
35、尽职守;素餐:吃闲饭。) 46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了老师那里, 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
36、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 !“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一、 1.足够、充分2既然3打发,让走4从师的地方5希望6这样二、 1.D 2A 3C4B 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四、 C 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47说虎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
37、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来对抗百,即使勇猛必不获胜。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与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一、 1.与人相比止2坐卧3被4不常见二、 l.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2所以世上用力而不用智,与只用一己之力而不能发挥他人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3它被人捕获,被人所杀而“寝处其皮”,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 三
38、、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48楚人养狙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 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 ”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 ”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 )为他干活呢 ?”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
39、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 “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一、 1.有的猴 (无定指代词 ) 鞭子2种3终于饿死了4同“悟”,醒悟5开导他们二、 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49.象虎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有人教他说:“虎,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
40、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狐进来遇到象虎,惊叫着吓倒在地。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夫大声吆喝, 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挡,去必将遭难。”不听。那驳马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一、 l.假老虎2代象虎跌倒3野猪出现4同“披”5裂二、 1.都吓掉了魂似的,
41、趴在地上等死。(俟命,听命,听候处置发落。) 2就派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派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人呼,野猪从草丛中逃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大路奔去,被捉住了。三、他认为象虎可以像真老虎那样征服所有的野兽,实在糊涂,还不听别人的劝告。50李氏之鸠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
42、的,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哀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一、慧 (聪明 ) 市 (卖掉 ) 且(将要 ) 去 (离开 ) 竟(始终 ) 怜(同情,怜悯 ) 捐 (耗费,花费 ) 乃 (才) 二、 1鸠
43、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2主人骗它说: “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马上就带你回家。”三、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51傅显迂缓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
44、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一、 l.稍微2有的人3很长时间4担忧二、 l.一天,迈着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问:“看见魏三兄没有?”2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三、望之如偃蹇老儒。逢人辄问: “见魏三兄否?”雅步以往。喘息良久。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四、傅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而求“远”。52祈梦决狱从前有个县令,遇到一件杀人案不能够判决,被牵连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庙求神赐梦指点。梦中见神领来一鬼,那鬼头顶瓷盆,盆中栽了十几竿竹
45、子,青翠可爱。醒来后他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祝” 、 “竹”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讯,没能发现可疑的罪迹。他又翻阅案卷,见有名叫“节”的人,暗自想道:“竹子有节,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问,也没发现疑迹。而这两人已经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当作疑案上报,请求准许另外捉拿凶手,但终究也没抓到。一、 1.从前2祈祷恳求3表示整数外不定的余数,译为“几”4然而5终究二、醒来后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竹” 、 “祝”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三、 B 四、蒲松龄聊斋志异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46、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53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这儿睡觉。友人说:“这儿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虚坚持住这里。半夜,有一东西从门缝慢慢进入,薄如纸张。进屋后,渐渐展开像人形,是一个女子。曹一点儿也不害怕。那鬼怪忽然披散头发吐着舌头作吊死鬼的样子。曹笑着说:“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稍乱了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了些,有什么值得害怕?”鬼怪忽然摘下自己的头放在桌上。曹又笑说:“有头还不值得害怕,何况无头。”鬼怪本领用尽,很快地消失不见了。等到曹归途再住这里,半夜
47、,门缝又有声响,鬼怪刚露头,曹就唾骂说: “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鬼怪竟不进来。一、 1.宽敞凉爽2鬼怪3吊死鬼4本领用尽二、 1.还是这个头发,只是稍微乱些;还是这个舌头,只是稍微长些,有什么值得害怕?2刚刚露出它的头,就唾骂说: “又是你这个败兴的东西吗!”三、不论什么怪物,一旦“技穷”,也就无计可施了。鬼的伎俩也仅此而已,在不怕它的人面前,是无计可施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邪不胜正。35.三镜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
48、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导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深解其意,善于采纳明臣进谏,不断对照检点自己的得失,历史上“贞观盛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注释:戊辰: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羽葆仪仗。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今葬以一品羽仪()2悉辞不受()3上思徵不已( ) 4非亡者
49、之志 ( ) 二、翻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上”即为,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的局面。原文36.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 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导读:毛遂
50、“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则是行不通的。注释:“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 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称诵:称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余无可取者( ) 2其末立见 ( ) 3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 4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