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212458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讲的是地形与地理,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地形复杂多样就需要学生在读地形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而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需要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经过计算感知。 1.教材用中国地形图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地势走向。不难看出,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2 .图2.1和图2.2

2、是关系十分紧密的两幅图像,学生从图2.2转化到图2.1有一定的困难,应该结合以前学过的地形剖面图的形成指导学生观察。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3.地势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而地形我们讲常见的五种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结合图2.4中的景观图,请

3、学生归纳五大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只有理解了,才印象深刻。 4.我国的主要地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知识点也较多,老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条理清晰。我的思路是先讲山脉,因为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有了地形的基本网格后,再嵌入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 5.中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里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适当介

4、绍下山区的概念,它不是仅指山地,还包括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在同学们以前的认识中,往往觉得山区是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学习本课之后,他们发现其实山区还有一些优势,比如山区虽然不适合发展农业,但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较好的条件。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事物、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在认知目标,学习方法,活动开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对地理学科没有兴趣。 认为地理学科不是中考学科,学不学没多大关系,只要及格就行,久而久之,对主要学科兴趣越高,对一般学科兴趣很低。 2.学生学法不恰当。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必须学会看地图来学习,而学生会读图,识图,填图,用图的能力较差,也就不能很好独立

5、完成作业,学生“死记硬背”。 3.本节的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到理性,有特殊到一般的认识。 4.本节要通过看地形剖面图和地势三阶梯示意图学习我国地形的阶梯状分布,任何看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障碍点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知道我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 2.了解我国地形的特点,知道我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比例。 3.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和交通等的影响。 4.发展学生读图的能力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读图,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对我国交通、气候的影响。 情感

6、与态度: 了解祖国的基本国情,培养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读东西地形剖面图和地势三阶梯图、地势分布图,并从中获取效果信息。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

7、明中国河湖概况。 (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地理,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有45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对地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趣,又能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教学目标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了解

9、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 3.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提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1.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熟记较多的地形区名称。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 (一)地形类型

10、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设疑导读 (1)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2)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他们呈现出什么特点? 类型齐全。 纵横交错、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 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看图学新知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2)。 (1)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

11、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山巔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彩。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东部水草丰美,西部是荒漠草原。 (2)平原:集中在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如东南丘陵,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口生活在这里。 (4)盆地:

12、主要位于群山环抱中。主要的是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下面让我们对照图2.3来分析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面积比例。 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山地、高原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再加上丘陵,比例可以达到70%.这说明山区在我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广大的山区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请同学们从利和弊两个方面来考虑山区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 (二)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我国有众多的山脉,请同学们首先阅读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让我们从图中找出一些规律,回答以下

13、几个问题: (1)我国山脉的走向主要有哪几个方向? (生答)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2)在几个主要方向上有哪几条山脉? (生答)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西北-东南走向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弧形走向的有喜马拉雅山。 大家看看,在这些走向中,哪些走向的山脉比较多呢?(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 2.完成课本P25“活动2”和“活动3”. 我们按照课本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将不同走向的山脉分别

14、连线。 连线以后,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盆地、高原、平原等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三、课外作业 此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五种地形,同学们下课后去调査一下我们家乡所处的地形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进而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示:河流航运、

15、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等;害:洪水灾害等。 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出示板书课件第三节-河流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4244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材42页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结合教材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

16、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从源头到下游的方向指或观察。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外流河

17、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为什么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影响? 是降水。仔细读图,你会发现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我国东部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气候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我国西北内流河主要的补给水源是什么?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夏季风盛行时,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小;东部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天然降水。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

18、、含沙量、水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度,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在汛期容易泛滥成灾,在枯水期,水量减少,人们生活用水能以满足,轮船不能正常航行。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河流有无结冰期是以哪条线为界?主要影响结冰期的因素是什么? 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冰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冬季无冰期。 以下面四条河为例,教材43页图2.31,注意这四条河的

19、分布情况。我们把它们按自北向南的顺序编号。松花江、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这幅图是什么图?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能用来分析哪些水文特征?怎样分析?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我国外流河大都流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黄河、松花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流量小,冬季出现枯水期,有结冰现象,甚至断流。) 3

20、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始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始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汛期较长。)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运河,从古至今,它们为我国的航运、灌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教材44页阅读材料)。 四、知识梳理,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水量 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 秦岭淮河以北 较小 较短 有 大 秦岭淮河以南 丰富 较长 无 小 外流河共性 大 夏季 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

21、有关题目。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土地 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 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学情分

22、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 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 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实际生活,展开讨论,使其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理解 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2 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标准,从而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审美观,并以此来衡

23、量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及善恶美丑。 2 通过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1)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含义。 2难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中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中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

24、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中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中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

25、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中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中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一、从世界看中国 “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

26、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观察地球仪,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读图并回答,中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中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

27、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面积很大,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

28、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请你算一算中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中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中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中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中国的南部。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2月份,位于中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中国南北纬度跨度大,

29、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析中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中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中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中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中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中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30、? 中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中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中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

31、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 中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中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三、广阔的海域 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由北向南中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

32、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3.6171% 陆地1.4929% 地球表面3.61+1.49=5.1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

33、: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

34、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

35、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36、、欧洲、大洋洲。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

37、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发言。(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

38、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

39、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

40、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

41、: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 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3.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精要分析1.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设备与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 活动立意师生活动 感知图片,比较分析,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求新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社会问题。 因存在人口迁移的现象,为避免造成误解,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读图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升华所学知识。一、人口分布 活动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教师活动: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2022年新疆、山东参加高考的人数,引发学生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