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影教学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抓住文中表达感情的重要语句。 (二)能力目标 1. 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三)情感目标 1.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2、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父亲,引入父爱话题。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我们就来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这“深沉的父爱”的。 二、简介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
3、追忆八年前的往事。1917年冬,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三、字词检测 1、字音 交(jio)卸(xi) 奔(bn)丧(sng) 狼(lng)藉(j) 簌(s)簌(s) 典(din)质(zh) 赋(f)闲(xin) 颓(tu)唐(tng) 琐(su)屑(xi) 差(chi)使 亏(ku)空(kng) 勾(gu)留(li) 蹒(pn)跚(shn) 2、理解词义 祸不单行 奔丧 狼藉 赋闲 迂腐 蹒
4、跚 触目伤怀 四、听朗读,整体感知 背影是一篇 , 表现父亲的 。 五、找出线索,理清结构 1、本文共有几次写到“背影”? 2、四次“背影”各出现在课文什么地方?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一)(1)难忘背影点题(开门见山) (二)(2-5)刻画背影(买橘、离开) (三)(6)再现背影前后照应 线 索 : 背 影 六、精读片段 1、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买橘子的背影)找出
5、相关语句指名学生单个朗读。 2、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
6、个蹒跚的背影! 又写了什么?(父亲爬月台)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课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这个句子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
7、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3、要求学生齐读这几句话,要突出应重读的词。 4、为什么最难忘的是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这张“背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只去写“背影”,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景惨淡。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父亲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便宽慰儿子,还亲自
8、送儿子上火车。在这种情况下,深深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也更加爱自己的父亲。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感受父爱 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学生找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不要紧
9、,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得体贴入微啊!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进去吧,里头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二、理解主旨,感受父子情深 1、在浦口送行的过程中,除了买橘子外,父亲还为儿子做了哪
10、些事? 照看行李 讲定价钱 送子上车 拣定座位 细心关照,无微不至 叮嘱儿子 嘱咐茶房 2、对于父亲的关心和疼爱,理解了吗?从哪里表现出来? A、四次流泪,真情的流露 奔丧见父难过之泪 望父买橘感动之泪 父子分别惜别之泪 北京思父思念之泪 B、不理解父爱,深深自责之情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是为什么?) “聪明”是反语,表现不理解父爱的自责之情。父亲讲价钱,嘱托茶房,都是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自以为是,觉得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傻了! 三、总结全文 开篇点题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父 悲凉气氛(别时家
11、境)2 子 回忆往事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3-4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5 情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深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6 四、拓展 1、朱自清的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五、作业布置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
12、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写一篇表现父母或祖辈疼爱自己的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开篇点题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父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 子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3-4 情 回忆往事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5 深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6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