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按题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按题材)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歌题材分类诗歌题材分类古古 代代 诗诗 歌歌 鉴鉴 赏赏标题特征标题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意象特征意象特征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代表作家代表作家1 咏物抒怀诗特征:咏物抒怀诗特征:1、标题:以、标题:以物象物象为题;如为题;如咏(题、赠、赞)咏(题、赠、赞)+物象物象2.内容特点:内容特点:所咏物的所咏物的形态、色泽、气味、声音形态、色泽、气味、声音等特等特征,挖掘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征,挖掘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志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的评价。3.3.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
2、上表现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表现手法上看,是手法上看,是托物言志和象征托物言志和象征,从修辞角度看用,从修辞角度看用拟人,拟人,比喻比喻;从描写方法上看,除;从描写方法上看,除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外,还常用外,还常用侧面侧面烘托)烘托) 【咏柳咏柳】唐唐- -贺知章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春风似剪刀。咏物抒怀诗的两种类型:一咏物抒怀诗的两种类型: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情趣。对春天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喜爱之情二、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二、
3、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诗人通过对诗人通过对梅花梅花不不的赞赏,用的赞赏,用雪雪喻梅的喻梅的,又用,又用“”点出梅胜于雪,说明点出梅胜于雪,说明,表明了自,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己的志向。【梅花梅花】宋宋王安石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 送别抒怀诗送别抒怀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折柳相送,还常,还常常常写诗送给行者
4、(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这类诗歌大多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芳草长亭长亭短亭短亭杨杨柳柳酒夕阳月夕阳月古道古道笛声笛声远山远山特征二:标题:特征二:标题: 标题中有标题中有“送送”“”“别别”“”“赠赠”“”“酬酬”等字眼;等字眼;感情基调:感情基调: 依恋与不舍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旷达刚健,乐观向上。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5、,如柳永的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这类诗歌。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和和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也借助于想象、联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塑造形象。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烘托烘托以哀景烘托哀情(融情于景)以哀景烘托哀情(融情于景) 以乐景反衬哀以乐景反衬哀 想象想象推想别后情形表达对朋友的留恋关切推想别后情形表达对朋友的留恋关切 2、诗歌例析、诗歌例析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真挚的友情、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真挚的友情赠汪伦赠汪伦(李白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
6、岸上踏歌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诗句是通过那些意象和事物怎样思考:诗句是通过那些意象和事物怎样抒发情感的?抒发情感的? “雨雨”烘托伤感氛围。烘托伤感氛围。 “柳柳”“”“留留”谐音,表谐音,表达不舍分别之情。达不舍分别之情。 “酒酒”衬托出彼此真挚衬托出彼此真挚的情意。的情意。 前两句前两句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后两句后两句以物衬情以物衬情。表达出。表达
7、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B、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祝愿兼及惜别之意、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祝愿兼及惜别之意 别董大(高适)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表表达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达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之情等)。之情等)。 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8、,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前两句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日暮昏、,日暮昏、黄云罩、被风吹、雪花乱,烘托黄云罩、被风吹、雪花乱,烘托出悲凉之气。出悲凉之气。 后两句后两句直抒胸臆直抒胸臆,一反凄,一反凄清缠绵之悲,表达出豁达豪放清缠绵之悲,表达出豁达豪放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D、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3、羁旅思乡诗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
9、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思乡缘由: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归。常见思想情感:常见思想情感:羁旅行役者,或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羁旅行役者,或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孤独;或旅途劳顿、辛苦,漂泊流离的辛酸、凄凉;或孤独;或旅途劳顿、辛苦,漂泊流离的辛酸、凄凉;或佳节来临,或久戍边关,表达思乡之愁;抒发郁郁不得佳节来临,或久戍
10、边关,表达思乡之愁;抒发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前途渺茫之忧伤之情,凝聚了诗人的人志,仕途失意,前途渺茫之忧伤之情,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伸、怀才不遇、被打击的愤生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伸、怀才不遇、被打击的愤懑)懑)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人物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单于
11、、都护、将军、征人、胡儿景物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云、雨雪、风沙;器物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斧钺刀铩、刁斗、雁飞鹰扬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箭飞马走 ;地名地名:(胡:(胡 羌羌 羯羯 夷指少数民族)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碛西 轮台轮台 龟龟兹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阳关、凉州、楼兰。乐器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音乐音乐:折杨柳折
12、杨柳、落梅花落梅花、关山月关山月。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边塞征战诗典型边塞征战诗典型意象:意象:1、描写边塞荒凉悲怆或雄奇壮阔的山川景色,歌颂边塞、描写边塞荒凉悲怆或雄奇壮阔的山川景色,歌颂边塞得大好河山。得大好河山。 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王维王维 单车欲问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属国过居延. 征逢出汉塞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长河落日园. 萧关逢候骑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雄奇壮阔的
13、风光,画到的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国学大师面开阔,意境雄浑。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之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千古壮观”的的名句。名句。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千树万树梨花开。开。 岑参岑参 2、描写艰苦的戍边生活和激烈紧张的战争场面。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塞下曲 李李 白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塞 下下 曲曲 卢卢 纶纶 黄沙百战穿金
14、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从 军军 行行 王昌龄王昌龄 3、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南园李贺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从 军军 行行 王昌龄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塞下曲李李 白白 4、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一夜征人
15、尽望乡。李 益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曹 松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陈陶
1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高适 6、送别友人时或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别董大别董大 高适高适 7、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17、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感情交织在一起。在一起。 比如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对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的思念。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
18、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对比: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
19、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20、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5、视听结合、视听结合: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 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 怀古咏史诗的特征怀古咏史诗的特征:1.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咏”,或在古,或在古迹、古人后加迹、古人后加“怀古怀古”、“咏怀咏怀”等
21、。等。2.内容情感表达内容情感表达,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情;悲吟古人际遇,感伤己之情怀(悲吟古人际遇,感伤己之情怀( (怀人伤己)(怀人伤己)抒发抒发,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怀古伤今)或(怀古伤今)或昔盛今衰的伤感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物事人非的沧桑;或对历或对历史史理性反思,启迪后人。理性反思,启迪后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3结构上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4常见术语:对历史盛衰无
22、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 4、【常用的技巧手法常用的技巧手法】“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1)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借古抒怀借古抒怀 怀人伤己怀人伤己桂枝香桂枝香金陵怀古词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
23、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上片以“登临送目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故国晚秋”中江山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念往昔、繁 华竞逐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
24、末三句落到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至今”,便寓警世,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重蹈历史之覆辙。 2)表现手法:用典)表现手法:用典 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宋宋辛弃疾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元嘉草草,封
25、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高考诗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歌鉴赏专题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3 回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对比对比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联想想象联想想象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
26、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修辞手法:拟人)修辞手法:拟人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第二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
27、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对偶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小结怀古咏史诗小结内容分类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理性反思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物事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后人。理性反思,启迪后人。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虚实相生
28、;对比;直抒胸臆;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用典用典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谢灵运谢灵运 陶渊明陶渊明 王维王维 孟浩然孟浩然 清新清新 清幽清幽 恬静恬静 隐逸隐逸 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使之成为世人刻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手段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手段即即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山水诗山水诗源于南朝源于南朝宋谢灵运,宋谢灵运,田园诗田园诗源于晋代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情感
29、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情感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1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景物有: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 2这类景物的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活气息, ,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与诗人身处其
30、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生活情趣。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1 1常出现的常出现的景物景物有:有: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
31、、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世)、禅房、古寺、暮钟 2 2常出现的常出现的人物人物有:有: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林叟、樵夫、幽人 3 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共性特点: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
32、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是和谐统一的)情感三:淡泊宁静,情感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情感四:情感四:感情复杂,不一而足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往是闲适、寂寞、岁
33、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还有一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还有一部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或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亦有或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亦有表示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表示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 ,或禅意的寄或禅意的寄托。托。 常见表现常见表现手法手法 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 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 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动
34、静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渲染等)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渲染等) 景情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景情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衬哀情) 感怀诗感怀诗 :感怀诗主要指的就是即景抒怀和即事:感怀诗主要指的就是即景抒怀和即事抒怀。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抒怀。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己的感慨。 作者因一事有感而发而成诗,即为作者因一事有感而发而成诗,即为即事抒怀诗。即事抒怀诗。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
35、抒写闲情逸趣等。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感怀诗的主要情感感怀诗的主要情感 1、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如陆游书愤书愤 3、伤春惜春、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伤春惜春、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李清照如梦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和黄庭坚的和黄庭坚的清平乐清平乐 4、贬官谪居的怨恨,、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白居易琵琵琶行琶行 5、告慰平生的喜悦、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杜甫春春夜喜雨夜喜雨 6、洁身自好、洁身自好,不
36、与当权者合作,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如李白梦游天姥梦游天姥吟留别吟留别 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 三三感怀诗常用手法感怀诗常用手法 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情景交情景交融融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以景衬情 以景结情以景结情 虚实虚实结合结合、想象与联想、烘托与渲染等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闺怨、宫怨诗:闺怨、宫怨诗:1、常见类型:、常见类型:闺怨诗。闺怨诗。王昌龄王昌龄闺怨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封侯。” 宫怨诗。宫怨诗。最
37、为常见的写宫女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恩已断”或或“未承未承恩恩”或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之怨恨的诗作。张祜张祜何满子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声何满子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双泪落君前。” 征妇怨诗。征妇怨诗。沈佺期沈佺期杂诗杂诗:“闻道黄龙戍,频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商妇怨诗。商妇怨诗。“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口望,错
38、认几人船” 少女闺怨诗。少女闺怨诗。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情感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情感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挚爱情。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家人的思念。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因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爱情闺怨诗常见意象:爱情闺怨诗常见意象:1、 比翼鸟、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
39、连理枝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2、 红豆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相思相思:“红豆生南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国,此物最相思。”3、 画眉画眉: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4、 鸳鸯、比目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长安古意长安古意:“得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5、 牵牛(牛郎织女):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马嵬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6、 金风玉露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鹊桥仙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7、 结发结发:比喻夫妻。如:比喻夫妻。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泉共为友。”8、 落花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如李清照如李清照一剪梅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