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和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和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和方法指导策略的研究吴利华【摘要】研究性学习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 . 但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在当前学科课程仍占优势的情况下,怎样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我认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将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实质贯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乐于研究,学会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指导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因此,我们搞研究性学习,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为学生提
2、供丰富的研究背景材料,这样学生才会乐于研究、忙于研究,成为研究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研究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教学时,我开门见山就问:“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知道了哪些?”让学生发表意见后
3、,再让他们拿出准备好的年历卡,找一找,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秘密.又如,教学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时,教师没有介绍怎么记,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怎样更好地记住哪月是大月,哪月是小月呢?请大家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这时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投入探索研究之中,最后,得出了一些记忆方法.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获取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 二、创设多变情境,开拓研究的范围创设多变的情境,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综合运用,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研究背景 .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 在六年级教学了统计图表后,布置了一个研究性课题:用学过的“统计”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题材不限,一周内完成.
4、学生们忙碌起来,每个学习小组(班级内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三四人为一组,兼顾学习层次)开始分工. 先集体讨论,确立统计主题. 由于没有布置指定内容的作业,学生的统计题材较为广泛,如有一组学生统计班级学生在课间消费的情况,选出其中排在前几位的商品,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从图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学生消费的商品种类、消费数量和最受他们欢迎的商品名称,这样就为商家提供了科学经营的依据. 当学生把这样的统计图送给商家时,他们心里有一种成就感 . 另一组学生统计班级一周内违章违纪的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这样的统计图给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数据. 教师从中可了解到学生的行为规律,对加强班级管理,完善
5、规章制度是极有好处的. 学生统计的面很广,内容丰富多彩.他们在完成这样的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仔细思考之后,发觉这里面所体现的恰恰是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尤其当最后选出典型作业时,学生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对数学的热爱和长久的兴趣也将因此形成.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完成这次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動性、探索性和实践能力都得以发挥,而蕴含其中的团体合作精神更显珍贵. 三、创设实践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许多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我们课堂上完成的只是纯粹的计算或抽
6、象的理论,即使有应用题,也缺少应用味. 因此,数学教师更要注意引导,注重课外实践的延伸. 比如,我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就安排了这么一个研究性的活动:树的重要性体现在树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一棵树释放氧气量的多少取决于这棵树全部树叶的面积,围绕树、树叶和氧气,你能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在学校或别的地方找一棵阔叶树,估计这棵树大约有多少片树叶,并搜集这棵树的5 片叶子,想办法计算这几片树叶的面积,并由此算出这棵树每片树叶的平均面积;算算这棵树上树叶的总面积;再算出一棵树所释放的氧气 . 结果全班 98% 的学生全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甚至有的组还邀请了家长一同帮忙,不到一星期
7、的时间,学生的分析、建议资料拿来了一大堆. 这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指明路径,让学生会研究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一定要在研究之前,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多加示范. (一)比较异同,评价鉴赏教师在课内或课外向学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对比相同点、不同点展开研究性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展开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可大胆地品头论足、评价鉴赏,在研讨探究、辩驳中闪烁出许多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焦点争论,质疑问难教师或学生提出焦点问题、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大家讨论解决. (三)社会调查,“专家”研讨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就某方面问题去查阅资料,进一步做调查,共同研讨,也可以撰写研究报告,在“专家研讨会”上,扮演专家角色,展开研究学习 . 在这里必须说明,“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可以是涉足于未知领域的探究,也可以是个体对已有知识进行再认识,不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只要研究的结果具有创造性,不一定要有结果或正确的答案. 只要学生经历了,也就足够了 .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