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等三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等三则.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等三则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等三则 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课程教学研究20XX年第8期刊发嘉应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任杜德栎教授的我国当代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元素与启示基于四位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摘要如下:魏书生、窦桂梅、李镇西、崔其生等当代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分别是: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优异成绩;以教学大赛为突破口,精于教学;以教学改革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整体改革。而爱心是根、育人为首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科研是本、精于教研是发展的标志,教学是生命、成效显著是名师发展实践价值的体现,酷爱读书、乐于反思是发展的基本方法。这说
2、明名师专业发展以“提升专业性”为核心,以高尚的人格修养为基础,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 提升品德课教师专业素质 课程教材教法20XX年第4期刊发河北省教科所杨今宁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强化的路径探索,提出要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摘编如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以其综合的教学内容,德育、社会化多元的教育功能,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程观念上,要求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性质、把握课程标准,从综合的角度对待其中从属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教师从原来只会处理单一学科局部知识,发展到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处理,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
3、价值和作用。此外,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还在以下几方面对任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是淳厚的个人修养。小学生正处于情绪感受性最敏感的时期,是道德情感形成的最佳期,他们对教师的态度表情、言谈举止,均有特殊的敏感性。对于德育教师来说更要求其自身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二是广博的知识。品德与社会(生活)是综合课程,涉及的课程领域众多。任课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否则教学中容易出现驾驭不了教学内容或出现知识性错误之类的教学事故。三是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品德与社会(生活)是小学课程体系中对社会生活反映最敏锐的课程。新闻、时事等社会事物需要及时体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中,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关心
4、时事,关注社会动态。 创新整合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教育测量与评价20XX年第3期刊发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甫全教授的聚焦与创新整合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一文。文章指出: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时代悄然来临,但是,其质量评价的新问题也快速地凸显出来。检视国际儿童发展事业,20XX年出版的两份文献格外引人注目。一份是儿童发展研究学会(SREC)出版的专题社会报告全球幼儿教育质量,另一份是国际儿童教育协会发布的全球指导性评估量表(第三版),这两份文献昭示我们,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强烈诉求,创新整合性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已经成为有效推进学前教育大发展的新型方式。 国际儿童教育协会集合了许
5、多国家的顶尖学前教育专家的智慧,经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验证与修订,开发出了全球适用的整合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系统工具全球指导性评估量表。其整合性主要体现在内容领域的系统性、指标结构的层次性和实施策略的整体性三个方面。首先,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内容领域,包含并区分出“环境与空间”“课程内容与教育方法”“幼儿教师与保育人员”“家庭园所社区伙伴关系”和“关爱特殊需要儿童”五个维度。其次,它形成了清晰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由从概括到具体的三个层次组成。一级指标按照前述五个维度建构了五大内容领域,二级指标包含且区分出了“激发儿童发展的环境”“课程内容”“个人与专业品格”“家庭与社区参与”以及“服务的便捷性和公
6、平性”等20个子类内容,三级指标一共76个项目,并采用可感性词语对幼儿园教育的优质标准进行了描述性规定,也就是76个具体的题目。最后,它研制出了整体性的实施策略。这些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制了简单明了的评估操作手册,让学前教育者自主评估与专家外部评估有机结合;二是研制了等级选择及其实例描述评估方法,让量化评估与质量评估有机结合;三是建立了家庭园所社区伙伴关系机制,让“家园互动评估”与“园社互动评估”有机结合;四是凸显了特殊儿童关爱机制,让评估有效促进全纳学前教育。 近年来,我国已经启动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性举措。在这个规模巨大的工程中,我们需要秉承学前教育公平原则,努力创新与实行整合性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在开发各种途径迅速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的同时,切实遵循质量原则,建构优质学前教育体系,从而实现让所有幼儿都享有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 (史航 摘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