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艺术的灵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是艺术的灵魂.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化是艺术的灵魂文化是艺术的灵魂 摘 要中华书画艺术,是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意象表现形式呈现于画面,表面是表现自然事物,实质却是作者心灵情绪的反映在欣赏中华书画艺术时并不能仅仅看作品的外在,更多的是品悟作品传递的思想内涵,也因这种文化意识,在对自然事物进行表现时,多以写意的手法,即重神舍形的艺术方法处理,这种艺术特点,与外域民族艺术追求客观真实的具象表现或心灵感悟的抽象艺术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以意象形式,含蓄、积极的艺术表现意识就是文化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文化 艺术灵魂 中华书画艺术 培训与传播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滋养了中华书画艺术。在世界各民族众多的艺术类别中,中华书画艺术经过了几千年
2、的历史发展,以其丰厚的人文内涵和独有的表现形式,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不同的民族艺术,有着不同的民族个性特征,中华书画艺术的个性特征,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种特征,也是我们的艺术与其它民族艺术相互甄别的主要区分点。 一、文化传承是中华书画艺术核心所在 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文化意识的呈现。中华书画艺术,往往是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意象表现形式呈现于画面,表面是表现自然事物,实质却是作者心灵情绪的反映。所以我们在欣赏中华书画艺术时并不能仅仅看作品的外在,更多的是品悟作品传递的思想内涵,也因这种文化意识,在对自然事物进行表现时,多以写意的手法,即重神舍形的艺术方法处理,这种艺术特
3、点,与外域民族艺术追求客观真实的具象表现或心灵感悟的抽象艺术是迥然不同的,这种以意象形式,含蓄、积极的艺术表现意识就是文化精神的体现,想提高书画艺术的创作水准,就必须加强文化上的修养。 历史上留存至今的书画艺术,都有着反映当时历史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所以这些记录着不同时期史实烙印和那个时代文化缩影的艺术品,被后人作为文化遗产而珍藏到今天,没有文化含量的艺术,是不会受人珍视的,所以学习中华书画艺术,一定要把文化修养放在首位。 二、唯“笔墨”的艺术形式不是中华书画艺术的唯一形式 由于历史上书画工具、材料的限制,中华书画艺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和殷商社会的甲骨文开始,中华
4、书画艺术就已经有了民族艺术雏形。随着社会的进步,石刻、竹木、青铜器、绫帛及建筑墙壁等等都是书画艺术的表现载体,后期中华造纸技术的发明更加推动了书画艺术的成熟,纸的出现,促进了中华书画艺术在笔墨运用上的特殊性,由于笔墨在宣纸上的效果和使用上的方便,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其它材料和工具创作的书画艺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使在当今生活中,那些非笔墨纸砚表现的书画作品还在有人使用,但是多数都被归纳在工艺美术的范畴。 我们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凡是表现中华文化精神的艺术,都在中华书画艺术范围,包括造纸术发明之前的古代书画艺术。所以我们要从大的角度去认识这种艺术的本源,并清楚文化与艺术两者间的关系,
5、跳出唯笔墨纸砚为唯一表现方式的一般认识,只要你的艺术没有脱离中华文化,即使用的是西方传来的表现工具,你的艺术也在中华书画艺术的范畴。因此可以说中华书画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培训与传播中华书画艺术,要客观的、整体的、全面的去认识这种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用笔墨纸砚等工具表现的书画作品,只是这种艺术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并不代表中华书画艺术的全部内容,这种认识,对于我们拓展和充实中华书画艺术的多种表现方法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中华书画艺术可以像欣赏文学作品一样去解读 中华书画艺术,因其历经数千年发展故而表现形式和方法十分多样。重彩、泼墨、工笔、写意,凡此种种面貌浩瀚而丰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
6、耀眼光點,品读和欣赏这面目各自不同的文化截体,往往因其繁杂的外在混淆画种间的界限,辨识不清品质含量的高下,以致常常将不同种类的作品并列比较,这个问题主要是缺乏对书画历史发展变化的了解而至。在当今文化多元互融的信息时代,让所有人都去研究这种艺术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喜欢书画艺术的终归是一部分人,对比之下,文学作品对于多数人都有着相应的阅读经历,如果我们用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去解读书画作品,即转换一个角度去品悟这种艺术,自然会有个人心得。 从社会学的归类上讲,艺术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语言,只不过这种语言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书画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有着文学作家的意识和过程,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7、举例说,从人们熟悉的宋代画家张择瑞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一部反映民俗风情的长篇小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则可当做一篇游记;清代石涛的山水可以视为散文;而朱耷的花鸟则可看做杂文,只要通过眼前的作品找到感觉定位,凭个人的生活阅历和学识积累去分析研究,解读一件书画作品并不是做不到的事。当然,因为书画艺术语言的情绪含蓄意识,不同观众会有不同感受,这也正是这种艺术语言的特殊所在。也因此我们知道,没有文化做底蕴支撑的书画作品,人们是很难去解读的,这类作品,大多数是不入艺术层面的市井商品,缺乏文化意识的书画只是一种技术而不是艺术。了解和学习中华书画艺术,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为艺术承载的就是文化意识
8、的传递和表达。 四、中华书画艺术的清浊辨识决定于作品中存在的文化含量 世界上任何一种专业领域,都有着学术上水平的高低和优劣之别。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书画艺术作品变成了市场上热门的商品。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来说,文化艺术能得到社会上广泛认可本来是件好事,但市场上唯经济价值的误导促发了大量假的东西也混迹其中,对于业外不熟悉书画艺术的人士来说,多数注重作者的身份地位,而不去分析和研究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我们需要提醒的是作者身份和地位只代表了这位作者某一时期作品高度的学术认可,而不是他的所有作品都在这个学术高度上,而且严谨的书画艺术家一生创作的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大概也没有多少件。今天的假劣书画市
9、场,多有十分讲究的外在包装和媒体的盲目支持,故而使人们对中华书画艺术的认知上鱼目混珠良莠难辨。对于这种艺术的清浊识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容量是否到位,如果缺少这种内涵,即使是名家的作品,也没有收藏和学习的价值。艺术的社会功用,主要是使人们在欣赏中,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人们在品德操守中精神世界的修为,没有文化内涵的书画作品,即使技巧如何高超,也难以纳入艺术的范畴之中,所以我们要有一双能辨识中华书画艺术品质上清浊的眼光。 五、中华书法与绘画的相互融合增强了中华书画的民族艺术个性 中华书畫艺术与外域民族艺术的比较,独到之处就是书法与绘画的融合,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就是书与画的融合体。但是
10、这种融合,有别于后期书画艺术成熟后的融合关系。秦汉时期,宫殿、祠堂、庙宇中的壁画、帛画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绘画中,基本没有书法艺术与绘画在同一件作品中出现,而简牍、青铜器、建筑石刻等等,则成为书法艺术独立的表现载体,这种各自分离发展的状况,直至隋唐五代至宋元时期才开始有了两者的融合,这种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当时文化人士参与到书画艺术领域,也就是文人画的出现。 文人画的产生,主要是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当时封建制度的文化压制,使得一些身怀政治抱负的文化人,难以正面的对抗和陈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含蓄而又内涵丰富的书画艺术,成为了他们表达自己思想意识的工具,这也是文人画崇尚写意、追求意象表达的成因
11、之一。因此,文人画十分讲究笔墨上的书画同源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将作者的思绪与笔墨贯穿起来,使作品中每一条线和每一块墨色都带有内在的象征和表达含义,这种直抒胸臆、借题发挥的表现手法,令作者创作时凭激情直入主题,故而不事描摹直接以书法笔意入画,从而形成了一种以书入画、书画合一的独有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强化了中华书画艺术与其它民族艺术相互区别的特征。 六、文化意义上的认知和比较是外域民族接受中华书画艺术的兴趣所在 中华书画艺术对外域民族的传授,当前的主要方式就是文化交流。虽然有不少海外华人书画家做着这种艺术的传承工作,但是也只限于华人社群的接受,外域民族多数不去学习这种艺术,这种现象不是我们的艺术得
12、不到对方的认同,而是对方不了解我们的文化,所以引不起学习的兴趣。 从道理上讲,中华书画艺术同古埃及壁画和古罗马教堂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而且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只需对方理解并能将这种艺术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这种艺术就可在外域生根开花。我们国内在建筑、装饰及日用领域、外域的文化艺术已被我们大量的引入生活之中,这种现象除了民族包容心态之外,更多的是对方文化艺术的直观和实用性被我们所接受。如果我们向对方传播我们的艺术,只就这种艺术表象大谈我们的笔墨技巧,无异于对牛弹琴,但是如果从远古时期中华书画艺术的出现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并清楚的介绍这种艺术内涵的文化意义,将其与对方艺术做一对比,了解双方文化艺术的各自特点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当能引起对方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我们的文化传播目的,所以弘扬中华书画艺术永远离不开中华文化历史这根底线,这根底线也是中华书画艺术的命脉。 结语 艺术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艺术的灵魂,中华书画传承的本质就是中华文化精神,而且这种艺术在表现上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特殊的工具,唯真、善、美的创作意识,使这种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因书法与绘画在艺术表现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与其它民族艺术不同的耀眼点。因此我们在对这种艺术的培训与传播上,使对方接受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