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的探讨.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的探讨基于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的探讨 张芳芳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把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的战略支撑。本文从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的目标、特点出发,对绩效审计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构建一套评价科研绩效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样化审计方法对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创新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为科研绩效审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科技投入;效益审计;科技创新;成果应用 一、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的内涵与特点 (一)企业科研绩效审计内涵 企业科研绩效审计指由审计机关或审
2、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各类评价标准,运用相关的审计程序和必要的审计技术方法,综合考虑科研管理机制运行状况、经费使用情况、成果创新、成果推广的效益和社会影响,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效果进行审计监督和鉴证。科研绩效审计通过最终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效益。 (二)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特点 第一,更注重投入产出效果 与高校的科研机构相比,企业的性质决定其科研绩效审计更注重投入产出效果。企业的生存法则是经济效益最大化,承担科研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达到项目立项的预期,提升企业科研实力并转化为真实的经济效益。科研绩效审计能够督促科研管理者和项目承担者规范、合理、高效使
3、用研发费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切实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效果。 第二,科研绩效审计的目标更多样化、综合性 企业科研绩效审计从多个维度对科研项目进行审视,运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对科研项目进行多维度衡量,与传统科研项目审计相比,其目标更多样化,综合性。传统科研项目审计的关注重点在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对科技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创新、效益未进行合理评价,科研绩效审计是对科技活动全过程的审计,既要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又要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第三,科研绩效审计内容决定审计评价具有一定主观性 科研绩效审计内容从科研投入、经费使用到科研产出全覆盖。审计人员对不同科研项目绩效的评价不仅需要考虑经费使
4、用、专利、经济效益等量化指标,还应考虑科研队伍建设、项目是否与公司主要产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能否形成企业核心技术等定性指标,审计人员对定性指标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二、企业科研绩效审计目标 传统科研项目审计模式的关注重点集中在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经费收支和使用的规范性检查,而科技投入是否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增加企业产值的审查很少涉及。科研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位应对以往科技项目审计目标进行合理延伸,首先以科技投入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目标为基础,进一步评价研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经济效益,即创新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最后结合审计结果,对
5、科技体系、机制、制度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只有将审计目标拓展到科技投入的创新性、效率性、效果性,才能把科技投入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和社会价值,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 三、企业科研绩效审计难点与应对 (一)企业科研绩效审计难点分析 第一,科研成果存在滞后性,相关效益未能及时体现 科研活动从投入到效益往往周期较长,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能体现。由于存在滞后性,审计时无法对科研经费绩效做出完整的评价。 第二,缺乏统一公认的审计评价指标和标准 科研绩效审计通过运用数学统计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定量或定性分析,最终得出审计结论。但评价指标体系具体采用哪
6、些指标、什么样的指标形式是衡量科研绩效的核心,也是难点之一。其次,由于企业科研类型和层次存在差异,科研绩效评价缺乏科学统一、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 第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受限,经济效益核实难度大 一方面,科研绩效审计需要的知识层次既要熟悉科技经费核算的规定流程、又要对行业技术、宏观经济、管理学有所了解,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多以会计、审计为主,知识储备状况单一,需要多样化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另一方面,因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没有一定标准,不同项目成员对如何衡量经济效益指标的理解不同,测算口径也不尽相同,提供的数据质量不高,审计人员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效益评价,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又
7、增大了科研投入效益审计的难度。 (二)企业科研绩效审计应对分析 1.建立科研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由描述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指标的选择应体现审计目标、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相结合、兼顾成本效益原则。 本文建立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科研队伍、科研经费,项目管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等多层次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分为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三类,每个一级指标下设多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再细分至三级指标。 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效的源头,企业不仅要重视科技投入总量的多少,还要关注投入的结构、科技
8、资源的优化配置。审计人员可采用对比分析法,选取特定指标与企业以前年度纵向对比、不同部门间横向对比。 科技投入活动类型不同,科技创新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一般表现形式为研制的新技术、新产品,取得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奖。审计人员可采用关联分析法评价科技投入是否形成科技创新性,如对比“专利、标准数量的年增长率”与“经费投入的年增长率”两个指标增长趋势是否一致。 成果应用普遍采用科技创新给企业新增的收入、利润增加值等绝对值指标衡量,绝对值指标在比较不同规模项目时显失公平,本文引入“投入产出比”作为评价项目效益的相对值指标,“研发投入的平均收益率”指标评价不同时期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可按公司产业对比
9、分析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研发投入的平均收益率”,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科研战略规划、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供决策依据。科研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详见表1。 2.采用对标分析 科研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缺乏统一公认的标准,审计中需要对定量指标进行对标分析,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选择适当的对标公司、对标指标。如可对“研发经费占公司收入比例”“科技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指标与同行业标杆企业对标,评价公司科技投入总量、科技队伍建设情况。 3.采用调查问卷辅助定性指标分析 科研绩效审计中涉及到的开放式问题、非量化因素问题,可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设定定性指标,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如审计人员可对指标体系中科研投入“立项是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是否通过检测,技术水平如何”、成果应用“是否设置成果转化评价制度、成果推广机制”等定性指标设计问卷,选定合适的被调查对象,获得有效信息。 四、结论 本文认为科研绩效审计应该把审计重点放在“绩效”上,在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同时,有助于科技管理者更加深入的了解科技投入的整体状况,为管理层制定科研战略规划、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供决策依据,转移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焦点至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