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3356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 一、教材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2、: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首先,利用精美课件“购物情景”引入:上衣每件65元,裤子每条35元。 问题: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问题:买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 这样引入目的在于创设一个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主动积极的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2、解决问题,感知规律 (1)让学生合作完成,男同学解答问题得到655+355=500(元)。 女同学解答问题得到(65+35)5=500(元) (2)通过

3、分析,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两个算式应该相等。即:655+355=(65+35)5。 (3)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我会重点引导学生感悟问题和问题的共同特征:买了同样的衣服,体会规律形成的过程。 3、检验规律,建立模型 出示第二道题: 张大伯有一块长7米、宽2米的长方形菜地,李大伯有一块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菜地,两个大伯的菜地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1)由学生独立完成,有72+32和(7+3)2两种算式,通过分析,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即72+32=(7+3)2。 接着问学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建立初步的概念。 (2)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 (3)出示乘法分配律公示字母来表示。 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引导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让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推理的能力。 (a+b)c=ac+bc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乘第3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3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逐步抽象打造成数学模型,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感悟中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小结规律,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4、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

5、的数 (32+25)4=()4+()4 4812+5212=(+)() (教学设想:这一组练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轻松解决,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及时反馈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2)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2868+283228(68+32) (25+6)4256+46 35(18+26)3518+3526 (24+35)524+355 (75125)8758+1258 讨论:第、这3道小题,为什么不用等号连接?要使等号两边算式相等,应该怎么改?在练习中难点得到突破。 (这组练习稍难,特意设计一些易错题,让学生在判断比较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6、乘法分配律) 4、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规律发现后,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体验规律的应用价值,在巩固联系阶段,我设计了丰富有趣的练习,并且层次不同,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五、纵观说课全程 在整个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在观察、猜测、比较、归纳、验证、总结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期望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

7、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难点:

8、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实际内容,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主要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挂图出示例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 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结果都是求出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即:(65+45)5=655

9、+455。 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深化延伸 1、做第1题,讲解2、3小题时重点强调相同乘数提出来,不相同的乘数相加,指出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2、完成第2题,提示第3小题741的1可以省略不写,第4小题中什么数是

10、相同的乘数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 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483-453可以写成(48-35)3,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

11、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过去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维。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以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线,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将教学目标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 1、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及逆运算。 二、说学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在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

13、教学,运用这些定律使一些运算得到简便。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但运用能力不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形象思维占主导,个人思维常受一些定势思维的干扰。对于复杂些的计算题,其理解、掌握还不够,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4、第一步,温故而知新,巩固前面学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我出示课件,口算题。 125825425647852350 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五一就要举行艺术节的比赛了,为了这次艺术节,教师和同学们都花了很多的精力,老师正利用星期天,去为舞蹈组的小演员们挑选漂亮的演出服呢?创设这样一个充满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主动积极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现代数学论指出: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温故知新者,可以为师矣”。可见从古到今

15、都在重视新、旧知识间联系。因此,通过复习旧知,可以起到搭桥铺路、分散难点的作用。)强化学生说理,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探索新知,初步感知 第一步,探索新知 我会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买这些些服装,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呢?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引发思考,有旧知导入新知。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要求列式,教师巡视,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接下来是,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列式,得出板书 板书:655+455(65+45)5 请学生生交流解题思路,并比较哪种解法更简便。 通过计算,会发现这两种解

16、法虽列式不同,但是结果一样,都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在这两个算式之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呢? 第二步,类比展开,通过变式,感知规律 提出类比问题:如果施老师选择选择的是另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是6件或8件的,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吗? 326+656(32+65)6 328+658(32+65)8 326+456(32+45)6 328+458(32+45)8 让学生列式计算,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概括出规律。 从而得到乘法分配律:(a+c)b=ab+cb 以及其逆运算:ab+cb=(a+c)b (三)巩固练习。 我将布置课本上的习题试一试,第一题,以及填一填第一题,巩固所

17、学过的乘法分配律。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重练习的层次和坡度。基本练习形式多样,达到了双基训练扎实的效果。由于刚刚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为使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纳入到原有的已有知识体系里,必须进行一定量的、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基本练习。在这个环节中,将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主动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学以致用。 (五)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五、说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c+bc=(a+b)c 教学设想:板书简单,思想清楚,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