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到神-一场献给自然的祭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人到神-一场献给自然的祭祀.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人到神,一场献给自然的祭祀从人到神,一场献给自然的祭祀 摘要:作家陈启文的穿越共和盆地从共和盆地历史说起,为我们讲述了这片土地从森林、草原到荒漠,又从荒漠开始治理,并初得成效的过程。在一路的经历中,作者用动人的笔触描绘了这场与大自然战斗背后闪耀的人性辉煌,本文将立足于这场与自然的斗争,探究穿越共和盆地中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人性 神性 美好 自然 一条历经生死坎坷的道路,一回惊心动魄的穿越,一场从人性到神性的祭祀。当陈启文一行人跨越历史长河,徜徉在人类幻觉被埋葬的最深处时,邂逅了大唐文成公主这位以一人之力换来整个民族无恙的女性。抛开历史,站在被死亡裹挟着的共和盆地之上,一层又一层的风沙埋葬的
2、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人类与大自然的角逐中,过度的伤害必然要以最真诚的祭献弥补。从“生命守护者”老人桑杰到死在沙漠上的漂亮女人,再到 “更尕海的守望者”郭增鸿,作者给予大量笔墨描写其事迹的同时,也展现了在戈壁荒漠中人性的美好与伟大,这份从人到神过渡的过程更是对自然奉上愈加厚重的礼物与诚恳的祭献过程。在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的今天,这份祭祀更显示出了现代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 一、人性的完美体现“生命的守护者”老人桑杰 认真严格,众人皆平等的分配者。桑杰的人生开始发生变化源于劳改犯们的“光临”,从此,他从一个牧民子弟变成了一個手持木棒,身上有着一股“杀气”的管水员,负责每日定时定点定量地向犯人舀上一缸水
3、。看似微弱的职权背后,却是戈壁荒漠中生命的供养者,“因为在那木头做的大水囤里,是几百号人的命根子”,如若无法一碗水端平,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透过一碗水,桑杰看到了这些形形色色的劳改犯里,有按量领水的老实人,也不乏心怀鬼胎、为多打一点水而低三下四的人,但桑杰的一身凛然正气让每个人都知难而退,因为他比谁都知道,水是黄沙荒漠里最珍贵又不可侵犯的圣物,是活着的人们的希望与寄托。人性的美好往往都是在接受考验时得以显现,桑杰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守护着更多的生命。 仁爱怜悯,对于生命充满敬畏的猎人。饥荒是人类世界最难熬的灾难,在没有食物可以食用的情况下,人们转向自然,转向同样遭受饥饿侵袭的动物。共和盆地
4、里,“白屁股”藏原羚成为猎人们的最佳选择。桑杰是一个备受赞誉的猎人,因为他从不空手而归,“沙丘上那偶尔闪烁一下的斑白色”是沙漠上最难俘获的猎物,但对于桑杰而言,却几乎是百发百中,然而桑杰却从不为自己是一个好猎手而骄傲,相反他为自己的行径感到恐怖,因为他枪下的母羚羊肚子里还有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在大饥荒的年代,人们为了活下去甚至可以放弃生而为人的善良,不加掩饰地将人性的丑陋暴露出来,桑杰却像是一个逆行者,为那个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失去生存权利的小羚羊叹息懊恼。那是生死之争的饥荒年间,桑杰作为一个人在为生做角逐,但他的自责与懊恼又让他的人性趋于完美,更成为与自然角逐的历史面前最大的胜利者。 二、半神半
5、人的光辉“灵魂的捍卫者”年轻女人 外表异于常人的绚烂。“身材高挑,腿儿特长”,“见谁都轻轻一笑,漾出两个好看的酒窝”,这个年轻女人从开始就镀着神性的美好和不同凡响的女神气质,而她的一举一动与这个粗鄙荒凉的沙漠更是格格不入。她从来都是第一个来领水的人,每日的那一鸿清凉是她最大的慰藉,尽管和大家领取同等分量的水,但她却永远保持着外表的洁净。“那好看的小哑巴”打动了桑杰的心,她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为生存与清洁低三下四,可她却保持着女神的尊严,从不和桑杰多纠缠一句,通过节省自己的每日用水量来攒水,攒够清洁身体,涤荡灵魂的那泓清凉。在生存无法得到保障的岁月里,人的尊严是最无关紧要的东西,但年轻女人站在尊
6、严的最前面,以温柔与美好捍卫着灵魂。 灵魂接近神的纯洁。荒凉而又可怕的年代里,死亡成为人们最见怪不怪的事情,而年轻女人的死之所以让桑杰久久难以忘怀,甚至成为生命中最大的遗憾,是因为她即使死去,留给世人的,也是那份灵魂的纯洁与美好。血色的夕阳送来了这个绚烂的年轻女人的悲剧,视洁净为生命的她最终没能逃离尘世的无情鞭挞,带着些许污浊成为大自然的祭品。在遭受不幸以后,渴望冲洗灵魂成为她最后的遗愿,一向文静守规矩的她做了回叛逆者,带着神性的光芒走向死亡。荒漠的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渴望用水来清洁自我的年轻女人死在荒漠的夜里,虽然被冻死的她散乱着头发,在月色下显得凄惨,但她的精神却成为人类向自然发出的第
7、一声反抗。 三、神性的美好“更尕海的守望者”郭增鸿 马斯洛曾说:“人性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就是我们所谈到的神性。”郭增鸿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更尕海,献给了共和盆地上的每一粒沙,更将自我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个在恶劣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人都渴望命运的垂怜,渴望逃离,寻求生存环境的安逸,郭增鸿在高中毕业后就得到了人人羡慕的机会,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塔拉汉子,郭增鸿对共和盆地上每一场致命的沙尘暴都深恶痛绝,于是他的人生从此扎根在了沙堆里。人的神性从来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展现出来,而是在弥久历新的漫长岁月里一次又一次地不问前程,无论未来。老郭更是如此,他的16年青春和埋在沙堆里死去的树
8、苗一齐消逝,又和长在更尕海附近的乌柳树一同重生。气候极其恶劣的共和盆地,是人类为自己埋下的恶果,是自然向人类的讨要。老郭和这里的千万人一样受到它的惩罚,可他没有像千万人一样屈服于自然的威力,而是用青春换来一片绿洲,为更尕海换来一个未来。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16年来,老郭深深地扎根在这片沙堆之上,但他又无比清楚,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挽救整个共和盆地的未来。即便如此,年仅五十多岁的老郭已是重病缠身,“严重的心肌缺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高血压”等都是随时致命的病,然而比起自身,共和盆地上的每一阵风沙都更加牵动着老郭的心,他的灵魂和肉体早已献给了更尕海
9、的每一粒沙丘。人们总说文成公主进藏是一件神举,因为她放下了作为人对自我未来的追求,成就了一方人的安宁,换来了一个时代的太平。生在和平年间的老郭又何尝不是神人呢?他将自我的一生完全交托于看不见希望的更尕海,以自己的一生为祭品,只为从自然手中换来这方沙堆上人们生活环境的良好,只为换来共和盆地一层又一层风沙掩埋下的未来。随着郭增鸿自我奉献的一步步加深,神性的美好也在这个平凡人的身上显得越发明显,他以不平凡的一生书写了更尕海的奇迹。 共和盆地经历了从土地肥沃、满目草原到一览无余、满目荒凉的景象,但它被人类无情的索取伤害过后,也以最残忍的方式向人类寻求报复。当人类面对自然带来的威胁时,人性的美丑便由此显露。在穿越共和盆地中,作者力图展示给我们以人性的光辉与美好,不论是坚守人性之美的老人桑杰,还是初显神性光芒、捍卫尊严与灵魂的年轻女人,抑或是带着神性的美好、将一生奉献给自然的郭增鸿,都是愈加诚恳的以自我的牺牲为祭品,悲鸣着向自然做出抗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