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国内研究简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国内研究简述.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国内研究简述“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国内研究简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有效地解决了第二語言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其产生以来,国外其它运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就层出不穷,随后这些研究被成功地引进到国内:有的直接陈述国外研究成果,有的运用相关理论解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学习策略。本文简要归纳了近10几年来国内对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应用的主要研究动向,以期在成果中吸收精华,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二语教学。 关键词: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语言研究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传统的行为
2、主义、天赋说已不能解释很多语言现象和规律,很多语言学家纷纷开始寻找新的理论范式,认知语言学,作为其中一支,从此逐步兴盛。然而它并非单一的理论,而是集多个理论方法于一体,从不同的方面对语言本质和规律进行解释,它的理论精髓在于强调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认为人类语言本质上也是体验性的,也就是说,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和客观世界不断互动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生成语言学不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其它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为语言教学方法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长期以来,由于一直在一语习得的框架下,二语习得研究总是在生成语言
3、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但对于习得中存在的问题,如习语、不规则句法的习得,生成语言学无法进行解释和指导,在此情形下,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与二语习得也成了必然之事。其次,理论最终都要运用于实践,语言研究最终也是指导语言教学,所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也将必然服务于二语教学及其研究中去。本文旨在对最近几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比较,概括出不同认知理论以及模型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实践中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问题,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学者关注认知语言学应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从而提高语言学习和教学。 二、国内研究状况简述 .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在国外的迅
4、速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很多学者也逐步将其引进到国内,并试图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朱燕1在其论文中详细地总结了国内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现状,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就有桂诗春,束定芳,沈家煊等从不同层面对认知语言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如何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教学的文章,但对于如何将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相结合,应用到教与学的实践中,还需要时间去慢慢专研。虽然以上所提研究在论述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同时也明确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也提到了与认知相关的教学理论,但并没有涉及到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相结合。不过总体上它们为认知语言学应用于二语习得作了铺垫。国内在引进认知语言学
5、理论后,关于如何将其应用在具体的二语教学过程中,很多研究对其进行了探讨:夏晓燕2运用原型理论,图式理论,隐喻,词汇化,论述了如何提高二语习汇习的水平:她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从这个范畴的词汇着手,了解掌握它们的意义,功能,用法等,进而习得其他相关词汇,促进阅读与写作。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图式理论,鼓励学习者通过联想创造与词汇相关的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件场景或语境,尽可能多的写出与所学词汇相关的词,老师适时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将词和语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促进词汇的认知和记忆。再者,通过图式联想,某一语境下所需的已储存在大脑中的词汇都将被激活和联结,学习者就可以从上下文或语境中通过已有的信
6、息猜测或推断生词的意思。基于隐喻,学习者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所习词汇进行认知投射,触发其他与之相关义项的发生,以至习得更多的词汇,提高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夏的此篇论文虽提供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二语习得的证据和可行性,但没有从就具体的操作层面对二语习得提出指导,对于每个理论也似有蜻蜓点水之嫌。 对于各个理论的具体详细的运用,最多的见于隐喻在二语习得中应用的研究,本文主要总结了四篇有代表性的期刊,简述隐喻在促进二语学习中的作用,主要是在词汇习得方面的应用。束定芳曾指出,隐喻可以给予词汇句子新的意义,可以让人用新的视角看待事物,隐喻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为语言教学研究提高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7、。蔡权龙3在其论文中提到了隐喻处理和话语交际,假设语言能力也包括隐喻能力,那么,研究者可以对目标语进行观察,然后确定,在习得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一些隐喻的处理特征,继而断定隐喻运用的可能性。一旦论证,我们就可以建立认知语言学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框架。较之夏的理论,他对隐喻进行了全面的定义,包括从语言性和概念性两个方面,还论述了其功能与机制问题,对隐喻运用于二语习得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证据。而在具体的运用中,他引进了卡梅伦的方法框架,表现在二语习得框架中为:学习目标,外理方法,可学性。将二语习得机制与隐喻处理机制联系起来是这篇论文的一大亮点,有力地支撑了二语习得需要一个隐喻与二语习得理论相结合的操作框
8、架。周敏4、何霞5、王亚丽6三人对隐喻在二语学习中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作了解释,通过运用隐喻,可以理解词汇意义,拓展词汇量,还可以理解记忆多义词,促成新词的产生。这一理论及方法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启示。 以上研究主要集中探讨隐喻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除此之外,左改玲6成功地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了二语习得。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条件和状态由很多因素决定,包括动机、学习策略、性别和个性等,而外部环境则由课堂、教学策略,社会家庭环境等。内部条件中,学习策略、动机是动态的,时间变化,策略亦变化,所以它是属于图形,而其他因素则是背景。在外部因素中,课堂环境,
9、教学方法也由于其动态性构成了突显部分。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意识到学习过程中的突显部分,适时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活跃课堂环境,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习得语言。二语习得者本身也应端正学习动机,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某种程度上,这篇论文较之前的期刊至少在一点上有所进步:以往主要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二语习得现象进行解释以期得出一些新的理论指导,而此篇论文在于明确图式-背景理论与二语研究的切合点,然后从学习者和教师两方面出发,强调了两者在学习过程中各自应做的工作和努力,对课堂互动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随后,李小华、王立非7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探讨了二语习得,强调了在二语习得中构式理论的重要
10、性、构式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关系以及如何习得构式的途径和对二语教学的启示。Langacker 早在1987年就给构式下了定义,将构式语法研究范围进行了明确,主张语言符号具有映射客观世界的相似性,指出意义是构式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表征。它更加关注人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客观现实,要求学习语言从意义、使用出发,而不是仅仅关注句法规则。因此,在其指导下,在人类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是以认知为出发点,以亲身感受来习得一些在生活中出現频率高的习语或生活化的惯用语,然后储存于记忆。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从记忆中提取旧的言语重新构建,以适应当下语境。构式的习得首先要不断重复单词的组合,然后将其和语境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学习
11、者能够将一些语块串成句,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一旦在长期记忆中储存相似的例子,然后就可以抽象出它的共性,学习到它的概括意义,最终就可无限递归性地使用从未听到或说过的构式,习得与目标语相近并切合的完整的构式。虽然,一语和二语的习得都是构式的习得,但是,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属于隐型学习,而成人由于受到已存在的概念知识的影响,其二语习得更偏向于显性教学。因此,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语言形式和意义同时习得,重视归纳教学法,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结合起来运用于实践,遵循二语构式习得和发展的路径和规律。 三、结语 以上论文从不同侧重点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也系统性地介绍了对国外认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但都没有从宏观及微观方面指出两者结合后的对各自产生的效用及结果,都只是探索性地预测。随着此研究的不断发展,此中未解之谜也会一层层拨开,而具体细节,现如今研究成果还尚不能解,有待在此领域内的进一步探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