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测试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测试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均匀正方体甲、乙于水平地而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如图所示。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甲、乙剩
2、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甲、乙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而的压强p甲、p乙大小的判斯,正确的是()A甲=乙,p甲p乙B甲=乙,p甲乙,p甲p乙D甲乙,p甲SB),分别盛有密度为甲和乙的两种不同液体,其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Am甲m乙B甲乙C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3、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甲_乙,其中_种液体是水。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压强为则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装满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2)物体B的密度_。(3)在保持物
4、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h。你认为_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相同高度h_。5、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_(填“利用”或“不利用”)大气压强。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Pa。(,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5、1、小王同学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米2,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104帕。求:小王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小王同学背着2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2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50cm2高为14cm。 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3、如图所示,质量为0.1千克、底面积为米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米的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0.4千克的水。现将一体积为米的物体浸没在圆柱形容器中。(1)求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力和
6、压强;(2)求浸没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将该物体从容器中取出并放到木板上,发现此时木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求该物体的密度。4、一块写有校训,质量为32t的花岗岩石料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103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取10N/kg)求:(1)花岗岩石料的所受的重力;(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5、如图所示,容积为510-3米3的平底鱼缸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有质量为2.5千克的水,水深为0.1米。求: 水的体积V水
7、;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小王同学继续往鱼缸中倒入5牛的水后,他认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水为5牛。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华用U形管压强计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小华用U形管压强计和一大烧杯的水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1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要判断探头承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主要是观察_。(2)小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选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做了如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他的结论对不对?为什么?_;由本实验可知,水_
8、液(选填“”或“”或“=”)。2、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本实验中U形管能否视为连通器_(填“是”或“否”);(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_;(4)最后可得到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_和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由图
9、可知,正方体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则水平切去相同高度后,甲的高度仍然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由题意知,切去后剩余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则由公式p=gh可知甲乙由于切去的部分高度相同,且甲乙,根据p=gh可知,切去部分的压强p甲p乙由此可得p甲+P甲p乙+p乙即p甲p乙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B【详解】本题中,两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密度公式有故体积相同的同种液体质量相同,根据G=mg可知,液体的重力相同,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根据,因A容器底面积大,可得出pApB,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
10、】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气压为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柱停留在760mm高度不再下落,这时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但大气压力是始终垂直于受压面的。由图可知,只有C图中压力的方向与杯口硬纸片垂直,并指向杯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C【详解】A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
11、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错误;B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C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故C正确;D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而放在斜面或压在竖直面产生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结合题意及图示知,三个实心圆柱体的高度及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h甲=h乙h丙,S甲丙三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据F=pS知,三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F丙圆柱体都放在水平地面,则自身的重力等于压力,所以G甲G乙=G丙据得m甲
12、乙 【详解】1由图可知,当时,由图象可知甲乙液体压强的关系p甲p乙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甲乙2当时,由图象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因为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所以乙液体是水。2、等于 小于 【详解】1右手给铅笔一个向左的力,这个力通过铅笔作用在左手上;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左手给铅笔一个向右、大小相等的力,这个力通过铅笔作用在右手上,所以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与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大小相等。2左手和右手受到的压力相等,右手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 可知,右手受到的压强大,所以左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手指受到的压强。3、变大 不变 变小 【详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
13、等,且容器的总重力不变,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由图知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大。23由图可知,盛满的密闭容器倒置前后液体的深度不变,容器的底面积变小,由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由的变形式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4、3920Pa 0.5103kg/m3 乙 0.17m 【详解】(1)1由于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以表示为pgl,则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AglA2103kg/m39.8N/kg0.2m3920Pa(2)2物体B的密度(3)34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BglB0.5103kg/m39.8N/kg0.3m1470PapA如果每个正方体上方均
14、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时,增加的压力相等,且SASB,所以,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还是大于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故甲方案不可行,则乙方案可行。由于pApB,所以Ag(lAh)Bg(lBh)即2103kg/m39.8N/kg(0.2mh)0.5103kg/m39.8N/kg(0.3mh)解得h0.17m5、利用 1.3104 【详解】1输液时,如果没有这根“闲置”管,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这根“闲置”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顺利流出的;2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三、计算题1、600N;3.1104Pa【详解】解:由p可得,小王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pS3104Pa210
15、-2m2600N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小王同学背着2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F+G书600N+20N620N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1104Pa答:小王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600N;小王同学背着2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1104Pa。2、(1)21N,1.4103Pa;(2)12N,800Pa【详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容器重容器中水的重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21N和1.4103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12N和800Pa。3、(1)0.98牛,9
16、8帕;(2)1176帕;(3)3500千克/米3【详解】解:(1)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力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强(2)水的体积未放物体时水深浸没物体后水增加的深度水总深度浸没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此时木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即即解之得该物体的密度答:(1)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力是,压强是;(2)求浸没物体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3)该物体的密度是。4、(1)3.2105N;(2)1.6105Pa;(3)5104Pa【详解】解:(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2)由数据知,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是2m2,由于石料放在水平基座上,石料对基座的压力大小等于石料受到的重力大小,即则石料对基座
17、的压强(3)根据和可得,基座受到的重力大小基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基座对地面的压强答:(1)花岗岩石料的重量为3.2105N;(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为1.6105Pa;(3)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为5104Pa。5、2.510-3米3;980帕;错误,见详解【详解】解:水的体积V水= 2.510-3m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9.8N/kg0.1m=980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水=p水S=水gh水S增加的水的重力G水=m水g=水V水g因为不是柱形容器,所以h水SV水故F水G水故他的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液体深度 U形管左右两液面高度差 不对,没有控制U形管探头
18、所处深度相同 【详解】(1)12图1用的是同一杯水,液体密度一定,探头所处深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液体压强越大会使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越大,所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比较压强大小的。(2)3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来进行实验,应保持深度相同的情况下,观察液体密度对压强大小的影响。4由图2知,U形管左右液柱高度差相同,所以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但在液体中的深度较小,由公式知:水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2、高度差 不漏气 否 相等 高度差变大 液体深度 液体密度 【详解】(1)1当把压强计放入液体中时,金属盒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增大,推动
19、管中的气体向右侧移动,U型管中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2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橡胶管密封性良好,装置不漏气。3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U形管的上端有一个不是开口的,故不是连通器;(2)4乙图、丙图和丁图橡皮膜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橡皮膜的朝向不同,压强计是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相等,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4)67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