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浅谈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高校经济圈的内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浅谈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高校经济圈的内涵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高校经济圈的内涵分析发布:2010年1月11日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高校的快速扩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孕育出了一个特殊的经济圈高校经济圈。为深入了解这个新兴的区域经济圈,本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分析模型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即通过文献和大众媒体等间接的、公开的信息来源,分析高校经济圈的现状,总结利弊,预测其未来走势。关键词:高校经济圈;内容分析法;系统分析模型;内涵分析1.引言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产业经济处在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之中,特别是大学城的崛起给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大学周边经济迅猛发展,从传统的基于校内消费外溢到主流的校外消费。有关高校
2、经济圈的研究报告也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尤其是金融危机当前,大学周边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更引起学者的重视,高校经济圈一词逐渐开始频繁出现在学术论文、政府规划文件、媒体宣传中。然而由于高校经济圈对社会影响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评价视角,再加上教育持续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性的影响,目前对高校经济圈的理解比较多元,有关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价标准,因此对高校经济圈的内涵分析具有现实意义。2.高校经济圈概念由经济学的理论及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对高校经济圈做一个简单的阐述。高校经济是由传统的依托大学校园基于大学生消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狭义的讲,这种经
3、济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大学生,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在校园周边,以简单消费为主。广义的说,它的涵盖面非常广,还包括因大学而引发的各种产业经济,即所谓的“毗邻大学城”项目,如科技研发,校园房地产,媒体广告等,主要依靠的是高校强大的社会效应。由此得到:大学经济圈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区域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人员共同形成的产业和消费链,是依托大学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涵盖了教育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出版、培训,物流,旅游,健身,娱乐以及相关的三产服务1。3.内容分析法3.1 内容分析法概念内容分析法来源于新闻传播学领域。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Bernard
4、Bergeson)发表了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由此确立了内容分析法在大众传播学中的地位。而真正使内容分析方法系统化的是奈斯比特,他主持出版的“趋势报告”就是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美国社会变化的动态和趋势,享誉全球的大趋势一书就是以这些报告为基础写成的。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进入了内容分析法领域,对内容分析法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建立起了基于定性分析基础之上的定量内容分析法,从而使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内容分析法引入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可以紧跟社会热点,更好的为研究课题服务,成为管理者的“思想数据库”;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文献计量学等研究方法,为科学管理提供必要依据2
5、。3.2 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模型人们在内容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不少应用模型,如系统分析模型、指标分析模型、语言分析模型、特征分析模型、发展分析模型和比较分析模社会科学文献资料是社会现象的记录和反映,对文献资料的符号表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具有内在连续性的文献内容构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反映。系统分析模型就是利用文字表达系统的内在联系,从而推究它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它有四个分析因素:a.分析对象的出现频率,即信息内容;b.分析对象的次序和权值,即重要程度;c.分析对象的价值判断,即对/错判定;d.分析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分折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趋势分析,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6、观察某一事件或特征的变化情况。西方学术界一般利用格林菲尔德提出的“大众传播媒介指数”来衡量文献内容的趋势变动;b.归纳分析,将要研究的主题按一定的属性分类归纳。首先确定主要的结构因素,把握主要特征,然后分析主题类别之间的相关性;c.差异比较,即对同种文献的不同阶段间或同一时间不同的文献对同一事件的反应之间、不同的信息来源之间、同一文献对不同读者群所发的信息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和分析23。4.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在国内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客观性、揭示文献隐性特征、将定性描述转化为定量结果等方面的特征优势逐渐显现。本文系统分析所选择文献中的分析单元,识别文献资料中常见的主题和标准,从而对涉及高校经济圈
7、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内容分析法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内容抽样。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权威性以及时效性,选取最近5年的知名度较高的论文数据库的所有相关文章作为总体样本(以“高校经济圈”作为关键词搜索,并严格核审,剔除不合理的,保证样本的示范性);指标提取。对样本进行系统分析,以高校经济圈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作为一级指标进行归类,计算出侧重点不同的文章的篇幅数量分布概况。然后对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进行提炼,提取反映高校经济圈特点的关键词作为二级指标;量化处理,对所选文献进行编码处理,对有关高校经济圈概念中出现的主题标准进行频次计数,总和代表每一个观察标准在定义中出现的次数,此外,本研究将
8、指标频数,所占比例排序,以反映高校经济圈相关特点的重要程度;信度分析,为确保研究结果可信,本文的第一作者作为主评判员对所有的指标进行提取,第二作者则作为比较评判员再次对定义进行随机抽样,根据一致性分析来检验主评判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描述,根据量化处理以及信度分析结果,得出高校经济圈概念主要特点等方面的结论,有利于充分认识目前相关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指标及其重要程度,从而明确对其深入研究所要把握的重点和方向4。5.资料来源及统计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从近5年的期刊、电子杂志中洞察高校经济圈的现状。研究总体是经济类、教育类和管理类的文献。本研究以高校在当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为分析单位。样本来源为中
9、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百度文档5。在数据库中以“高校经济圈”作为关键字搜素,最终得到350篇文章,经过粗略的晒选,摒弃不实信息,我们选取其中的250篇,作为样本。在这些文章中有180篇(72%)主要介绍高校学生的消费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21篇(8.4%)涉及到高校的社会影响,有49篇(19.6%)是关于高校经济和社会效应的综合性文章。整体态势见图1.6.统计数据分析对样本整体来说,72%偏重于关注学生的消费,8.4%侧重对高校的社会效应的阐述,19.6%是关于对高校经济和社会效应的综合性分析。这说明社会特别关注学生的消费,因为学生群体规模庞大,消费充满活力
10、和持续性。可以直观的看出由规模化的高校学生打造的消费市场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度,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维持当地经济的长期繁荣功不可没。由表1也可看到高校经济圈的社会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在一级指标下归纳出二级指标如表2所示,学生的简单消费出现的频数非常高,这也印证了高校经济圈内层的常见布局,以餐饮服饰美发美容(100%)和房屋租赁(92%)为主,市场准入退出容易,再辅以娱乐休闲(72%)、健身(39.2%)、旅游(66.8%)、考试培训(52%)等。高校对经济圈外层的辐射力也充分显现出来,高校经济化占96.4%,高校市场化改革为经济圈由简单的生活消费向多层次、多样式的高附加值消费转变奠定了
11、基础,也促使校企联合(占64%),引入企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在技术商业化的基础上,大学科技园(占62.4%)强势而出,成为科技龙头,国家创新脊梁。商家也非常看重经济圈的综合环境(占81.2%),环境良好利于稳定经营。在城市工业化的今天,高校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房地产开发商驻足于此,校园房地产(占50.4%)项目在大学周围应运而生,“毗邻大学城”、“高校是我们的后花园”吸引了无数的业主认购。在最近,校园媒体广告(占86%)渗透校园每个角落,尤其是分众传媒在高校食堂的视频广告,很大程度上左右高校学生的消费选择。高校的立体发展使得高校必须摆脱原有的狭小校区的限制并使之在城市郊区开辟新的校舍,
12、郊区化(24%)是时下中国高校的发展趋势。我们主要关注二级指标,但为了更明确的说明高校经济圈的内涵特点,我们也要深入研究,从二级指标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在此我们任意挑选一个二级指标,例如郊区化,如表3所示,可以直观的看出,郊区化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带动郊区经济,占100%,排名第一,农村城市化,占93.3%,排第二。接着关注点才是高校自身,高校的扩招,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规模庞大的学生群体,因此需要扩大发展空间(占83.3%,排第三),再加上很多高校历史很悠久,基础设施很陈旧,需要升级换代,借此郊区化可以硬件升级(占86.6%,排第四)。但是郊区化也有不利的方面,如学生交通和购物不便(占
13、40%),还有的学者关注未来设施使用率(占25%)他们认为高校的扩建不仅要满足现状,更重要的是将来在学生人数锐减的情况下不至于出现很大程度的“空巢”现象。7.经验总结通过用内容分析法对高校经济圈进行内涵分析,我们发现之中存在一些弊端,整理如下:(一)假期劣势。经过多年的观察,寒暑假期间留守学生寥寥无几大约不到20%,校园周边的商铺有70%歇业,正常营业的仅限于小吃,美发行业等,娱乐休闲,如KTV,溜冰场几乎全部停业。平时普通的长假不会对商家的经营造成影响,但是大约三个月的寒暑假对其冲击力是巨大的,使其进入周期性的经营低谷,尤其是临近假期新开业的商家,在经营未稳时又要面临“假期劣势,往往入不敷出
14、,惨淡收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行之可效的方法,有待我们继续关注。(二)商业发展的“瓶颈”。高校市场化使高校所在区域得到充分的开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商业逐渐饱和。保持经济圈的持续发展,一是通过产业转型维持其活力,这必须寄托于高校的科研能力,一是高校规模的扩大来满足商家对毗邻高校的商机渴望。(三)不适度的市场化。自从教育改革,高校市场化不断的推进,社会对高校商业化的了解往往要高于对高校学术方面的了解。市场化的今天,学生过度的关注物质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定位不合理。特别是高校附近休闲娱乐行业的盛行,说明高校在如何引导学生精神消费方面投入不够。在市场化的同时,高校要投入更大的人力,
15、物力,财力发展学术,大力建设精神文明。(四)郊区化的“短视”。表3中我们专门分析了郊区化的特征,郊区化的效应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座像样的城镇。以高校为核心,医疗,教育,商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同时跟进。以武汉为例,近10年来有19所高校在江夏区开辟新校区,从以前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到如今栉比鳞次的楼舍,郊区化带动当地经济,促进农村城市化。这些都得益于高校的扩招,但是根据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不久,高校学生人数将大幅减少,郊区的校舍毕竟只是主校区的补充,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去楼空”,当最主要又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消失后,将会出现连锁效应,因为大学城的资源配置都是围绕这些大学展开的。据武汉政府部门调查
16、测算,一名大学生需要3个人为之提供后勤服务,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失业率是多么高,地区的经济萧条是多么悲怆。鉴于此,我们在进行郊区化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规划,引导高校的合理发展,防止过度的农村城市化,多考虑未来,保证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8.结语综上所述,我们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高校经济圈的内涵,得出了高校经济圈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了解高校经济圈的现状和把握其未来走向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还是以学生消费为主,辐射其他行业。但是随着中国高校改革成熟,高校研发将积聚一定的实力,相关三产业的崛起也会是必然之事。高校对区域经济的推动需要时间的积累,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当给予高校积极的支持。参考文献1 作者无,绍兴文理学院经济圈系列调查报告,2009-07-27.2 邱均平,余以胜,邹菲内容分析法的应用研究J情报方法,2005,08:11-13.3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M,北京:国际新闻界,1997.03.4 孙瑞英从定性、定量到内容分析法J现代情报,2005,01:1-6.5 徐寅啸,沈晓诚高校产业经济圈消费外溢现象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3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