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卷 增刊年月西藏大学学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仁青扎西王亮(西藏大学公共教学部西藏拉萨)摘要 : 以年西藏大学级理学院、 文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学院、 旅游与外语学院在校本科新生为被调查对象, 对藏汉族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情绪等做了初步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容乐观, 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认为,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本土化 , 使大学生在生理、 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关键词 : 大学生 ; 心理健康; 调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一) 样本选择年西藏大学新入学的部分大学生名为被调查对象。回收份
2、 , 剔除无效问卷份 , 有效问卷共份。其中 , 藏、 汉族大学生共人 , 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人。藏族大学生名 , 汉族大学生名。男生名 , 女生名。涉及西藏大学理、文、经管、工、 外语等专业。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信度与效度, 我们从被试中剔除回、土家等民族的大学生共人。(二) 量表选择运用(直译为“大学人格量表”)量表进行团体测试。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 入学时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实态调查而制作使用的, 以了解大学生中的神经症、心身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学生各种的烦恼、迷茫、 不满、冲突等状况的调查问卷。(三) 数据收集以
3、班级为单位, 在入学一个月后对所有新生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收集。根据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感受到的情况如实填写问卷中的有关内容。采用心海软件系统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一) 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从总体上反映了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我们根据分类指标的具体内涵与内容, 对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的筛选标准介绍如下:第一类筛选的标准是总分在分 (包括分) 以上 , 对第题 (即想轻生) 作肯定选择, 并且提出明确的咨询内容与要求。从结果可知, 第一类的学生共名, 占被测人数的, 说明这部分藏、汉族大学生可能存在各种心理问题, 如各种神经症。这是需要我们提供心理援助
4、与辅导的重点人群。第二类筛选的标准是总分在分 (包括分) 至分之间的, 并且对第题目 , 作肯定选择的。从结果可知, 第二类的学生有名 , 占被测人数的, 说明这部分藏、汉族大学生存在一般的心理问题, 如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失调、学习障碍等。第二类大学生虽然有种种烦恼与苦闷 , 但是他们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对他们提供心理帮助的同时, 请他们在有问题时随时到西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其余的均为第三类。从结果可知, 第三类的学生共有名 , 占被测人数的, 说明大部分藏汉族大学生症状不明显或已经解决, 心理比较健康。我们对第一、二、三类大学生的初步筛选与评价 , 基本上可以掌握藏、汉族大
5、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实态 , 为我们有效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根据内地高校的各种调查研收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 仁青扎西 ( ), 男 , 藏族 , 西藏昌都人, 西藏大学公共教学部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仁青扎西 , 王亮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究表明 :大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在左右 , 其中心理症状比较严重的约占 。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 ,
6、 藏、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并不十分乐观 : 可能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约占, 可能有心理障碍的约占, 心理比较健康的有。(二)的调查结果发现: 藏、 汉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指标统计中反映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以上通过统计指标的祥实分析, 我们认为 , 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是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对于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青年而言,内外界刺激因素都会产生极为强烈而复杂的变化,因而他们的心理状态极其敏感和复杂。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变换、教师与同学的更新、学习方式与授课形式的改变等等, 造成藏、 汉族大学生在适应于发展方面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 心理健康
7、水平明显偏低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中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患的大约占, 这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程度的缺陷, 这主要是从中学到大学的生活过程中, 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好奇、新鲜、激动的情绪逐渐被新的困惑所取代, 如怀念中学时代的老师和同学、 自我认知失调、自信心动摇、 不善于管理和支配学习时间、经济生活安排不当、人际关系相处困难、 藏、汉族同学之间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等等。因而在这个适应期中会产生许多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 如 :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造成心理上的迷茫、 困惑 ; 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心理冲突;学习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
8、大学生的无聊、苦闷和孤独; 人际交往受挫产生怀旧情结等等。这是我们藏、 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第二 , 情绪困扰比较普遍和突出这主要是藏、 汉族大学生自身的情绪特点和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所致, 如学习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紧张、 学习压力增大、自我角色迷失等, 从而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 抑郁症、 焦虑症、 恐惧症等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的神经症在大学生心理疾病中所占比例相当高。根据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料统计 ,年 , 到中心咨询的名大学生中,以各种情绪问题为主诉的占, 其中主诉抑郁的占, 列第一位, 其余依次为: 自卑、焦虑、恐惧等其他情绪障碍。第三 , 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
9、著差异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影响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我们认为主要是个人所遭受的压力和环境变迁。根据的调查结果和大学生的个别咨询, 发现汉族大学生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特殊的适应过程, 而藏族大学生对学习与社会适应具有特殊的要求。藏、汉族大学生的学习任务, 如果超出个人能力水平、或个人不能左右自己在学习时所面临的困境, 造成明显的学习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总体来讲, 我们可以把藏、 汉族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分为四类:() 负担过重、 工作过多、 角色冲突;() 负担过少、 生活过于狭窄、 单调、缺乏变动的刺激、社交过少;() 缺乏控制、无法左右自己的学习情境;()
10、缺乏社会支持、不能从社会、 家庭、老师、同学那里得到支持。这四种情况, 我们认为是影响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 我们在分析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指标与标准之后, 必须充分考虑生物的、社会的、 文化的、 心理的诸多因素, 逐渐完善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 全面提高藏、汉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帮助其健康成长。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目的不是要找出心理不健康的少数人, 而是要面向全体藏、汉族大学生, 立足于大学生在适应和发展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援助和指导, 促进藏、汉族大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地发展。三、 调查结论与对策(一) 藏、 汉族大学生
11、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积极的 , 但在人际交往、情绪性格等方面仍有的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 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 , 影响他们今后正常的大学生活与学习; 如果能及时的给予有效地帮助和指导, 他们不仅可以解决或缓解心理冲突, 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而且还会积极适应和发展大学生活, 改善心智模式、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 充分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二) 藏、 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 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适应与发展。因为大学生由于角色和环境的突然变化, 在学习、 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在此期间他们有许
12、多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如 , 自豪感与自卑感、理想与现实、 自我封闭与渴望交往、独立与依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赖、 善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等。所以, 藏、汉族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因此, 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开设大学生心理、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习心理等讲座, 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三) 加强藏、 汉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中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
13、, 负责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 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大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切实关心, 严格要求, 同时不要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 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学校要有组织的对大学生开展理想教育, 专业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 让藏、汉族大学生之间尽快增进了解,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 增进友谊, 共度美好的大学生活。(四) 开展学习方法的指导讲座。很多藏、汉族大学生还沿袭中学时的学习方法, 在课前预习, 记读书笔记、 阅读参考书籍等学习环节上习惯于中学化 , 严重制约了他们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大学的学习, 培养其
14、自主和创新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各种渠道, 有意识的加强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学习策略的指导, 全面提升藏、汉族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藏、汉族大学生因为存在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 所以对他们的心理咨询主要是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 这是我们西藏高校心理咨询的重点。适应性心理咨询: 是指帮助那些心理基本健康, 但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许多烦恼、有明显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的大学生, 排除心理困扰、 缓解心理压力、提升适应能力。发展性心理咨询: 是指帮助那些心理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的大学生, 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 开发潜质、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15、 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 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六) 藏、 汉族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我教育与心理优化训练, 即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及其所支配的行为进行自我观照、自我评价、 自我调节、 自我监控、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 以促进自身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七) 学校的一切改革要以培养人才为重点, 全面推进、 协调发展, 以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这是保证藏、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配套机制 , 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参考文献黄希庭心理学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孙明动机心理学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肖干田仁青扎西 , 王亮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 , , , , ,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