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30521835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 .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育心理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三节教师职业与心理学一、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学科二、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 高尚的职业道德2 广博的知识3 完善的人格4 全面的能力(1)教育教学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系统学习能力5 专业的技能(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三、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1.关注技术2.倾听技术3.沉默技术4.宣泄技术5.探讨技术6.面质技术7.自我表露技术8.行为纠正技术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第一节人

2、的发展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指导一、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可扩展)1.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具体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与其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2)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一方面表现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的发展变化和完善上,更主要的体现在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包括抽象逻辑思维

3、、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在思维中运用假设的能力不断增强。思维假设性的发展又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预计性。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等。b)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c)抽象逻辑思维的发

4、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1)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初中生情感发展表现出来一下特点:a)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b)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c)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来的特点:d)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e)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f)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2)高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情绪的(延续性) 、 (丰富性)和(特异性) ; 高中生情感发展有:a)情感逐步由不稳定到稳定b)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3.中学生人格的发展(1)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a)意识高涨,大约在1 到 3 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5、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使初中生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b)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尊在的一种人格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2)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a)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b)价值观的确立。c)自治需求。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本质一、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第二节知识的学习第三节技能的掌握一、概述技能的种类1. 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如,写字画画,吹拉弹唱,田径体操等。2.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

6、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如阅读写作技能、运算技能等。3. 两者关系:(1)区别:活动对象不同(一个是骨骼和肌肉的操作,一个是观念范畴);活动的结构不同;活动的要求不同(2)联系: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解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二、技能的形成阶段1. 动作技能的形成(1)认知定向阶段(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2. 智力技能的形成(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运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3. 技能的形成标志动作技能形成之后,表现出以下标志:动作结构的改变;动作品质的变化;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智力技能形成之后,表现出以下标志: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快速反应代替了详尽、展开的推理过程,思维灵敏,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智力活动自

8、动化,几乎成了无意识的活动。三、技能练习1. 练习和练习曲线2. 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3. 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1)确定练习目标(2)恰当安排练习时间(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灵活采取练习方式第四节品德的形成一、概述二、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分为四个成分)(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5)四者关系:彼此联系不可分割;道德认识是道德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桥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神话、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践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

9、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之间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三、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知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得到发展的,从而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3 岁)(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 岁)(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 岁)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分为三水

10、平六阶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前习俗水平:惩罚定向(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寻求快乐定向(只按行为后果能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2)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权威定向(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

11、众同意所建立的。)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四、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1)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A 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标准来调节自身行为。B 道德信念、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C 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D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E 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F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2)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五、学生品德的培养(不重要)1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1)道德认识的账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依据(2)道德信念的确立时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3)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从他律到自律;从片面到全面;从结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2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12、(1)对学生开展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2)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感情上的共鸣。(3)真情感化,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道德情感。3 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4 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六、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1 青少年品的不良产生的原因(1)客观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2)主观因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2 青少年品的不良的矫正(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3)青少年自身应该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面对良莠不齐、

13、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应培养自己的识别、抵制能力,不盲目从众。(4)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清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精神粮食,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第五节中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指导一、学习困难的特征(非重点)二、学习困难的类型(非重点)三、学习困难的产生原因(非重点)四、学习困难的辅导1. 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2.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1)目标激励法(2)归因训练法(3)情感沟通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14、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1)要降低学习目标要求(2)帮助他们确定成功的标准(3)要肯定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即使是微笑的进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应及时地肯定和表扬。4. 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5. 讲究教育教学方法6. 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第四章感觉与知觉第一节感觉一、感觉的过程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第二节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二、知觉的种类第三节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一、观察和观察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过程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稳定的有意

15、注意,并借助过去经验来组织知觉,因而观察是一种系统的、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二、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1、目的性强。2、准确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2、明确观察任务。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4、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室善变多思。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第五章记忆第一节概述( 记忆的过程、分类)第二节记忆的加工过程第三节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影响遗忘的因素)第四节表象第五节中学生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有效记忆策略 )第六章思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概念( 影响

16、概念形成的因素)第三节推理第四节问题解决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三、问题解决的方法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问题情境主要包括: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离人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

17、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例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2 厘米,求圆的外切正方形的面积,用A、B 两种方式呈现图形,A 图中不容易看出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关系,问题解决就要困难,而 B 图中,人们很容易看出圆的半径与正方形的关系,问题较易解决。(二)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三)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四)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五)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者几

18、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六)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1、情绪障碍。 2、文化障碍。 3、习惯障碍。 4、知觉障碍。第五节言语第六节想象一、什么是想象二、想象的作用(注意想象、表象、思维之间的关系)想象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巨大的作用。首先,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当认识对象的客观信息不足或很难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时候,想象可以弥补对对象认识的不足。其次,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的方向。再次,想象具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三、想象的过程四、想象的类型第七章意识状态第一节意识与无

19、意识第二节注意一、概述二、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第一,刺激物的强度。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第四,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体自身的状态第一,但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第二,已有的知识经验。第三,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稳定性(1)概念: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2)影响因素:a)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b)注意的稳定性与个体主观状态有一定的关系。2.注意的范围(1)概念: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

20、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广度。(2)影响因素:a)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b)注意的范围还与活动任务要求有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注意的范围还与知识经验有关。3.注意分配(1)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心里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2)影响因素:a)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b)注意分配与主体对几种活

21、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有关。4.注意转移(1)概念: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把注意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2)影响因素:注意转移的快慢依赖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四、注意品质的培养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1)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主观努力(1) 、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 、加强意志锻炼。(3) 、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 、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

22、第三节睡眠( 睡眠阶段 )第四节药物成瘾第八章行为调控第一节需要第二节动机第三节情绪第四节压力与健康一、压力及压力源概述二、压力反应1.表现2.压力反应的阶段(1)冲击阶段(2)安定阶段(3)解决阶段三、压力的作用四、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及压力调节方法1.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1)经验(2)准备状态(3)认知(4)性格(5)环境2.压力应对压力应对策略(表8-1)P252 (1)不良的应对方法a)依赖药物b)酗酒抽烟(2)正确的应对方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23、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b)加强体育锻炼c)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d)积极面对人生e)改变不合理观念(3)放松训练五、工作倦怠与健康护理系统1.定义: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2.主要表现:身体疲惫、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3.阶段:a)蜜月期b)适应期c)先期厌倦期d)后期挫折期e)冷漠期第五节中学生情绪的控制一、中学生的情绪障碍二、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1.生理2.学习3.自我心理4.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5

24、.社会三、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1.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2.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3.转移注意力4.自我言语暗示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第九章人格特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能力一、概述二、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液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三、能力的结构1.能力的因素说2.能力的结构说3.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见P278 页)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名

25、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能力类型的差异4.特殊能力的差异5.能力的性别差异五、能力的测量1.一般能力测量:比纳-西蒙智力测量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2.特殊能力测量3.创造能力测量:创能力测量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第

26、三节气质与性格第四节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第五节中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二、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1.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2.意志品质的薄弱3.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4.理想与现实的差异5.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6.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7.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三、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当措施1.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2.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5.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6.强化制度管理7.奖罚强化教育第十章人际交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人际认知第三节人际吸引第四节人际交往的态度与技能第五节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一、中学生

27、人际交往的特点1.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2.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3.取向关系性交往4.喜欢与异性交往二、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三、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良心理四、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措施1.对待同学朋友(1)平等互助(2)悦纳他人(3)真诚待人(4)主动认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频繁交往2.对待父母老师(1)尊敬(2)理解( 3)沟通3.对待异性朋友(1)健康、文明(2)选择场所与时间适当(3)保持一定距离备注:红色是打对号的,蓝色是重点符号的,绿色是我补充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