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5单元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39616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1-5单元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1-5单元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1-5单元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1-5单元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1-5单元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敗、呼吸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2、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3、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

3、2、co、no2。so2、co、n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4、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5、氧气的化学性质:(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2 硫粉(淡黄色)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硫(s)+ 氧气(o2)二氧化硫(so2)化学方程式:s + o2 so2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 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