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文/马俊波【教材分析】竹林深处人家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每篇课文都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握课文通过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特点。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品味探究体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已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
2、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继续巩固已学知识。本文篇幅较长,面面俱到的分析,会把美文肢解,破坏学生对美文的全面体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段落精读,感悟美点,让学生自己在品味的基础上发现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的情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2.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语段,品味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
3、法;2.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及运用。教学课时:两课时(两节连起上)教学工具:多媒体、卡纸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写景散文,出示课题竹林深处人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些什么问题呢?把它写下来。(学生可能会想到:竹子多、密;在浓密的竹林中有人家;“竹林”点明了“人家”生活的环境和地点,体现了江南竹乡的特色;“深处”体现了竹林的茂盛和环境的清静等等。)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积极发表不同的想法。现在我们走进课文,看作者是怎样体现这些内容的。2.整体感知(1)初读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圈出自己认为的生字难词,并写在小卡上。(看、做)在四人小组内交换看生字卡,并
4、相互指正。(小动)开火车读出屏幕上的字词。(流程性检测)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顺畅。(再次强化生字词,再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为后面理解感悟做准备。)(2)泛读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做)想(喜欢的理由)+做(在原文旁写下喜欢的理由)。小组内交流:各成员先说说自己喜欢的语段及其理由,然后确定本组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并在学习卡上简要记录讨论成果。(听、想、做)(小动)(此环节意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学生们可能会从文中找出作者从色彩、声音、气味等各方面对竹子进行细腻描绘的句段,从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来谈,从而深切体会写景散文的特点。)小组代表
5、发言。师作点讲、精讲。(如果学生做得好,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请不同内容、不同学习水平的三个小组)3.研读课文重点研读前三段和结尾写竹乡人家生活氛围的语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竹海景象?竹乡人家的生活有何特点?前文写竹海与竹乡人家的生活有何联系?小组讨论交流以上问题,并选一个问题准备作交流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师小结:并出示板书:远望竹林如海“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竹海景象近看深入竹海(如,在“海底隧道里走过”)四顾穿过竹海“除了竹子还是竹子”4.拓展延伸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先思考,然后写下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写景散文的特点出发,多角度去考虑。)写景散文的基
6、本特点:特征突出,顺序明晰,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大量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动词极具表现力,写出了色彩,从多种感觉来写等等。四至六人小组合作: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句子,看哪组写得又多又好,接着写在学习卡上。(想+做)展示成果:各小组粘贴本堂课的学习卡。互看学习卡(每个组至少看两个组的学习卡)。看:一看记录内容是否完备,二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得当,三看与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卡相比有何优劣。评:说说自己看到的好的或急需改进的。(这一环节可促学生自己总结,反思,既找到自信,又看到不足,比教师指出更有效。)(时间机动处理,如果时间充裕,可让每一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课外作业: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搜集有关竹的诗、文、绘画等资料,与同学交流。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