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0269372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纺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B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富裕C商品生产区域专业化明显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明清时期,苏州“盛产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输向全国乃至海外。又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食粮,又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广泛的联系。”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A苏州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市场B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苏州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3电视剧

2、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A徽商 B闽商 C豫商 D鲁商4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A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B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D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5明朝的一位商人从事纺织业生产和销售,由于生意兴隆,遂雇用了5位技术工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B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

3、萌芽的出现 D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王夫之的唯物思想7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D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8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9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10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为什么我国民族太重实用呢?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古代

5、只注重实用导致科技落后B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C地大物博的环境导致人们懒惰D固守农耕文明不利于科技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纸烛:灯笼)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6、。”李贽焚书卷三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材料一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3

7、)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感染着时人及后世?1.D根据“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表明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故D正确;A、B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C项与材料无关。2.A苏州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广泛的联系,说明苏州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市场,故A正确;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B错误;明清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3.A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徽商集聚了大量商业资本,其规模和实力与晋商相当,因此选项A

8、为正确答案;与晋商齐名的是徽商,闽商和鲁商规模和实力不及晋商、徽商,选项B、D排除;明清时期较为著名的十大商帮中没有豫商,选项C排除。4.C猪八戒是一个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而这符合明代大部分人追求安逸生活的要求,即符合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故C项正确;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故A项错误;红楼梦揭示了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故B项错误;人们一想到猪八戒的形象就会想到好吃懒做的形象,故D项错误。5.C“由于生意兴隆,遂雇用了5位技术工人”体现出新的经营方式,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没有涉及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故A项错误

9、,C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本质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故D项错误。6.C诗中“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这句体现了“心外无理”“心是万物的本原”的哲学观点,而这正是陆王心学的核心内容,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7.A“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体现了李贽追求思想自由的特点,故A项正确;题干所述内容与功利主义、宗教自由、至道无为均无关系,排除B、C、D三项。8.D京剧的起源可追溯到四大徽班进京,是由多剧种综合发展而来,故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排除。9.D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编写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10、养植等技术,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D正确;农政全书是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不注重规律和理论总结,排除A;农政全书是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不是百科全书,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0.D“地理、社会、文化环境”指的就是中国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具有较高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它不需要太高超与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更多的是依赖经验的积累和人力的补充。在这一文明下人们更重视技术的实用性,而轻视纯粹的学理研究,这是导致中国科技发展迟滞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重视实用不代表“只注重实用”,我国古代也有纯理论建树,且该项只对应了材料的前半部分概括不全,故A项错误。“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11.(1)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2)主要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提倡“工商皆本”。(3)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