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浙江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对浙江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也逐渐引发人们关注。2014年浙江省城乡收入比是2.11,虽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是与其他东部沿海的省市相比,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而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到的各项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等,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更大。因此,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浙江;城镇化;城乡收入;对策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2、 New Urbanization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Province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In 2014, the urban-rural income ratio of Zhejiang Province was 2.11,
3、 although it wa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However,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relatively large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If the urban residents Services, security system, then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be gre
4、ater.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grates 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
5、es, promot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countermeasures1 引 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快速提升,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己经提升到2015年的56.1%,己经迈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6、,我国的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地改善。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我国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市群体系,令城市群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在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
7、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016年国务院正抓紧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方案,将重点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镇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体制机制创新保障。但是,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我国社会发展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已经成为收入差距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收入差距涉及分配的公平问题,如果分配不公现象一直发展下去,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己经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隐患。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
8、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2 研究思路及方法在论文分析过程中,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查阅与选题相关的文献,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对浙江省相关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处理,对浙江省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演进特征进行分析总结。(2) 规范分析法:本文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浙江省的现状,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个因素进行理论上的描述分析,并通过理论的描述构建
9、理论模型和理论假设。(3) 实证分析方法:通过使用计量的OLS回归分析方法,从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1.3 研究的创新之处我国在十八大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比较高,但是浙江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也逐渐引发人们关注。2014年浙江省城乡收入比是2.11,虽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是与其他东部沿海的省市相比,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根据2005年国际
10、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图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因此,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创新性的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些建议。1.4 国内外的研究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更是一直居高不下。党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被政府视为解决三农问题与城乡二元对立问题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成为带动区域协调
11、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城镇化能否缩小城乡差距,理论界虽然对此有了相当多的研究,但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结论。如果城乡收入差距会随城镇化进程或经济的发展自动得到解决,我们则不用过分担忧,反之,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自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后,拉尼斯和费景汉相继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城镇化理论:刘拉费模型。该模型系统阐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从传统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城乡收入逐渐趋于平等,二元经济最终转化为一元经济的基本原理。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也有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批判,如徐祥临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个伪概念,正是在刘易斯理论的指导
12、下,我国的改革才导致了严重的城乡差距;雷海章(1994)也提出“刘易斯陷阱”的概念,认为刘易斯理论忽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劳动力的盲目转移会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从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1955年,库兹涅茨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认为收入差距会随经济的发展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趋势。另有部分国外学者从金融、信贷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认为政府的城市化偏向政策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针对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国内也有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陆铭、陈钊(2004),曹裕、陈晓红等(2010)分别采用19872001年、19872006年的
13、省级面板数据,得出了城市化有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结论;而程开明、李金昌(2007)利用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进行计量研究的结果发现,城市化与城市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王子敏(2011)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认为除了本地区的城市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外,其他省份的城市化进程也会对本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间接影响;刘田(2013)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模式;周少甫(2010)等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得出城镇化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存在0.27与 0.456两个门槛值,只有当城镇化水平高于0.456 时,城镇化才能显著缩
14、小城乡收入差距;李尚甫(2012)等的研究表明,如果以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同向的,如果以中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是反向的;丁志国(2011)等利用20002009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其结果取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政策路径选择。1.5 相关文献综述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一是刘易斯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化对城乡差距具有缩小作用。潘文轩、曹裕、贺建清等得出城镇化在短期和长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城镇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谢云得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三是城镇化短期拉
15、大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缩小直至消除差距。吴先华发现城镇化长期通过影响市民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短期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关系。四是符想花研究表明:时间数据,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正相关,横截面数据,各地区差距与城镇化负相关。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Lewis于1955 年提出了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认为收入差距现象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逐渐上升(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其后,经历短暂的稳定,在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剩余劳动力短缺)收入差距继而下降;20 世纪70年代obinson 根据Lewis 二元经济结构利用严格数学推导说明倒“U”型曲线是经济发展准则;Gustafsson 等利用样板数据对中国农村间的收
16、入差距进行了评估,将数据分为中、东、西部进行比较来评估收入差距,表明农村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在未来有望缩小。另外,Steven Poelhekke在2011年时将城市化的过程划分为两大类:被迫的城市化过程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发生的城市化过程,前者是由于现实因素逼迫造成的,这种模式的城市化对城镇和农村两大部门的居民收入的增长均无益,也就无法改善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后者是经济的增长推动的城市化过程,相比于前者而言,只有这种由经济增长内生的城市化转变才能够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的现状,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国内大量学者也通过理论证明及计量数据模拟一致表明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如姚耀军
17、、朱孔来等通过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一致表明,城市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毛其淋采用系统广义距方法说明城市化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因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在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二者关系的诸多文献中,国内学者对于城镇化率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持几种不同的观点。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从而带动要素报酬均等化( Todaro,1969) ,致使城乡收入差距减小,从这方面来看,城镇化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城市偏向的政策来看,
18、城镇化则对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不利影响。林毅夫和蔡昉等( 1994) 、蔡昉和杨涛( 2000) 等人研究指出,中国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包括根源性的户籍制度、衍生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市偏向的宏观经济政策( 陆铭和陈钊,2004;程开明,2008) ,这些城市偏向政策直接导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变大。2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已经吹响。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同时,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怎样的发展路径,举国上下十分关注。2.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根据国家城市
19、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市化、都市化。”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向城市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的过程,而且也是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向农村渗透融合的过程。如果说温饱型小康主要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吃、穿、用”需求的话,那么,解决城乡居民在“住、行、学”方面的需求,就是实现全面小康在消费结构升级方面的主要内容。与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相比,中国新型的城镇化之“新”有三层含义
20、:第一,它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从“吃、穿、用”向“住、行、学”升级为基本导向,因此,这种城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要求,是真真切切的民生工程。第二,它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明显主动推进的战略性举措,因此,这种城镇化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建立在认识世界基础上的改造世界的工程。第三,它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展开,不仅是一个资源按照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重新配置的大调整过程,而且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的系统工程。2.2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浙江的城镇化工作也走出了一条持续探索实践、不断深化创新的道路。全国人大
21、财经委调研组在评价近年来浙江城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时,着重强调了浙江城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二是浙江重点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三是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了农民就业非农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 年浙江省城市化率达到63.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1 个百分点,城市化综合效应日益显现。实际上,浙江的城市化可以说是一路领跑,走在全国前列。现在,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令人向往的城乡新蓝图正全面展开。2011 年,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出台了浙江省深入
22、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据介绍,浙江城镇化坚持规划带动,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创新。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和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规划的引导下,环杭州湾、温台、浙中三大城市群正在加快形成,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区初显雏形。浙江还注重乡镇和村庄规划。浙江省200个中心镇中,三分之二以上已完成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改。27 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按照小城市建设标准完成总体规划修改。目前浙江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6.7% 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同时,统筹城乡发展,交通是一个
23、重点。在这方面,浙江也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主要城市间由“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加快向“三小时交通圈”迈进,建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等一大批交通项目,着力推进杭州、宁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此外,加快城市新区建设,着力推进杭州钱江新城、宁波东部新城、温州连岛工程等城市新区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不断向农村延伸覆盖。浙江的城镇化发展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通过非农就业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数据显示,2012 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7:
24、1,远低于全国的3.10: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这一数据也是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2012 年,浙江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仅占14.7%,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4.0%,比全国高出逾10 个百分点,家庭二三产业收入为20.9%。八成农村劳动力已转移至非农产业,比全国高出三成。在浙江,除了越来越多农民通过非农就业增加了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浙江在着力构建教育、医疗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机制上也迈出了很大步伐。让农民高兴的是,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老有所养,这些过去城乡有别的“待遇”也开始渐渐统一。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平均达到379 元,
25、所有县( 市、区) 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60% 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2010 年开始,全省498 万名60 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按月领取了每人不低于60 元的基础养老金。同时,通过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2 年,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7.1 平方米和61.5 平方米。浙江培育“小城市”: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探路。浙江城镇化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注重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浙江省注重把中心镇和小城市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节点和重要平台。大力培育200 个中心镇,并选择了11 个地级市下辖的27 个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
26、、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2006 年,根据浙江小城镇蓬勃发展、全国千强镇中浙江占近三分之一的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在中心镇培育的基础上,2010 年年底,浙江省在全国率先作出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战略决策。坚持城乡互动 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城乡互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是浙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在浙江,所有村庄的村容环境整治都被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同时,“美丽乡村”以美为形,更要“以业为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繁荣乡土文化都是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
27、建设的内容。3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3.1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1)资金转移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非农化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受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农村资金从种植业向非种植业、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改革20年来农业资金年均净流出量(按1995 年不变价计算)达458亿元,19781996年间,农业资金共流出8709亿元。90年代年均流出量比80年代增加了近100亿元。资金流动和收入转移既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生产的能力,又影响农业部门的生产潜力,更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而资金转移包括通过价格形式的收入转移、通过政府预算的收入转移、通过金融系统
28、的资金转移,以及对农业的投资减少等。 (2)预算转移农业公共支出,特别是基础设施、研究和推广方面的农业预算支出,对于农业部门的长期增长具有关键的使用。由于小农特别依赖政府在这些类似公共物品方面的预算支出,农场规模越小,公共支出就越重要。然而,当80年代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从平均每个生产队17.7公顷急剧下降到平均每户0.5 公顷时,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农业公共支出却反而减少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国政府的农业预算支出为174亿元(当年价),1981年减少到110 亿元。尽管1990年农业预算支出增加到308亿元,但是,这一增长实际上是80 年代通货膨胀的结果。如果用零售物价
29、指数折算,1990年的农业预算支出总额仅仅相当于1979年的151亿元,比该年农业预算支出低大约13%。3.2 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分析本文中用来反映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是来自于浙江省统计年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历史数据计算,1982 年以来浙江省城乡收入情况作以分析。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均衡,实际收入增速趋向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表明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不均衡。另外我们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从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走势(剔除价格因素)看,二者的实际增速进一步收敛,同时倾向明显。2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快速攀升
30、,相对收入比先逐渐增大后有减小的趋势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且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呈上升趋势。2004 年以后虽有小的波动, 但基本保持在2.45 以上,处于历史的最高时期。但自从2008 年以后相对收入比又趋于缩小的趋势。由此可见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出台关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举措,政策有了明显的效果,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出现了积极地变化。3城乡基尼系数出现分化,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下降明显目前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国际上用来甄别收入差距是否达到了合理值,基尼系数通常以0.4 作为警戒线。由于数据有限,非货币效用在计算中暂不考虑。本文根据从浙江省统计局搜集到的有
31、关数据,采取发展经济学Sudrum 介绍的“城乡加权法”对浙江省城乡总体基尼系数进行计算,C=Pu2 UuU Gu+Pr2 UrU GrPr Uu-UrUU=PuUu+PrUr上式中,C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基尼系数;Gu、Gr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Pu.Pr分别表示城镇居民人口和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Uu,Ur分别表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U全省居民人均收入。利用1982-2013 年浙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出浙江省城乡总体基尼系数,总体基尼系数的历年变化趋势见下图。不难看出,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经过近几年的盘整后出现了明显的降幅,可见随着浙江省逐步完善的
32、城市社保体系使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更趋于合理。然而总体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总体仍处于缓慢上升通道,尤其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近两年来呈现快速上升状态,而且有加速倾向。图3.1 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总体基尼系数走势图4浙江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将从实证的角度入手,基于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经济増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4.1指标选取Y(被解释变量):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代表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用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这个变量的值越大,表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XI:是非农业户籍人口在总户籍人口中的
33、比重,代表城镇化对人口结构影响,是我们度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指标。这个指标越大,说明人口城镇化率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X2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以此来衡量城镇化的产业效应,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越大,城镇化的产业效应越大。这所选择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衡量指标,主要是考虑到第三产业自身所具有的较强的就业拉动能力,而浙江省现阶段服务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是交通电商、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他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的拉动就业増长。X3是人均抓GDP指标,代表经济增长,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在城镇的效应。人均GDP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明显。
34、X4公共产品的供给:分别用基础建设、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表示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城镇化进程之中,会通过影响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考虑到公共产品因为本身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主要是由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现实情况,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镇居民享有更高程度的公共服务,各项隐形福利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交通等基础建设方面存在欠缺,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用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基础建设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作为一个地区公共产第五章新型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品供给变化的衡量标准,分析新型
35、城镇化视角下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4.2实证关系检验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被解释变量,以非农业户籍人口在总户籍人口中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抓GDP指标、公共产品的供给为解释变量建立全域OLS模型。 incri = 0 + 1urri + 2compi + 3edui + 4fisdi + i (4-1)4.3实证结果回归结果列于表1中。表4.1 OLS回归结果变量1985199520052012非农业户籍人口在总户籍人口中的比重-0.005-0.007-0.003-0.002(0.054)(0.226)(0.098)(0.3
36、9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0.5141.4131.9152.105(0.256)(0.139) (0.024)(0.045)人均抓GDP指标-0.253-2.098-2.073-1.874(0.584)(0.051)(0.045)(0.061)公共产品的供给0.2790.2760.2850.019(0.001)(0.040)(0.000)(0.749)常数项1.2932.2362.6543.27(0.000)(0.000)(0.000)(0.000)非农业户籍人口在总户籍人口中的比重的系数均为负,但在1995年和2012年不显著,说明城镇化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
37、系数均为正,且越来越显著,说明城镇化的产业效应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的拉动就业増长。人均抓GDP指标的回归系数均为负,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说明长期以来城镇化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1995年之后其影响程度却不断减弱。公共产品的供给的系数在各年份均为正,仅在2012年不显著,这说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城镇居民享有更高程度的公共服务,各项隐形福利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交通等基础建设方面存在欠缺,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直至2012年其影响才有所减弱。5 总结与政策建议让社会发展进步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是我们应当坚守的科学伦理和发展价值。新型城镇化强调“人
38、”的城镇化,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最终目标,这与当前国际社会“包容性增长”理念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愿景相契合,研究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鉴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新常态”下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多种政策的相互配合协作。一是发展农村金融组织,提供财政支持。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限制,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时间成本较大,投入产出比大等特点,为增加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需加大政府对农业发展的调控,建立农村金融组织(如农林中央金库),对农村金融机构安排制度性财政资金入股,20 年免分红,提供贴息、优惠税率等扶持政策; 加大必需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研
39、究的投资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产出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以镇和县城为基础,就地就近城镇化”夯实基础。二是在稳步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同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经济结构转换,加快城镇化进程。具体包括加大农村医疗、教育、水电力、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壁垒,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等。参考文献1 雷海章刘易斯陷阱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 11) : 3273202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化偏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 6) : 50583 丁志国,赵宣凯直接影响与空间
40、溢出效应: 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识别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 9) : 1181304 唐芬芬.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的倒U关系研究D. 暨南大学, 2015.5 吴学军, 赵婷婷.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 科学与管理, 2014(1):73-81.6 王萍. 浙江:新型城镇化的探索J. 中国人大, 2013(11):20-23.7 张军.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浙江以中心镇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化综述J. 今日浙江, 2010(16):12-15.8 赵凯.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大众商务月刊, 2
41、009(24):28-28.9 黄春芳. 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要素研究J. 特区经济, 2015(5):39-41.10 向书坚, 许芳. 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J. 统计研究, 2016, 33(4):64-70.11 杨继瑞, 胡碧玉, 宋小军. 以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J. 经济纵横, 2005(2):18-20.12 罗吉, 陈端春.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5):13-18.13 Su C W, Liu T Y, Chang H L, et al. Is urbanization narro
42、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 cross-regional study of Chin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 48:79-86.14 Zheng Y, Kong L, Yang L. Research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fluenced by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M/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5:1441-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