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下语文教案20172018第二学期语文五年级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时 间教学内容备注11草原;2*丝绸之路; 23白杨;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口语交际习作一3回顾拓展一;5古诗词三首;6冬阳童年骆驼队;7*祖父的园子; 48.童年的发现;9*儿童诗两首;口语交际习作二; 5回顾拓展二;复习一二单元;一二单元检测;10杨氏之子; 611晏子使楚;12*半截蜡烛;13*打电话;口语交际习作三; 7回顾拓展三;14再见了,亲人;15*金色的鱼钩;16桥;817*梦想的力量;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 9复习三四单元;三四单元检测;18将相和;19草船借箭; 1020*景阳冈;21*猴王出世;口语交际习
2、作五;11回顾拓展五;综合性学习(2节)12综合性学习13综合性学习(2节)22人物描写一组; 23*刷子李;1424*金钱的魔力;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526威尼斯的小艇;27*与象共舞;28*彩色的非洲、口语交际习作八;16回顾拓展八; 17期末复习18期末复习19复习考试2021教学内容1 草原知识基础1、 学生有了一定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能力。2、 接触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3、 接触过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后续延伸知识1、 掌握归纳自然段的方法,具备归纳自然段的能力。2、 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
3、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2、使学生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们深情厚谊。3、揣摩优美词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书法情感的方法。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草原情景。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草原情景。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抒情导入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
4、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二、新授1、 检查自学生字词易错音: le yu shu勾勒 迂回 拘束 指导书写;襟 蹄 貌 摔跤形近字:毯( ) 渲( ) 蹄( ) 崖( ) 骄( )毽( ) 喧( ) 啼( ) 涯( ) 跤( )多音字:蒙 2、 理解生词3、 检查读课文 正确、流利4、 默读课文,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描述草原的美丽风光第二段(25):蒙汉人民欢聚5、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6、默读
5、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三、学习第一段。1、听师范读 边听边在脑海申勾勒画面。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这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投影出示:理解句子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茫茫:朦胧的样子。尽管一望无际,但远处仍是那样清清楚楚,没有模糊的感觉,并不空洞。3、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为什么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小组交流细细体会。教师适时点拨:a、在这一段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6、。作者用 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演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者用 用绿色喧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比喻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b、作者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优美。读一读后半部分,体会作者被草原的美所陶醉4、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体会写法:本段运用了比喻、比较、排比,借景抒情四、总结、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第一自然段板书设计: 1、草原易错音: le yu shu勾勒 迂回 拘束 指导书写;襟 蹄 貌 摔跤多音字:蒙 课堂小测: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7、填在相应的扩号里。疾(1)疾病(2)痛苦(3)痛恨(4)急速猛烈群马疾驰 ( )疾恶如愁( ) 疾风知劲草 ( )疾苦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寂静 ( )羞涩 ( ) 拘束( ) 洒脱 ( )回味( )3组词:毯( ) 渲( ) 蹄( ) 崖( ) 骄( )毽( ) 喧( ) 啼( ) 涯( ) 跤( )蒙 ( )( )(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2、使学生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们深情厚谊。3、揣摩优美词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书法情感的方法。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
8、族人们深情厚谊。教学难点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体会到了草原优美的风光,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草原人们的生活,感受内蒙古草原的风情。二、 新授1、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了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从 洒脱一词体会到草原的一碧千里。河字后面加了感叹号,说明河在草原上的重要,有了河,才能有牲口,才会有人家)(2)初人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申交流 (初人草原,看出草原辽阔、寂静。从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
9、要都和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接近公社时:看到了小河、牛羊、马群听见了鞭响。(3)出示投影片:看图,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从 远处一词看出,草原人民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到牧区人民情深谊长。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看出主人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马跑得飞快,体会到主人迎客心切;小丘的顶部成半圆形,因为马队是从小丘上过来的,所以远看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3、学习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 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用-线标出、交流。(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
10、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2)指导朗读这一段。(注意:重音读画线的词语,表达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4、学习第四段:a、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如b、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好茶,摆上了好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b、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c、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4、学习第五段: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三、总结、扩展。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2、围绕重点;学习表述。(1)找出描写草原美景的部分和叙述蒙古族同胞热情待客的部分读一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草原上的景美,人更亲的?(2)小结:这篇课文既有草原静态美景的描写又有热情迎客的动人场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四、总结 布置作业1、 目标2、 背诵第二自然段板书设计: 1、草原 蓝天 景美 羊群 一碧千里 小丘 人亲 豪爽 热情当堂检测练习1、草原 的作者是(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 、 、 等。2、草原的
12、写作顺序( ), 写作方法是( )。3、谈谈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2*丝绸之路知识基础1、 学生有了一定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能力。2、 接触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后续延伸知识1、掌握归纳自然段的方法,具备归纳自然段的能力。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目标1、 认读14个生词2、 了解西部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难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13、教师复备一、 介绍课题导入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二、自学课文1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阅读资料袋,了解丝绸之路(学生可以补充)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2、掌握认读生词 3、朗读课文 要
14、求正确、流利4、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三、汇报自学情况交流易错音: chu rong huan矗立 戎装 美轮美奂2、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四、深入学习1、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1) 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雕塑2) 记叙了一件事3) 介绍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2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 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4 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5 集体交流(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
15、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1 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2 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3 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
16、“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4 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1 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2 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3 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
17、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4 齐读课文13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5 再读13自然段。回答课前两个问题(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五、小结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六、总结 布置作业1、 预习第三课2、 积累好词佳句板书设计: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东西
18、方经济交流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教学内容3、白杨知识基础1、学生有了一定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能力。2、接触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3、学生接触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后续延伸知识1、 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能力。2、掌握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1、 通过自学及重点指导,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2、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理解
19、爸爸的话。2、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及重点指导,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2、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4、了解白杨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了解白杨的特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由课题导入简介白杨二、新授1、检查生字词。易错音: ge hun 戈壁 浑黄一体指导书写:疆 形近字: 辩( ) 辨( )写近义词:介绍( )抚摸( )分辨( )高大挺秀( )写反义词:清晰( )动摇( )软弱( )消失( )2、理解生字词3、指名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4、默读课文:分段、概括这篇课文
20、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1、 自学课文,找出课文的重点段?(第12自然段)1) 指名朗读2) 简单谈谈体会三、 总结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爸爸的话板书设计:3、白杨 易错音: ge hun 戈壁 浑黄一体指导书写:疆 形
21、近字: 辩( ) 辨(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3、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回忆主要内容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杨,初步了解了白杨的特点,爸爸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又是怎样借白杨来教育儿女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二、新授1、 师范读课文(13)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
22、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2. 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高大挺秀)师: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3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师: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4、分角色
23、朗读4-12自然段。5、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体会白杨适应能力强,填写句子 需要它,。(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2)出示课件: 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他总是。汹涌澎湃的洪水来了,他总是。持续数
24、日的干旱来了,他总是。(3)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用赞美的语气读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学生画后交流)(这里用了“哪儿哪儿”。还有“不管不管总是”)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什么感情?(崇敬)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6、有感情的朗读爸爸的话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默读第14节,体会爸爸要表白什么?只知道 不知道在新疆工作 为什么要去工作要到新疆上学 新疆什
25、么样新疆很远 到底有多远8、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3.读16小节,讨论爸爸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爸爸说白杨实际在说自己象白杨一样,新疆需要人去建设,他们就像白杨一样,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师导语: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9、(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 (因为他
26、看到了“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会像这几棵小树一样适应新疆的环境,茁壮成长。)10、总结写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深的段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作者是赞扬白杨树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是在借白杨赞扬像白杨树一样人们三、总结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爸爸介绍白杨的句子。2、预习第四课 板书设计:借 3、白杨 喻 建设者高大挺秀 适应能力强 奉献生命坚强课后反思 教学内
27、容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知识基础1、 学生有了一定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能力。2、掌握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后续延伸知识“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方法的感悟。教学目标1、 认读14个生词2、 有感情朗读课文3、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4、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
28、一、 谈话导入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3、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
29、,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三、自学课文1、掌握认读生词 2、 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3、 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四、汇报自学情况1、 交流易错音: yao rao xie cheng 妖娆 机械 逞凶2、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2、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五、直击重点,自学探究师: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六、想象情境,领悟内涵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交流,教师主要
30、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1研读“困难1”(1)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2)体验困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3)克服困难:“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资料,深化认识:课件生命禁区的早晨。(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战风雪,斗严寒,在 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
31、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2研读“困难2”(1)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2)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3)克服困难: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七联系生活,激发豪情:1、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读第89自然段)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
32、,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3、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八、总结 布置作业小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
33、,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 目标2、 准备口语交际板书设计: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遇到冻土区 恶劣的天气 科技公关 顽强攻克极度缺氧教学内容练习1知识基础1、 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2、 有初步的辩论基础知识。3、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后续延伸知识1、会召开小小班级辩论赛。2、会用作文的形式表达自己与书之间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34、。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5、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6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
35、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1一、阅读口语交际内容,明确要求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2、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
36、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3、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5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6 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7 学生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 报刊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
37、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板书:支助活动 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学生自由交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
38、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教具准备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3搜集与诗词
39、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 交流平台(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1教师用课件展示本组四篇课文内容,并配以旁白: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可以利用展示台)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西部的过去、现在、未来西部的建设与发展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西部的旅游与开发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
40、习与生活(二)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小组交流:(1)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2)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如:场面描写 人物对话的描写 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3全班交流、点评。(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
41、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二、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2请学生把课前收集的一些古诗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互相激励和启发。3建议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4安排时间让学生把喜欢的古诗或诗句摘抄到好词佳句本上。三、趣味语文1、 趣味语文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故事的趣在何处?2、 交流:(1)故事讲了什么,它有趣在什么地方?(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趣味语文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最有趣的一个故事推荐给全班同学。4全班交流学生推荐的趣味语文故事。四、 师生共同推荐课前搜集的诗词名篇。喜欢的学生可诵读或者吟唱。四、总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在精彩的名篇佳作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