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51832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22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育教学设计(完整版).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 心 小 学 (2017秋季学期)教育 教学设计教师 年级 四 学科 语文 情 况 分 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1)班共有学生52名,从整体看:本班前面有优等生,但只是极个别。中等学生较多,后进生学生也有不少。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而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上课不专心听课,爱做小动作,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

2、分。八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

3、次。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

4、性和综合性。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4、增优补差,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学 科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年级: 四(1) 学科: 语文 任课教师: 周次起止时间教 学 内 容预计课时 法制教育、德育渗透点备 注12017.8.289.1准备29

5、.49.81 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9.119.15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9.189.225 古诗两首 6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9.259.29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管理条例610.210.69 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10.910.13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13 白鹅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10.1610.2014*白公鸡 15 猫 16*母鸡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910.2310.27

6、语文园地四 17长城 18颐和园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010.3011.3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111.611.10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61211.1311.17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61311.2011.24语文园地六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61411.2712.1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61512.412.828*尺的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61612.1112.15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6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712.1812.22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61812.

7、2512.29语文园地八6192018.1.11.5期末复习201.81.12期末测试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1观潮预计学时2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重点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

8、,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3、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二、品味“奇”,感觉奇观1、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2、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3、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4、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5、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6、品读“潮来前”的“奇”。三、深悟“奇”,回归整体第二课时一、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上节

9、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积累,课外拓展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4、练习课堂作业。5、课外拓展:(1)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2)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板 书 设 计1、观潮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天下奇观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10、 课题2*.雅鲁藏布大峡谷预计学时1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瓮中保护法重点难点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导语: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不仅有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在它的脚下还有地球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节课就让我

11、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二)认读字词,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字词,借助工具书,努力把课文读正确。2、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文中重点词语。(2)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细品,走入文本。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组织小组内交流。3、班上交流。(随机板书)(1)学习第一自然段:填空: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的形反差,构成了( )景观。咫尺为邻(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说谁与谁咫尺为邻?从这

12、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二自然段:填空:雅鲁藏布大峡谷长( ),平均深度是( ),最深处达( )。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 书 设 计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世界之最 长、深、窄自然博物馆物种丰富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3.鸟的天堂预计学时2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点难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

13、,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第一课时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三、精读大椿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2、图文对照:可以从课文找到表示榕树特点的词。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

14、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a你为什么这样读?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

15、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二、精读写鸟部分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16、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开心呢?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6、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三、拓展练习,读写结合“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板 书 设 计大榕树 大 茂盛 (静态) 鸟的天堂 鸟 多 欢快 (动态) 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4.火烧云预计学时1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2、积累用不

17、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重点难点1、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一、导入课题1、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三、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出示多音字。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请用“”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5、文中的火烧云这

18、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晚饭过后;乘凉)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笑盈盈”)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7、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8、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请在3至6自然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然后说说你读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一)火烧云颜色的变化。1、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2、除了这些颜色外,还会有哪些颜色呢?(苹果绿、桃红、玫

19、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3、四个“一会儿”构成了一个什么句?你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了什么?(火烧云变化非常多,非常快。)4、你能用四个“一会儿”说一句话吗?5、师生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6、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师:你真会用词。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二)火烧云的形状变化1、读了课文4-6自然段,我们体会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

20、快。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形状多?请用“”标出来。变化快?用双横线画出来。形状(多):马、狗、狮子;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马是跪着的。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小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3、过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形状?(动物、植物、人类等)4、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概括吗?(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三)火烧云下去了小结: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

21、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赞美火烧云吗?(火烧云真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啊!)2、你在自然中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景物?(钱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3、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板 书 设 计出现 颜色4*火烧云 变化 多、快 形状消失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语文园地一预计学时4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4积累对联。5通过趣

22、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第一课时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

23、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向1、读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1)介绍什么。(2)怎样介绍。重点: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3)怎样形成的。(4)自己的感受。3、组织小组内交流。巡回指导,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1)学生个人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把重点内容自己小声练说。(2)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三、围绕话题 ,

24、互动交流1、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2、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1)根据各小组推荐,学生上台试说(2)提出问题或补充。 四、教师总结五、作业把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亲朋分享。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指导一、导入揭课我们学习了这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二、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1、可

25、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金口大峡谷、大瓦山湿地公园、公园(校园的)一角。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月色、都市夜景。三、例文赏析四、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3、要写好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五、学生作文,把自己想好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突出景观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五、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六、作业课外修改习作,广泛征求修改意见。第三课时一

26、、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二、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三、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四、欣赏佳作。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第四课时一、我的发现1、课本里的两句话,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日积月累”。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

27、名读。2、你发现了什么?3、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4、背诵诗句。5、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6、抄写诗句。7、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三、趣味语文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3)师生小结。(4)再读。2、练习:(1)生自由读:(2)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3)师生再读。(4)小结: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四、课后总结。板 书 设 计用方位、时间等顺序仔细观察自然景观 描述的“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准确、形象的语言逼真的描摹多种修辞手法教育

28、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5古诗两首预计学时2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第一课时题西林壁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2、理解诗题。二、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三、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

29、的心情。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4、理解前两句。(1)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2)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3)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5、理解后两句。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0、 四、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五、熟读背诵第二课时学习游山西村一、整体感知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2、自由吟读。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二、试讲诗意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三、深入体会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

31、待)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五、体会名句的引用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32、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板 书 设 计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 /疑无路, 柳暗/ 花明/又一村。 写景抒情 景色迷人景美人更美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6爬山虎的脚预计学时2备课教师 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重点难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

33、的方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3、学生自由学习。三、汇报交流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3、四生

34、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4、指导朗读。5、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6、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四、积累语言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背诵三、四、五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2、指名“自我介绍”。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四人小组研读第二自

35、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描写叶子的? b标出你喜欢的词,两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 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识向大家汇报。 三、回归整体,体会写法1、同学们,你想过吗,课文为什么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师随机引导学生体会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为了衬托爬山虎的脚。2、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3、交流归纳:a、整体到部分一步一步细致观察。b能抓住特点观察。c作者很有酎Jb地怀着喜爱之情观察,观察得非常深入。四、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课外练笔。板 书 设 计6爬山虎的脚叶子美: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脚怎么爬:触-巴-拉-贴脚

36、的变化:牢固萎了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7蟋蟀的住宅预计学时2备课教师文元林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课前准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第一课时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不信

37、,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3、齐读课题。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1、生自由试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2、反馈交流讨论。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四、研读课文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

38、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感情朗读。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b、蟋蚌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蟪蚌的工作艰苦1、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这位建筑工程师是如何挖掘的呢?2、研读读课文79自然段,想:课文是怎样写工作的辛苦的?画出有关词语:扒、搬掉、踏、推、铺。3、联系实际体会这些动作的难度?4、再读,从中你又懂得了什么?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1、你了解蟋蟀的住宅吗?用第一人称夸一夸蟋蟀的住宅。2、试着画一画蟋蟀的住宅。3、蟋蟀有什么样的精神,你打算怎样向它学习?板 书

39、设 计从外面看:向阳、隐蔽、干燥住宅的特点 弯曲、有门、有平台从里面看:、蟋蟀的住宅 光滑、平整、简朴劳动时间:十分怎样建住宅建造方法:扒、搬、踏、推不断修整:加深加阔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单元 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预计学时1备课教师文元林教育教学目标及法制、德育知识点渗透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重点难点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备与反思一、读题设疑二、板书课题,读题。一张普通的

40、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三、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3、指名分节朗读。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四、观察、读文,相互印证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六、研读证据,探究过程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七、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八、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九、熟读课文,交流感受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2、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板 书 设 计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无意发现 寻找证据 产生奇想 引起震动教育教学设计编写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