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_杨秀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_杨秀芳.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5,刘菲,孙威江:白茶产品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黄艳 专家论坛 5-1120164:中国茶叶加工()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杨秀芳 12*1212121212,孔俊豪,谭蓉,王盈峰,左小博,苏小琴, 1.310016(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 2.310016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2015 摘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元年,茶产业也进入了一个适应调整期。随着科技体制和供给侧改要:革不断推进,茶叶科技系统创新活力得以进一步释放。整体而言, 茶产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亮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2015、论文、标准等涉茶科技成果,概括了传统茶加工装备、深加工、质
2、量安全领域的年度包括专利全文系统梳理了热点等最新科技进展,以及梳理了涉茶产业科技方面的年度重要事件,剖析了茶叶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导向性的应对策略,展望了 “十三五 ”期间茶叶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关键词:科技创新;茶产业;问题;展望 5-07F307.12A2095-0306201604-00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 DOI:10.15905/ki.33-1157/ts.2016.04.001DevelopmentReportofTeaScienceandTechnologyin2015ChinaAnnualXiu-fangJun-haoRongYing-fengY
3、ANGKONGTANWANG12*121212 , , , , , , Xiao-boXiao-qinZUOSU1212 , ,1.ChinaHangzhouChina;HangzhouTeaResearchInstituteCOOP310016 ( , , ,310016HangzhouChina2.ZhejiangKeyLaboratoryofTransboundaryAppliedTechnologyforTeaResource , , )2015wasthefirstyearofnormalChineseeconomywhichtheteaindustryalsoenteredAbst
4、ract:newforin“” ,anadjustmentperiod.WiththedeepeningofthescienceTeaindustry;Problems;Prospect2015 活动空前活跃,但茶产业经济整体低迷;在创新创年是中国经济发 展的新常态元年,随着业和供给侧改革大潮下,茶产业科技创新活力继科技体制和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国家相继出台续增强,取得了一大批新的科技成果,但科技创新多项科技创新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驱动经济动力不足,科技成果的转让、转化和产业活力,以科技创新驱动新一轮经济发展。茶产业也化亟待大力推进。进入了一个适应调整期。过去一年中,尽管茶文化 2
5、016-07-05收稿日期: 2016YFD04008002015C02026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三五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 1971-作者简介:杨秀芳(),女,浙江余姚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品质化学、茶及制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茶资源利用等研究。*:通讯作者 201646中国茶叶加工() 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篇幅所限,重点介绍以下 20151年主要科研成果三块内容。 1.1专利申请与授权 2.1 传统茶生产加工领域 20153044,我国涉茶专利申请年度件,其中 2.1.1 采收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7125%发明专利件,同比增长;实用新型专利浙江
6、省名优绿茶中优质茶(如丽水香茶)类鲜 1413919 源 于国家件,外观设计专利件(数据来叶原料的机器采摘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已在小知识产权局官网)。按省市分布,以福建省申请数范围内试验、推广。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量最多,其次为浙江省和安徽省。按申请主体分析,基于机器视觉的切割式采茶机的嫩茶自动识别与 90%各类企业占申请总量的,其中浙江省新昌左右采茶机割刀的自动调平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目前 114 县澄潭茶厂申请专利数最多,达件。在科技创新机采茶叶老嫩一刀切下的弊端,为今后全自动化驱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茶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 1采摘奠定了基础。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 队针对现 2015 产权
7、保护能力在逐渐提升。年中国涉茶发明专有龙门式茶叶采摘机器人成本高、作业效率低的 143201466.3%件,比年增加。 利获授权 2缺点,改进设计了双臂式采摘机器人。国家 “十三 1.2 论文发表五 ”“智能农机装备 ”重点专项针对茶叶、枸杞、红 2015 年我国茶叶领域共发表中文学术文献枣、天然橡胶等农特产品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开 66533605275 篇,其中期刊论文篇;学位论文篇展了项目的征集和立项。 25619(硕士论文篇,博士论文篇);含国家科技 2.1.2 鲜叶分级的自动化 27 篇(数据来源于支撑计划在 内的中文科技报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确定了绿峰 201425 年同比篇,
8、中国知网)。与,期刊论文减少 6CFJ-70 鲜叶分级机、恩施振动分级机两款新型 10696 学位论文减少篇(硕士论文减少篇,博士茶叶加工机械的最佳设备参数及筛网搭配,为进 10 篇)。论文减少 3一步筛选适合机采鲜叶分级的设备奠定了基础。 1.3 标准发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简称 “中 20158GB/T 年项:我国发布涉茶国家标准茶院 ”)研制出一种茶鲜叶多功能前处理机 31740.1-20151茶制品部分第:固态速溶茶、 CN201210273192.4(并和浙江大学合作研制出), 31740.2-2015GB/T2茶制品部分第:茶多酚、 CN201210218077.7
9、 机采茶鲜叶的梗叶分离机(), 31740.3-2015GB/T3茶制品部分第:茶黄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称 “中茶所 ”)研制 30357.3-2015GB/T3乌龙茶部分第:黄金桂、 CN201320064553.4 出生产型鲜叶分级机(开展), 30357.4-2015GB/T4乌龙茶部分第:水仙、了优质机采茶叶分级分类加工技术的研究,为实 GB/T30357.5-20155乌龙茶部分第:肉桂、现优质茶叶的机采机制提供了技术参考。重庆市 GB/TGB/T31748-2015茶鲜叶处理要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采用分级机及风选机对茶鲜31751-2015紧压白茶。此外,农业部发布涉
10、茶行叶进行分级,并研究摊放、风速、二次分级等因素对 3NY/T2798.6-2015 业标准项:无公害农产品生其分级效果的影响,能有效地将正常芽叶与断碎芽 6NY/T 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部分:茶叶、叶或粗大茎梗、杂物等分离,有效提高了机采茶鲜 NY/T5018-20152672-2015茶粉、茶叶生产技 4叶的利用率。 6GH/T 术规程。供销总社发布涉茶行业标准项: 2.1.3 茶叶加工自动化 GH/T1115-20151116-2015西湖龙井茶、九曲浙江大学等团队集成运用设施摊青装备、电 GH/TGH/T1117-20151118-红梅茶、桂花茶磁内热滚筒杀青机、多级连续理条机、搓
11、叶机、远 GH/T20151119-2015 骏眉茶、叶标准体金茶红外提香机等新型节能高效设备,组建了一条实 GH/T1120-2015 系表、。雅安藏茶用性强、高效节能、品质优异的针 芽形名优绿茶连 5续化生产线。浙江工业大学基于多相流耦合对 20152 年茶叶科技研究进展 6CSF-100,型热风滚筒杀青机结构进行优化研究 201525%6年,我国茶产业在新品种选育、栽培管产能提高约;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了理、茶园绿色防控、茶叶质量安全控制与品质提升以绿碎茶为具体物料的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其工 20157杨秀芳,孔俊豪,谭蓉,等: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 作频率能够避开固有频率,在有效避免
12、共振的同度、得率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进一 7时起到很好的隔振效果步提高生产过 程的绿色、节能、安全,降低生产成。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凭借机电一体化本是未来茶制品加工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的设计和研究,实现双搓动揉捻机组的国产化,所功能研究方面,以茶与健康为研究主线,开展 90 研发的了以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等为功能因子型双搓动茶叶自动揉捻机机组为国内 18-20首次研制生产,实现了茶叶揉捻生产过程的连续的茶制品在大健康领域、药前动物方面的研究,各 8化、自动化、清洁化类茶制品以不同规格、不同体系各有侧重,在细胞水。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开发出既适合红茶又适合绿茶加工的全自动生
13、产 线,制定平、动物实验、生物行为研究方面呈现出新的进展,出配套的工艺参数,并成功地进行了示范应用,显并促进了功能化、多元化、方便化产品的开发势头。著减少了设备投资的额度和占用的厂房面积,最茶多酚在发酵乳制品、面制品等领域的跨界 9融入速度加快,相继开发出了抹茶面条、茶多酚生大程度提升了设备利用率。 2.1.421-23鲜面等传统食品,与其它植物组分功效协同方茶叶加工智能化面的趋势渐趋明显。中茶院工艺装备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 RGB 茶在嗜好性消费品中的减害研究与新产品开术研究出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过程中的 、 +HSBLab39 发逐渐兴起,茶烟、茶酒的跨界融合产品开始受和等种颜色模式的
14、个色泽参数与在到市场青睐。研究表明,茶黄素加入卷烟后,能够制品茶叶内含成分的相关关系,可用于在线监测 10使烟香细腻、烟气质感明显提高、香气丰富性增绿茶外观色泽,实现绿茶品质的自动化控制,为加、口腔舒适性提升,而茶多酚可有效降低烟气贵州省独山县新贵集团公司设计的智能化生产线 NI 中的有害物质,并且能够降低卷烟的杂气和刺激已正式投入运行。安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利用 USB-6215PLCLABVIEW24-25性。中茶院数据采集卡 、等、泸州老窖联合研制的茶缘养生白、西门子酒以一种全新的快消品的面貌进入特色功能酒市技术,集成建立了杀青机双模糊控制系统,以及基 PLC 场,引起了茶、酒两个行业的广
15、泛关注。于,减少了的茶叶滚筒杀青机温度控制系统具有特定品质和功能特性的茶制品系列终端制茶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茶叶加工机产品开发方兴未艾,如适合儿童、年轻女性白领、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对杀青温度的稳定控 11上班族、老年人等特定人群生理特点的专用化、个制。广西柳州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了一种 2015性化产品市场空间较大。截至年,国内已开远 红外杀青的控制方式,实现茶叶杀青工艺过程 EGCG12发出茶多酚片剂和胶囊、普洱茶胶囊、绿茶自动化、控制精准化、达到高效杀青效果。云南 VChighintensitypulsed。大学采用高压脉冲电场(胶囊和茶多酚胶囊等几十种保健食品 electr
16、icfieldHPEF 在含茶个人护理产品开发方面,国内的含茶,)非热处理技术在提高茶叶香 13护肤品类日臻丰富,形式也趋于多元化。不同茶制气、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2.2 品在化妆品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浙江大学 “生茶叶深加工领域 UVB 物技术与茶资源利用 ”课题组在儿茶素类抗随着科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技术应用 UVA26理研究取得新进展周期的缩短,以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机开发了抗抗,并和 UVB茶皂素等功能成分提制、有效成分开发及茶叶深。基于前期的应用技术研究,中茶院相制剂加工终端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产品覆继研发的含茶面膜、含茶护手霜、手工茶皂等
17、已规盖食品、保健品、日化等行业。目前我国茶叶深加模化面市,保湿、抑菌、清除羟自由基等功效市场 15 反馈良好。浙江大学研发的茶树花系列面膜、口工领域利用万吨左右的茶叶原料,创造了 1200罩、纸巾等产品也陆续上市,茶叶深加工产品线日多亿元的产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4益丰富。未来升级扩容前景可期。 2.3 茶叶稀土研究概况,茶源酵母菌富集茶多酚、微波制备技术方面 2004辅助分离纯化茶多酚、茶皂素水酶法等研究丰富中茶院自年开始关注茶叶中稀土的检 15-172007 了茶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技术手段,从纯测方法,年对茶叶稀土超标问题启动相关茶 201648 中国茶叶加工() 20155、
18、浸出率和茶叶稀土含量控制技术研叶稀土成因年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二部刘兆平主任 一行来杭交流项目研究进展,究,随后用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推动茶叶稀土限 2014 年开始参与茶叶稀土风险暴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陈宗懋院士、中茶院和量标准的修订, 11 月,国家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代表参会。同年露评估工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我国居近十年的研究发现,个别茶类存在稀土超标 27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项目研讨会,稀土元素问题;茶叶稀土含量与茶鲜叶原料成熟度关系 28毒理学安全评价结果得到与会毒理学专家的评议密切,叶龄愈长,叶片中稀土富集量愈大;茶叶 ADI29和初步认可,同时针
19、对毒 理学试验得出初步高稀土含量与茶园土壤的高稀土含量成正相关,值,与会专家就茶叶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较低达成茶叶稀土浸出率试验证实茶叶中的稀土很难通过 30初步共识。这是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冲泡进入到茶汤。结合茶叶饮用习惯和茶叶稀评估工作的实质性推进,也对后续茶叶稀土限量土情况,认为现行茶叶稀土限量指标过严,缺乏科标准的科学修订具有里程碑意义。陈君石院士主学性和可操作性。持会议,陈宗懋院士和北大医学部王夔院士参会,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居民膳食稀土暴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北大医学部、军事医学科露风险评估 项目作为优先评估项目启动,项目由 20145 年月,学院、广东疾控中心、南京农业大
20、学等单位的稀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持。,北京大学医科项目实施方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毒理学专家和中茶院、中茶所、福建农林大 3012 余人参会。月,第一届食品部王夔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学的茶叶专家共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污染物分委员会第七次院士出席会议,来自农业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形成纪要,决定取消食品心、北京大学、全国稀土农用中心、中国农业科学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院、中茶院 、中国海洋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广东 20162 省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以及国家食品安全年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 33 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就稀土元员会召
21、开第十次全体会议,国家卫计委和相关专风险评估中心的 60 余人参会素毒理学评价进展、稀土元素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家领导共。会议由主任委员陈君石院茶叶稀土元素等情况在会上分享。应国家食品安士、副主任委员陈宗懋院士、庞国芳院士轮流主全风险评估中心邀请,中茶院杨秀芳研究员赴会持。膳食稀土元素暴露优先评估项目技术报告在并做 “我国茶叶稀土研究 ”专题报告,与其他专家本次会 议上得到审议通过。会议认为,稀土元素风学者进行了深入地沟通交流,让业外专家更好地险评估为修订我国食品中稀土限量标准提供重要认知茶叶稀土情况。技术依据,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稀土元素作为污会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在认染物在食品安全
22、国家标准中存在必要性的争论以可中茶院前期茶叶稀土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及政府在稀土相关问题上的压力。单位制定了茶叶种植区茶叶稀土专项调查研究实至此,茶叶稀土限量 “松绑 ”总算如愿以偿,估20147GB2762。年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中茶叶稀土指标将得到修订施方案。并于计不远将来 估中心在中茶院组织召开茶叶稀土风险评估会同时,基于我们长期研究结果,茶园土壤稀土含量议,专题研究完善茶叶稀土调研方案、安排部署下确实存在差异化、个别茶园复合肥稀土含量较高,一步试验工作。中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我们呼吁业内要从源头和过程关注稀土含量的控心、全国茶标委秘书处、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测试制,一项供销行
23、业标准茶叶稀土控制技术规程也 2014 中心、安溪县茶果局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已通过专家审定和得到报批,此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年下半年,由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中茶院和农后可弥补我国茶叶稀土限量全盘 开放之漏洞。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测试中心的科研人员在福建安 20153 年中国茶叶科技重要事件 溪筛选茶园基地,开展茶树生长过程中稀土元素 3.1 全国茶制品质量标准与科技创新论坛 积累规律、茶叶稀土元素含量与土壤稀土背景相 1010、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同月日,由中茶院关性、茶叶和土壤稀土测定技术比对等方面的研主办,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茶叶质量究,同时开展茶园施肥情况调研。 20159 杨秀芳,
24、孔俊豪,谭蓉,等:年中国茶叶科技发展报告 元素等众多议题中,中国代表团根据前期研究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浙监督 检验中心协办作积累充分表达了观点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的 “全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中国代表团的各专家国茶制品质量标准与科技创新论坛 ”在产茶第一 5 工作组起草了县 福建省安溪县召开,国内茶叶深加工企业代个国际标准工作草案和新工作项表、部分茶饮料企业、食品企业代表和相关院校专目提案,会议中充分地表达观点,与国际同行间开 150 家、地方政府领导共展了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国际茶叶标准余人出席。 13 化工作的推动力。本次会议最后形成论
25、坛就企业关注度较高的茶制品系列国家标,项决议准 、新食品安全法、茶叶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等新政取得预期效果。会后,由我国专家孙威江教授主持策、新情况进行了深度解析和梳理分享,为茶制品的 “乌龙茶 ”和宛晓春教授主持的 “茶叶分类 ”两个企业在新法规、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把脉献策;国际标准提案得到正式立项,加快了中国茶叶标 AndrewISO/TC34/SC8Dr 同时就茶叶深加工领域存 在 的 瓶 颈 问 题 和 科 技 创 准 的 国 际 化 进 程 。 主 席ScottTimBellamyMrISO/TC34 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论坛 的 顺 利 召 、 秘 书 、 项 目 技 术
26、主 Marrie-NoellebourquinMsISO/TC34/SC8 开是新常态下茶制品行业的集体思考,不仅为茶管和联制品标准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产业科技升级发展。合秘书毛立民先生出席本次会议 3.4 指明了方向,也为茶制品生产、应用企业搭建了资首个省级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源融通、协同创新平台,必将更好地引领和推动茶制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由中茶院承担的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20163.2 术重点实验室 ”建设项目于年元月顺利通过 “十三五 ”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924 验收,验收会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召开。验收月日,由中国茶 叶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专家组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汇报,审查了相关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 “十三五 ”茶科技与产业发展 16 资料,查看了现场,经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项目战略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安召开。来自全国个 2016 较好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和指标,验收合格。省、市、自治区的个涉茶科研院所和所高校 230 浙江省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经过余人参加的专家、学者、茶叶龙头企业代表等 2 研讨会。会议总结了 “十二五 ”期间我国茶叶各个,以茶叶资源利用高效化、功能特性专年的建设领域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科技研究进展,剖析了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