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论.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2283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论.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法论罗益民摘要:年复一年,成千上万的研究生为学位论文写作而苦恼。有些甚至不太摸得清方向,他们常常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而问题又长期得不到解决。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研究生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这说明,广大研究生需要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帮助。尽管众多的外语院系也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但事实上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介于国内尚无专文探讨学位论文的有关方法论问题,本文拟从硕士学位论文的立意、构思、写作、修改以及准备和进行答辩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揭示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和途径,以期广大莘莘学子能受惠于此,并能得到有益的启发。关键词:英

2、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写作方法Abstract:Year in, year out, thousands of graduate students get involved in thesis writing for their degrees. Though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they got their degrees, many of them are not quite clear about what should be done and how the work can be properly done. Here the pres

3、ent paper purports to help those who are obsessed with the work, offering them a golden key which can open the door to the secret garden of research work and that of the thesis writing. This paper is to expound in detail how each process of the project should and can be carried out, what the secrets

4、 of succeeding in writing and defending the thesis are, hoping that this can be an effective for any graduate student, especially those majoring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ho expects to do an excellent job.Key words:English major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sis writing; methodological

5、hints 9一、 构思(Conceivement of the Idea)构思的过程是兴趣点形成的过程。这有赖于阅读面的大小。一般说来,读的东西多而且面广,自然会产生联想,形成贯通古今,学及中西的感悟。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的阅读范围应该包括中西方历史、哲学、美学、文学、基础语言学及其各个分支、文体学、翻译史及其基本理论等。对于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多将近三年的研究生来说,这些方面不太可能全面深入地阅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阅读有关方面的历史,比如哲学史、美学史等等。但就本专业的英语语言学和文学及其分支来说,是应该比较全面地了解的。应该阅读写得权威、详尽,既有可读性,又有资料性,可供研究、引用

6、和查阅的书籍。不管阅读哪一方面的著作,均应选择权威的经典之作,才不至于浪费精力和才华。一般说来,用于本专业的曾多次再版印刷的高校教材,即属此类书籍,是很好的入门书。比如:全增嘏主编的两卷本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和刘放桐等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1990年第2版)及其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等,就是这类的好书。其它如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名著,如罗素所著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中国哲学史新编(共6卷,人民出版社),杨周翰所著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杨周翰等人所著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1979年)等,毫无疑问,都是应该读的好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成果推陈出新,旧的成果会因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新的著作也就随之诞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阅读新的版本。比如,在杨周翰先生等人之后,组织全国八十多位学者编写的由李赋宁教授总主编的三卷四册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2001年),就在很多方面超越了杨周翰等人主编的旧版欧洲文学史,此时,就应该阅读这种新版的书。另外,能读原著的,就尽量阅读原著。比如上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其它语种,如不能阅读原著,英译本可以阅读,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或学者来说,

8、尽管引用时可采用权威的汉译本,但实际阅读时,要比阅读汉译本好。比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和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等。在广泛的阅读前提之下,自然会形成一些比较和贯通,形成一些交叉,从而产生兴趣点。这些交叉,往往会是名家之间的交叉,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的交叉,理论与作品的交叉,或者理论之间的交叉。在这些交叉点上做文章,往往会有新的东西出现。这就是阅读和研究的成果。把阅读过程中得到的启发加以严密、翔实地论证,就是研究。比如说,发现柏拉图的学说和雪莱的浪漫主义学说有些渊源上的联系,就可以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进行思考和分析,必然会有启迪。又比如,发现索绪尔的关于共时

9、、历时,横向组合和纵向聚合的二元对立关系的论述,启发了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雅各布逊关于转喻和隐喻关系的思考。那么,就可以深入阅读,争取读出新意。再比如,在阅读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时发觉,诗人把时间凝固在画面上,雕像里,但同时他们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种动与不动、静与不静的关系,有点和雅各布逊诗学理论中转喻轴不动、隐喻轴动的关系相仿。那么,此时深入下去,就可以解释诗人不朽诗篇所传达的隽永的美了。又比如,弗洛伊德主张,每个人的潜意识领域内,都存在有恋母情节或恋父情节的倾向。这是他著名的无意识理论的一部分。而D. H. 劳伦斯的小说作品中又泛滥着这种理论,几乎就是对其理论的实践。那么,以弗洛伊德主义解释

10、劳伦斯作品就不是一种牵强的做法了。如果广泛阅读发现,以这种方法解读劳伦斯小说的论著已经很多了的时候,眼光不妨转向他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中是否有植根于小说作品中的弗洛伊德思想理论呢?阅读发现,他的诗歌意象跟自然的关系很密切,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主题很明显。同时,诗中是否也有弗洛伊德思想的主题呢?如果确有,而且也能证明清楚的话,就生长出自己等待已久的兴趣点了。寻找并发现兴趣点的方法还在于阅读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又会得到不少的启示,触发新的兴趣点。如果没有,那说明找的资料并非所需,或者没有认真阅读,或者文献中没有的部分,即自己准备研究的部分,正好是自己可以探究的部分。文献包括论文和论著。它们包

11、括本学科领域内的著名期刊、重要、权威的论文集和学术界公认和经常引用的专题论著。举例来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著名期刊和权威期刊,语言和语言学类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和当代语言学,文学类有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和中国比较文学,翻译类有中国翻译和中国科技翻译,辞书类有辞书研究,重要而且权威的论文集就翻译研究而言有罗新璋所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杨自俭所编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莎士比亚研究方面有杨周翰先生所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79年),专题论著就比较多了,如文学方面就有杨周翰所著十七世纪英国文学,胡

12、家峦所著历史的星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等。涉及一个选题的基本参考文献应该包括相关的基本理论名著、相关理论名著、相关学术批评史、代表性研究成果,如果是语言学的话,还应该包括相关的语料;如果是文学的话,还应该包括权威的文本即作品。以莎士比亚研究为例,首先是莎士比亚的作品。由于莎士比亚作品属于古典作品,就有一个版本及版本研究的问题。四百年来,莎士比亚作品的版本数量是很多的。就研究而言,学术价值最高的,有新编阿登莎士比亚丛书、新编集注本莎士比亚丛书、矮脚鸡莎士比亚丛书,牛津莎士比亚全集、河边版莎士比亚全集、诺顿莎士比亚全集以及由大卫贝文顿主编的莎士比亚全集等。其次,应该阅读的是莎士比亚

13、的传记。众多传记之中,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包括Samuel Schoenbaum所著William Shakespeare: a Compact Documentary Lif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他的另一本重要著作Shakespeares Lives(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0; rev. ed., 1991),E. K.Chambers所著William Shakespeare: a Study of Facts and Problems. (2 vols. Oxford England:

1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以及Park Honan所著Shakespeare: A Life(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再次,应该包括有关莎士比亚时代的著作。第四,应该包括莎士比亚的批评史。第五,应该包括莎士比亚研究的重要指南和工具书。比如,由C. T. Onions所编莎士比亚用语词典,E. A.Abbott所编A Shakespearian Grammar(New edition. London, 1870)以及莎士比亚读音词典等。第六,应该包括著名的莎士比亚学术期刊。第七,莎士比亚

15、研究的重要论文集。第八,莎士比亚研究的重要论著。比如,象A. C. Bradley所著,出版于1904年的Shakespearean Tragedy一书,M. M.Mahood研究莎氏语言的名著Shakespeares Wordplay(A University Paperback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57;1968),T. W.Baldwin的重要著作William Shakespeares Small Latine and Lesse Greeke (2 vols. Urbana, III. ,1944)等被莎学学者经常引用的学

16、术著作。第九,与莎士比亚研究相关的理论著作。比如,如以神话原型批评方法研究莎士比亚,那么,Northrop Frye的Anatomy of Criticism则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如以新历史主义解读莎士比亚作品,那么,Stephen Greenblatt 所著Renaissance Self-Fashion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80),他的另一本名著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则是必读之书;如果以新批评的方法研究莎士比亚作品,那么,Wil

17、liam Empson的Seven Types of Ambiguity则是非读不可的书目。同时,以以上的视角研究莎士比亚,则神话原型批评、新历史主义以及新批评的重要理论著作均应涉及。涉及到上述书刊后,在加上自己的本学科的文学史、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及所读哲学、历史、美学知识的基础,相互贯通起来,一般说来,不会无话可说,找不到兴趣点抑或研究的切入点。发现兴趣点以后,如果进入研究状态,一般的方法是应用研究。以文学研究为例,一般首先是从作品开始的。对于研究生来说,一般而言,还不具备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因而,一般以做应用研究为宜。即把某一个理论或某一个理论点,应用于对某一个作家或作品,或者某些具有

18、类似特点的作家流派或作品群,对其进行分析或解读,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较便于掌握的方法。其步骤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上遵循演绎法而进行的。当然也可能同时包含有归纳的方法,或者两种交叉运用。比如研究Virginia Woolf的作品,必然会涉及到意识流创作手法。这样,就可以在熟悉意识流理论的前提下,运用这一理论,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把她的作品和其他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作家的作品,如James Joyce,William Faulkner等人的作品加以比较分析,得出异同,阐述其美学和艺术价值。以证明意识流手法对Woolf作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的视角。在确定选

19、题的时候,究竟是“人云亦云”,研究众所周知的大家和名家,还是走一条诗人弗罗斯特所谓的一条“行人稀少的路”,对于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很多人认为,研究得多的作家和理论,挖不出什么新东西来。尤其象莎士比亚这样,谁都愿意“趋炎附势”的泰斗,要说出一点新东西,的确不容易。但所谓做不出成果的论调,实际上是外行或懒惰之人的哲学。研究一个影响不太大,名字不太为人所知的作家或理论家,固然可以做一些插漏补缺、填补空白的工作,但研究大家、名家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养。象浩瀚无边的莎士比亚,阅读和研究他的著作也会使自己宏大起来。要是基础和阅读面许可,研究大家、名著,要是不只是为了一纸学位证书的话,相

20、对而言,要比开垦一块暂时难以确定其价值的新天地对自己打基础更有实际意义。在给自己的研究定位的时候,有些人比较追时髦,不喜欢研究古典的东西,觉得古典的东西,弄起来费劲,就避实就虚。这样固然可以一时走红,但对于自己今后的学术道路不利,难以成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至多,也不过发表一点文章,混一个教授职位,找一碗不至于把人饿死的饭吃,难以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建树。路会越走越窄,不会有太大的后劲。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品格不好,无以成大业。当然,作为学术方面的初学者,研究生的阅读面有限,各人的情形又不尽相同。所以,在确定选题的时候,应该力求避免好高骛远的心理,要量力而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是正确的

21、态度。目标定得太高,也会误了大事。另外,选题也应考虑自己的未来的学术前途。硕士论文的选题,一般说来,会影响今后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发展。如果能把二者联系起来考虑,一定能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选好论题,攻博期间继续研究,便于加强研究的深度,便于提高突破的几率。当然,这不意味着,这样做就把自己的面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从而影响研究的视野和广度。深透不等于狭隘,专不意味着无知。博是基础,专、深、透是归宿。立论。选好题目以后,就选取视角的问题了。题目定大了,不便于把握,不利于深入研究,不便于突破和创新。一般而言,小题大做是上乘之策。题目宜小,以便可以说深,说透彻。有人说,如果要合乎逻辑,

22、就必须详尽透彻。反过来,如果不详尽透彻,也就谈不上合乎逻辑了。 2000年6月,在北京大学英语系的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刘润清教授说过这样的话。原话是:If it should be logical, it must be exhaustive; and similarly, if it is not exhaustive, it is not logical.硕士论文无法处理很大的问题。把一个小的问题说清楚、说透彻就可以了。比如:有人谈存在句。这里面有很多的内容。语序、主题、语态、认知结构及过程、哲学渊源、哲学意义等等。就这些题目下面的某一个点又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弄清一个问题,让读者和同行信

23、服,就是成功。有人谈沈从文的边城和奥尼尔的天边外,比较二者各方面的异同。看起来很全面,实则一个问题也没有谈清楚。与其这样,不如把某一个相同点或相异点说透彻。这样给人一种实在的感觉,令人信服。把握好以上环节,就可以拟出一个基本上有新意、有创建、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题目了。二、 查阅资料(Library Research)题目大致写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做研究图书馆的工作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查资料。查资料可以先从写参考文献开始。可能会有人感到奇怪。文章还没有动笔,就写参考文献,是否有点不合逻辑。在这里,先写参考书目,实际上是先找应该阅读和参考的书目。没有学术经验的人会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也不难

24、。找一本跟选题相关的专门论著,其后必有一个参考书目。循着这个参考书目,再去找其中的书籍,必然又会发现其它相关的书目。再相比较,就会发现,有些书籍在每一个书目中都有所提及,并且为学人和评论家经常引用。那么,这样的书就是非读不可的书,非列不可的参考文献了。如前文所及,参考文献的范围应包括相关的基本理论名著、相关理论名著、相关学术批评史、代表性研究成果等。如果是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话,必须包括其作品,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包括这个作家的全部作品,还必须包括其生平传记,有关工具书等等。由于前文已经说得比较详尽,在此不赘。查阅资料的主要渠道目前主要有特别方便又特别现代化的网络,主要是学术期刊网以及专门的学术检

25、索光盘,上北大图书馆可以清楚这一点。尤其方便的是,可以居斗室之内,云游各大图书馆。看看何处有自己所需参考书目。好的图书馆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在国内,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图书馆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尤其是北大图书馆,电子查询可以表明书在该馆何处,如果已被借走,也可看出归还时间。如果实在有困难,不能前往,该馆还可以提供馆际互借的服务,写信也罢,e-mail也罢,信到资料必定可以得到。另外,该馆的文学方面的外文书籍特别丰富,可能堪称中国之最。该馆其它如历史、宗教、哲学、美学方面的书籍也十分丰富,要查可以一并得到。在国外,可以在网上查到许许多多大学以及世界大图书馆的有关信息,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英

26、国不列颠博物馆等等。当然,硕士生查阅国外图书馆的资料还不太实际。目前主要还是要靠国内的大图书馆的。网上除了刚才所说的查书目以外,除了专门的学术期刊网和光盘检索资料外,其它一般的网站,如yahoo等等,就连象这样的网站,也不是用来帮助学术研究的。同时,一些电子版本的包括学术名著在内的世界名著及其网络版,由于商业行为的特殊性,其可靠性尚有待证实,因此往往不足以成为研究和引用的依据。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国内,八十年代以致以前的文献和专著,还没有来得及上网,因此,还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查阅。中国国家图书馆就属于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说,以前的报刊索引,也是应该查阅的。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中

27、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很多已有信息是查不到的。所以,还必须回到工具书阅览室和文献检索室查阅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所编的“报刊索引”,再去查阅相关报刊上的文章。对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所做学位论文,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的起跑线上。一般而言,国内的研究,虽有中国的本土特征,但与其母语国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所以,做较高层次的学位、学术论文时,应以国际水平为基准,我国国内成果只是参考。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在一篇高水平的学位论文里,除非做中外比较研究,中国的研究文献是不应该占主要地位的。当然,所做论文必须首先超越我国的研究水平,至少理论上应该是这样。查阅资料时,需要从相关学科的

28、工具书开始。这些工具书可以从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编辑的学术写作指南(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一书中找到。该书第5版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很多书店均可买到。该书所列书目涉及人类学、艺术、生物学等21个学科,是一个简明但又十分有用的帮助研究者起步的好书。三、 开题报告(Thesis Proposal)阅读文献。在撰写开题报告以前,还有一项十分艰苦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阅读文献。阅读文献要仔细,要充分运用自己感悟、联想和贯通的能力,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得到启发,

29、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边读文献要边做笔记,归类整理,注明出处,以免遗忘,难以查找。阅读文献是一个消化材料、形成观点的过程,非艰苦卓绝的劳动不能产生思想的硕果。当然,在这当中,一个人的悟性,恐怕也就是所谓的天分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人悟性有高有低。但是,只要智力正常,努力阅读,勤于思考,肯定是可以悟出道理来的。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自己太愚钝什么的,关键是看功夫是否到家。查完资料, 这是从相对意义上讲的,在撰写、修改甚至准备答辩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随时查阅资料。这里所指,只是指大规模的搜集文献的活动。认真阅读文献以后,就可以写提纲,初步论证自己的选题,并说明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了。这就是所谓的开题。写开

30、题报告,相当于一个详细的摘要。主要应该包括:怎样得到此论题,其创新程度如何,文献的收集情况如何等等。然后,比较详细地说明自己将如何论述。这是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把论文的价值交待清楚,把文章的逻辑结构阐述清楚就可以了。除此,正规的做法应该是列出主要参考书目,以便让导师以及培养小组的其他成员清楚,该研究的论据是否充足,这些文献是否足以保证研究的独创性、深刻性、权威性和透彻性。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文献综述。这一部分说明该研究有何价值或创新之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研究成果。但是,最主要的应该包括。倒不一定是最新的,但最经典的成果必须包括在内。只有做此历时性的研究,才可能在共时

31、性的数轴上找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文献综述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也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修养。比如,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就横向而言,应该包括各种方法研究所得结果;就纵向而言,应该包括自1609年四开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出版以来四百多年里评论界对这些诗组的各种主要的评论。在比较和鉴别之中,逐渐显露出所做研究的价值。(二)说明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程度。应做横向的和纵向的比较,即历时性的与共时性的比较,表明自己所发之言,乃他人未发之言。比如,阅读历代莎学研究成果表明,迄今尚无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角度研究莎翁十四行诗组的,那么,以此方法讨论,就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初步研究表明,此方法实践得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

32、时代任何莎学论者的结论,那么,就有可能得出使人意外的结论和成果。因而,这种方法就具有创新性,也就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价值。(三)阐述论证的基本过程和逻辑结构,指出研究的理论或实践意义。是归纳也好,是分析也好;是正面论述也好,是反证法也好,应有一个基本清楚的思路和逻辑。比如,在论述弗洛伊德理论对劳伦斯作品的影响时,首先交待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其次论述这些基本理论如何影响了劳伦斯的作品,最后得出结论,劳伦斯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因为弗洛伊德理论对他的启发。当然,如果能证明,弗洛伊德理论为劳伦斯作品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如果还能证明,劳伦斯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弗洛

33、伊德的有关理论,也有超越和突破弗洛伊德的地方,并由此形成了劳伦斯的独特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成就,那么,就可以证明,劳伦斯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是青出于蓝而且胜于蓝。这样,其逻辑结构如下:弗洛伊德理论能影响某些文学家的创作,劳伦斯是文学家,因此,弗洛伊德也可能影响劳伦斯,实践证明,弗洛伊德影响了劳伦斯,所以,劳伦斯的伟大成就跟弗洛伊德理论是有关系的。(四)注释。需要特别说明,但又不便放在正文之内,那么,就必须以注释的形式,添加补充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完整感,才能真正说服读者。(五)参考书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写作该报告时所使用的书目。一是整个研究可能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前者可以以注释的形式体现出来

34、,后者可以专列一个部分,可称研究书目。由此研究书目可以证明,作者是否能够把选题研究透彻,写出结构完整、逻辑清楚、思路正确而且令人信服的学位论文来。四、 成文(Writing the Thesis)从论文的实质和精神的角度看,论文应具有“三新”“四性”。论文三新包括选题新、材料新、方法新。学界认为,外语学科科研的新,既包括从有到无的创造和发明的过程,也包括对旧东西的改造的过程。理论和实践从无到有,从旧到新,从次到优等过程皆可视为创新,其中所得则为新。创造、发明之新往往发生于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而改造和完善旧东西的过程则往往存在于诸如外语学科的人文科学。 见沙龙主席团为新世纪外语科研与教学的创新鼓

35、与呼: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纪要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封3、封底。要开垦一片自己的天地,是极其不容易的。对于还在打基础的研究生来说,一般是不可能的。但要在很多人都践踏过的土地上走出一条新路来,也同样不容易。一般而言,可以选取新的视角,对前人研究过的成果进行重新审视,这样也可以得出不同的、有学术意义的结论。在选题、材料或方法方面,只要有不同程度的新东西,即可以做出比以往学人所做工作新的事情来。新不是哗众取宠,新不是“无理取闹”。新来自于对旧事物的继承。新的根本还是在于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阅读量小了,无以谈论新,更无以谈论创造、价值或意义。要么选一个前人,包括同时代的其他学者,没有做过的

36、领域或论题,新开垦一片土地,进行耕耘,必有所得。但这一块土地必须要有意义。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往往还没有能力确定这样一片土地的价值。因此,必须量力而行,是沙漠,固然种不出庄稼,产不出粮食,但如果能把它改造为绿洲,必是有益之事。可是,如果既无法种庄稼,也无法改良为绿洲,就没有必要浪费青春了。论文第一性指论文立意的独创性。在引言部分,文章应该交待本文的价值与贡献。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通过文献综述来表现。概述同一研究领域内对于同一研究前人和同时代别的论者和学问家做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观点,然后陈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修订,或者总结,或者开辟新的领域,或者解决了一个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否则,论文就没有

37、真正的学术价值。总之,论文要有与众不同的独创性。解决一个新问题,或者纠正一个长期以来学术界接受但未认识到的错误,或者补充某一论题或理论,使之完善,趋于合理,或者通过新的方法,研究得出与以往研究成果不同的结论,都是创新。在引言部分把这一点交待清楚,就能讲清论文的独创性了。论文第二性是深刻性。要有深刻性,就必须要有权威感,而非“我觉得” 、“我认为”之类的肤浅的感慨。引用得好,权威之语,一句可以顶一万句。深刻的理论分析,权威的引证是相互相承的。理论分析要深刻,要有权威的依据。而这两点则主要依赖于阅读面的大小,理解程度的深浅,感悟能力的高低。平时安静潜心读书,读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要发之言,想表达之

38、语。当然,知识融会贯通,由感性的实事堆积达到理性和智慧的升华,也需要点化。好的老师,尤其是有大师风范的老师,就可以起这样的作用。如果没有遇上,那么,读名著(理论名著和经典的作品)即是读大师。但一般说来,每位老师均有自己的高明之处。宽而言之,老师总是比学生强的,除非特别差。所以,要虚心学习,领会老师的精妙之处。同样,在读大师之作时,要注意培养自己体察别人智慧的精妙之处的能力,培养融会贯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深刻得起来,才能透彻,才能说服人,才能道破“天机”。论文的第三性是论述的生动性。要生动必须同时要有新鲜感。即要避免妇孺皆知的说法、观点和论证,老生常谈则没有任何价值。这需要选取特别能打动人的例

39、证,选取典型的事例,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靠认真踏实地读书,触类旁通,高度敏感的感悟能力。这一切都建立在博览群书又能够深刻领悟书中精华的基础之上。对于文学方向的学生来说,既要读好作品,又要培养良好的理论修养。没有理论,就没有智慧,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文论、哲学、美学、宗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是必备的工具性知识。有的论文作者,在学位论文中分析一个作家的某些或某一点成就,却在论文开头大谈特谈作家的生平、主要作品等等。这是在浪费纸张和笔墨。实际上,这是由于作者无话可说,因而做这种掩人耳目的事情。显得高明一点的人,是把某个看似相关的理论的发展史或简要情况介绍一遍。而到了后文,又不见继续升华,转而

40、用那个理论去分析所讨论的作家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刚开了头,就又结了尾,如白驹过隙,让人无法把握。这样当然是说服不了人的。内行一看,这还是一种“骗”的行为。其实质是没有读好书,没有搜集到足够的资料,不想吃苦。因而是一种侥幸心理、一种投机心理在作祟。想得到学位,自然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不先在天上放着陷儿饼,哪里可能掉得下来?所以,要论述生动,就得把书读好,找典型事例,巧妙运用理论的武器,再加上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底,还有认真求实的态度,自然可以说理生动、妙趣横生了。前文和上述反复提及的书,是指参考文献中所应该包括的书目以及跟研究题目相关的书籍。论文第四性是论证的透彻性。必须体现“论”字的含义。所谓透

41、彻,就是方方面面照顾周全,就是无懈可击,就是滴水不漏。当然,这不是说,说话不要留有余地。而是说,要能够说服人,使之口服心也服,即心悦诚服。这跟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关系,也跟知识面有关系。逻辑上要讲得通顺,不能有常识性的错误或漏洞,要经得起挑。要穷尽一个话题或论题,要从实事和道理即理论两个方面,从多种角度说服读者。通常情况下,要有纵向(历时)的穿插与横向(共时)的比较,思想要充分展开,材料要用充分、贴切,这就要求阅读面要广,要能触类旁通。不能就事论事。纵横上下,古往今来,旁征博引,是能够透彻论述的基本要略。杨周翰先生所著十七世纪英国文学,胡家峦教授所著历史的星空,就是这样真正论述的典范。论文的结构。

42、论文的总体结构和顺序应包括扉页(Title Page)、致谢(Acknowledgements)、英文摘要(Abstract)、(中文)摘要、目录(Contents)、论文正文(The Thesis)、注释(Notes)和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一般说来,上述内容均不能少,顺序也不能变,除非哪天大家的规矩变了。只是,注释可以放在每一章的后面,也可统一放在整个论文主体之后。放在每章之后,便于阅读;放在文尾便于文字处理。于读者而言,前者更为亲切。论文正文的结构有形式结构和逻辑结构之分。形式结构是指三个部分或五个部分的形式;逻辑结构是看不见的结构,如用三段论的方法论证等等。二者都是必要

43、的,缺一不可。一般说来,硕士学位论文不象博士论文那样宏篇大论,所以相对短小。因而,在形式结构方面,以三个部分为好。即引言、论证和结语,这样清清楚楚、简简单单,既好把握,也好发挥。比如,要论证D. H. 劳伦斯小说作品的语言特色,则首先在引言部分指出其语言特色,然后在主体部分以作品中的实例,运用文学的或语言学的各种理论分析这些实例对形成其语言风格所做贡献的作用,穿插以权威的论述和引证。这样既显得稳重实在、以实事服人,又显得论述深透,既广博又权威,做到以理服人。最后,总结全文,与引言照应,并深化主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指出与本研究相关的、可供继续研究的论题,这样,文章显得具有民主风范,也留有余地,

44、显得可信、可靠。从逻辑结构上讲,文章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进一步指出问题,是一个明显符合常规思维的逻辑。就大一点的宏观结构而言,论文必须交待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或其他研究者理解其创新程度,其理论或学术价值。这一点放在引言部分。所以,宏观结构就包括引言、文献综述(说明论文的价值即独创性何在)、论证论点(古今中外、前后左右相互配合)、总结深化主题,说明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以及需要研究的相关课题。语言。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因而,硕士论文也是用英语来操作的。用英语写作绝非易事,论文写作的成败跟语言有很大的关系。要把握好语言这一关,主要还要看平时的功底。但是,正确把握论文

45、语言的基本规范也是非常必要的。论文的语言应该平稳、庄重、客观,除了语法、拼写正确无误以外,还应力求通畅达意。这些都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论文写作中,语言方面的困难之一是,同义词不好把握。为了在这方面做得好些,应多查阅词典。此时,同义词词库或称同义词词林(Thesaurus)是很有效的工具书。这样的书,尤其是原版的,各家外文书店很多,价格也便宜。比如destiny,fate,fortune和lot这几个词,可以通过上述同义词词库或同义词词林查找适合的词,准确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还拿不准,就继续查英文词典,直到找到准确的词语为止。写作风格。就写作风格而言,主要是要把握论文写作的行文套路。论

46、文写作的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也不同于其它文体的语言。论文写作的语言应当稳重、可信、客观,要采用客观的视角。应避免I think,I suppose,in my opinion之类的话。这样的说法是论文写作中的禁忌。此外,还应避免一些常用的套话,如according to等等。文章的语言一定要推敲准确,以免为人诟病。观点可以商榷,但语言的问题是无法商榷的,常常会被认为是基本功和基本态度有问题。版式、格式(MLA)和装订。版式和格式是有规矩和标准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采用的最权威、最流行的格式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由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制定的MLA论文写作规范(MLA Handbook for Wri

47、ters of Research Papers)。本书包括了论文写作全过程的相关建议。尤其重要的是,该书包含有论文写作的通行格式。怎么写注释,怎么写参考书目,怎么写引文出处等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所学所用,毫无疑问,都要与国际接轨。这首先应该体现在有关的规范方面。因此,此书是一本必须有的工具书。据说某校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研究生人手一册,这说明了该书的重要性。另外,论文的印刷装订也是一门学问,一般而言,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学位论文都单面印刷。这一点在上述MAL Handbook中也有明确规定。 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

48、s of Research Papers (5th ed. New York: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9), p. 104. 该书说,“Print or type on one side of the paper; do not use the other side for any purpose. Instructors who accept handwritten work similarly require neatness, legibility, dark blue or black ink, and the u

49、se of only one side of the paper.” 在Title Page一页上,不能用dissertation一词。根据各大权威词典的解释,dissertation的意思是博士论文。如果在硕士论文的扉页上写上这个词,容易引起反感 就象对各级高等院校的翻译一样,体现出不诚实的品质。把专科学校译成college,把学院译成university。这些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实际上,在美国,有不授学位的相当于我国专科学校的高校,他们叫junior college;也有独立的相当于我国很多的学院的college。实事求是并不丢人,研究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诚实的品格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应注意品德。;同时,也不规范。写“致谢”,也有一定的规范,行文的方法,可任意拿一本国外的英文学术专著来参考。这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