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情境教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情境教学毕业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情境教学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基础,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 有了问题,学习数学才有动机; 有了问题,才能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课程标准把创建“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建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想要自己学习自我探究的积极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不会厌烦。 关键词:问题情境;背景;创建,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
2、要善于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显示生活很贴近,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并理解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可创建情境: 课前在学生课桌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许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纸张。上课一开始,问:“同学们,课桌上这些纸片影响了我们上课,请你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不行,如果以后还要用怎么办。”“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形状把它们分开。”说完便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教师便可以在这时引导“:如果要你们按照不同的图形来整理课桌上的纸片,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请同学们
3、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这样,分类”就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实际探讨需要。学生兴致高涨,纷纷根据自己对不同图形的理解来解决问题。结果,学生有的按规则图形来分类有的按不规则图形来分类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而且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并且让学生明白“只要肯寻找就能有收获。”只有遇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解决问题。在给予了相关的材料之后,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貌似明白但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识冲突,使思维活动由潜在状态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如概念教学中,在概念的抽象、概括时创
4、建问题情境;计算教学中,在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连接点设立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应用题教学中,在揭示数量关系时营造问题氛围。总之,创建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惊、奇、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一、“问题情境”的基本概念首先这里的“问题”就是根据引导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积极的想要解决问题,自觉的去思考,探究并得出所需答案。“问题情境”包括:1、问题情境教学是指在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想象、探索以及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类似于对于新的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具有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理解新知时的兴奋以及对
5、教师的爱戴。我们可以想象,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干巴巴的讲解、可早乏味的教材、太难又或者说太简单而又毫无趣味性的习题是不可能产生什么“问题情境”的;更不用说那些死板板的题海“战术”了,只会让大部分的学生做的头晕眼花剥夺了自主想象探索的权利。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情感”呢?现在有学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目标由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模式转变为“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这看似偏激,但确是有感而发:当一名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他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第一,正确的人生观;第二,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第三,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境”的设
6、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境教学”的主要原因。2、它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可以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总之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我赞同这一观点并有以下看法:这样的做法是对思维的一种陶冶。近年来,我们总是批评学生对于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太差,并把这归根到“数学理论应用得太少”,因此从93年起在高考试题中增加应用题,期
7、待能够做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可得到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的如意,在历年的高考中应用题的得分率就没高过。原因何在?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理论应用得少,而在于我们讲授理论知识时砍掉了其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直接将高度浓缩的概念、定理、方法等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却模糊了同学对于理论的理解,即使做再多的应用题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只要我们翻一翻教材便可有此体会。旧教材不必说,在新教材中,虽实际问题有所增加,但主要放在例题和习题上,而在引入概念时却例行公事地举几个例子就进入正题,显得很突然。比如乘法的分配律,教材并未安排多少背景材料,而是直接给出一道例题,然后直接推出相关的公式,学
8、生如何从中体会到数学思想的熏陶?教材如此,教师的做法更是可想而知。我认为,我们创建问题情境,都应从上述两方面予以考虑。二、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一)问题情境教学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一开始便提出了学生自己能够进行探索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二)问题情境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为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情境教学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规律的揭示过程,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研究上来,容易使学生想进去,学进去,从中尝到思考的乐趣。真
9、正做到把学习的乐趣带给学生。(三)问题情境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探究问题,大胆向教师提问题或提出自己探索出的观点,根据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辨析,并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改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四)问题情境教学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在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兴趣,而情境教学恰好做到了培养学生
10、的兴趣。当学生解决了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的给予鼓励与表扬会使学生信心以及学习兴趣加倍,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是有好处而无一害的。三、创建问题情境的原则创建情境的关键是准确的讲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去引导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创建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语言具体简单明了:设计的问题要具体,避免表达不清难以理解。针对性强: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教材中重点、难点。启发性: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应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新颖有趣: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富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在学生能够自我探究范围内。四、创建数学概念形成
11、的问题情境的方法数学概念有些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有些是由数学自身的发展而产生。数学课程“不仅仅要死抱着教材出发,更应该从学生学习的心理角度出发,从学生已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带入到数学中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根据数学概念产生的方式及学习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用下列几种方法来创建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一)
12、利用学生熟悉概念,创建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数学中具有许多相似属性的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建相同概念属性相比较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尝试给新知识下定义,这样的新知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到同化与构建。这类数学知识形成的问题情境创建一定要抓住新旧知识的相似点,为新的数学知识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通过与已知的知识类比,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当然,也要注意通过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找到并改正错误的类比设想,直到得出正确结论。(二) 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建归纳发现的问题情境有些数学概念
13、是过去概念的扩充,如果我们能够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展现概念扩充的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创建,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三) 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引发猜想的问题情境有许多的数学概念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间的概念),在授课过程中将有一定联系的新旧概念间设计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进行验证,可以使学生轻松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建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主要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索问题的猜想与
14、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像这种相似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创建一定要抓住新、旧数学概念间的本质属性。参考文献: 1 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 数学教育学报,2003,第12卷第一期刊号JOURNALOFMATHEMATICSEDUCATION Vol.12,No.1 Feb.,20032王淑花.浅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期3 戴黎军 .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析J. 数学教育学报,第12卷第4期 2003年11月 刊号JOURNALOFMATHEMATICSEDUC;Vol.12,No.4;Nov.,20034 章伟民.教学设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5 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