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一般都容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B.金属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C.所有金属都呈固态D.金属单质都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解析:选A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特点是大部分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不同的金属硬度和密度差别很大。常温下,金属汞呈液态。不活泼金属如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选项A正确,B、C、D不正确。2.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钠的小颗粒,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A.MgCl2溶液B.Ca(OH)2饱和溶液C.CuSO4溶液 D.盐酸解析:选DNa投入MgCl2溶液,发
2、生反应:2Na2H2O=2NaOHH2,MgCl22NaOH=Mg(OH)22NaCl;Na投入Ca(OH)2饱和溶液中,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消耗了水,且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会有Ca(OH)2析出;Na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Na投入盐酸,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3.金属钠和水(含几滴酚酞)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实验,能从该实验获得的信息中说明金属钠具有的性质是()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还原性强该反应生成相应的碱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 B.C.除之外 D.全部解析:选D做钠与水反
3、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一小块钠,说明钠的硬度小,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迅速熔化为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音,说明生成氢气,钠是还原性强的活泼金属;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碱性。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解析:选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可能为阳离子,如Na、Fe2等,也可能为阴离子,如MnO,AlO等,A正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
4、还原剂,如2H2O22H2O中,H2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B错误;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若由正价降低为0价则被还原,如Cu2Cu,若由负价升高为0价则被氧化,如II2,C错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时可能得到其较低价态阳离子,如Fe3Fe2,D错误。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冷水:Na2H2O=Na2OHH2B.Al与NaOH溶液:AlOH=AlOH2C.Fe与稀H2SO4:2Fe6H=2Fe33H2D.Al与稀HCl:2Al6H=2Al33H2解析:选DA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B项,原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5、2OH2H2O=2AlO3H2;C项,Fe与稀H2SO4反应只会生成Fe2,Fe2H=Fe2H2。6.取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表面失去光泽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熔化的铝不滴落D.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生成了氧化铝解析:选B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表面生成氧化铝,由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故铝熔化但不滴落,铝箔燃烧不能生成黑色固体。7.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这时观察到()A.水进入右瓶 B.水进入左瓶C.水同时进入两瓶 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解析:选B由于
6、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使左瓶氧气减少,压强减小,而右瓶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变,压强不变,因左瓶的压强减小,故水进入左瓶。8.物质的量为0.10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A.3.2 g B.4.0 gC.4.2 g D.4.6 g解析:选D如果只有CO2且过量,根据反应:2MgCO2C2MgO,0.10 mol的镁条可转化为0.6 g碳与4 g MgO,反应后剩余固体为4.6 g;如果只有O2且过量,根据反应:2MgO22MgO,0.10 mol的镁条可转化为4 g MgO;若气体的量很
7、少,镁条几乎不反应,反应后剩余固体稍大于0.10 mol24 gmol12.4 g,故2.4 g固体质量4.6 g,故选D。9.将a mol Na和a mol Al投入m g水(足量)中,得到的溶液密度为d g/cm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 B.100%C.100% D.100%解析:选A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Na和Al最终转化为NaAlO2,根据原子守恒,a mol Na和a mol A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 mol NaAlO2。再根据化学方程式,a mol Na和a mol Al共放出2a mo
8、l H2。然后根据公式w100%100%100%,即A正确。10.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HCl为0.4 molB.参加反应的Mg、Al共0.2 molC.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D.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2解析:选B反应的实质为Mg2H=Mg2H2,2Al6H=2Al33H2,n(H2)0.2 mol,则参加反应的n(H)0.4 mol,故A正确;若换成稀H2SO4,同样产生0.2 mol H2,故D正确;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由2HH2得电子总数为0.2 mol20.4
9、 mol,故C正确;0.2 mol Mg提供0.4 mol电子,0.2 mol Al则提供0.6 mol电子,0.2 mol Mg、Al混合物提供的电子数大于0.4 mol、小于0.6 mol,故B不正确。11.(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B.图中钠四处游动并嘶嘶作响,说明反应产生了气体C.图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D.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Na H2解析:选D图中钠熔成小球所需热量必为反应放出,此时水未沸腾,则钠的熔点低于100 ,A项正确;图中钠
10、球游动是反应产生气体的推动,B项正确;图中是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C项正确;水是氧化物、也是难电离物质,不能拆写,应写成 2Na2H2O=2Na2OH H2,D项错误。12.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A.(y2x)/a molL1 B.(yx)/a molL1C.(2y2x)/a molL1 D.(2y4x)/a molL1解析:选D本题易错选A的原因在于忽略了该题的关键信息:混合溶液a L均分成
11、两份,即每份溶液为a/2 L。根据已知条件求得a/2 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y2x)mol,故c(Na)为(2y4x)/a molL1。二、简答题13.(1)分别取W 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2)分别取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解析:W g钠、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mol、 mol,由钠、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
12、aCl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得到关系式:2NaH2,FeH2,2Al3H2,所以W g钠、铁、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同理可得到(2)(3)(4)的结果。 答案:(1)(2)123(3)23289(4)63214.如图是有关钠与水反应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向管内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使水位达到B端管口,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拔掉大头针,此时Na掉入水中。回答下列问题:(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很多,不同的现象证明不同的性质。能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现象是 。能证明钠的熔点低的现象是 。能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的现象是
13、 。能证明有气体产生的现象是A端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端液面 。解析:(1)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2)钠浮在水面上,证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证明钠的熔点低。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B端压强增大,液面下降,A端液面上升,证明有气体生成。答案:(1)2Na2H2O=2NaOHH2(2)钠浮在水面上钠熔化为光亮的小球溶液呈红色上升下降15.(2019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期末)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
14、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1)操作的名称是 。(2)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3)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1)废液中含有Fe3、Cu2,加入Fe屑,Fe与Fe3反应生成Fe2,再与Cu2反应生成Cu,然后过滤,得沉淀A和溶液A。(2)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A中含有金属单质铜、铁。(3)Fe2能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4)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3,溶液B中加入氨水,发生反应Fe33NH3H2O=Fe(OH)33NH。答案:(1)过滤(2)铁、铜(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4)Fe33NH3H2O=Fe(OH)33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