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

上传人:蟋*** 文档编号:295826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_王希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 要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他人,促使他人为实现 领导者目标而产生行为的能力。根据领导有效性理论,领导自身特性、领导的行为等因 素,可以直接影响领导有效性。而领导影响力是领导有效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关于 领导有效性及领导影响力的研究多把重点放在了领导者权力方面,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 等因素影响,研究者认为在中国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在更大程度上促进领导影响力。 组织公民行为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证明领导有效性与组 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本研究在回顾以往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尝试从实证角度测量 学校环境中的领导影响力水平,并探讨学校领导影响力水平

2、与教师组织公民之间的关 系。得到以下结论:1领导影响力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相关,领导影响力中的非权力影响力对 组织公民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2. 非权力影响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在各个教研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权力 影响力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在个教研组间没有显著差异。3. 领导者的背景变量中的职称、学历、教龄对非权力影响力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 关系,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关键词:领导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多层线性模型AbstractLeadership influence refers to the ability with which the individual

3、leader can influence others and promote others to realize his or her ai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leade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behaviors and other factors can directly influence leader effectiveness. Leader influence is a part of leader effectiveness. Studies on leader

4、effectiveness and influence abroad emphasize leaders power, whil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searcher thinks that Chinese leaders non-power influence can promote leader influence to a greater exten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s a hot issue in the

5、 field of western psychology and management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effectivenes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thesis measures the leader influence in school from empirical perspectiv

6、e,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influence in school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1. There i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influe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non-power influence can obviously predi

7、ct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2. The impacts of non-power influence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differs among differ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 while the impacts of leadership influence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remain the same among these gr

8、oups.3. Among leaders variables, the professional titl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eaching years can obvious promote non-power influe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Key words: leadership influence; non-power influenc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hierarchical linear m

9、odel目 录WIAbstractII弓丨11 石开究综述21.1领导影响力研究综述21. 1. 1领导影响力概念21. 1. 2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关系3L L 3领导影响力的相关石开究31. 1.4领导影响力的测量41. 2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41.2.1组织公民行为概念51. 2. 2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或维度51.2. 3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61. 2. 4组织公民行为的多层研究71. 2. 5领导有效性与组织公民行为81.3问题提出81.4研究意义92鹏102. 1学校领导影响力问卷编制102. 1. 1初始项目编制102. 1.2初测和项目分析102. 1.3正式问卷的形成1

10、02.1.4信效度检验102. 2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112. 2. 1研究工具112. 2. 2 被试122. 2. 3分析方法123關133.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133. 2领导影响力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134職164. 1领导影响力与教师公民组织行为的关系164. 2两个分析水平效果之间的差异问题164. 3背景变量对领导影响力的作用问题185. i196.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2021m23jgi 己27引 言美国管理学家亨利说:“领导没有影响力,一个组织不论是学校、企业、军队、还 是国家就不能生存。”领导者的影响力能够充分调动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使 组织发挥出更

11、大的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领导者的影响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 显。领导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领导能力和成效。在组织中领导如何强化对他人的影 响是领导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一。而学校又不同于一般的组织,它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在学校中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无法控制教师的一切行为,教师更注重分享的目的、信 仰、价值观、专业精神、团队精神和职业承诺等。可见学校领导与一般领导存在着明显 的不同,对于学校领导影响力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的提出是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 于组织发展的角色外行为,与劳动报酬、奖励制度没有任何的联系。组织公民行为对促 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具

12、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能够维持组织正常的运行。由于学校教师工作 的特殊性,在正常的工作内容之外,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西方人普遍的意识中注重的是个人,看重的是个人的合法权 力和意愿,同时讲究个体对社会、群体的义务,公民意识比较强。而在中国人的普遍意 识中恰恰是缺乏公民意识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群体为基础,强调全局,推崇个人对 集体无条件的服从和奉献,忽视个体的权力和意愿,不主张个人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 但实际上个人的权力、意愿,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人 意识不断的发展与彰显,但是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以及公民行为还是缺乏的,因此

13、在群 体层次上研究组织公民行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别于西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研究综述1.1领导影响力研究综述1.1.1领导影响力概念领导者是一个被委派到某一职位上具有职权、责任和义务来完成组织目标与目的的 人。影响是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影响力是指一个人用以影响其他人的能 力,这种影响使后者能够根据前者的意愿来做事。领导影响力是领导个人在社会活动过 程中产生的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1。“影响力”是社会人际关系普遍存在的一种 现象,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和接触,相互之间必然要通过言 语、行为、情感、品德等发生影响。领导影响力和权力不可分割,许多学者在研究

14、中将“权力”和“影响力”联系起来 加以研究。学者Pfeffer认为,管理过程可以被看成是权力贯穿行使的过程,是不同的权 力基础的拥有和实践以促进被管理者参与和贯彻实施的过程。(Pfeffer, 1992a&b)2M。Waldo认为权力就是影响力。Yukl (1989 )认为“权力是某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 某一群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潜在影响力。LeeGBolman(1991)认为,影响力是一个人的行动对于态度、价值观、信仰或者其 他人的行动的效果冯超等人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下属 的心理与行为,使之纳入组织活动目标轨道的能力,也就是领导者的状况和行为在下属 身上

15、产生的心理效应51。王永萍指出,所谓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非强制地引导、改变 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指的是一种心理效应,主要是调动对方内心的行为欲 望,因此是自然的、非强制的,同从外部驱使对方是有原则区别的Joseph C Rost (1993)在二H世纪的领导一书中指出:“领导是当领导和追随 者试图真正地加以改变并期望得到反映他们共同目标的结果时,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 有影响力的一种关系。”可见,领导意味着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让其他人去做 那些为了实现某些目标所需要做的事情。国内研究者认为领导影响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维度。其中,第一 个维度权力影响

16、力是领导者特有的,在领导活动中产生的,以社会赋予领导者的权力及 地位为基础。也就是说在有职有权的情况下,才能在其领导活动中产生权力性影响力。 没有职位或者没有权力则没有权力影响力。进一步分析,权力影响力由三方面因素构成: 传统因素,指人们对于“官”的畏惧和服从;职位因素,指职位赋予的个人的左右下级的 力量;资历因素,指因个人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对他人的影响m。权力影响力具有强迫性、 不可抗拒性。第二个维度非权力影响力是以领导者个人的品德、才能和学识为基础而形 成的对被领导者产生的支配力量,与职务权力没有必然联系的个人影响力。1. 1. 2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作为构成领导影响力的两个部

17、分,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有联系也有区 别。权力影响力是职权的具体表现,其中心是职位所赋予的权力,是领导影响力的基础 条件;非权力影响力则是领导者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的体现,其中心是“威望”。从构成角度来说权力影响力是被动的,来自于个体之外的外界因素构成的;非权力 影响则是由领导者自身的素养和行为的体现,是来自于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构成的。从作用方式上看,权力影响力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非权力影响力则是因为领 导自身的因素自然地引起被领导者心理上的信赖、支持,和行为上的服从。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又有 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

18、统一表现为领导者的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具有 影响力的前提条件,非权力影响力则是在此前提下形成领导影响力的基本条件。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非权力影响力的高低可以导致领导 权力大小的改变,也就是说非权力影响力对权力影响力有制约作用。权力影响力对非权 力影响力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对职权的服从感来增强非 权力影响力。同时权力影响力是非权力影响力发挥作用的基础,一个拥有出众的才能、 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的人如果没有职权,那么他对其他人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11. 1. 3领导影响力的相关研究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通过权力运用的方式对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乃致

19、整个组织的发 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一种领导效能(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或称为领导绩 效、领导有效性等。领导影响力的研究属于领导有效性的研究范畴,国外对于领导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始 于20世纪30年代,特质论是早期的领导理论,以研究优秀领导者所具有的共同的品质 或特征为重点。特质论的研究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是天生的,天才的领导者具有善于言辞。 _超智力、外向敏感等特质。20世纪70年代后,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优秀的领导者也要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但 是仍然把领导者自身的特质看做是一个重要的变量,认为领导者的素质能够有效的预测 领导者成功与否。Dunnette(1971)回顾了

20、其他的评价中心的研究,寻找出了在领导特性 中将会引导其走向成功的一些共同因素,包括:认知技能、人际交往技能、计划组织技 能、精力、动机、情绪稳定性和抗压能力s。后续的相关研究发现成就动机、社交技能、 社会适应性等数据能够较好的预测领导影响力水平。美国学者豪斯认为,领导者的关键特征是:自信、有远见,对目标有坚定的信念, 对环境敏感。领导者应该具有:应变力、责任感、多视角、概念化、沟通等特征。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演进,领导者的相关研究从注重领导自身智力特性、个性特征、社交特性等领导者应具有的特质转向了领导者的行为方面。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了领导者的行为与领导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

21、领导风格有很多的分类, 不同的领导风格也会产生不同的领导影响力。大致上可以把领导风格分为六个类型:强 制型、权威型、合作型、民主型、防线制定型、和教练型。在20世纪60年代后,领导有效性研究的代表理论是权变模型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以往研究中,领导的有效性和领导的特质、领导者的行为有关,明显可以看出还存 在其他的因素,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有效性依赖情景因素。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卡曼提出来的,何塞和布兰查德在卡曼的生命周 期理论中加入了时间维度。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 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领导一一成员交换理论领导一一成员交换理论的研究焦点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

22、动态关系,以及这种动态 关系对与态度变量的影响等9。领导一一成员交互理论的相关研究指出,领导成员 交换理论与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之间有显著的 的正相关关系。转变一一交易型领导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领导被描述为一种领导和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领导者影响被领 导者,被领导者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达成目标并反过来影响领导者。在这一影响过程中, 有领导主要通过对具体事务的管理来完成任务,被称为交易型领导,有领导强调通过培 养下属的价值观和更高的理想来达成目标,被称为转变型领导。国内领导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国内的领导有效性研究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研究中较多见的是介绍性的文章,其中 多数

23、是定性描述,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性的研究较为少见。在20世纪80年代后,国 内领导有效性的研究包括领导理论的演进,领导特质、领导行为与领导绩效之间的关系。1.1.4领导影响力的测量在领导影响力的度量方面有如下的研究:Bachman, Smith和Slesinger (1966)在权 力与影响力关系度量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关性权力与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 76、专 家性权力与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 8、影响力与增值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0.49、奖赏权 力与影响力相关系数为 25、法定权力与影响力的相关系数为0 291。Gary Yukl(2002)在他著作中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认为目前比较有效和实用的

24、度量 工具有:领导行为描述问卷((LBDQMStogdU 1965)、高管人员行为描述问卷(SBD或 SBDQ)、行为量表(Schriesheim & Stodill,1975)前两个问卷效度相当11。1980年,Richard等人对总经理影响力对业绩的影响在度量方面有了研究结果,从 企业业绩角度度量影响力提供了研究成果。1.2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综述1.2. 1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概念的来源可追溯到1938 年Barnard提出的员工“合作意愿”;认为,对整个组织系统而言,组织中每一个个体的 合作意愿是不

25、可或缺的,正式结构是组织活动的结果,它只能识别已存在于个体或群体 内的合作意愿,员工的合作意愿对正式结构而言是一个关键因素。在该理论基础之上, 1967年Thompson提出组织结构理论,对自觉合作行为的重要性做了详细阐述。Organ在1988年正式提出组织公民的概念,把组织公民行为定义为由员工自发进行 的,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的或者直接的承认,但是就整体而言有益于 组织运作的功能和效率的行为总和12。Katz和Kahn认为有效提升组织效能,组织需要 员工的三种行为:一是加入并且留在组织之中;二是必须以可靠的方式达成其所任角色 的要求事项;三是执行超越角色规范的创新及自发性行为1

26、3。而其中第三种行为是组织 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Organ在1997年对组织公民行为重新给予定义,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指那些对组织 有利的行为,它们不受正式工作要求所规定,也不由组织内正式报酬体系所引起;但这 类个体行为可以保持、促进某些社会、心理环境因素,进而支持任务绩效的完成,并在 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在这个定义中以“不受正式工作要求所规定”来修正“角色外”, 以“不由组织内正式报酬体系所引起”修正“不为正式制度奖励”,在含义上确实更贴 切。他认为组织公民行为与Borman等人提出的关系绩效有相似之处,组织公民行为能 够对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一定程度的维持和増强作用。1. 2. 2组织

27、公民行为的结构或维度自从1983年以来,关于OCB维度划分的研究有很多,把OCB划分成二维、三维、 五维、七维等不同的维度。William和Anderson(1991)提出OCB的两个维度:利他公民行为和利于组织公民行 为。利他公民行为指在组织相关任务或问题上能主动协助他人而间接益于组织的行为, 而利于组织公民行为则是指非工作职责所要求的,但一般而言有益于组织的尽职行为141994年,Van等人受到政治哲学中公民行为概念的启发,把OCB分成:组织服从、组织忠诚和组织参与三种15。1997年樊景立等人发展了中国人OCB量表,认为中国人的OCB由五个维度组成, 即公司认同、帮助同事、责任意识、人际

28、和谐和保护公司资源16。2004年樊景立等人归纳了西方文献中提及到的OCB的主要特征维度:利他主义、 责任意识、忠诚、公民美德、建议、功能参与、运动员精神、文明礼貌和拥护参与17。 可以看出组织公民行为是多维度的,决非单个因素所能解释。综合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已经得到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种类有几 十种,这些种类中存在着许多的概念是相互重叠的。通过总结归纳研究者们发现,组织 公民行为至少可以由七个维度构成,包括:助人行为,运动家道德,组织忠诚,组织尊从,个人首创性,公民道德和自我发展。助人行为是组织公民行为概念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维度,是指自发地帮助其他同事, 预防和解决与工作中的相关问

29、题的行为。运动家道德指个人对于别人给自己造成的不方便并不抱怨,而是仍然保持积极的态 度,为了整体团队的的利益自愿的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从不轻易地否决别人的意见。组织忠诚可以理解自发地支持和维护组织的发展目标,并且始终对组织保有忠诚的 态度并且对组织整体的发展有良好意愿;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等。组织尊从是指个体接受并内化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并且在行为过程中认真地遵 从,即使在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个人首创性是指在工作中个体资源地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责任,以积极的热情和努 力持续进行工作,同时也积极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公民道德也可以称为组织参与、保护组织等。它指员工作为组织中一个“公民”

30、应 有的道德行为,包括对组织的工作感兴趣,节约组织资源,保护组织财产,愿意参加组 织的各项活动,参与组织战略计划制定,监控来自环境的威胁和机会等。自我发展即员工主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来开发自己的潜能,自愿接受组 织提供的培训机会,来学习相关工作知识和技能,以求对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2. 3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目前主要有测量法和评定法两种方法。不同的研究人员对 组织公民行为的认知和研究角度的不同,采用的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也各不相同。在以往 的研究中存在以下几种组织公民行为量表:(1) 通过访谈中获取,如Smith和Organ根据访谈结果,编制的组织公民行为量 表

31、其中包含利他行为和一般性顺从两个因素。(2) 借鉴其他较为成熟的行为量表。如Sdarlicki和Latham利用行为观察量表测量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3)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修改现有的组织公民行为量进而形成新的组织公民行 为量表,大多数量表属于此种情形19。在众多测量组织公民行为的量表中,认可度最高的应用最广泛的是1988年Organ 开发的组织公民行为量表,该量表包括利他行为、文明礼貌、运动员精神、责任意识和 公民美德等五个维度,而其他量表的编制大多以此量表为基础。樊景立等编的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Chines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Scale),共包

32、括五个维度:公司认同、同事间的利他行为、个人主动性、人际协调和保护公司资源。龙君伟等参考Dipala等人编制的“学校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和樊景立等人编制的 “华人组织公民行为问卷”的基础上所编制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包括认同组织、 良心行为、保护学校资源、利他与和谐,其整体克龙巴赫系数为0.85。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评定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有四种方式:(1) 上级评定法。(2) 同事评定法和自我报告法相结合的评定方法。(3) 上级评定法和同事评定法相结合的方法。(4) 综合使用上述三种方法。Allen和Barnard (2000)等研究者的研究显示:上级与同事评定的相关性要高于 自我评定与他人

33、评定的相关性;组织公民行为的自我评定与上级评定显著高于同事对其 的评定,并且上级、同事、自己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单独评定的信度较低,a合理整合不 同评价者的评定,则信度将明显上升。1995年Skarlick和Latham针对大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大学 教师面向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发表的论文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呈正相关,并且组织 公民行为随着工作年限增加递减。2001年DiPaola等人首先借鉴了 Organ的OCB概念来研究学校组织中的教师组织 公民行为,提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School Organization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SOCB)的概念

34、,即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时表现的一种超越角色外的自愿帮助学生或同事 的行为22,并深入研究如何来测量SOCB。DiPaola的研究表明OCB在学校组织中的作 用是巨大的,它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效能,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 积极相关。2006年Ngum等人以700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结论显示校长的变革型领导对教 师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校长的变 革型领导对教师的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M。2007年Somech和Ron以8所小学的104名教师为对象,研究个人特征和组织特征 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感受上级支持

35、和集体主义的组织价值观与教师 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消极情感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呈负相关,积极情感与教师的组 织公民行为不相关2W。国内学者对OCB研究的热情也逐渐高涨,文献发表的数量不断増加,但是主要集 中在企业和政府部门,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甚少。郑耀男提出了影响教师组织公 民行为的综合模型,该模型指出,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社会交换关系、组 织公平、个人与组织匹配、工作满意度、个人背景变量,其中工作满意度是主要的中介 变量25。国内曹科岩等人对中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各个维度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之间有着显著相关M。王健康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 了中

36、小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量表,调查了 11个省市自治区62所中小学的1213名教 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发现在我国大陆地区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由七个维度组成,分别为: 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关心学生思想及交流、积极主动性、帮助同事、节约保护学校资源、 支持维护学校形象、自我提升1. 2. 4组织公民行为的多层研究如同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发展出了群体层次的群体效能感及个体层次的记忆概念发 展出了群体层次的交互记忆概念一样许多个体层次的心理学概念都衍生出了相对应的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群体层次概念。组织公民行为同样存在着群体层次的概念。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与 其他衍生出的概念一样,都是描述了一种群体层面的现象。群

37、体组织公民行为指的是一 个工作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从事组织公民行为的程度,它不是群体中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 的累加,而是一个完全在群体层次进行测量的概念。研究发现组织公平氛围、群体领导 者的支持和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群体的组织公民行为 对个体和群体绩效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Chen提出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使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趋势由个体层次发 展到群体层次。群体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情景中的显著特征就是存在人与人之间 的相互作用的社会网络。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本身就说明这种行为会在总体上提升组织的有效性,也就是说 单独的一个个体做出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作用可能是微不足道

38、的,而群体整体表现出 的组织公民行为则会更具有意义的。目前,组织结构正在从传统的层级结构演进向团队 式组织结构,团队或工作群体成为组织中重要的社会单元。因此在团队或群体的层面上 开展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Pearce等人在团队层次上研究了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发现团队领导、团队承诺、 对团队支持的感知与团队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有显著关系,而团队的规模与团队的组织 公民行为之间关系不显著28。Burton则研究了组织文化、管理价值观这些组织层次的因 素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Lmo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包含多个个体层次和群 体层次的前因变量的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

39、现不同形式的组织公民行为分 别受不同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变量影响29。1. 2. 5领导有效性与组织公民行为根据领导有效性理论,领导个人的特质、领导的行为方式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 影响。Chen等人的元分析研究表明,核心变革型领导行为(魅力型领导、明确表达前景、 提供合适模型、鼓励组织目标的接受,高绩效期望和智力启发)与利他主义行为、礼貌、 良心、运动家道德和公民道德有显著正相关。Hui等人的研究表明,领导与成员交换 (LMX)与利他主义行为、总体OCB有显著负相关,说明OCB行为在相互的社会交换 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总之,以上研究表明,领导行为对员工OCB的影响最大,几 乎所有的领导行为维

40、度都与OCB有显著相关。吴志明等人在2006年的研究发现,领导与下属交换活动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 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受到下属交换意识的调节。变革性领导和上下级的 配对差异对OCB的影响也得到了部分的证实3。1.3问题提出综上所述,领导有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公民行为,而领导影响力是领导 有效性的一种。已有文献中没有研究将领导影响力和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联系在一起。本 研究以吉林省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如下几个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要解决问题必然要先认识问题。要研究领导影响力,则必须先明确领导影响力的 概念及其维度划分。因此,本研究探讨的

41、第一个问题是领导影响力的结构维度,并尝试 对领导影响力进行定量测量。2. 领导影响力可以影响组织公民行为,本研究将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学校这个 特殊的环境下,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是否存在联系。3. 由于组织公民行为存在层次间的概念差异,在不同层次间的组织公民行为可能存 在差异,本研究探讨的第三个问题在不同层次间领导影响力对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 响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的来源是什么?1.4研究意义:1. 通过本研究可以探讨领导影响力的结构维度,编制学校领导影响力量表,定量测 量学校领导影响力,了解领导影响力状况,推动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2. 通过本研究可以探讨

42、学校环境下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为 学校管理提供实证依据,进一步促进学校整体效能的提高;3.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探讨领导者的哪些因素影响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是如何影响 的,从而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实证依据。2. 研究2.1学校领导影响力问卷编制2. 1. 1初始项目编制本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发现领导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 响力两个维度构成。权力影响力维度又包括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非权力影 响力维度包括领导者个人的品德因素、才能因素、学识因素、感情因素。基于以上理论构想,针对领导影响力的两个维度七个因素编制测验项目,依据简洁、 易理解符合待测维

43、度的定义等原则,每个因子编写23个条目。然后经过小组讨论, 请小组成员根据各维度的含义。对所有题目进行推敲,修改其中语义不清晰、不能准确 反映领导影响力内容、描述不恰a的题目。最终保留能够反映所在维度含义的条目,形 成初测问卷。量表采用七点计分,按照等级分别记为-3分到+3分。2. 1.2初测和项目分析选取进修的中学教师为被试,进行小样本初测。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发放问卷 245份,回收240份,经过筛选其中有227份有效。由研究者主持测验,在指导语中对 相关概念进行进一步解释,便于被试了解。在正式回答问卷问题之前要求被试对其直接 领导对个人的影响程度做一次评估,在回答过问卷之后再次评估领导

44、对自己的影响程 度,用百分数表示。在测试结束两周后,再次对以上被试中的215人进行了重复测验。 与被试进行评估性讨论,确定被试对项目的理解、回答与量表测验的特质是否一致;对 不理解、理解不一致、表达模棱两可的项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测试项目的修 改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两种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第一,临界比率法,即将项目总分 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得分前27%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7%者为低分组,进行高低二 组被试在每个项目得分平均数上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剔除不显著项目。第二,项目总分 相关法,考察其相关性是否显著,剔除不显著者,同时剔除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2. 1. 3正式问卷的

45、形成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修改个别题目,正式确定问卷内容,问卷的基本内容 包括:第一部分关于领导影响力的介绍,第二部分为正式问卷题目,含8个测验条目, (其中包括一个测谎条目)分别测量领导影响力的两个维度。2-1.4伯效度检验信度分析,主要是考察问卷测量的可靠性,包括测量所得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和检验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种一致性或稳定性。内部一致性: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描述问卷的信度,两个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分别为:0.75、0.82、0.85。重测信度:在两个星期之后对初测被试再次进行测试,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重测 信度分别是0.89、0.82、0.

46、87。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分别是0.82、0.85。由 于问卷的题目数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但总体上看,问 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是可以接受的。此外,间隔两个星期进行重测的得分的相关为0. 89,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分析:采用相关分析考察量表两个维度和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情况表1领导影响力总分和各个维度的相关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领导影响力总分0. 89*0 96*注:林P.l由于问卷中测量非权力影响力的题目多于测量权力影响力的题目,可能造成非权力 影响力与总分的相关高于权力影响力与总分的相关。效标效度:在被试正式回答问卷问题

47、之前,首先要求被试就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影响 做一个估计,然后再次校正这个估计值,最后将这个估计值的平均数作为效标。用相关 分析的方法验证问卷的效标效度,结构如下:表2估计影响力与领导影响力量表得分的相关权力非权力总分估计影响力0. 53*0. 67*0.71*量表总体与效标的相关为. 71,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以上数据结果表明领导影响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 2领导影响力与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2. 2. 1研究工具主要采用问卷调杳方式进行,本研究的问卷主要包括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自编 学校领导影响力问卷两个部分。研究中采用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为龙君伟、曹科研编制的教师组

48、织公民行为问 卷,该问卷是以DiPaola等人编制的“学校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和Farh等人编制的“华 人组织公民行为问卷”编制而成。预试题目有35题,采5点量表填答。经主成分及正交 转轴法分析,参照碎石图,共抽取4个因子,正式量表为21题,4个因子的累积解释变异量 为50. 65%。对四个因子的命名分别为:认同组织、良心行为、保护学校资源、利他与和 i皆,其克龙巴赫系数分别为0.72、0.79、0.70、0.65,整体的克龙巴赫系数为0.85,问 卷具有良好的信度。2. 2. 2被试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的22所初级中学中的98个教研组(或学科 组)14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400份,收回1346份,回收率为96.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