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数据谈节水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从数据谈节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活动的主题是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节水问题,这个主题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中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节水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加入节约用水的宣传,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学会从资料中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3)向学生讲解我国淡水资源保护法,加强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三、教学
2、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感受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四、教学思路分析本节课是从数据谈节水,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统计调查并查询、阅读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对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储量和分布以及淡水资源的使用等情况有一个定量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并能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数据收集起来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采用统计图合理地描述数据,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信息.五、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家的人均
3、月用水量.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缺水地区的图片和淡水污染的图片(部分图片如下).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生:淡水资源缺乏会带来生活的不便,水库干枯,鱼死亡,人畜饮水困难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水资源产生危机感,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节水的习惯.2.运用资料探究阅读教科书附录中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回答課本第154页的3个问题.(1)请给短文配上合适的统计图表,直观地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问题2短文中表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的数据是什么?生: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是14.2亿km3,其中海洋水
4、约占96.53%以上,淡水约占2.53%.在淡水中,大部分在两极的冰川、冰盖和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其中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还不到1%.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从资料中读出相关数据的能力和良好习惯.问题3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地描述地球上水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吗?师生活动:学生绘制图表(如图1、2所示).图1地球上水资源分布情况图2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教师总结:地球上淡水所占的比例已经非常少,只占全球水资源的0.94%,在淡水中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0.4%,也就是说人类能够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淡水资源的0.376%,保护水资源应从现在自我做起.
5、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根据相关问题和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提高选择和灵活应用统计图的能力.(2)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的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2008年我国是否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问题4哪些数字能够计算2008年我国是否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生:中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75104亿m3,2008年,全国农业用水量为3664亿m3,全国工业用水量为1401亿m3,全国生活用水量为727亿m3.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问题5怎么计算2008年全国用水量是否超过其水资源的
6、总量的20%?生计算:3664亿m3+1401亿m3+727亿m3=5792亿m3,599227500100%21.06%,21.06%20%,所以2008年我国属于可能发生“水危机”的行列。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数据,通过计算,选择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6由表“2000至2008年全国用水量”可知,全国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若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描出表中各对值所对应的点,其中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年用水量(图3),可以发现这些散点近似落在某条直线上。如果用靠近尽可能多散点的直线来表示用水量的这种发展趋势,你能试着在图3上作出这条直线吗?根据所作直线,估计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生活用水
7、量,并和自己查阅的这两年实际用水量进行比较.你的估计准确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对于,学生画出直线(如图4).对于,学生回答:2009年是750亿m3,2010年是770亿m3,只是根据直线的一个估计值,不一定准确.教师指出:根据2009年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2009年生活用水量是748.2亿m3,2010年是765.8亿m3,预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可见,这里用直线刻画并预测用水量的增长趋势的方法比较有效。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图,培养学生的作图和估算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由图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课堂练习(1)收集全班学生家庭的月用水量.(2)收集全班学
8、生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的统计.师:请同学们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这些数据通过制作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家庭月人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最多,哪个范围的最少?按居民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130升的用水标准,王民一家三口是否超过用水标准?你家呢?20滴水约为1毫升,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我国人口约为14亿,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升水?按居民生活基本日均用水量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一年可节约的水:(1400000000365)20=25500000000(毫升)=25500000(升)。可供1个人生活的年数:25500000(130365)537年。点评:由于本环节的设计较为灵活、开放,所以教师在
9、授课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和讨论时间.此问题一定要让学生事先做好调查,再进行汇总,然后再进行具体组织实施.对于每一個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引导学生思考节水的重要性。4.课堂小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当前的淡水资源及节约水资源有什么新的认识?(2)教师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法,让人人意识到“水危机”,大力宣传节约用水.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让每个学生向外大力宣传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法,具有“节能减污,保护环境”的教育价值.5.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以“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为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统计调查
10、活动,并完成一篇调查报告.需做到以下几点:(1)给出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问卷,调查方法.(2)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描述数据,并分析数据中蕴含的信息.(3)计算或估计全校学生家庭人均月生活用水量的平均数,并与全国人均月生活用水量比较.(4)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谈谈节约用水的意义,以及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节约用水.设计意图:能让学生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七、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有关节约用水的课题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自己收集数据,感受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后,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本节课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从而感受统计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