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天津市霍庄中学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共49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天津市霍庄中学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共49张PPT).ppt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龙八部,天龙八部,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后来乔峰、段誉、虚竹兄弟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的基本史实。目标2:对比总结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原因,认识契丹族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重点)目标3:列举北宋与辽、西夏战与和的史实;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思考北宋
2、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重难点),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契丹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辽河流域的古老民族。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时畋tin猎是生涯。”经过约500年的发展,到唐朝时,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契丹人狩猎归来,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横贯辽宁和内蒙有两条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两条河交汇,流入大辽河,是辽
3、河的上游。契丹族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觉得云霄之上的生活枯燥寂寞,她乘云来到人间,坐着一头青牛拉的车,从一个叫“平地森林”的地方,顺潢水而下。一位“神人”,乘着一匹白马,从“马盂山”顺土河向东。坐青牛车的天女和骑白马的神人在潢水和土河的交汇处木叶山相遇。天女和神人,松开白马,叱走青牛,满怀喜悦,相对走来。此时,天降花雨,地生灵芝,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万里蓝天,祥云飘荡,群山披翠,大地升起一片祥瑞之气。天女和神人在这普天同欢的日子里,携手相亲,花香传递心声,鸟语倾诉情怀,天作之合。这就是契丹族关于自己始祖的传说。契丹人非常重视这个传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4、曾经在木叶山建“始祖庙”。每有战争,必祭告于此,以求战事捷顺(顺利)。,(1)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逐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2)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3)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契丹的兴起,辽国的建立1、民族:2、国名:3、建立者:4、时间:5、定都:,辽(契丹),耶律阿保机(辽太祖),10世纪初(916年),上京临潢府,契丹族,建立政权,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汴京,都城:上京临潢府,建立时间: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阿保机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有什
5、么影响?,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影响,国力不断增强,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巩固政权,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2、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北宋建立,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李元昊(10031048),拓跋氏,后改称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先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党项族,西夏的建立1、民族:2、国名:3、
6、建立者:4、时间:5、定都:,党项族,11世纪前期(1038年),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建立政权,西夏,西夏货币,西夏铜牌,(1)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2)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3)还创制了西夏文字。,西夏买牛契约,元昊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汴京,都城:上京临潢府,建立时间: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兴庆,建立者:元昊,建立时间:1038年,思考:对比总结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原因。,契丹族,党项族,政权建立前,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9世纪后期,有了农耕、纺织、冶炼,房屋、城邑。,政权建立后,发展生产,
7、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法律,创制西夏文字,思考:对比总结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原因。,契丹族,党项族,政权建立前,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9世纪后期,有了农耕、纺织、冶炼,房屋、城邑。,政权建立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法律,创制西夏文字,共同原因:契丹、党项与汉族毗邻而居,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紧密,学习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推动本民族壮大。,西夏,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兴庆府,党项族,契丹(辽),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
8、保机(辽太祖),上京临潢府,契丹族,并立的北宋、辽和西夏,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北宋,动脑筋:从此图可知,辽、西夏、北宋时期的特征是什么?,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辽与北宋的和战,(2)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辽与
9、北宋的和战,探究:请结合北宋的治国措施,分析对辽用兵失败的原因?,(3)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高梁河之战),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与北宋的和战,探究:请结合北宋的治国措施,分析对辽用兵失败的原因?,解除大将兵权,重文轻武,造成军队战斗力减弱(积弱),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守内虚外),边防守卫空虚,(3)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高梁河之战),只好采取防御政策。,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辽,北宋,宋真宗(赵恒),宰相:寇准,辽与北宋的和战,(4)宋真宗时,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内容,影响,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
10、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真宗,盟约内容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澶渊之盟,辽与北宋的和战,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
11、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民间的交往和融合。(有利于边境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观点三:澶渊之盟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有利的,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王钦若是曾被寇凖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恨之入骨。澶渊之盟后,王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
12、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1006年,寇准遭诬陷被免去相职。,遭遇排挤罢去相职,材料一:寇准被罢去相职后,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材料二:宋太宗赵光义曾说:“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战,战,和,和,辽与北宋的和战,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辽,北宋,西夏,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张帆中国古代简
13、史,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宋史新论,1.根据材料,概括宋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辽,北宋,西夏,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宋史新论,1.根据材料,概括宋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宋夏关系:,1、先战后和;2、宋给西夏岁币,西夏的杀手锏铁鹞子,以武立国,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后来发展成为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铁鹞子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
14、,背景:元昊率军队进攻北宋,军事上屡屡获胜,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造成很大损失,人民困苦。,结果:双方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1、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是实力均衡的产物;2、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3、人民反对战争;4、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合作探究一,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二,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1
15、、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2、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合作探究二,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辽和西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民抗击辽和西夏的战争是正义的,维护了中原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合作探究三,频繁的民族战
16、争使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议和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岁币”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战,和,消极,积极,消极,积极,辽、西夏方面是进攻、掠夺,宋是守土自卫。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如何看待北宋与少数民族的战与和?,1、碰撞中的融合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2、民族迁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人南迁3、战争与交往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秦汉时期,北击匈奴4、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北魏
17、孝文帝改革5、友好往来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藏,北宋(汉族)960年赵匡胤东京,西夏(党项族)元昊兴庆,辽(契丹族)阿保机上京,辽、西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A.辽和西夏B.北宋和辽C.北宋和西夏D.北宋和吐蕃3.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A西夏B金C辽D蒙古4.苏澈在栾城集中写道:澶渊之盟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契丹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生产技术落后D.北宋军事实力大为增强,5.观察下面的绘画,画中左右双方人物分别代表着:,A北宋辽B北宋西夏C南宋辽D南宋金,6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