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全册).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课时课题: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在操作过程中,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体验 1 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形象,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准备: 挂图、米尺、硬币、直尺、大头针、曲别针、彩带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新课引入二、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 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
2、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 厘米大概有多长?3、测量纸条的长度。 (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拿出纸, ,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师:这 8 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 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拿出
3、你的直尺, 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2)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测量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汇报交流: 1 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这 一 环节 , 加强了教学 内 容 与 学生 生 活 及 现代 社 会 和 科技 发 展 的 联系 , 有效激发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对 已 建立 的 长 度 观念的复习 , 为新知作准备 . 激发矛盾, 提高 探 究 的 欲望,为合作探三、小结一毫米地数1 厘米中有多少个1 毫米?板书: 1 厘米 =10 毫米。(3)用铅笔尖指出从0 刻度开始5 毫米的刻度线。(4)提问:你身边什
4、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 1 毫米?(2)亲身体验1 毫米到底有多长?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 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毫米的物体吗?师:到底 1 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2、实际测量: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方法)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名称长度教师小结: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 毫米。 1 厘米里面有10个 1 毫米。 (板书: 1厘米 10毫米)。结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毫
5、米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 6 毫米的刻度线;8 毫米呢?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一毫米,比比谁画的最接近。小组操作、互评、反馈究作准备。这一环节, 主要 在 课 堂 上体 现 主 动 参与 、 乐 于 探究 、 勤 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 集 和 处 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 新 知 识的能力、分析和 解 决 问 题的 能 力 以 及交 流 与 合 作的能力。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 厘米 =10 毫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
6、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 米尺、硬币、直尺、大头针、曲别针、彩带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新课引入二、新授1、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师:这是两根纸条, 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 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师: 10 厘米、 10 厘米地测,这个方法真好,这10 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问: 分米是几厘米?40 厘米是几
7、分米?为什么是4 分米?(板书: 1 分米 =10 厘米)师:1 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 分米?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但是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如何画。 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 1 分米长的线段。 ()师:1 米里有几个1 分米? 10 个 1 分米是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体验1 分米的长度:这一拃的长度就是 1 分米请在纸上画出一分米的长度比比谁画的最接近?亲 身 感 受 加强记忆。为估算打基础。悟 出 米 和 分米 之 间 的 关系,用一把无起 始 刻 度 的直尺。三、巩固练习多少?板书: 1
8、 米=()分米。(10 分米就是1米。 )1、先估计,再量一量。课桌的高()厘米()分米()厘米地砖的边长()厘米()分米()厘米英语课本的长()厘米()分米()厘米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2、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铁钉长 2( )床长 2()米粒宽()黄瓜长()3、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9、 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 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分小组填表想一想,填一填。学生汇报培 养 合 作 意识对 知 识 进 行整 理 便 于 记忆。拓 展 课 本 知识,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这也 是 教 学 手段 多 样 化 的体现。板书设计:分 米 的 认 识1 分米 =10 厘米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 千米等于1000 米。(二)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亲身感知中,理解千米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建立 1 千米的长
10、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 挂图、卷尺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二、探索新知1. 谈话方式: 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还记得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填空5 米()分米40 厘米()分米3 米()厘米2 分米()厘米60 厘米()毫米1 分米()毫米(做记号请同学讲出思维过程)出示课件(体育场、美丽的环岛路、海沧大桥、长江大桥)等画面。师:刚才小朋友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1.建立 1 千米表象师: 1 千米有多长,你见过吗?(1
11、)(看课件)运动场的跑道通常 1 圈是 400 米, 2 圈半正好是 1 千米。说一说,老师是怎样算的?列式:400+400+2001000 米师:1000 米还可以用“千米”来表示1千米 1000 米请学生说说同桌交流怎么想, 把你们想法说给同伴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探索新知建立表象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1 千米也可以表示1 公里板书 1 千米(公里)1000 米(2)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 米,跑几圈是1000 米?师:你能把想法用算式表示吗?()即:跑一圈是200 米,跑 5 圈是1 千米。(3)你能说说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2.千米、米的关系2 千米 _米引导学生判断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2、师:谁来说说怎么想的。5000 米 _千米1. P7 图 1 看图说说你知道什么信息2. P8 做一做(千米、米的关系)3. P9 练习一第 1 题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出行方式在相同的时间所行的路程,丰富生活经验。第 2 题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第 3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4.猜测,巩固新知1.学校到复兴约()千米2.长安到百盛约()千米3.你还会估一估其它的长度吗?5.解决问题1.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 米,南京长江大桥6772 米,哪座桥长,长多少米?2. 人每小时行4 千米,如果行20 千米,需要几小时?1.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这节课你感到最成功的是什么?实践
13、作业:走一站地,估估有多长?用的什么方法请记录下来。200+200+200+200+2001 千米或200 51000 米小组交流1 千米 1000 米, 2 千米就是 2 个 1 千米,是2000 米想: 1000 米 1 千米5000 米有 5 个千米, 5个 1 千米是 5 千米)让学生说出计算思维过程课前参与交流对学生进行爱祖国教育形成表象,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板书设计:千 米 的 认 识1 千米 =1000 米体验 1 千米有多远 100米走了()步 1000 米大约走了()步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
14、换算。(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 厘米, 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 4 分米、 4 毫米、 5毫米、 4 米、 50 毫米) ,你
15、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观察图画根 据图画 的提 示选择锁, 并按要求答题通过学生喜欢的情境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 兴 趣 和 欲望。设计多重练习的巩固,引出米和千米的练习,为学习换算打下基础。二、巩固、运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 3 千米、 5000 米) ,下面这里有 4 把钥匙(3000 米、300 米、5 千米、 50 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 千米-2000 米、 1000 米+4 千米6 把钥匙分别是:3 千米、 5千米、 3米、5000 米、5米、 3000 米。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16、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 千米。他们早上8 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 50 千米,中午12 时能到达吗?说 说换算 能用 什么方法同桌交流,讨论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按要求完成题目思考,回答问题引 导 学 生 小结,更能加深学习新知识的印象。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三、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
17、什么收获?说收获板书设计:米 与 千 米 之 间 的 换 算 1 千米 =1000 米 1000米=1千米教学反思:第五课时课题: 吨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重量概念。(二)过程与方法:学会换算质量单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实物挂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引入二、新授一、建立“一吨”的观念。1、 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出示有关资料的介绍)2
18、、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一个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3、 老师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出示一些物体及它的质量)4、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物体,再想想你们刚才所说的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口答初步感知三、巩固练习特点?出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1、 一吨究竟有多重呢?请学生搬一搬教室里的沙子。2、 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3、 100 千克的沙子很重,10袋这样的沙子重量才是1吨。4、 (板书:100千克 10 袋) ,试写: 1 吨等于多少千克。5、 说说自己的体重?小组算一算
19、有多少个同学,大约是一吨?6、 感受一吨水的质量。二、单位名称互化1、 我们已经知道1 吨等于 1000千克,那2 吨等于多少千克呢? 3 吨呢?出示下列题目,学生练习。2、学生练习:5 吨 280 千克 =()千克 7吨 50 千克 =()千克8100 千克 =()吨() 千克 9090千克=()千克三、练习。1、将学过的质量单位进行整理。 2、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块橡皮的质量约30()。( 2)一桶娃哈哈纯净水重约19()。(3)电梯的载重量为1()。(4)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小组完成小组完成6 吨=()千克8
20、吨=()千克2000千克=()吨抽取其中两题说说是怎么想的?充分感知感 受 数 学 与 生活的联系3、改错:乐乐的数学日记。4、 正当我们这边学得非常起劲的时候,森林里的动物们正要去赶一场游园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画面)问: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吗?想: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河?四、课堂小结。思考题:过桥限重 10 吨每辆汽车自重1 吨物品 3 箱每箱 3 吨 1箱每箱 9 千克 5箱每箱 600 千克板书设计:吨 的 认 识1 吨=1000 千克教学反思:第六课时课题:米的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巩固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 1 千米
21、=1000 米。(二)过程与方法:复习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巩固1 千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重点: 巩固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 1 千米 =1000 米难点: 复习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 图片、尺子等教学过程:教 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复习二、练习1.把每小时的路程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800 千米4 千米80 千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北京广州3、8 千米 =()米7000 米+8000 米=( )千米6000 米=( )千米3 千米 1000 米=()米4、明天要
22、去植物园看花展,植物园里我们这里有 3 千米十一要放七天长假,到黄山去吧,到黄山大约 1200 千米周末我表哥要带我去沙湖玩,沙湖里我们这里有30 千米。选择:他们用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了解一学 生 独 立 完成同 桌 之 间 交流,汇报答案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通 过 练 习课的设计,巩 固 本 单元 学 习 过的 一 些 重点知识, 加强 学 生 对新 知 识 的掌握。下他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450 米2 学校医院体育场5 0 米500 米300米公园少年宫提高题: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 千米,她们早上8 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80 千米,中午12 时能到
23、达吗?课 后 讨 论 完成板书设计:米的认识练习课8 千米 =()米7000 米+8000 米=( )千米6000 米=( )千米3 千米 1000 米=()米教学反思:第七课时:课题: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二)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 尺子、图形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24、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毫米、1 厘米、 1 分米、 1 米, 1 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克、 1千克、 1 吨有多重?(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 8 吨,。(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说长度单位说 说 学 过 的 质
25、量单位举例子看书,思考老师的问题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汇报调查情况生: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 千米,我家到学校通过复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举出有关质量的例子,进一步理解质量单位表示的意义设计自学环节,让学生自由学习通过之前的数据整理,汇报结果,实际操作更能巩固新知三、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说 说 自 己 的 收获板书设计:生 活 中 的 数 学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生活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没问题。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目标:(一)
26、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野生动物有深的了解,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进位加的算理。教学准备: 挂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播放投影(投影为教材中提到的四种动物)师:喜欢这些动物吗?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是怎样分类的吗?2. 师:我国地大物博,动物
27、资源非常丰富, 仅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就说说看到的动物叫什么?再说说他们的分类。通过播放投影,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又能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素材二、自主迁移,理解算法非常多。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类群中国特有种数哺乳类110 鸟类98 爬行类25 两栖类30 师:你能根据这个表格中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看来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提出加法的问题。师:还能提出减法的问题,不错。看来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提出多种不同的问题。 1.师: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就这个表格提出多种不同的一步加法问题来,并尝试着用竖
28、式解决这些问题。要求:(1)请把你们想到的问题和答案写在纸上, 写好一个就贴在黑板上一个。注意要写好组名,最后我们要比一比,看哪组想的问题多,解决的问题多。愿意试一试吗?(2)如果你们想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和前面贴出的一样时,就不要再往前面贴了。所以,我们在座的时候一定要快想、快做,不能拖拉,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动脑思考,怎样才能找到与他人不同的多种问题和方法。注意分工很关键。生: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生:中国特有的两栖类比爬行类多几种?用减法计算。生:中国特有的这四类动物共有多少种?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探究。(1)中国特有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共有多少种?110+98=208 ( 种
29、 )(2)中国特有的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共有多少种?110+25=135(种)(3)中国特有的哺乳类和两栖类动物共有多少?110+30=140(种)(4)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介绍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并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注重求异思维的训练在知识不难的情况下,要注重创设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机会,如分 工 合 作 的 能力,观察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有序性等三、巩固提高,掌握方(3)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可以把你们的问题贴到黑板上。 3. 讨论交流,理清算理。师:你是怎样解决(1) (4) (5)这三道题中进位问
30、题的?师: 为什么十位满10 后应向百位进 1?师:向百位进1 后应该怎样写竖式呢?师:同学们表现真的很让我佩服,因为你们已经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了,这就是迁移的方法,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一个能够经常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看来下面的问题一定难不倒你们。百位满 10 后又该怎么办么?能用一句话说明进位的问题吗?教师小结:对,哪一位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看来这个1 很重要,不是一点的问题,若是差这一点,那失去的可是百十啊。1. 师:同学们方法总结得不错,计算器来掌握得如何呢?我们做几有多少种? 95+25=123 (种)(5)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动物共有多少种? 98+30=12
31、8 ( 种 )(6)中国特有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共有多少种? 25+30=55 (种)生:个位满10 后应向十位进1, 十位满10 后就应向百位进1。生:个位满10 就是10 个一,也就是1个十,所以要向十位进 1, 表示 1个十。十位满10 就是10个十,也就是1 个百,因此要向百位进 1,表示 1 个百。生:先对齐百位写进位点,在与百位上的数相加。生:哪一位满10 就向前一位进1。1,分组做,教师巡视,重点解决竖式进位的问题。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发现没有学过的知识,并尝试着运用已有的只是解决新难题虽然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不同,但是经过组内讨论这一过程,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
32、的感性认识。这对本质内容的探究是非常有利的,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应该非常高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得来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一知一,更能学一知二。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更是能力的提高迁移的方法进一步利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练习题的安排,法。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道题试试看。出示:第16 页“做一做” 2. 第 16 页“做一做”3. 第 17 页练习四1,连一连。 花儿离不开根和叶,你能很快地帮助这些 花 儿 找 到 它 们 赖 以 生 存 的 家吗?4. 同学们做得不错。学习笔算进位加法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投影出示第17 页练习
33、四的第2 题。1.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今天的作业从下面的两道题中任选其一。(1)第 17 页练习四的第3 题。( 2)收集关于野生动物分类的资料,提出12 个数学问题。2,分组做,看哪组做的又对又快。学生自己做后,全班订正。(做后可引导学生通过看个位进行验算)自由说收获要 体 现 出 层 次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9 8 + 2 5 =1 2 3 9 8 + 2 5 _ 1 2 3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34、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估算的方法。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师: 同学们, 你们看过 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蓝猫得知同学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来到教室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76 99 59 + 47 + 32 + 85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
35、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1、电脑显示画面“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 ( 点击,显示第18 页例 2 统计表 ) 师: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 的和大约是多少? 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生:列出算式376+284 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生 l : 376 接近 380, 284接近 280380+280=660,所以 376+284 的和
36、大约是 660。生 2:376 不到400,284 也不到 300,它 们 的 和 肯 定 不 到700生:用竖式计算生 1: 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三、自主练习,体验成功四、总结3、师: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师: 展示一段电脑故事录音师:你从蓝猫的这个礼中,学到了什么 ? (小结笔算方法)1、练习题 ( 课件说明, 有 4 个智慧果,点击哪个,哪个打开,学生做题,做对后奖励智慧果) 2、( 第 20 页第 7 题) 3、 飞机安全着路( 任选一题做 ) 638+93= 532+407= 4、第 19 页第 3 题这节课
37、你学到了什么?学得高兴吗 ? 7+8+l=16 ,写 6 向百位进 1,百位上 3+2+1=6。生 2:也就是,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说说自己的收获学 生 独 立 计算,再交流讨论,最后平台展示,请学生汇 报 计 算 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板书通 过 多 种 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板书设计:三 位 数 连 续 进 位 加3 7 6 + 2 8 4 = 6 6 0(种) 3 7 6 + 2 8 4 _ 6 6 0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的数据发
38、现数学问题,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 的连续退位减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教学重点 :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被减数中间有0 时连续退位的方法。教学准备: 挂图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迁移感悟1. 出示例 1 (1)情境引入。师:旅游团共有42 人,其中学生 36 人,你知道教师有多少人吗?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2)估算。(出示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师:从大理到丽江究竟有多远呢?如果
39、你是师生旅游团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回答同伴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师:像这样在生活中不需要精确数值时,我们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看作整百数或整生:教师有6 人。用42-36,42-36=6 。旅游团的师生从昆明 出 发 来 到 了 大理,“到大理喽!”“ 到 漓 江 还 有 多远?” “从昆明出发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 ”学生根据线段图说说自己的想法。生 : 把 517 看 作500,348 看作 350时,估算的结果更接近计算的结果。这是因为350、500月 348、 517 比较接创设情境,进行有效的指示迁移, 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具体情境中, 让学生感受
40、估算的意义二、探究规律十数进行估算,能很快地帮助我们掌握情况。但是同学们的估算从150 千米到217千米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怎样才能使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呢?归纳小结:在保证估算结果更接近计算结果的前提下,来确定如何把被减数和减数看作更接近的整百数、整十数进行估算。(3)笔算。师:下面我们用笔算的方式验证一下估算的结果,哪个更接近于精确值。指名回答。归纳小结: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一。2. 练习:第23 页“做一做”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出示例2)师:如果把例1 的 517改为507,想一想, 你会遇到什么问题?归纳: 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个位上不够减时,要
41、从十位退1,十位是 0, 就要从百位退1 到十位上当10,在从十位上退1 到个位上当近,而300 与 348之 间 的 差 距 比 较大。以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进行笔算。围绕“十位仍然不够减,怎么办?”展开班内的交流与讨论。(1)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2) 对算式进行分类。(3)计算。先算减法,做完的同学可做加法。独立尝试计算后,班内交流。在观察比较中得出更好的估算方法借助现实、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分类后教师有顺序地安排学生先算减,再练加, 既有重点练习, 又有巩固练习,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三、巩固提高:四、布置作业:五、小结:10,这是十位上是9。这个过程依然是哪位不够
42、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1. 将“做一做” 中的数变成中间是0 的数,请学生自行解答,之后交流结果。2.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第 25 页第 4 题,当堂课独立完成。生:估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要灵活掌握方法。生:我学会了中间有0 的三位数退位的减法。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有效迁移板书设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5 1 7 3 4 8 = 169 (千米)5 1 7 5 0 7 - 3 4 8 - 3 4 8 _ _ 1 6 9 5 9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
43、数学学习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卡片、挂图、小红旗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1)填空:78=80( ) 87= ( )( )99=()()198=()()297=( )()提问: 78 接近哪个整十数?87 等于几十减几?99 接近多少?99 等于一百减几?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男生组:574+200 453 300 456+198 725+79 74897 356299 女生组:574+200 453 3
44、00 4562002 725+801 748100+3 3563001 师:引导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板书: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1、 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出示例 1: 113 59 (1) 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2)想可把59 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60 后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多1?多加1 后应怎样?师板书:多加1 要减 1 113+59= 113+60 1 =172 (3)如果加79 应看作多少?加 89 呢?加 99 呢?师:下面我们就学习加数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2、
45、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出示例 2: 276 98 (1)27698 = 276()() = ()(2)为什么加上100 又减 2?(3) 如果把 98 改成 97 应怎样计算,男女生分别选出6 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即可得到“优胜小红旗”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填空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 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强调:中间一步思考过程一定要写出。启发学生回答多加 2 要减 2,师板书三、教学验算方法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4)为什么减去3?3、小结: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
46、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4、试一试、想一想、填一填 156 87=156 90 = 74 198=74 200 =5、减法中能用简便算法吗?(二)教学减法的验算方法出示例 3: 165 97 (1) 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2)想看作 100 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3)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减2,应怎样?多减 1 呢?(5)想: 1651001=165()(6)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1、完成第38 页的
47、“做一做”2、 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a:126 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 99=2531001 d:142 89=14210011 3、想一想、填一填276()=276200 3 435()=435300 2 () 267=2671003 534()=5343002 4、比一比, 谁找的简便算法最多197+98 98299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试一试(97 看作 100)学生思考教师的问题并回答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说说今天的收获,并通过练习巩固今天学习的新知识通过比较异同,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
48、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说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更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理解和运用。板书设计:加 减 法 的 一 些 简 便 算 法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多减几要加几。教学反思:第五课时课题:加法的验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并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挂图、卡片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
49、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4556101 56451015610145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生: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师: (挂图 1) 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 1 中你看到了什么?师:全班动手计算。板书笔算: 135+48=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板书:加法的验算)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1、做一做: 教科书第27 页。2、数
50、学门诊部。3、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生 1:从图 1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 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生 2:从图 1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生 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学生动手计算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生 1: 我用 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生 2: 我用 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生 3:我用 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说一说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讨论,个别展示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