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doc(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风险预控培训教材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西二露天矿2017年-表16 风险矩阵及风险等级划分表风险矩阵中等风险(级)重大风险(级)特别重大风险(级)有效类别赋值可能造成的损失人员伤害程度及范围由于伤害估算的损失(元)一般风险(级)61218243036A6多人死亡500万元以上51015202530B5一人死亡100万到50
2、0万之间4812162024C4多人受严重伤害4万到100万369121518D3一人受严重伤害1万到4万低风险(级)24681012E2一人受严重伤害,需要急救,或多人受轻微伤害2000到1万123456F1一人受轻微伤害0到2000123456赋值风险等级划分LKJIHG有效类别风险值风险等级备注不可能很少低可能可能发生能发生有时发生发生的可能性3036特别重大风险级估计从不发生10年以上可能发生一次10年内可能发生一次5年内可能发生一次每年可能发生一次1年内能发生10次或以上发生可能性的衡量(放生频率)1825重大风险级916中等风险级38一般风险级1/100年1/40年1/10年1/5
3、年1/1年10/1年发生频率量化12低风险级授课目的:通过培训使安全生产管理者掌握辨识危险源的方法,能够正确、全面的辨识各岗位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会正确的填写风险表,制定和落实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标准。煤矿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总体推进。第一章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一、相 关 术 语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4、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
5、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
6、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二、煤矿本质安全
7、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1、一切活动基于风险;是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增强,牢固树立“生于风险,死于安乐”的意识。2、以预控为核心的闭环管理;3、风险是永存的,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学习都被风险包围,风险是每个人的影子,我们与风险共舞、睡觉,风险要把我们消灭,因此,我们必须吃透风险,采取规避、转嫁、控制、消除、隔离、减弱风险。4、未遂管理、源头管理、主动管理和动态预控管理;5、以危险源辨识和制定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目标:达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使矿井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理想
8、目标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原来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管理、出了事故追究管理责任、也是处方式管理。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也只有一次;人是不可代替的,谁都不想受伤;无权剥夺他人的幸福,所有人员都愿意过幸福生活,但劳动事故,使美好愿望付诸东流,下一个或明天可能会轮到你。风险预控主要是针对人是非完善性的,人非本质安全性的,人的本质是会犯错误的,人在无意间会产生疏忽大意、人是会产生错觉的、人具有走捷径的偷懒特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人的疏忽大意、偷懒、错觉失误造成的事故是较多的,如不留神、发呆、遗忘、错觉、自以为是、不注意、想当然、判断失误、操作失误等,而人的疏忽是无意的,非本意的。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组
9、成主要包括: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2、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4、组织保障管理;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风险管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 考虑人机环管因素;三种状态及时态;描述风险后果、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开 始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制定危险源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针对管理对象,制定相应管理标准和措施 )审核、跟进、危险源监测、预警(检查风险和影响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矿井风险管理手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管理对象提炼(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部门)培训、执行员工学习掌握程 序要求
10、并执行风险识别、评估是否全面、准确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否否准 备组建小组、确定范围、辨识方法培训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一、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一)危险源辨识1、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2、煤矿危险源辨识不同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3、煤矿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煤矿所有的系统(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为了便于辨识工作的开展以及避免遗漏,首先要对整个
11、煤矿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危险源辨识的子单元。子单元可以按照空间进行划分,如:采掘工作面现场、采煤工作面现场等;也可以按照劳动组织进行划分,如:采矿部、生产辅助部等;还可以按专业进行划分,如:采掘专业、机电专业等。不管按照哪种方式划分子单元,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独立性。即子单元在危险源辨识范围上尽量独立,不要交叉重叠,不要出现某个对象或某个范围同时属于两个子单元的现象;(2)全面性。即子单元的全体须是整个煤矿系统,不可出现某个对象没有隶属单元的现象;(3)科学性。即子单元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便于后期危险源监测及控制等工作的开展4、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
12、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以及其起因和后果。煤矿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此外,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煤矿事故可分为8种,分
13、别为:(1)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渣、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跨塌等。(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然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瓦斯事故)。(7)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8)其它事故:指以上七类事故以外的
14、事故。煤矿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以上所述的煤矿八大事故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原因是风险辨识的重点工作。危险源辨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量做到不遗漏。(二)煤矿危险源辨识的依据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等。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5、其他相关资料。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三)采用的危
15、险源辨识方法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四)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来考虑。1、人员是指煤矿所有的人员。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所有人员(见表1-1)。表1-1 煤矿人员层次划分表层级人员特点职责决策层矿领导班子策划、决策对本单位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对安全工作进行总体研究、部署,对重大安全生产问题作出决策管理层矿科室参谋、管理对本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负责。按照决策层的要求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与监控执行层区队长、技术员贯彻、执行按照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安排具体抓好安全工作的贯彻执行工作,对本区队安全工作负责操作层班组长、操作工人操作、落实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者,各项安全管理
16、制度和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对本班组或操作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2、机(物)是对系统中设备、设施、材料、工具等的统称。3、环境 (在此指的是环境条件)一方面指的是井下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水文情况、地质构造情况、顶(底)帮情况、地热等;另一方面指人为创造的工作环境条件,包括: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情况、照明情况、供风情况、井下巷道布局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施工质量情况、巷道路面情况、供电线路布置情况、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情况等。4、管理在此主要指:组织机构、机构职责、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件记录、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等。表1-2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不
17、安全因素具体项目1.人员的不安全因素1.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1.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1.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1.4决策失误1.5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1.6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1.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2.机(物)方面的不安全因素2.1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材料、工具2.2设备、工具选型不符合要求2.3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2.4设备、设施、工具等维护保养不到位2.5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2.6设施、工具不齐全、不完好2.7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
18、2.8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3.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3.1瓦斯威胁3.2水的威胁3.3火的威胁3.4粉尘威胁3.5顶、底、帮的威胁3.6其他自然灾害威胁3.7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3.8工作地点照明不足3.9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3.10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合理)3.11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3.12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不齐全、不正确3.13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3.14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设置位置不齐全、不合理3.15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4.管理的不安全因素4.1组织结构不合理4.2组织机构不完备,机构职责不明晰4.3规章制
19、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4.4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5文件、各类记录、操作规程不齐全,管理混乱4.6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不符合规定,贯彻不到位4.7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不完善、不合理4.8岗位设置不齐全、不合理4.9岗位职责不明确4.10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4.11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4.12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二、风险管理的第二步是风险评估过程。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危险源辨识也即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风险的等级,也就是度量每一个危险源对
20、应的风险水平,这个过程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通过分级,煤矿就可以有重点有先后地选择应对措施,并最终消减风险。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通过填表的方式简洁明了。表1-3给出了采用工作任务法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填写的表格范例。表1-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工作任务工序危险源风险类型(人、机、环、管)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事故类型风险评估可能性损失风险值风险等级(一)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比较适用于
21、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方法是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风险值D= pC式中,p 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C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其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表2-4。表中将损失分为6类(即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分为6类(即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说明:1、事故发生 “可能性”的确定方法。对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需要根据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来模糊判断。2、损失”的确定方法。对“可能造成的损失
22、”的确定需要建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假设在事故实际发生的情况下,估计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多个,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后果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来确定“可能造成的损失”。3、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可能性损失。4、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将计算得出风险值与矩阵表右下方的“风险等级划分”对照即可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三、风险管理的第三步风险控制过程。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
23、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第三章 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一)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辨识出的危险源通过提炼成为管理对象,通过管住管理对象来实现对危险源控制。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离不开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简称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什么是合格的,什么是不合格的,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而如何从管理的角度保证达到要求的条件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而管
24、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编审过程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流程,运行过程中要遵循PDCA运行模式,这一章主要介绍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主要内容、制定原则、制定流程、制定程序及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运行模式。(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及具体内容在学习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与程序之前,首先应明确为什么要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即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以及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是通过让员工自己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提炼管理对象,并编写相应的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明白
25、每一项任务应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进而控制和消除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管理标准具体内容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够消除相对应的危险源,标准要明确、具体。标准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统一,目前没有标准的考虑增加新的标准,要认真考虑定性标准。人的管理标准即各基层员工的行为标准,管理对象在何时何地应该以什么顺序和方式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机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对象的完好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和正常运转状态。 环的管理标准为管理对象处于安全范围的标准。管的管理标准为现有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备。(五)管理措施具
26、体内容人的管理措施包括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挂警示牌提醒等消除基层各岗位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机的管理措施为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维护以确保管理对象数量充足、性能可靠、运行正常。环的管理措施包括对环境对象的监测,以及环境对象不符合管理标准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不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作业。管的管理措施即对现有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包括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的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机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的机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环境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完备性的管理制度方面的管
27、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六)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为了使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完备性,在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生命力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第二是贯彻执行的力度。自下而上的方式保证了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群众基础,便于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自上而下的方式保证了制定的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安全规程。因此,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应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要全面覆盖煤矿的所有
28、管理对象。具体地,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二是指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通过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够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3、可操作性原则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只有具有了可操作性才能起到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制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要做到明确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不仅应规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当做什么,还应规定应当如何做,以使相关当事人正确做出行为,并能够对于自己行为的后果有较为准确的预期。4、适用性原则我国各地煤矿地质条件、人员条件、装备条件差异都非常大,因此安全隐患的差异也非常大,因此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应充分
29、考虑这种差异性,煤矿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适应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图3-1 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5、动态性原则随着开采作业的不断推进,矿井地质条件、工作人员条件、机器装备状况等都会发生变化,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应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条件。6、全过程性原则全过程性原则是指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应贯穿煤炭生产组织的全过程,从矿井设计、矿井建设、矿井生产(生产计划、生产准备、实施生产、生产接替、生产总结和分析)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六)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由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
30、我们知道本质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将已知规律的事故控制在可以承受得范围之内,为了使危险源能够覆盖所有的已知规律的安全事故,进而制定完备的管理标准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本质安全的目的,我们在制定煤矿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时,应遵循如下流程:如图(3-1)。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煤矿实际条件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综合分析管理对象的提炼制定针对管理对象消除相应危险源的管理标准确定主要责任人针对管理标准的管理措施确定监督部门、监督人员法律法规相关文献风险类型、等级的确定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初稿危险源辨识指导审核组审核各单位审核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从图3-1可以
31、看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要经过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危险源辨识、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对象的提炼、管理标准的制定、相关责任人和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的确定、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即对形成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初稿进行审核和修改最终形成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八步骤。1、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揭示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发生条件,了解各类煤矿安全事故的触发条件,是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也是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依据。2、危险源辨识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综合分析,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
32、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对本企业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影响因素危险源进行辨识。3、风险评估对系统辨识出的危险源综合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方法、风险矩阵法等方法,分析评估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范围和程度,进而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中的危险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事故,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用事故发生的概率或既定的危险性量度表示),以及危害和后果是什么。4、管理对象的提炼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对象即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有安全事故风险的危
33、险源进一步提炼管理对象,管理对象提炼的目的是将较抽象的危险源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对象要根据风险类型来确定,风险类型为人,则管理对象就为具体的某岗位的职工,如:“煤机司机”; 风险类型为机,则管理对象为具体的机器设备或其它设施,如 “风筒”;风险类型为环,则管理对象为环境对象,如“瓦斯”;风险类型为管,则管理对象为相关管理制度或管理标准、管理体系等的制定、审核、发布、培训等机构。提炼管理对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管理对象要明确具体,同一个管理对象不能出现不同的名称;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和工序中任务的负责人相吻合,如工序中是井下维修电工在检修电器前要检查瓦斯,危险源为“未检查瓦斯或检查不到位”,后面
34、的管理对象应为“井下维修电工” ,而不是“专职瓦检员”或“瓦检员”;如果管理对象错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都跟着错了。5、管理标准的制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离不开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在管理对象提炼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前面分析出来的各管理对象可能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完备的管理标准,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是使管理对象处于安全状态的条件,是衡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合格的准绳,是管理工作应达到的最低要求。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6、相关责任人和监督人员及其安全职责的确定相关
35、责任人和监督人员及其安全职责的确定,也就是要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并结合本质安全管理措施,明确每一个管理对象的使用、维护、管理等人员,以及各自应对保证此要素处于安全状态应负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同时明确由哪个部门或人员负责监督这些人员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本质安全责任落实要求达到横到边,纵到底,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任何一件事,一项工作均有责任者。本质安全管理的特点是按照PDCA循环,使管理责任和权力形成闭路循环网络,从上到下,大网套小网,逐级落实,从下向上层层保证。7、管理措施的制定一个单位,无论标准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标准不执行,责任制不落实,仍是废纸一张。因此,有了管理标准,还需要
36、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措施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来保障管理标准的贯彻执行。管理标准只说明了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检查、培训检修、维护等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应做到具体、明确,从而使每个员工都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操作;同时还应能够做到“通过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够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8、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组织相关人员对形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初稿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改完善。1、阶段性审核指导和审核小组对编写小组阶段性工作内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初稿审核指导和审核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编写完成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
37、施初稿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改。3、基层审核将审核、修改后的各单位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初稿装订成册,分别下发给各单位的员工,征求修改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4、试运行按修改、完善后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在全矿范围内试运行三个月,针对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点进一步修订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5、最终审议、批准,发布实施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试运行的效果,对试运行后的修改稿进行最终审议、批准后发布实施。6、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修订根据生产组织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订。7、定期修订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每年由
38、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委员会组织更新一次。8、动态修订根据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订。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修订:(1) 公司方针发生变化;(2) 公司活动发生变化;(3) 管理审批、内外审核的要求发生变化;(4) 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5) 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6) 其他。PDCAPDCAAPDDCPDCAPDCAPDCAPDCAPDCAPDCAPDCAPDCAPDCA安全水平1安全水平2图3-2 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PDCA循环(七)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模式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都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制度和本单
39、位的实际来制定实施的,因此应该保持动态性,才能使其与实际一致。无论采用什么检查和评审方法,当有理由怀疑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存在漏洞,或其中的某些条款不能起到控制危险源,或出现了新的危险源没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来予以消除时,都应对原有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煤矿实际条件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综合分析管理对象的提炼制定针对管理对象消除相应危险源的管理标准确定主要责任人针对管理标准的管理措施确定监督部门、监督人员法律法规相关文献风险类型、等级的确定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初稿危险源辨识指导审核组审核各单位审核上湾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确立本
40、质安全目标编制实施计划 AAP激励约束机制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的执行管理检查外部检查内部检查技术问题分析行为问题分析安全管理专家顾问安全管理委员会DC设备问题分析环境问题分析本质安全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文件发布图3-3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过程施进行修正以适应新的条件,保证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为此,提出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模式。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模式要求实施动态管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从模式运行的过程来看,一个PDCA仅是其中的一个循环,P(Plan)是指计划;D(Do)是指执行;C(Check)是
41、指检查;A(Action)是指改进(如图3-2)。在任何一个部门、一个系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PDCA运行模式。根据运行模式全过程、全系统的特点,如果将生产矿井,甚至企业单位看作一个大循环,而将各部门、各时期的循环看作小循环,那么小循环的正常运行就成为大循环运行的保证。因此,模式运行的方式是“大环套小环,一环套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具体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过程见图3-3由图3-3可见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PDCA运行过程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如下:(1)第一阶段策划阶段(P)包括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确立本质安全目标、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计
42、划三项工作。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这一步是整个PDCA 的起点,也是策划阶段的核心,依据煤矿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在对事故机理和煤矿安全事故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辨识本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进而提炼出具体的管理对象,制定针对管理对象的消除相应的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确定相关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确立本质安全目标。在对煤矿安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本质安全目标,是实施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要达到预期目标,也是考察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效果的依据。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计划。编制详尽、具体的实施计划,以便于在全煤矿企业内部
43、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2)第二阶段执行阶段(D)包括文件发布、全员培训、文件执行三个必要的步骤。文件发布。这是执行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第一步。一般要召开一个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发布大会,不仅全员参加,而且最好要邀请有关领导以及员工的家属来参加,越隆重越好。通过这种形式把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手册发到每一个员工的手中,既有营造气氛,激励员工的作用,也有提早宣传,提早增强信心的功效。全员培训。就是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计划阶段所制定的煤矿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以及与各个部门有关的程序文件,与各个岗位有关的作业指导书,包括要使用的记录,以便让全体员工都懂得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了解本组织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理解本质安全目标,让每个人都确保为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目标做出贡献。文件执行。在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时候,应该做到该说的必须说到,以符合充分性的要求;在实施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时候,就要做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