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优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我读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写的传记。全书根据苏东坡的人生经验分成四卷: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与流放岁月。作者对苏东坡的生平逸事及所作辞赋进行解读,从而分析苏东坡的心理性格。纵观苏东坡一生,只能对其才智称赞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说明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挚友僧人参寥的关切,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
2、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挚友不必担忧。苏东坡是酷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闻数桩。他自己探讨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
3、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苏东坡也是华蜜的。他一生交友多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欢乐呢?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旧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行救药!”。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超的政客必定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需空洞。”这很好理解,假如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逼,那你就不
4、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超的官员恒久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超的官员必需深有养息,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其次条,他必需讨好挚友。第三条,当特殊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兴奋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明显,苏东坡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东坡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东坡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或许他知道,这
5、许很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虽然后世美誉甚多,但是苏东坡留给我的印象,仍旧是多面的,丰富的,有血有肉的。他不是神,他不是完备的,他也曾经想要自杀,他也曾经在文字狱中承认莫须有的罪名,他也因为高调而得罪了不少人,这些政敌们出于利益和嫉妒对他进行了无情的迫害。但他,肯定是一个健康的人。他不偏激,儒释道在他的身上有着完备的融合。他有儒家的进取,正义,也有佛道的潇洒出世。他即追求长生不老,健康长寿,也不放过品尝美味的机会。他有文人的优点,却没有文人的酸腐和清高之气,反而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更在黄州这个苦寒之地亲自开垦,做一个躬耕的农
6、夫。前面提到了的都是我对苏东坡的整体感受,全书共分为四卷,而卷三“老练”在我看来就是他内心真正的安静。苏东坡在写诗做赋、当官之余,修行瑜伽、佛教、道教等,与其弟子由沟通,颇有心得。然而,他留有自己的见解,把各家思想融合并用于自身。一般的,一个人须要有信仰来支持他的灵魂,有追求来引导自己的道路,有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忧愁,有动力来使自己奋斗。对于东坡这一个两遭贬谪远迁的人,这些使他思想境界更高的理论更为完备吧。年轻时,他继承了父亲苏洵的狂放不羁。他写讽刺诗、写诉状、写奏章劝皇帝变更观念,因而遭遇打击。在被贬谪后,在向南的漫漫长路上,在南方的蛮荒之地,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他参悟了生命的真谛。“出舆入辇,
7、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这三十二字警告,是他写给自己昼夜观看的。“失去人间美妙东西的人,才感觉得到人间的华蜜。”在一次次的顿悟中,“他讽刺的奇酷,笔锋的尖锐,以及惊慌与生气,全已消逝,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暖和、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化。”除去对苏东坡的生平记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极其富有文学韵味: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觉其生活上困难的地方性,并不简单;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漂亮,也颇不简洁。苏东坡能够到处欢乐满意
8、,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知挚友说:“每念京师多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欢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完。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气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受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水调歌头我们耳
9、熟能详,它的作者是苏东坡。而这本书写的正是他,林语堂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读过他全部的著作才来写这本书。林语堂也特别喜爱苏东坡,我也不例外。拿到这本书时,以为这本书写的是苏东坡一些好玩的故事,没想到竟然写了苏东坡的一生。我一起先读这本书时,觉得有些枯燥,爸爸却说“起先时可能是有点枯燥,但读着读着就不会这样了,这才是正真的文学!”或许文学就是这样吧!苏东坡的一生很坎坷二度遭贬,颠沛流离,读到第四卷,第24章苏东坡二度迫害时,我心里怒火中烧,真想穿越时空为苏东坡辩解。有一回,我数学考试考的很差,我想回家给妈妈爸爸看卷子该怎么办啊!我就难过起来,不知不觉的就哭了起来,同学们都纷纷来劝慰我,说“没关系的,
10、下次你考好一点,就可以了呀!加油!”我现在想想实在是好笑,考差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再努力一点就好了,做人就要像苏东坡一样要乐观面对。我始终想不通林语堂为什么要写苏东坡传、孔子的幽默等写中国古代名人的书,爸爸又告知我“那时候林语堂在美国,他要在美国中国历史文化,所以才写的!”原来是这样啊!我想林语堂确定是个非常酷爱文学、有酷爱祖国的宏大人物。这本书让我彻底了解了苏东坡,又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为人要和善、乐观、宽容、还要关切他人。我现在甚至觉得苏东坡是一个完备无缺的人。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1、。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我最宠爱的苏东坡的一首词定风波。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的人生品行。以前知道苏东坡是因为他的词,而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之后,才真正相识苏东坡。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才有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丽惊人的闪烁之后,而自行燃烧歼灭,正与雪莱,拜伦相像。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柔厚道,并没有变成尖酸苛刻。”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坎坷。他一生为官,一生
12、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政治上许很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所带来的,然而,这正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未曾泯灭!苏东坡为官时,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到处为百姓着想,颇受百姓爱戴。他练习瑜伽,探讨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修研佛道。“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为艺妓题诗,与和尚趣谈,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觉,他的人生看法是乐观,是主动向上的。“进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即使是泥足深陷的时候,他照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挚友,享受生活的美妙。在
13、被贬黄州的时候,为了生计开荒种地,将当时“贱如泥”的猪肉烹制出美味无比、流传至今的“东坡肉”。苏东坡的诗词里,既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际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作为诗人,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文采飞扬,谈笑自若;作为书法家,他自评“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不拘小节、天真烂漫;作为官吏,他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他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与潇洒。我喜爱他毫不恭维、仗义执言的性格。虽然他有时比较冲动、做事不经“大脑”,但正因为这一点,才使他更富有魅力。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
14、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假如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欢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特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所以我们会说:“人生缘何不欢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用林语堂做结语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欢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有人说,人生低谷时,建议读一些名人传记,看看别人在顺境或逆境中是怎样生存的,所以我举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4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
15、下,讲千年前的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随着林语堂的笔触,一个生动形象的苏东坡向我们走来。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雄伟的高山。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改变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对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苏东坡几乎无一不精,无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苏轼位居其列。宋词方面有“苏辛”之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书法上宋四家的“苏黄米蔡”苏轼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赋、行书黄州寒食帖享誉书史。苏轼的画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他明确提出“诗画一律”的概念,林语堂评价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
16、特别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见原则,始终坚决而不移,二则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从人生经验上看,苏东坡的遭受坎坷、磨难深重,亦非常罕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33岁时苏东坡一度进入中心政权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见不合,他便起先了大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一生也未能逃离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35岁时他正值盛年,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今起先了恶梦般的贬谪流放生活,按时间依次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途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而离黎民百无耻政客的中伤、流言、攻击、陷害,他不屑反对与回击,只是莞尔一笑,然后整理整理行李奔赴
17、下一个流放地。在惠州的松风阁流连闲逛时,他想到的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能放下的是个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禄。而百姓万民之忧乐却总是挂在他的心间。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平反冤情、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东坡总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语堂称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而“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5的一生有特别具体的讲解并描述,主要突出了
18、以下几点。苏轼的性格。苏轼的一生极为曲折,尤其是中年以后,几乎没能在同一个地方待满一年,可以说是颠沛流离。但他无论是做官、隐居、还是流浪,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粗茶淡饭,他都会乐在其中,并把这种超人的开朗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去。苏轼的文学作品。苏轼的作品许多,出名的也几乎一样多,但没有一篇是虚情假意的。那“牛衣古柳卖黄瓜”并不是强颜欢乐,那十年的生死离别和路边的点点离人泪,也绝非造作。苏轼也喜作画,但不像常规画家一样画花鸟鱼虫。他爱画枯木、怪石,画满满的沧桑感。一株枯木斜在那儿,一块怪石卧在那儿,在苏轼的笔下就有了打动人心的美。苏轼的画也因此出了名,很多土豪出天价来竞争墨宝,但苏轼不为金钱所打动而卖他
19、的画。苏轼的仕途。苏轼这一生当的官也不少,但以地方官为主,在那当时他几乎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太守,去哪儿哪儿的人就夹道欢迎,离开哪儿哪儿的人就痛哭流涕。苏东坡最大的功绩是整治西湖。西湖的美与好,其实都是他发掘出来的。以前的西湖就像是一个人工臭水沟,水质极差,杂草丛生,沿岸的居民甚至不得不喝钱塘江微咸的水。苏轼奇妙般的工程,才造就了现在的西湖。但是工程还未竣工,重用他的太后失权,两人都被小人暗算,年老的苏轼被流放到了荒芜人烟的海南。虽然他也向禹娘“试问岭南应不好”,但最终也“此心安放是吾乡”了。苏轼的人格是值得我恒久学习的。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20、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因为一首词,喜爱一个人。提到苏东坡,不得不读一下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行无一难能有二的。”是啊,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真是世间难有的,可他那多舛的命运也是世间无人能比的。苏东坡曾写诗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是这样一个恒久在被贬之路上徘徊的诗人,却拥有着常人所不能有的乐观情怀,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或许,正是这种乐观的情怀成就了他在诗词上的地位,而每一次被贬他也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也许应是从乌台诗案起先的,诗案之前
21、,苏轼的人生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尽管在仕途上也颇有些作为,但和他这命途多舛的一生比起来还是算不得什么的。诗案之后,苏轼便从今开启了另一番不同凡响的生活。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首当其冲,自此之后苏轼便踏上了被贬之路。首先被贬去的地点是黄州。黄州之前,东坡的才情多用在仕途上,抒发对对北宋时局的种种看法,尽管仕途不甚如意,却依旧意气风发;黄州之后,苏轼在心性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起先品尝生活,探究人生,在诗词上也慢慢表现出豪迈潇洒的情怀和淡泊豁达的境界。至此,东坡居士才横空出世,可以说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大重要转折点,许多喜闻乐见的诗词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临
22、江仙。夜归临皋、定风波、赤壁赋等等。随后,苏轼有短暂的一段“卷土重来”的时间,只是好景不长,元祐九年(1094年),苏轼再一次被贬,这一次却是遥远的广东惠州。可苏东坡恒久是苏东坡,他那豁达的胸怀让他在惠州生活地依旧有滋有味,他曾作诗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由此可见,他在惠州的生活倒也是潇洒好玩的,只是这种潇洒好玩在当时的某些小人眼里却是不行饶恕的。最终,这一次他被贬到了遥远的海南岛上的儋州。此时他已年过花甲,如此老人,翻山越岭,跨越大海,其中艰辛不言而喻。公元1100年,皇帝大赦天下,六十三岁的苏轼最终可以回京了,只不过这一次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了,也没有机会再见到情深义重的弟弟
23、了。公元1101年,苏轼病倒在常州,从今再也没有站起来,就这样,一代文豪,就此陨落,世间再无苏东坡此人。如此宏大的诗人就这样静静静的离开了人世间,走得那样宁静,那样令人黯然神伤。临终之前东坡曾说“我平生未尝未恶,自信不会下地狱。”是啊,这样一位富有人文情怀,而又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又怎会下地狱,只有天堂才是他最终的归宿。读完苏东坡传,跟着作者走完他这富有传奇性的一生,真的感受颇多,不仅为他那充溢人生哲理的诗词折腰,也为他那坎坷的一生感慨。人生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我们恒久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唯有好好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才是正道。几个星期前,我带着云朵回她姥姥家,闲暇时,我和母亲谈起村子里的人和事
24、,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位胃癌晚期患者。今年秋天,国庆节放假我回家的时候还见过他。那时他站在街上与左邻右舍谈笑自若,微笑长挂嘴边,好不欢乐。短短两个月,已然物是人非。我没有再见过他,只是听我父亲说起,病榻上的他已瘦骨如柴,面色萎黄,提不起任何的精神,因为家里缘由他没有接受任何的治疗,如今,精神防线倒塌,自然也就活不过多长时间。两天后他与世长辞,结束了短暂的人生。很突然,几个月前还生龙活虎的一个人就这样没了,也很痛心。生活就是这个样子,难以捉摸,恒久没有人会知道下一秒将发生什么事情,那么,年轻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虚度时间呢?以前,我总在想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很迷茫,始终找不到答案,直到一七年结
25、婚,一八年生子,我才找到人生的意义。不光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着,还是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存在着。以这样重大的意义存在着,我不得不好好的充溢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让自己更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母亲。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合适的志向或者目标,并为之付出相应努力;同样,我们也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此,才不枉此生啊。最终,还是希望用苏东坡的一首词来作结语。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今逝,江海寄馀生。初中苏东坡传读书笔记7元气淋漓富有朝气的人总是不简单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
26、人物,是人间不行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特性做说明,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选择出他若干使人尊敬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行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挚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宏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试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善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闲逛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或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钦佩的微笑,或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才智,兼有鸽子的温顺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