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最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一、引入课题。播放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与收获,引出并板书课题:分辨方向。二、调动原有阅历,感知现实中的新方向。(一)、复习。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分辨吗?假如到了一个新环境,你怎样分辨这些方向?(视察太阳、树木、利用指南针)(二)、探究新知。1、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假如有学生说出南东、北东、南西、北西,老师也应有意识地对应板书。2、借助人们生活语言习惯,统一对方向的描述性词语。3、活动体验一:让学生尝试在教室里指一指东南方向,并思索
2、:为什么把这个方向称之为东南呢?学生可小组内沟通,然后指名汇报,总结:东方与南方的中间,是东南方。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辨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三)、深化体验。1、活动体验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汇报。2、活动体验三:指名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甲在学生乙的什么方向?学生乙在学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索探讨沟通:同是两位同学,但对他们位置的描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真实体验到方向的相对性。二、生活阅历升华,探究地图新方向。(一)、复习。老师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谁能在老师的方向板上标出东、南、
3、西、北四个方向?指名板演。总结强调:方向板上的方向特点。(二)、探究新知。1、借助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在方向板上标出其余四个方向。学生可小组沟通合作、相互帮助,老师巡察指导,最终汇报总结,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2、出示课本第22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借助方向板分辨并口述各种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完成“认一认”。3、深化感知。说一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校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三、拓展应用。1、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1题。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学生回答后,老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强调向北的方向标,然后进行辨识方向的训练。2、指
4、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2题。先让学生小组内互说,再全班沟通。四、全课小结。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笑笑一家特殊喜爱旅游,他们听说抚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确定开车到抚顺来旅行,可是他们没来过,不知道车往哪开,谁能帮着想想方法?有了路途图,还要相识路途图才能不迷路,所以相识路途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识路途”。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当做几路公交车?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途(1)从十道街动身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
5、再向行驶站到友情宾馆,再向行驶站到劳动公园。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途图。细致看图,你能根据1路公交车的路途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根据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2、小组探讨,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途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相互说一说。(2)从劳动公园动身向行驶站到友情宾馆,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十道街。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4、比照答案订正错误。(三)看路途图回答
6、问题(1)小明从三道街动身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途。(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沟通你的行车路途。(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沟通。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依据须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三、自主参加、拓展练习。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途图。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途,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在书上。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
7、先弄清它的内部路途图,防止迷路。我想这肯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提问: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四、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笑笑游完抚顺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龙潭大峡谷游玩,这是龙潭大峡谷的路途图,她应当怎样走?五、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途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2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2-93)1.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学问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娴熟驾驭。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
8、、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详细支配如下表。2.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详细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结果编出乘法口诀。在详细内容的编排上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8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熟识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视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视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总体看,逐步提高抽象程度。2解决问题的编排也是逐步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
9、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终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8的口诀之后,只在练习中以情境的方式,说明条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现实问题。9的乘法口诀之后,在情境图中,由学生自己组织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独立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在设计上,逐步增加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学问点目标:1、经验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洁的计算。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4、通过编制乘
10、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学问。实力点目标: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德育点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化,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1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索方法和学习阅历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应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高校生思维的空间,在相互沟通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觉汲取自己喜爱的思路,学习口诀、记忆口诀。2为了
11、更好地记忆口诀,在操作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肯定要记熟连加的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诀。这样,记忆口诀的负担不至于留在最终的“背诵”上,使难度适当分散。再是记忆口诀要把重点放在数目较大、简单混淆和比较拗口的口诀上。在训练时,应留意变换方式,以嬉戏和竞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爱好,提高学习效率。3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索供应感性材料的支持。书中的线段图是为学生思索问题做帮手的,不宜要求太高。4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提倡合作沟通。在教学中要留意避开以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减弱每个人“再创建”的机会。要实行适当措
12、施,有利于特性化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育。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老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3一、复习引入课题:1、上学期我们一起相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方位词语,谁来说说是哪几个词?学生说一说。2、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分辨这些方向的呢?学生做一做。3、在地图上我们又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老师课件展示四个方向,学生看一看。4、今日我们接着学习“分辨方向”。二、探究新知:1、老师引语:同学们真棒!为了嘉奖你们,老师打算带大家到笑笑的学校去参观。老师课件展示学校及四周建筑物图。2、请同学们细致视察画面,从画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索一下,然后与
13、同桌沟通一下,最终老师要请同学们向全班汇报。3、学生汇报视察到的信息。老师将汇报到的建筑物贴片贴在黑板上。4、怎样描述更清晰一些呢?老师将另外的四个方向统一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5、请同学们用描述方向的八个词来说一说笑笑学校四周的建筑物。老师课件展示题,让学生说一说。三、制作方向板:1、老师展示方向板,学生观看。2、老师指导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最终把纸摊开后再对角对折。在出现的八条折痕上标出八个方向。3、同学沟通谁的方向板做得好,谁的须要改进。四、利用方向板:1、在教室里分辨八个方向。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同
14、学。五、实践综合应用:1、老师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学生视察。2、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乡。3、完成书上第23页的第1题。4、学生看书第23页第2题,说一说图中建筑物的方向。5、老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做嬉戏:说一说小乌龟的四周的数字各在小乌龟的什么方向。6、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内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六、全课小结:1、除了今日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方向的例子,你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关的学问或者例子吗?2、说说你在今日的课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方面须要再努力。七、作业:请同学们依据今日学习的学问和自己每天放学回家所走的
15、路途,设计出自己的回家路途图。教学反思:1、我以“参观笑笑的学校”为引子,以解决“笑笑学校的四周有哪些建筑”为导线,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实力。2、教学设计时我主动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阅历,在教学中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的情境,引起学生高度的爱好和留意力。3、为了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提升、建模,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方法,我在体验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制作方向板的练习。4、在“说说你的四周什么方向上有哪些同学”的过程中,我请相邻的的同学说方向,从而让学生感知方向的相对性,知道以不同的事物为中心,同一事物会处在不同的方向上。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4教学
16、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内容简析例1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状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经验相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3、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及初步的视察、概括实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精确求出余数。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摆
17、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验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准备请2个好挚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觉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慧的小挚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
18、份有几个?(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原委应当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沟通获得信息。(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9、。(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状况。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学生利用学具操作。沟通发觉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2)在沟通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老师巡察,选取典型案例。老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余数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沟通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20、算式表达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刚好消化汲取,请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老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学生探讨后归纳: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探讨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四、课末小结,融会贯穿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慧的你能帮老师简洁总
21、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课,我运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款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状况,唤醒学生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同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沟通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索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胜利的喜悦。我的反思: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
22、)72=3(盘)1(个)余数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内容简析例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得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探讨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视察、操作、探讨、合作沟通、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阅历,发展抽象思维。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胜利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3、,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操作实践法:假如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假如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状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8根 84=2(个)9根 94=2(个)1(根)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
24、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好玩,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学问就是我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日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好玩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1)老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2)学生思索: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打算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状况)(4)依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2、沟通反馈。老师组织全班沟通,依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3、视察对比,发觉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现在,老师要请小挚友们细致视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觉了什么?(2)组织学生探讨:你们发觉余数有什么规律?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3)老师小结并板书: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需比除数小。余数除数。(板书)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