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9013639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精编.doc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经验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培育学生联想推理的实力。3、联系实际,对学生渗透思想教化。教学重点:经验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驾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我们班的小画家白宗岳和宋润杰画的画。这幅画的是猴妈妈,这幅画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在漂亮的花果山上,由于猴妈妈突出的表现,得到了猴王的表扬,并奖给猴妈妈12个又大又肥的鲜桃。同学们,请你猜一猜,猴妈妈是怎样处理这些鲜桃的?说说你的理由。(评析:让学生去猜一

2、猜,激发了学生的爱好,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揣测猴妈妈可能要把这些桃平均分给小猴吃,从而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二、新课1、老师:猴妈妈是这样想的:我有12个桃,每个孩子分4个,正好分完。请你算一算,猴妈妈有几个孩子?学生思索后发言。用以前学过的学问可以得到以下4种算法学生1:124=3学生2:34=12学生3:12-4-4-4=0学生4:4+4+4=1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让其他的学生能听懂,并做出简洁的评价。老师:这几种算法,你最喜爱哪种?说说理由。老师:试试看,用你喜爱的方法计算卡片上的题目,验证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出示卡片:102=153=164=205=老师:通过刚才的

3、计算,你想说什么?(评析: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一算猴妈妈有几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新学问的学习,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多种算法,力争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注意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和仔细倾听的良好习惯,而通过验证活动,则让学生自己本能地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比较简便。)2、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算出了猴妈妈有3个孩子,猴妈妈也可以这样分:把这些桃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几个?学生列出:123=4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是怎样算出来的。(评析:这一环节过度自然,既复习了除法的含义,又体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3、老师:猴妈妈正想把这些桃平均分给它的3个孩子,有1只小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4、。你猜,它提出了什么看法?应当怎样分?引导学生知道,有好东西时不要自己独用,要想着妈妈,想着别人。列出算式:124=3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它与刚才写出的124=3有什么不同?(评析:设计“小猴提出不同看法”这一环节,对学生渗透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提高数学课的人情味,同时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相识。)4、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老师:计算除法时,要看除数和哪个数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三、巩固练习1、你能很快地算出来吗?155 204 255183 305出示一组口算题,让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计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特殊地说一说像55= 、

5、11=这样的算式是怎样求商的?2、你知道这句乘法口诀可以算几个除法算式吗?三六十八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出示乘法口诀,让学生说出除法算式,特殊要留意像“五五二十五”这样的乘法口诀。3、自编5道除法式题,并用乘法口诀算出来。小组沟通。留意学生出现的问题,如:202= 引导学生用除法的意义来解答。4、课本练习题。四、 课后小结。(评析:本课的练习设计奇妙,层次感强,按部就班,步步深化,既须要独立思索,又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巩固了基础学问,分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2一、教学目标1、在简洁的揣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

6、是确定的。2、会用肯定可能或不行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务发生的可能性。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相识,必需让学生参加到活动中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体验。教学时,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好玩的揣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老师应充分地给学生供应揣测、试验、探究、验证的时间,使学生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自己体会事务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三、学生分析我校是一所全州著名的学校,环境美丽,师资力气雄厚。教室里配备了电脑,为运用多媒体课件供应了条件,特别有利于低年级的老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市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

7、生的语言表达实力有了肯定的提高。教学中我始终培育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能把所学的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眼光来视察、了解四周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去发觉、分析生活。我班学生比较喜爱体育运动,特殊是足球,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有关足球的活动。四、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的手里有一枚硬币,猜猜这枚硬币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学生进行揣测)师:有的同学认为在左手,有的同学认为在右手,在这种不能确定的状况下,我们可以怎么说?生: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评析 引入比较自然、合理。)师:你们瞧,硬币在老师的右手。(出示硬币)师:硬币有两个面,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老师这样一

8、抛(抛硬币),硬币落下后,结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抛硬币的嬉戏,好吗?( 评析 刚提出问题没让学生进行揣测,就让学生做试验验证,没有引起学生的心理须要。可让学生揣测,再验证。)(板书:抛硬币)(二)实践验证,探究求知1活动一:抛硬币。(请一学生抛硬币,其余学生做记录。)(评析这种嬉戏简洁、易操作,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体验。)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你们的记录单,谁情愿告知我硬币落下后的结果是什么?生: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板书:可能)师: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评析此处若能就抛硬币深化绽开,

9、引出不行能肯定更好,下面活动太多,没有层次有些杂乱。)师:为了表扬大家通过视察、思索发觉了新学问,我们再来玩个嬉戏吧?2?活动二:摸球。(出示袋子)师:这里有1个袋子,我在里面放入3个红球、3个绿球。假如从袋子中随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请同学们来摸一摸。(小组合作摸球:小组长装球,记录员记录,其余同学摸球。)(各小组的记录员汇报摸球的状况。)师:从摸球嬉戏中你发觉了什么?生:我们摸到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师:在盒子里能摸到黑球吗?为什么?生:不行能摸到黑球,因为我们没有装黑球。师:除了不行能摸到黑球,还有什么颜色的球不行能摸到?(板书:不行能。)师:老师有一种魔法,

10、无论谁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球,我都能猜到摸的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信任吗?生:不信。师:谁来摸摸看,留意视察,看谁最先发觉老师的隐私。(学生摸,老师猜。)师:老师怎么猜得这么准?谁发觉老师的隐私了?生:老师袋子里全是蓝球,所以摸出的肯定是蓝球。(出示袋子里的球,板书:肯定。)师:同学们真聪慧,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生:想。师:请这三组的同学分别在袋子里装10个球,让老师不行能摸到红球;这三组的同学请你们也分别装10个球,但是要让老师一摸就摸到红球;这两组的同学请你们也装10个球让老师有可能摸到红球。装之前先商议一下,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装好。( 评析 让学生在活动中反馈什么现象是不行能可能肯定,有

11、助于学生加强对确定不确定现象的理解。)(三)实践应用1?活动一:结合生活阅历,分析生活中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师:同学们通过抛硬币、摸球嬉戏发觉,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发生的,有的事是不行能发生的,还有的事是肯定会发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推断一下这几件事是可能、不行能、还是肯定会发生的。(1)西瓜变桃子。(2)我们会长大。(3)明天会下雨。(4)人要喝水。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你能举出事例吗?(学生举例)2?活动二:足球竞赛。(课件播放:红队和蓝队实行了一场足球竞赛,竞赛中,红队和蓝队各踢进一个球,比分是1比1,整场竞赛立刻就要结束时,红队得到一个罚点球的机会,打算射门。射门后竞赛就结束。

12、)师:同学们,竞赛立刻就结束了,红队能踢进去吗?生:可能踢进去,也可能踢不进去,我希望他们能踢进去。师:假如红队踢进去了,竞赛结果会怎样?生:红队肯定取胜。师:假如红队踢不进去,竞赛结果又会怎样?生:红队就不行能取得成功。(四)课后小调查师: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是肯定发生的,什么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什么事情是不行能发生的。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中。四、教学反思1?把问题情境生活化。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抛硬币作为帮助人们作出两难选

13、择时常用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因此,从抛硬币这一生活现象引入,有效激发学生的新奇和爱好,使学生产生想弄清抛硬币背后存在的数学事实,从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抛硬币的探究中。2?以猜想实践验证为活动主线,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体验事务的可能性。对数学的相识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教学中支配了抛硬币、摸球等嬉戏活动,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体验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学生通过猜想实践 验证来获得结论。活动中充分地给学生供应猜想、实践、探究、验证的时间,使学生亲身经验对不确定现象的探究过程,获得直观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活动阅历。3?组织嬉戏,激发爱好。依据我班学生好动、新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支配了一系列富

14、有情趣的嬉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加学习的主动性。4?结论要从实践中得出。第一次教学时,无论是抛硬币活动还是摸球活动,我都是让学生先猜一猜,再实际地抛一抛、摸一摸。我发觉这样一来,结论实际是学生在猜的时候就得出了。因此,其次次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猜,而是让学生干脆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结论。5?活动的要求应由学生自己提出。在学生装球老师摸球的这一活动中,假如要求不是由老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相互提出、相互摸球,老师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来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五、案例点评本案例设计比较精致。比如让学生自己装球,使老师摸到的肯定是红(或有可能是红)球的活动,使学生在直观的活动中体验客观事务的

15、不确定性。不足之处是活动较多,没有明显的层次。如在抛硬币时,只是让学生体验了可能性,接下来又换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摸球嬉戏。若是能就抛硬币深化绽开,如提问硬币可不行能到天上去硬币肯定会落到地面上吗?,让学生体验确定不确定现象,则效果就更好。或就摸球嬉戏深化绽开都可,下面的嬉戏就可作为巩固练习。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3教学目标:1、让学生比较娴熟地利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法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学生提问题的实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学生都能学到所须要的数学学问,让思维灵敏的学生能拓展应用学问,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思想。3

16、、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教学重点: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学问。教学难点:使学生运用6、7、8、9的乘除法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打算: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和谁一块儿去的?师:在游乐场里,你看到了哪些嬉戏项目?二、问题探究1、视察主图,明白图意。今日,我们玩的第一个项目是小火车。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小火车的旁边,同学们,你们望见什么?2、确定学生视察仔细,现在丁丁和丽丽要考考大家,你们接受挑战吗?请一位学生说说丁丁提出了什么问题?谁能情愿解答这个问题?确定这位学生说得好,再请一位同学

17、说说丽丽的问题。谁能情愿解答这个问题。确定这位学生解答得好3 让学生同桌互动4 反馈我们先请大家来提出问题。谁情愿先说呢?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确定解答学生做得,再请一个学生提出问题。5、谁能解决这个问题?6、有9个人坐碰碰车,够吗?三、体验感悟今日的飞行塔和同学们平常玩的不一样,老师在飞行塔里的每一架飞机上都贴上一道算式。只有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飞机才能真正起飞。四、实践应用练一练1、第1题 同桌同学相互竞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2、第2题 独立完成。老师指导。3、第3、4题:小组同学一起完成。五、小结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游乐场提问: 回答买5张碰碰车的车

18、票须要多少钱? 55=25(元)24人能坐满几节车厢? 244=6(节)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4一、教学目标:1.经验视察、发觉、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肯定的审美体验。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驾驭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二、教学重、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老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探讨课题,激发学生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爱好。: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随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O后再插入,再请

19、这位同学洗几下,绽开扑克牌,立刻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课堂反应:学生特别宁静,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深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争论。)师重复以上活动2次后提问:(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缘由吗?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2)你能说明为什么老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0吗?(小组探讨)(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实行从学生最熟识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相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全部新学问的学习都以对相关详细问题情境的探究作为起先

20、,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学问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3)通过扑克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在最终沟通归纳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探讨”的成果,对最终形成规范、正确的结论是有贡献的,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留意学习方式和“探讨”方式。这也是对他们从事科学探讨的情感看法的培育。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展学生实践应用实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2.老师揭示谜底。利用“Z+Z”课件嬉戏演示牌面,请学生找一找哪张牌旋转180O后和原来牌面一样。3.学生通过动手分析上述扑克牌牌面、独立思索、探究、合作沟通等活动,得到答案:(1)只有一张扑克牌图案颠倒后和

21、原来牌面一样。(2)其余扑克牌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因此,老师事先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随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就可以立刻在一堆扑克牌中找出它。(反思:本环节是在扑克魔术揭密问题的详细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视察、发觉、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发展空间观念,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从而培育了学生视察、概括实力,让学生尝到了胜利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觉思维的火花。)(二)学生分组探讨、思索探究:1.师问: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与这张扑克牌一样,旋转180O后和原来一样?生举例: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2.你能将下

22、列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O,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索,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利用 “Z+Z”演示其旋转过程。)3.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上面的这些现象,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学生实行发觉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 “动一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三)老师明晰,建立模型1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O,假如旋转前后的图形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2.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

23、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80O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四)说明、应用与拓广1.老师用“Z+Z智能教化平台”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探讨、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计算机Z+Z智能教化平台技术,通过图形旋转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一个几何说明,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相识。)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3.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4平行四边形是

24、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学生分组探讨沟通并回答。探讨:依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分组探讨沟通并回答。探讨:依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5逆向问题:假如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肯定是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探讨回答。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必需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于我在上课时强调学生先独立思索,再由当天的小组长组织进行,并由当天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状况(每个小组有一张课堂

25、合作学习参考表,见附录)。)(五)拓展与延长1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很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2.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怎样确定?(六)魔术表演:1.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上,然后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得到右图,你知道哪一张扑克被旋转过吗?2.学生小组活动:以“引入”为例,在一副扑克牌中,拿出若干张扑克牌设计魔术,相互之间做嬉戏。(新教材的编写,着重突出了用数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而不是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与现实生活联系亲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收获,共同共享胜利的喜悦,同时能调整课堂的气氛,培育学生之间的情感。只有这

26、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意识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四、案例小结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育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与合作沟通的重要途径。”“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改变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给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很多学生来说,“扑克”和“嬉戏”是很感爱好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来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加很多乐趣,

27、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需回来于生活,学生就能在嬉戏中学得轻松开心,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5教学目标:1. 通过视察活动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看到的形态不一样,并且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 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哪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分辨从上面、侧面、背面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3. 发展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能结合详细事物分辨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态。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8、教具打算:长方体、正方体几何模型各一个;各种几何形体的实物。学具打算:小长方体、正方体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日我们要来学习第三单元(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同学们可能会猜想:老师叫我们看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激起爱好。)老师坐在小凳子上,分别请三位学生站在老师的正面、侧面和高处拍照。在电脑上展示刚才拍的照片。生:这些都是老师吗?为什么不一样呢?师: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确定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也离不开讲台。今日,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视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视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态。小结:刚才我们用相机当成自己的眼睛让同学们发觉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视察,所看到的画面是不

29、一样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看一看。二、视察、沟通(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视察讲台。(1)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视察这张讲台,然后相互说说视察到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视察、沟通。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学生活动。留意: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有序的视察。如,可以先引导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视察,再帮助他们调换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视察的方法。(3)汇报沟通。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视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生:我站在左侧面,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这里(指了指侧面)师:哦。看到了两个面,这是左面。生:我站在讲台的前

30、面,也看到了两个面,是上面和前面。(让学生指一指)生:我视察到的讲台的形态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站在这边(指了指右侧面)师:同学们视察的很细致,还有哪位同学是怎样视察的?(学生可以从一个角看到三个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个面,又或者在每个面前蹲下来,看到一个面。)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觉,站在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三、巩固练习。1. 出示课本的视察讲台图。2. 说一说图上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3. 想一想,说一说。师:请同学们思索一下,图中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面?生:我先说图上的

31、老师。我认为老师可能看到讲台的上面和前面。生:我不同意。我觉得老师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面的一面。(左面)生:调皮是站在右角边,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师:为什么?生:我刚才在视察物体时体会到的。假如不是站在桌子的一个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个面。小结:通过上述验证活动引导学生发觉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视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4. 连一连(1)根据刚才探讨的结果,让学生连书上的图。(2)沟通。(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是谁看到的。)四、认一认1. 自己看书,相识长方体的上、侧、正面。2. 沟通、体会长方体的上、侧、正面。(1)老师拿出一

32、个长方体,分别指着上、侧、正面,让学生说说是哪个面?同时板书。(2)再将一个长方体不停地变换着摆,每次都让学生指出上、侧、正面,从而加深理解:一般朝上的那个面叫上面,对着视察者的那面是正面,两侧的面称侧面,最终让学生自己说说,只要意思说对即可。(3)拿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上、侧、正面。(4)拿出一些长方体形态的实物,让学生指着说说它们上、侧、正面在哪里?小结:通常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朝上的一面称为上面;面对自己的那一面称为正面;两侧的面称为侧面。五、完成练一练1. 第一题。(1)引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同桌沟通。(2)反馈:说一说你的同桌对了没有,假如错了帮他订正过来。2. 口算学

33、生独立计算,小组沟通反馈。3. 连一连,说一说。4. 视察一个物体,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六、全课总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回家视察一个物体向家长说出你看到的面。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6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验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依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教具打算: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爱魔术表演吗?生:喜爱。师:今日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

34、术表演吧。(出示主题图)二、新授,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画面。师:多奇妙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许多奇异的数学学问,不信大家细致的视察一下。2、提问题。师:小挚友视察得很细致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沟通一下。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条鱼?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解决问题。师:小挚友们很了不得,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生:2+2+26(朵)其次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个)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视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觉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1:加数相同。师

35、: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生动手写: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三、巩固练习1、出示图:生说,师推断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相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用的解决方法,然后着重相识几个几连加。引导学生充分经

36、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实力的提高都是特别有益的。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7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相识角,通过视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2、经验视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实力、抽象实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3、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沟通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初步形成评价意识。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建立自信念;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依据角的特征分辨角。教具打算:学生打算:剪刀一把、三角板一块、白纸一张。老师打算:直尺、各种形态的继母

37、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白纸各7张;长条12根;图钉若干。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揭示课题1、感知生活中的角。(1)课件展示实物(红领巾、钟面、吸管、方向牌)。(2)找一找以上实物中的角分别在哪儿,引导学生把角比划出来。(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抽象出角)。(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方式一:沟通课前收集的信息。方式二:现场收集生活中的角。老师交待收集的场地范围(教室)和沟通的时间(2分钟)。学生收集、沟通信息。反馈。(引导学生边说边比划出角。)2、揭示课题。师:通过发觉,知道了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日咱们就一块儿去相识角。板书:相识角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1、画一画,剪一剪。老师给每个小组供

38、应各种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积木)。(1)老师交待操作的要求:学生在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再把它剪下来。(2)学生自行选择工具,实施活动。(3)集体沟通:把剪下图形中的一个角比划出来。2、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1)摸一摸刚刚比划的角,有什么发觉?(2)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状况:尖尖的。A、示范摸到角的哪个地方是尖尖的,引导全班学生再次感知。B、取名称。师:其实这个尖尖的是一个点。(板书)知道了这个点叫什么吗?想给它叫什么?(把学生取的名称写下来。)C、得出名称。(板书:顶点)平平的、直直的。A、引导全班再次感知。B、抓住学生发言,得出名称。(板书:边)、3、小结:像这

39、样的图形我们说它是一个角。4、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样子,可以用喜爱的方式比划比划。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1、活动(一):找一找。(1)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袋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2)反馈摸出的图形有:(3)分组沟通: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每个图形有几个角?(4)用手势反馈。学生可能对第三个图形有异议。老师抓住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作评价。)2、做一做。(1)交待活动要求:在组内选择有用的材料(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纸、长条、图钉)制作一个你喜爱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两边。(2)学生选择喜爱的学习方式起先活动。(3)组织学生参观作品。(4)学生质疑、评

40、价、提问。如:能告知我这个制做的角在哪儿吗?四、延长1、小结:今日咱们相识了一位新挚友角,关于它你了解了多少?(激励看书)2、延长: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查有关资料,了解有关角的学问,咱们下节课再接着沟通。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8教材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相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41、,使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当比较感爱好。学情分析学生新奇心强、活泼好动,擅长仿照,身心可塑性强。由于年龄小,学生有意留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组织活动,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参加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学以致用。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初步相识条形

42、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 使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索,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情感、看法、价值观使学生参加合作沟通的学习活动,培育主动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相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

43、题。教学过程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9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娴熟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难点:培育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打算: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答案56=答案35=答案246=答案305=答案153=答案244=答案306=答案155=答案二、解决问题1、出示P43第4题图(一):你看到什么?茄子老师要我们怎样做?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然后指明沟通:为什么用除法?84=2是什么意思?2、出示P43第4题图(二):你知道什么?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沟通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它们用了哪句口诀?44第6题细致看一看,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