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范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2、,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6.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8.用
3、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翻译: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翻译: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3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足肤皲裂而不知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A BC D6.走跑 卒最终、最终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8.(共6分)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
4、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看法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9.C(3分)(20xx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5、,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小题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主子日再食(
6、)(3)腰白玉之环( )(4)媵人持汤沃灌(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小题3:第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小题4:第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具体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小题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缘由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参考答案:小题1:向 两次 腰上佩戴 热水小题2:以为心中有足以让他感觉欢乐的享,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小题3:借书之难;求师之艰。小题4:反衬我求学的艰辛与刻苦。小题5: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启示:略。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
7、题。(17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舍 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右手握管处,指 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灵敏。四方征索者,不起草, 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钞:后来写作“抄”。7下列选项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钞己/朗读一
8、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B.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C.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D.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8.说明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烨然若神人 ( )(3)后名读书之斋( ) (4)四方征索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 分)(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10. 比较两文,结合文章详细说说文中主子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答案:7.C8.(1)同“披”(同“披”,穿) (2)光彩显明的样子 (3)命名 (4)征求9.(1)因为内心有值得
9、欢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他)在当时很出名气。10.(1)学习勤奋(1分),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1分)。(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1分),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1分)。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肯定要亲自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之后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数次。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出名气。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4余幼时即嗜学。家
10、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
11、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一日与游酢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注释: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颐,即程颐,北宋闻名理学家。时:人名,杨时。1. 说明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或遇叱咄 或:(2)主子日再食 再: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3. 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4. 文段中的宋
12、濂与文段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看法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参考答案:1.(共2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1)有时候 (2)两顿2. (共4分,写对一句得2分)(1)因此人们大多情愿把书借给我。(2)我穿着旧棉袍破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艳羡人家的想法。3. 幼时借书抄书的勤劳辛苦;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艰辛。(答对1点,得1分,共2分)4. 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评价示例一:我赞同这种师生关系。老师是长辈,是学问的传授者,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评价示例二:我不完全赞同这种师生关系。师生应是同
13、等的挚友关系,这样才能沟通心灵,发挥更大的潜能。(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共2分)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5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14、,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说明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无从致书以观( )(2)门人弟子填其室( )(3)持汤沃灌( )(4)腰白玉之环(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3文中详细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验时,插入“同舍生
15、”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_参考答案:1(1)致取得、买到(2)填挤满(3)汤热水(4)腰挂在腰间2(1)(我)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因为内心有足以欢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欢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3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寒冷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4用意: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艳羡别人的
16、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学问,获得学问为乐。收获要点:(1)不求物质享受;(2)刻苦学习;(3)用心向学。(4)物质上不艳羡,更不攀比。(答对其中二点即可)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
17、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0.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腰白玉之环 腰: 媵人持汤沃灌 汤: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2.第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13.第
18、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具体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10.于:向。被:通“披”。腰:腰佩。汤:热水。11.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12.幼时借书抄录,成年远行求师。13.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显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14.开放题,只要学生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溢而欢乐的。为达到这个目标,全部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二: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苦
19、痛,我们都能坦然面对。(云南省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7(三)文言文阅读(16分,1113每小题3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至合,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
20、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跑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差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
21、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宫。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思泽。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恩数犹洽依旧蒙受皇恩陟登。踬跌倒。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
22、元璋的结发妻子。11、下列加点词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B、犹幸预君子之列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德好的人C、上感悟,遽起遽马上,匆忙D、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左右侍从,近旁的人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B、以中有足乐者以资冥福C、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命即其家斩之D、其有疾乎其真无马邪13、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和笔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甲文中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乙文中的笔记则是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B、甲文宋濂具体讲解并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借书求师之难、奔跑之劳、生活之苦,目的是勉励后
23、辈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用心治学。C、乙文朱元璋在孝慈皇后的劝谏下,两次免了宋濂的死罪。孝慈皇后前后两次劝谏的方式如出一辙。D、甲文以记叙为主,兼以争论,对比显明,很有劝服力;乙文主要通过对朱元璋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传神的刻画了他困难的性格。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2)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答案:11B12D13C14、(1)假如他们学业有不精通的,品德有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专心不如我专一罢了,怎会是他人的过错呢?(2)(皇上)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发觉)宋濂正和同乡聚
24、会喝酒赋诗。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8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25、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说明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1)援疑质理: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期在必醉: (4)造饮辄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_。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文中人物的家庭状况,请你说说两个人对此家境的看法。并谈谈你喜爱哪个人物?为什么?(3分)答:_参考答案(1)援:引,提出 (2)患:担忧(3)期:期望 (4)造:往、到。1)经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自抄
26、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刚好归还2)喜爱读书,但只求领悟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说明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悟,就会兴奋得遗忘吃饭答:五柳先生对待家贫的看法是超然的,是明哲保身安贫乐道的。(1分)宋濂的看法是自强不息,坚韧地变更自己命运。(1分)只写喜爱哪个不给分,要说明喜爱的缘由才给分。(1分)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见足下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27、。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全部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足下:敬称,您。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日力:岁月。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C. 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 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28、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13.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10.D11.(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缺憾没有和您见面。12.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
29、义经术/当不止此耳。13.(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 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0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30、,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说明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录毕,走送之(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右备容臭( )2给句子中加粗字注音。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3翻译下面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31、之奉不若人也。_4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和成年后求师这两方面的艰难。请简要回答文末“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_5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_6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缘由是什么?_7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当如何看待这种学习看法和从师尊师方式?_参考答案:1走:跑。俟:等待。汤:热水。臭:气味,这里指香气。2箧(qi) 烨(y)3因为心中有足以欢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4表现在三方面:幼时借书以观,录毕送之,得以遍观群书。(得书)加冠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卒获有所闻。(从师)从师学习衣食住行的艰难。(生活)5优越
32、学习条件:“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6缘由: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7言之有即可。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
33、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来宾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常手借抄来
34、之书,隆冬季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论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艳羡,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答案:C(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尊敬地请教D试题分析:A.动词,亲自;名词,手。B.动词,担忧,忧虑;名词,祸害,灾难。C.跟从,跟随。D.比得上;你。留意关键词“援:引、提出。质:询问”的说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处于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艳羡”的说法不正确,“略无慕艳意
35、”即是印证。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实力,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实力和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实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留意理解,避开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纳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殊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需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依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
36、的方法。做这类题目时,肯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文言文学问和自己的理解去仔细辨析、衡量。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37、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据后汉书改写)注释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8说明加点字的意思。(2分)(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10甲乙两文
38、都说明白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3分)答案:(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9(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分)(2)猪的主子对他不回来感到惊奇,去找寻他。(留意“怪”的意动用法)(2分)10.围绕“勤奋能使人有所作为”来谈感受。(联系实际1分,感受2分)译文承宫,琅琊姑幕人。年少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望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爱,便遗忘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子对他还未回来感到非常惊奇,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望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
39、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挡,猪的主子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许多年后,最终精通了春秋这本经书。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
40、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子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跑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
41、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5.说明句中加点词语。(2分)(1)俟其欣悦_ (2)持汤沃灌_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计日以还 B. 从乡之先达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而承天子之宠光C. 是肤皲裂而不知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久而乃和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本文作者是怎样劝学的?(4分)答案:15.(1)等待,等到。 (2)热水16.B17.因为心中有足以欢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18.作者现身
42、说法,首先生动而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跑之苦,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知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朕:皇帝自称。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