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成语故事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经典成语故事范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儿童经典成语故事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突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淹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惶起来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马上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议对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惶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打算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看法。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大水不行能突然而来,肯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接受了王商的看法,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渐渐复
2、原了。调查下来,的确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实力排众议很赞许。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想方设法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最终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恳公正,不屈不侥。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儿童经典成语故事2三国的时候,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将叫吕蒙。因为小时候家里贫困,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
3、识浅薄,见识也不广。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当的官职很重要,应当多读点书,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犯难地说道:“军中事务繁忙,唯恐没有时间读书了”孙权听了,开导说:“我岂是要你探讨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吗?只不过希望你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就够了。你说军务繁多,没有时间,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我还常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许多。”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今他起先抓紧时间读书。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方面的学问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你今日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那个阿蒙了。”吕蒙笑笑,
4、说道:“君子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改变这么晚呢!”?”以后,鲁肃便经常和吕蒙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特别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一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特别赏识,特别佩服。后来,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仔细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宝之中,这样就不简单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这就是“孙权劝学”的故事。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由此故事而来。“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能的人,比方人学识尚浅。成语中“阿蒙”比方学识浅陋的人。“非复吴下阿蒙”,指应
5、当刮目相待、用新眼光来看待事物。刮目相待:比方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作“刮目相看”。儿童经典成语故事3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打算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议统一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必需实力,一举歼灭它唯恐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打算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务必趁目前吴国衰弱马上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战胜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看法。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公
6、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兵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猛雄壮。其次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忧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此刻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摧枯拉朽(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裂开),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成语”摧枯拉朽”,形容战斗节节成功,毫无阻挡。儿童经典成语故事4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
7、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款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非常融洽。突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斗争,我肯定吩咐军队先退避三舍,假如还不能得到
8、您的宽恕,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胆怯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傲慢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成功。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比方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儿童经典成语故事5这个成语讲的是宋朝的杨时苦心求学的故事:杨时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进行学*。程颢死后,杨时又在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那时,他已经四十
9、岁了。有一天,杨时去拜见程颐时,恰逢程颐正在睡觉,而杨时与他的挚友游酢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便恭尊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了。古人对求学的看法尚且如此诚意,今人更需把握眼前良好的学*机会。儿童经典成语故事6: 分道扬镳: fn do yng bio: 分路而行。比方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南北朝时,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元志是当时的洛阳令,他很有才识,看不起那些无能的官僚。一天,他乘车在街上出巡。百姓见这前呼后拥的威势,都纷纷回避。正好,前面又大张旗鼓地走来一队人马。原来,为首的是大官僚李彪。按理,元志官小,要给李彪让路。可元志偏
10、不愿让,把路堵住。事情闹到孝文面前。李彪请皇帝评判。孝文帝笑道:还是分道扬镳吧!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前行。分道扬镳即提起m勒口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比方志趣不同,各走各的道路。儿童经典成语故事7毛遂自荐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紧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选择20个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来选去,最终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举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一再要求,才牵强同意了。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
11、跨上台阶,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洁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特别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子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厉声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英勇,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特别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立刻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出处:西汉司马迁史
12、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自荐:比方不经别人介绍,自我举荐担当某一项工作。儿童经典成语故事8一个人拿着一面盾牌和一枝长枪,在市场上叫卖。他举起盾牌,吆唤说:“我的盾牌坚实极了,什么兵器都刺不穿它。快来买吧!”呆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枪,吆唤说:“我的长枪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刺得穿。快来买吧!”有人问他:“拿你的长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怎样呢?”那人听了,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自相冲突”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矛”是“长枪”。有人的言语或行动前后正好相反,可以说他“自相冲突”。哲学上用“冲突”来指相互依附又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儿童经典成语故事9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实行起义,抗拒秦朝的暴虐统治。农夫起义军的领
13、袖,最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实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
14、饭,17咳嗽俅三天干粮,然后传蟿17吩咐: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旁边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方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肯定要夺取成功的决心。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准备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很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0唐代高僧
15、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睬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有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许,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肯定会去
16、灵岩寺巡游,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真赵嘏巡游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头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行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1唇亡齿寒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歼灭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需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当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
17、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短暂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接受了荀息的计策。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宝贵的礼物,忽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给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挡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相互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
18、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挚友,莫非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果真,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歼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出处:唇亡齿寒选自春秋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唇亡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方双方关系亲密,利害相关。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2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严。释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夫纷纷举起义旗:抗拒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打算接着南下。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
19、渡过长江。船主是一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着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成风。”朱元璋明白这是庆贺帝王的话,心里特别兴奋,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相互表达庆贺之意。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明大祖。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3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某地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念,常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
20、不能做好一件事,不明白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态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态很美。他一听,连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望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原委怎样美呢?他怎样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最终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到处簇新,简直令人纷繁芜杂。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望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
21、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但是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4: 出尔反尔: ch r fn r: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冲突。: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冲突,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斗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兴奋,问孟子道:在这次斗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舍命的,他们眼
22、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非常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足够,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峻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切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孟子最终告知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指责他们、惩处他们。假如实行仁政,您的百姓
23、就会爱惜他们的长官,并且情愿为他们献诞生.儿童经典成语故事15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吩咐,联合齐、鲁两国歼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左传昭公十五年量:估量。根据自己力气的大小去做,不要牵强。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实事求是的看法量力而行力不从心比着被子伸脚doaccordingtoonesabilities法物所须,各以差降,士民之类,可量力而为之。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卷 上一篇:成语故事读书笔记 下一篇:一知半解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