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例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相识放大与缩小现象。2、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的特点。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3、使学生在视察、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实力。4、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
2、的特点。教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3分)1、课件出示主题图。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2、出示学习目标。1、相识放大与缩小现象。2、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的特点。3、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二)自主学习。(10分)1、课件出示例4:思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1先独立思索,再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
3、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两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可采纳什么方法验证?生:量一量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态没变。2、延长:假如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改变? 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视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沟通后汇报。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三)合作沟通。(10分)先独立完
4、成下面各题,再进行小组沟通(c2展示)1、比例尺1:2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倍。2、比例尺2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原来的图形( )倍。3、按 1 : 3 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四)质疑探究。(5分)什么样的比是放大?什么样的比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五)总结检测。(12分)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日的学习过程中,你表现如何?你有什么体会?2、检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图形按肯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2、能按肯定的比,将一些简洁图形进行
5、放大或缩小。3、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教学重点: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会把图形按肯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教学打算:方格纸、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课前口算。二、设情境、导新课。(1)放大现象。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观赏一下。(出示缩小后的图片)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师把图片渐渐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师:现在能看清晰了吗?是什么?美丽吗?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晰它们就要通过什么方法呢?(板书:放大。)(2)缩小现象。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师:看
6、得清吗?怎么办?2、教学例4。(1)出示图形。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相互说说。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老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一画。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2)假如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念吗?出示图形。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干脆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学生沟通探讨,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师: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学生画图,老
7、师巡察。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觉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3)探讨。(出示放大前和放大后的三组图形。)请同学们视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探讨,汇报结论。师小结: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的形态相同,大小不同。3、练一练。假如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改变?画画看。(1)在画图前,你有什么疑问或要留意的地方向老师提出吗?有学生可能提出:按13缩小是
8、什么意思?师:其他同学知道吗?请大家同桌相互商议一下应当怎样画。提问一生,明确画法。(2)学生画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3)想一想:缩小后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想比,发生了什么改变?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三、课堂总结。1、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2、你觉得今日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四、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3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洁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
9、缩小。2、使学生在视察、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洁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使学生在视察、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图景:看下面的图片,你们能说一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物体放大?哪些是将物体缩小?依据学生回答的状况,谈话导入:生活中存在很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探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出示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组织学生先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指出:
10、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就是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思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干脆看出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把两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问题:比较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让学生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或量一量的方法,发觉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之后让学生视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看发生了什么改变。结合详细图形,通过探讨、沟通,了解到: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态没变。问题:假如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改变?让学生探讨。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态不
11、变,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独立完成做一做,沟通是怎样思索与操作的,并刚好订正错误。3、总结问题: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觉?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态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二、巩固练习。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三、全课小结。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