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80664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中学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0xx年8月21日25日,我参与了在华中科技高校实行的中学物理老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老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溢。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化,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化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相识到学习和驾驭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驾驭一门学科学问更重要。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誉蔼琴教授

2、的讲座。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中学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须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详细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详细地介绍。我们听后有收获,也有思索。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其次天是北京海淀区教研员苏明义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这些精英对教化教学的关切和老师职业的执着追求,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学问,更有实战的阅历。这种阅历上升为他对教化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化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才智,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化追求有效

3、: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化须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沟通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化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阅历出才智(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阅历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珍贵,可以领会其人格魅力。许晓林、陈继明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化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假如没有老师的教化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养的凹凸有干脆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定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

4、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打算,以满意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驾驭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驾驭学生,了解学生。老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沟通,思想的沟通。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是很珍贵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

5、修养和素养,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专家型的中学老师,“学以致用,研学并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广泛沟通,资源共享”。在这几天学习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物理老师要时刻提示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爱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始终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爱物理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始终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实力。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应深化探讨教材为适应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

6、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究性的“问题”。这些探究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老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老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究”的探究。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探讨,驾驭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究,能较恰当地预料有关探究对学生的学问、实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老师对教材探讨得深透,探究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究。2、要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有利的情境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老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

7、例如,要依据教学的须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打算;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支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究的机会;要为探究留有较富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削减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究的余地,老师在教学中要合理支配时间,安排性与敏捷性相结合,保证“探究”的优先地位;要增加学生探究的爱好,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老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识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加探究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依据探究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嬉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加探究形式的趣味性。3、应对学生的探究赐予引导和帮助所谓自主探究,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究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

8、,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究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验由被动到主动、由依靠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主动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首先,对学生的探究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老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究,削减或避开无意义的探究。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老师应适当提示探究的方向,并当在不宜接着探究时相机予以提示。其次,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

9、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留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胜利的喜悦,增加接着探究的信念;也使学生刚好发觉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把引导探究和老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提倡“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究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好像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事实上,这是一种误会。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变更,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依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

10、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学问与自己已有的学问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学问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老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相宜的,值得确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状况而确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究,但并不排斥讲授。老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究与老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

11、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学问,更应以讲授为主。中学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解读新课标,老师们花了力气,学生费了时间,可教学目标却不能有效达成,教学效率也较为低下。因此,笔者反复回顾和思索及验证,有以下心得与大家商榷。误区之一:以速战速决的过程替代科学探究例如“电磁感应”的教学,新教材用三个课时渐渐展示,其内容与人类相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样。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连、逻辑线索清楚的整体,并通过大量的试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相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但有的老师只简洁地介绍几位科学家的独创和发觉,作为科普讲座式轻描淡写地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课堂教学中对学

12、生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的教化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的做法,看似节约了所谓“理论”教学的时间用于“习题”教学,却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学问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育科学探究精神、实践实力、创新意识。因此,老师应当加强学习,仔细领悟新课程理念,体会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主动作用。误区之二:以肤浅的提问当作探究教学个别老师把一个完整的物理问题表述划分为许多

13、支离破裂的“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小问题不停地问;有的老师上课的设计以“读一读”、“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练一练”、“思一思”的互动形式使课堂教学程序化。上述老师的方式和做法对活跃课堂起到肯定的作用,但肤浅的提问与表面喧闹的教学形式,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共享彼此的思索、阅历和学问,沟通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觉,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故而课堂提问肯定要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细心设计,问在关键之处,问在学生思维的薄弱

14、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误区之三:以简明轻快的试验换取习题教学时间大多老师把试验当作魔术表演,然后提一些简洁问题得出结论,就“简明、轻快”地完成试验,挤出时间让给习题讲解。例如“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老师分别做了锐角、直角、钝角三种状况下的试验演示,较具体地介绍完作图法之后,就板书出法则进行“思索与探讨”,随后补充大量的数学学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看,在对分力、合力、等效思想和作图的基本要领都没驾驭,还缺乏感性相识,学生对物理基本理论还很生疏,此时急于求成地引入数学定理,冲淡了对基础物理学问的驾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习题训练只会让师生跌入老师累、学生苦的低效的“题

15、海”教学漩涡。教学中,若遵循按部就班的原则,经过充分的视察和试验,自我总结或发觉其规律,使学生深刻理解其本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敏捷运用。在此基础上,补充必要的数学学问,拓展解题思路和空间,就水到渠成了。误区之四:以学问的拓展取代素养提高老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认为“一标多本”增加了教学内容和学生负担,对教材所编习题老师担忧太少,于是在必修本的教学中参人不少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在选修本的教学中参人大量高考要求的内容,在高考复习中参人高校一般物理学问和思维方法。这种教学内容恶性膨胀的反复循环,严峻地干扰了正常的物理教学,反而使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造成学生学问的不完整和基本功不牢,不利

16、于其学习。这样漫无边际地对习题拓展和延长,反而会造成习题教学的低效,出现严峻的两极分化,重重的压抑感在学生中充满着,会使学生成果出现大面积滑坡。新课程教学更加重视实力培育。新课后须要肯定量的例题,通过题目的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强化对学问的理解和驾驭,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但绝不是拓展了学问面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只会使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影响正常的习题教学。少量的一题多变、多解还是有益于习题教学的。因此,教学中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而要看作是活生生的有肯定阅历的人。当今社会,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习题教学”规律,踏踏实实地完成必修、选修、高考复习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任何拔苗助长都只会适得其反。总之,新课程提倡“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主动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学问与培育实力的关系,注意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学习。老师应敬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意不同学生主动参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驾驭和运用学问的看法和实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才是课改的根本。信任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会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发展,为课改供应自己合理化的阅历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