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8033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练习.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必备知识建构热点提分1形象鉴赏题(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第一步: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忧国忧民。第二步:分析描写,抓住特征描写形象的相关词语: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诗中对“酒”的描写有两处,第二联“酒为旗鼓笔刀槊”,最后一联“须臾收卷复把酒”,酒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凭借物。表现诗人心情的词语:

2、“醉”“胸中磊落”“空峥嵘”。可见诗人报国无门的惆怅心情。第三步:体察意图,注意联想作者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空有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无法得到施展,只能醉后写诗抒志,写完诗再端起酒杯,以酒为伴,才能得到短暂的痛快。参考答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一)形象分类(二)答题步骤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

3、追求、品性等)。(三)方法指导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形象(人、景、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分析景物所在的环境,把握景物的特点。3抓住表露形象、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鹖冠: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特点: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作用:以乐景衬哀情。布幔闲卷,蝴蝶翩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诗人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美好画面,反衬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情,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困苦中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理解颈联的意思,根据诗句的内容把握蝶、鸥的特点,再分析这两个形象与诗人形象之间的关系。“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中“娟娟”“轻”可见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这是乐景,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

5、往来的美好画面;再看诗中的情感,结合前后的诗句“愁看直北是长安”“老年花似雾中看”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愁”的,是沉重的,这是哀情,可见这是以蝶鸥自在轻快反衬诗人心情的沉重,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之情,即使如此仍思虑朝廷,更表现了诗人心系国运、担忧时局的悲悯情怀。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_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6、。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赏析能力。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句意比较容易理解,可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注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代风俗,这一天要置酒赏菊。韩琦:北宋政治家、诗人。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权位极重。虽身居高位,诗人却颇注重晚节之保重。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_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

7、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此诗是从外在的表现和从内在的精神塑造诗人的形象的,可以从这两方面分点回答。热点提分2语言鉴赏题(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

8、枝。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答:_第一步:找到语言风格明显的诗句“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至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语言风格可联系之前学习的知识,其特点是:对仗工整、用典精当、雅丽平整。第二步:分析手法从“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插田歌”可以看出是民歌俚曲。第三步:概括语言特点一读就懂,说明语言通俗易懂;描写农村生活,说明清新自然。然后概括一下写的内容: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参考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9、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请赏析本诗颔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精妙之处。答:_答案“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独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种事物连缀成文,构成幽深的意境,融情于景,表达了心情的孤寂。“砧杵夜千家”,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诗人巧借秋声秋色以渲染愁怀。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颔联,第一句“星河秋一雁

10、”,写了“星河”“一雁”“秋”三种意象,意境幽深,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这种寂寥、孤独又清冷的意境表达孤寂的心情。第二句“砧杵夜千家”,夜深人静之时,听千家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第一句写秋色,第二句写秋声,这一联借秋声秋色以渲染愁怀。2(2018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

11、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绣衣:官服。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铜鞮陌:代指襄阳。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答:_答案“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龙吟虎啸”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

12、中的“龙吟虎啸”和“和缓”这两个关键的提示词。“龙吟虎啸”应属于豪迈、大气的艺术风格,“和缓”应属于含蓄细腻的艺术风格。可从诗歌意象的选择、手法的运用、感情的细腻含蓄等角度分析作答。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_答案“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尽的思念愁绪。“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

13、“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能力。了解题目要求后,要快速对全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漠漠烟如织”“寒山”“伤心”等词语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忧伤、孤寂的;从“楼上愁”“宿鸟归飞”“归程”等词语来看,所表达的应是一种思乡、思人的感情;“何处是归程?”应是一种思而不得。“空”的作用就是更好地表达出了这种意境。热点提分3技巧鉴赏题(201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

14、?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手法分析环境烘托“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次要人物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细节描写“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参考答案: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

15、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上有什么特点?(二)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这首诗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琴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答案三、四句营

16、造凄冷肃杀意境,衬托之后的琴歌之美;七、八句从听者反应的角度渲染气氛,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末尾句写别宴上缕缕琴音触动诗人情感,进一步衬托琴歌效果。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解释,最后分析艺术效果。本题在题干中给出衬托的手法,答题时注意主体是“琴声”,“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营造凄冷肃杀意境,衬托之后的琴歌之美;“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从听者反应的角度渲染气氛,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写别宴上缕缕琴音触动诗人情感,进一步衬托琴歌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

17、村作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注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裛(y):通“浥”,沾湿。鬒(zhn)发:黑发。莱(li):草名,即藜。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答:_答案联想。“宿云鹏际落”一句诗人借助联想,看见云收而联想鹏落,生动地表现出宿云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明朗起来的情状。比喻。“残月蚌中开”一句中,诗人运用比

18、喻手法,写出了春天早晨,月亮渐圆,就好像蚌慢慢张开一样,珠光闪现在蚌中,把云敛月圆的清晨写得极富于生机。动静结合。“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两句中,前一句描写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是动景,“摇”字生动描画出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勃勃的情态;后一句描写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苔的情景,是静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形成一幅充满盎然生趣的画面。多角度描写(嗅觉、听觉、视觉相结合)。“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描写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是从嗅觉的角度;流水打击溪石,叮咚有声,是从听觉的角度;回环流转的细流,是从视觉的角度。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宁静清新的环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

19、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诗歌中圈出描写南国景物的诗句,理解其意思,看句中写了什么景物,如何来写的,体现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诗歌开头四句,照应标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宿云鹏际落”写的是“云”,意思是“宿云如落鹏之翼”,这是诗人的联想;“残月蚌中开”写的是“残月”,意思是“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这两句又使用比喻的修辞。从“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很见功力。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句中用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无以自守的情态,使用

20、动静结合的手法。这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转而看到回环流转的细泉。“抱叶”二句转写动物,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加动人。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昼梦杜甫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请从虚实角度简要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答:_答案颔联实写眼前春日桃花香暖、水边日落之景,颈联虚写梦中故乡的门巷已被荆棘掩没、中原君臣正被豺虎般强敌环伺的情景。虚实相衬,用暖意融融的美好春景反衬家园荒凉、国事维艰的惨象,体现了诗

21、人忧国思家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题干明确了手法和答题范围,要求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诗歌颔联和颈联,结合诗句从虚实角度逐步分析即可。颔联是诗人亲眼所见之景,春日桃花香暖、水边日落让诗人昏昏如梦。颈联就是诗人梦中所见之景,故乡的门巷已被荆棘掩没,中原君臣正被豺虎般强敌环伺,这是虚写。所见美好,梦境凄惨,两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增加了诗歌的内涵,深化了作者的感情。关键能力突破抓准意象读懂诗歌诗词鉴赏的核心是“理解”。概括起来,一是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理解,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理解。鉴赏包括四个方面:理解诗文,体悟诗人蕴含于诗中的情感;品味诗词中精妙的诗

22、句,赏析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知人论世,以求更精准地把握作品;给予诗人和作品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的评价、定位等。“理解”并鉴赏诗词的基本工具是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通过把握其特征,品味其内涵,探寻其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进而理解作者融注在特定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意象是承载着特定文化含义、蕴含特定情绪的词语。它是古典诗歌的“基因”,代代相传。储备并破解这些诗歌的基因密码,鉴赏就会变得轻松一些。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和事物,都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也即诗中景、诗中物。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其品格

23、情操、思想情感。也就是说,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在阅读过程中,要抓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和事物形象的特点及特定含意,即抓住重点词语,把握其外在特点;找准“物”与“情”的契合点,把握其思想感情内涵。如此便能够读懂诗歌。读诗歌时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出现的情况,如荷花、菊花、竹子等,这样的意象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如: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杜鹃”,次要意象是“流莺”。杜鹃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传说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

24、灵魂化为杜鹃。它的叫声被人模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中的杜鹃也就常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理解了“杜鹃”这一意象的内涵,也就理解了本词的主旨游子思乡,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漫不经心随意飞鸣的流莺与杜鹃形成对比,突出了杜鹃的善解人意。再如:(2018天津高考)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其中“

2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写景句,通过平旷的田野、从远处吹来的微风、长势良好的禾苗三个意象,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躬耕田园、避世隐逸这种宁静淡泊生活的喜爱。综合提能快训一、(2019郑州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注劳生:辛苦劳累的生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

26、秋景而深感遗憾。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D诗歌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B项,“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错误,“烟霞”,泛指山水、山林;“去”,离开。该句意为诗人辞别宿处的山水胜景离去。2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答:_答案视听结合。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

27、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反衬(或“对比”“衬托”)。“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反衬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巧妙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任答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

28、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遣词造句、手法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意象的选取等角度分析。“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两句写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从写景的角度看是“视听结合”;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看是“借景抒情”;从意象选取的角度看,“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反衬作者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从结构上看,前后呼应,紧扣标题;还可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二、2019吉林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

29、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理会:通达事理。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燕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了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

30、适的情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D项,“宠辱皆忘的态度”说法有误,“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分析错误。从原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为官期间,百姓不能幸福安康怀有一种愧疚之情,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所以选项中“宠辱皆忘的态度”的说法有误;另外诗歌没有详细描述聚会的场景,对于“闲适的情趣”只进行了简单的刻画。4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中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答:_答案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

31、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为比较异同题,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内容作答即可。根据对题干和诗歌内容的理解,从白诗“自愧”、韦诗“自惭”可以理解为两首诗都是表达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但是不同点是,韦诗是借助宴会的欢悦反衬对百姓疾苦的担忧,偏重对自身责任的警醒;而白诗则是直接抒发对百姓疾苦的愧疚,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所指更为深沉。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56题。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

32、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阖闾城:苏州城。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丞。5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也为诗人

33、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了氛围。B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该句中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因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样延伸。答案D解析D项,“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诗人的想象,是虚写,不

34、是“远景描写”。6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答:_答案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不同点: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刘诗用“青袍误儒生”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自己的前程。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本题中,两首诗歌都是诗人人生悲惨命运的体现,人生遭遇各种各样的贬谪,如“青袍今已误儒生”以及“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好友短暂相离,又无奈地分别,如“君去若逢相识问”“平明送客楚山孤”,展现出一种依依惜别的不舍情怀。(2)王诗通过“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展现出自己的高洁志向,即便是遭受贬谪,却仍然不改内心的高洁情操,极其鲜明的展现出不屈从于恶势力,凸显出一种顽强的斗争意识。刘诗用“青袍误儒生”的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情。处在唐朝,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青袍”这样的小官,是在耽误前程。据此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