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工业-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工业-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 2017 年高考题】 ( 2017新课标卷)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 1930 年,海德堡已成立了 6 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 4 5 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质量优 【答案】 4 A 5 D 5材料中提到海德堡印刷机技术
2、要不断革新,可知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水平,使得其产品在国际市场品质优良,表现在功能多 、 耐用性高等方面,即印刷机的质量优。款式新,不等于质量好。质量优才可以满足挑剔的国内客户,也能在人力成本高 的 竞争下处于优势,故 D 项正确。 考点:影响企业发展及影响企业集聚的区位因素。 【点睛】第 5 题需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材料中信 息 “ 不断刺激海德 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 ,使得 其产品在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而 C 选项是一个干扰项 , “ 款式新 ” 只代 表产品的外观新颖,不能代表产品内在的质量优,故排除。 ( 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
3、答 4 5 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 4 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 2010 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 2010 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4据图 4 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 原有工业基 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 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 纺织业原料短缺 5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答案】 4 A5 B 【解析】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
4、棉花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 D 错误。故选 A。 5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 上升; 而河南、江西 等 中部地区 ,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 因此 , 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 。 故选 B。 考点: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变化,产业转移的原因。 【点睛】本题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变化、产业转移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 4 题,要结
5、合图示信息和区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 ; 第 5 题,要明确 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的上涨是工业转移的原因。 ( 2017新课标卷)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 1998 年山西省有 1800 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 2014 年已形成 4 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个 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 6示意 1994年和 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
6、变化。 图 6 ( 1)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8 分) ( 2)分 析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6 分) ( 3)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 分) (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6 分) 【答案】 (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 2)(企
7、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 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 3)分析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 落的煤炭及带来的
8、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等方面分析回答。 (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可以从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等方面考虑;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 考点:工业企业的分布及形成原因,工业企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点睛】 解答此类题 需要抓住关键词,尤其是要关注限制性条件,如第( 3)题,问的是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而不少考生因没有看清限制词 “运输过程 ”,而错答;再如第( 4)题,设问中明显问的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 染可采取的措施,而不少考生回答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漏掉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措施,从
9、而失分。 【 2016 年高考题】 ( 2016海南卷)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 12 S-26 S)于 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 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 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 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 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 D.气候
10、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 1.B 2.D 3.A 【解析】 试题分析: 3.相比我国,马达加斯加 的设计水平不高。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由于“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会远离了部分消费市场;可以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目的。从材料提取信息“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说明我国在该地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故选 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审题,结合问题,利用文字材料提示找出答案。马达加斯加是非洲发
11、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除政策优惠外,劳动力是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 12 S-26 S)纬度位置,确定该国全年高温,不需要御寒的羊绒衫;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可以直接出口欧美市场。 ( 2016新课标卷) 自 20 世纪 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 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12、技术水平 4.20世纪 90 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 3.B 4.A 5.D 【解析】 试题分析: 5.随着 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应该改
13、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己的家电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考点:本组题考查产业转移知识,具体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 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转移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掌握相关 知识的情况,及学生的 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第 1小题明确“家电组装工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结合图示信息,产业逐渐转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劳动力成本是转移的主要因素。第 2小题有材料可知,越南劳动力价格比中国具备了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中国,市场条件不如中国。该题关键在于越南和中国的优势对比。第 3小题,中国家电产业
14、在丧失劳动力优势后,应该加大科技,研发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该题考查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掌握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和迁移是解题的关键。 ( 2016上海卷) (十四)重庆在产业结 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27.2009年到 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资源密集型企业 技术密集型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 A. B. C. D. 28.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答案】 27、 B 28、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工 业区位及区位影响。 【名师点晴】这组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是要有丰富资源的,如钢铁、冶金、采掘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投入资金多的,如钢铁、汽车、飞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求技术高的企业,如计算机、精密仪器、飞机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要求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如服装、鞋帽、装配厂等。 重庆国际贸易要注意题中的图,当地出口商品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不是依靠水运,需要的是高速交通;它对能原料需求量小,不是农产品输出。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的,只能是生产成本较低,即是劳动力的价格低。 ( 2016上海卷) (十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16、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左右的结果。 21.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 A德国鲁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 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22.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 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 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 【答案 】 21、 C 22、 B 【解析】 试题分析: 21、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口法国的铁矿;中国京津唐工业区靠近煤、铁资源产地;日本阪神工业区煤、铁资源都
17、是依赖进口;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靠近铁矿和煤矿产地。选 C正确。 22、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发展是依靠技术,优美的地理环境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发展,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环境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选 B正确。 考点: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名师点晴】题中的工业区都是传统工业区,早期的钢铁工业是在煤炭资源或铁矿资源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日本本身缺少这些资源,钢铁工业是临海型的,即靠进口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是新兴工业,是技术导向型产业;其主导因素是知识、技术和环境及高速交通;对能源原料需求少;其市场面向全球,不是当地市场。现代工业发展,劳动力的素质、市
18、场、交通、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而劳动力数量、原料、燃料影响力在下降。 ( 2016新课标卷)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 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 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 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 20 世纪 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
19、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 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 1.D 2.A 3.C 【解析】 试题分析: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3.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
20、优 势,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所以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基础好。 考点: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名师点睛】该题组文字材料字数不多,但隐含的信息量大,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与问题相关的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分析。第 1题最容易错选 A了, 20 世纪 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才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与同期的景德镇相比得出,改 革开放政策是佛山有而景德镇不具有的,而开放政策的实施利于引进国外生产线继
21、而发展陶瓷产业。第 2题,由文字材料中“佛山的陶瓷主产区划入中心城区范围”,进而联系该地城市发展,地价,劳动成本及治污成本的上升导致产业结构调整,陶瓷产业的外迁。第 3 题,提取文字信息: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明确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推理其产业基础好。 ( 2016新课标卷)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 1/4,是越南 /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 /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
22、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 4月底, 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 1-3题。 1.如果 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 /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 /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 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答案】
23、1.D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 3.材料表明,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越南、巴基斯坦美国的变化,从上述分析可知,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 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美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我国,国内企业仍向美国转移,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 考点 :产业转移的因素。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最近的实事为切入点,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因等知识点。“纺纱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事实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以及材料中“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美国的纺织行业工人工资由低到高依次为越南和巴基斯坦、中国、美国”这一有用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第 1题较为容易;而第 2题考生可能容易在“美国农业发达,高度的专业化、机械化”的知 识基础上误选 A选项,题干中“主要”两字很关键,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因此“投资环境”才是该企业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