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6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三年高考(2015-2017)历史试题分项精析版(原卷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发展) 2017 年高考 01.( 2017 年北京卷 文综 历史 12) 2016 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 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 B. C. D. 02.(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5)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 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
2、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0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6) 表 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 3% 20 130 103 74 1% 131 300 10 7 2% 300 以上 2 1 4% 小计 139 100% 表 1 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04.(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
3、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05.( 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6 年高考 01.( 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
4、耕 种面积, “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02.( 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03.( 2016 年江苏单科 卷历史 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
5、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04.(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文综历史 25)图 4 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05.(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2 卷文综历史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06
6、.( 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 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07( 2016 届安徽名校测试卷文综历史)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2
7、015 年高考 01. ( 2015 年新课标卷文综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02. ( 2015 年新课标卷文综 27)表 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 1 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 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03
8、.( 2015 年新课标卷文综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04.( 2015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 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05.( 2015 年广东卷文综 14)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
9、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06.( 2015 年江苏卷历史 4)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 1678 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 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07.( 2015 年海南卷历史 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
10、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 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08.( 2015 年上海卷历史 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 )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 2017 年高考 01.( 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 国语讲 “ 祀,国之大节 ”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 “ 政治的权力 ”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02(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7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11、文综历史试题)汉武帝时期 “ 建酒榷以赡边 ” 对酒实行专卖,但十七年之后重新允许民间酿酒,自由买卖,而国家对酒征税。东汉政府沿用对酒征税的制度,但常因水早灾歉,宣布禁止酿酒。两汉时期酒政的变化表明 A. 商业发展推动了政府政策调整 B. 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 重农抑商是政府决策主要依据 D. 酒政成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 03(苏州市 2017 届高三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 工之子恒为工。 ” 国语 齐语 “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 荀子 儒效 “ 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 唐六典这种古代手工业传承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A. 保护手工业发展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需要 B. 我
12、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 C.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 D. 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04(宁夏银川一中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 -历史试题)左传 成公十三年载: “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用复合陶范铸造鬼斧神工的青铜礼容器和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考古发掘出夏商时期大量的青铜爵、鼎和箭头,意味着这种技术成果主要体现了统治者 A. 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 B. 征服自然和扩大统治区域 C. 提高贵族宫廷生活品质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利用神权的力量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2016 年高考 01.(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24)周代青铜
13、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02.( 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 15)定州在中国古 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秦汉始置州 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 B C D 03( 2016 届江苏省南京市一中文综历史)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 11%。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14、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04( 2016 届湖南省湘潭一中文综历史)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05.(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文综历史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 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
15、、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 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
16、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 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3 分) 2015 年高考 01( 2015 年福建卷文综 14)景德镇陶录记: “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 下 ” 。江西通志载: “ 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
17、名度 02.( 2015 年江苏卷历史 5)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考点三:商业的发展 2017 年高考 01. ( 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2) 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02.( 2017 年天
18、津卷文综历史 2) 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 由 汉口镇至朱仙镇 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 ”。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 下图中 A B C D 0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7)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04.(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24) 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
19、曹鲁之间经商成为 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05. ( 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 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06.( 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21) (14 分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
20、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 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 ,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 “ 不产米,仰食四方 ” 。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 “ 藏镪 (白银 )有至百万者 ” ,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 (1567
21、年 ),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4 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 “ 一度活跃 ” 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7 分 )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
22、 分 ) 07.( 2017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41) ( 24 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 “ 蕃坊 ” 。 (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 6 分) 2016 年高考
23、 01.( 2016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15)黄崇德是 16 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B C D 02.( 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1)图 1 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A.商 B.周 C.秦 D.唐 03.( 2016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