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1939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doc(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一下第八单元教案19.棉花姑娘主备人:黄秀珍 修改人: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教学重点、难点:1.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2.积

2、累短语。3.了解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 字形入手,揭题导入1.(出示:棉)读一读,根据偏旁猜一猜“棉”字根什么有关?2.(出示棉花图片)这就是棉花当,它长在棉树上,果实成熟后,可以制成棉衣、棉被等,(关注右半边字形)白白的毛巾。3.它长得真漂亮,课文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出示课题:棉花姑娘)自由识记“娘”,可以通过加一加识记,可以通过换偏旁识记和形声字特点识记。4.关注“娘”的读音,单独读第二声,在词语中读轻声。(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

3、体感知1.出示文中第一、第五两幅插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开心。第五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到课文里找找答案吧。2.自由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能将课文读正确。找一找棉花姑娘伤心、开心的原因,圈出来。3.梳理课文。现在你知道棉花姑娘伤心、开心的原因了吧?再次出示第一、五两幅图,图文对照交流。三、了解病因,练说常识。1. 出示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句。(2)出示图片,认识“蚜虫”,简介:蚜虫诗一种很小很小的虫子,它专门吸取植物身上的俄水分和营养,植物

4、会被他们吃得又黄又瘦,甚至枯死。难怪课文中 说他们是可恶的蚜虫。(注意恶是多音字)(3)用“因为_,所以_”的句式练说棉花姑娘的病因。2.蚜虫叮咬,棉花姑娘这时候会怎么想?交流,感受棉花姑娘的心情,读好第二句话。(1)指名读。(2)识记“治病”,通过熟字“台”加偏旁识记“治”。读准“病”的后鼻音,进行词语积累。(3)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盼望治好病的心情。3.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七星瓢虫)(1)读好词语“七星瓢虫”,出示图片认识七星瓢虫。(2)用自己的话说说七星瓢虫的样子。(3)出示句子: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星瓢虫,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识记“瓢”:利用 形声字的特点或换偏

5、旁的方法来识记。“颗”可以用熟字换偏旁来识记。现在你就是七星瓢虫,学着自我介绍一下。这个长相奇特的七星瓢虫就是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的。在七星瓢虫 的帮助下,你们看 ,(出示图片,引读第六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同桌交流识记生字“吐、啦”,可以结合形声字特点识记。4.为了治好病,棉花姑娘之前请了好多医生给她治病,都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没办法呢?分别指名学生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找一找答案。(1)正音:“干”是第四声,结合“树干”一词,通过字源演变识记字形,看一看树干图,了解字义。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别”,也可以通过组词,如“别人”、分别、离别”等,加

6、强对字义的了解。(2)交流,出示燕子、啄木鸟、青蛙几他们的外形图,引导学生将图片和名字一一对应,对准名字。用古文字演变的方法识记“燕”。(3练说:因为棉花姑娘 ,所以她 了。她请 、 和 帮忙治病,最后 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开火车复习生字。2.出示生字:病、医(1) 共同点:半包围结构。(2) 观察:注意笔顺,注意收获。(3) “病”字笔顺:先外后内。写法:病字头撇要长,“丙”字里面放。“医”字笔顺:第一笔试横,最后一笔是竖折。写法:上横略短,“矢”居中,捺要写成点,最后一笔竖折的横稍长。2.自主书写生字:干、七(1)出示,合作观察笔画简单的生字,要关注

7、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发现、交流,课件演示。4.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病巡视指导。5.展示评价,再次练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词语,会写文中要求的“别、星”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棉花姑娘和动物医生的话,分角色朗读。3了解一些益虫和益鸟的知识。教学重点:学会“别”“星”两个生字。教学难点: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燕子 别人 树干 忽然 七星瓢虫 七颗星星 吐出 啦开火车读一读。2.我们还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就是 ,(出示课题:棉花姑娘)3.有一天,

8、棉花姑娘(出示词语: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出示词语: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二、寻求帮助,学习得体对话1.出示第二幅插图,这时,小燕子飞来了。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是怎么说呢?(自由发言)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是怎么说的?2. 指导读好:请你帮我捉害虫吧!(1)指名读。抓住“请”体会寻求帮忙时的说法。独处棉花姑娘的有礼貌。(2)师生分角色表演读,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有礼貌地对话。3.小燕子能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呢?它是怎么说?指导读好:“读不起,我只好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1)指名读。抓住“对不起”体会当我们无法帮助别人的时候,应该用这样的词语表示歉意。(2)小燕子为什

9、么要说对不起?抓住“只会还是”,虽然不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但是可以给他一个很好的建议,棉花姑娘同样要向你表示感谢。(3)指名两位同学表演读。三、合作学习,学会礼貌对话1.根据要求学习第三第四段。啄木鸟飞来了,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和他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1)出示合作要求。第一遍读:同桌二人一人读棉花姑娘的话,一人读啄木鸟或者青蛙的话,别忘了要有礼貌了。第二遍读:你就是棉花姑娘,他就是啄木鸟或者青蛙,加上动作表演。(2)学生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点评。2.男女生分角色读,表演。3.了解动物捉害虫的科学常识,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没办法帮助棉花姑娘治病?(1)出示书后练习“连一

10、连,说一说”,结合第二到五自然段说一说。相机出示:捉空中的害虫,捉树干里的害虫、捉田里的害虫、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2)指名说一说,连一连,读一读,记一记。(3)他们都是捉害虫的能手,各有所长。出示三个小动物的回答,指明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原因,读好抱歉的语气。4.比较,小节。 (1)分别出示棉花姑娘说的三句话。读一读,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句子,都是请求的语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朗读是的语气应一次比一次着急、强烈。 (2)出示第二至四自然段,分角色小组合作读、师生读,体会小动物们对话的语言很得体。四、读读说说,词语积累1.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不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这可怎么办呢?(1)引读,这

11、些“圆圆的小虫子”是谁?棉花姑娘知道吗?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棉花姑娘的提问。(2)相机理解词语“惊奇”。认识偏旁大字头,关注字形的变化,范写,书空。(3)指导读好疑问句。2.指名学生读七星瓢虫的话。3.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把蚜虫全部消灭啦,棉花姑娘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些感谢、夸奖的话)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要真诚的说声“谢谢”!4.(出示第五幅插图)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你们看,她长出了(出示词语: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出示词语:雪白雪白的棉花)。(1)指导读好词语: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2)拓展词语:碧绿碧绿的( ) 雪白雪白的( )(3)齐读最后一个自

12、然段,读出棉花姑娘的感谢之情。五、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奇、星。(1)共同点:上下结构。(2)观察:上窄下宽,上小下大。(3)学生发现、交流。特别关注关键笔画:“奇”的长横和竖钩,“星”的长横。2.出示生字:别。(1)学生上黑板书写。(2)师生对照评价。左边“另”字瘦而长,右边立刀旁竖要直,竖钩有力。3.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再次练写。板书: 19 棉花姑娘 生病 治病 病好 燕子 捉 空中飞行的害虫 啄木鸟 捉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捉 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捉 棉花叶子上的害虫 20咕咚主备人:黄秀珍 修改人:教学要求:1.多种方法识字,认识I2

13、个生字,会写7个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并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4.初步懂得遇事不盲从,要根据亲眼所见作出正确判断。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2.能根据课文内容做简单判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会写3个生字。3.初步感知文意,注意句子的停顿。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

14、子的表情,想到了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2.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都是形声字,都表示声音)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青蛙叫(呱呱),鸭子叫(嘎嘎),蜜蜂飞(嗡嗡)4.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猜读生字1.出示四幅插图,听老师讲故事。(1)要求看得认真,听得仔细。(2)交流: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相机板书: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用古文字演变来识记生字“

15、鹿、象”,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野”。2.自由读文。 引导学生和本册学过的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学过的字都没有标拼音,只给部分难读字注了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猜字、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等)3.初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捧起书自由读、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文中的连环画和字形特点进行猜读,还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教。图文对照,说一说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学生读书,同桌记录下两人遇到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相机表扬读书姿势正确的学生,并记录下全班学生不认识的字)4.互学生字。(1)教师将学生不认识的字相机写在黑板上。请认识这些字的学

16、生认读,领读,开火车读。(2)同桌之间用各自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你指我读,抢答读字,看谁读的又快又准。5.全班交流。(1)出示学生圈出的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读准翘舌音“熟”,后鼻音“咚、命、象、领”,读准边音“拦、领”。(2) 自由交流识字方法。 形声字识记:吓、拦、领。 偏旁表义或联系生活识记:掉、逃。 比较识记:熟热、逃桃。 组图拓展识记。6.图文对照,交流小动物们在做什么。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兔子跑,小动物们跟着跑,野牛拦,最后小动物们笑。填空练说,梳理课文:听到“咕咚”一声,兔子( ),小动物们也一个跟着一个( ),后来野牛( )大家问情况,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河边,看到

17、“咕咚”是木瓜掉入水中的声音,大伙都( )了。三、图文对照,读好语气1.出示第一自然段,图文对照想象木瓜掉进湖里的情景。(1)抓住“高高的”一词想象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指导学生读好“咕咚”。(2)观察兔子听到“咕咚”一声,怎么了?引出第二自然段。听到这么响的声音,胆小的兔子怎么样?理解“拔腿就跑”,想象此时兔子非常害怕的心理,演一演。(3) 兔子不仅跑得飞快,还边跑边叫,齐读兔子的害怕。学生反复朗读,抓住文中连续出现的3个“跑”,体会兔子的害怕。2.小猴子看见兔子跑就问他。转换句式练说,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怎么问兔子?(1) 自由练说,合作分角色对话。 小猴子问兔子:“_?” 兔子一边跑一边

18、叫:“_!” (2)小猴子看到兔子边跑边说,都不停下来,会想什么?引导读好第三自然段小猴子边跑边大叫的语气。(3)分角色演读兔子和小猴子的表现。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用游戏复习生字,快速度正确。2.指导书写:羊、象、家。(1)出示“家、象”。 观察:一看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二看相似处(豕)。 范写:“象”结合古文字象头、象身、象鼻、象腿、象尾巴书写时,下部撇多,注意距离和长短,撇捺要舒展,关键笔画弯钩,竖中线上站得稳。“家”的宝盖头写得宽而平,下部让学生对照“象”说说书写要点。比较“家”和“象”,“家”下部是“豕”,“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2) 出示“羊”。指名两名学

19、生写“羊”,全班比较、观察,概括要点:三横距离一样,注意长短不同,关键笔画长横要平,竖画要直。3.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再次练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学习4个生字。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

20、弄清事实真相。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出示第一、二幅插图,回忆小动物,出示动物名,认读。2.听到“咕咚”一声,小兔吓得( ),一边跑一边叫( )。小猴子听见了也( ),一边跑也一边叫( )。 二、图文对照,合作学习1.听到“咕咚”声,兔子、小猴子都吓得边跑边叫,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1)小组合作学习。 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动物们的做法和说的话,读出他们的害怕。(3) 出示插图,仿照第三自然段练说。 狐狸一听,就跟着( )、( )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 )。( )一听,就跟着( )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大叫( )。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当时热闹的情形。(1

21、)用上面练说的内容,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2)小组汇报上台表演,体会当时热闹、乱哄哄的情景,以及小动物们慌张样子。(3)齐读第四自然段。3.面对惊慌的小动物们,野牛是怎么做的?又说了什么?(1)图文对照,读好“拦住”一词以及野牛的问话。(2)追问:没看见为什么跑?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们没看见“咕咚”,都是听其他小动物说的。引导学生明白:小动物们都是只听见别人说,没有亲眼看到,就轻易相信了。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出示最后一幅插图,引读第六、七自然段。(1)大家为什么都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2)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3)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

22、: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要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三、指导写字1.出示:吓、怕、跟、都。观察:一看结构(左右结构),二看宽窄(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复习口字旁、足字旁的写法。重点指导“都”,左宽右窄,左高右低,错落有致。左边横多要等距,撇长而直;右边双耳旁和左边两横位置对应,悬针竖长而有力。“跟”:与已经学过的“很”比较,自主观察,书写。2.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巡视指导。3.展示评价,再次练写。 板书: 20 咕 咚 害怕、逃跑笑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21.小壁虎借尾巴主备人:黄秀珍 修改人: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

23、偏旁,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2.通过多种方式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图文对照,体会小壁虎心情的变化,读出恳求、伤心的不同语气。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道德不同作用。教学重点:1. 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生字,会写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 猜谜导入1.猜谜:名字有虎不是虎,长长尾巴四条腿。专捉苍蝇和蚊

24、子,人人都要夸奖它。2.出示图,认识壁虎。3.壁虎在哪儿捉苍蝇和蚊子呢?看图认识“墙壁”一词,猜读生字。观察两个字的偏旁,都有土字旁。补充介绍壁就是墙的意思,用泥土垒起来的。4.今天小壁虎要去“借尾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板书完成课题)指名学生读,齐读。二、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课文跟咕咚一样,没有注音。那我们怎么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回顾上篇课文咕咚的读书方法,多种方法认识生字。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出来,再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多读几遍,将课文读通顺。2.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圈出的字,交流认识的字,请教不认

25、识的字。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教师巡视,记录学生圈出的字。3.全班交流。(1) 出示学生圈出的字词。指名认读,并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交流: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借助形声字特点等方法。(2) 出示词语,学生领读,开火车读。 挣断 难看 您 拨水 伯伯 甩着 赶蝇子 房檐 摆着 阿姨 掌握 傻孩子4.再读课文。正音后,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再找一找,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三、 图文对照,探究原因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1) 图文对照,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2) 抓住“捉、咬、挣”三个动作了解原因。学生练说:小壁虎( )蚊子时,被蛇( )住了尾巴,他

26、( )断尾巴逃走了。(简笔画画墙壁、贴断尾巴的壁虎图)(3) 情景模拟:师生用绳子演示“咬、挣”的动作,体会小壁虎被咬住时的危险,挣断时的用力。 相机识记“断”字,从古文字演变介绍:左半边是用刀切断丝线,右半边“斤”是刀斧,意思就是切断、断开。(4) 观察插图,体会危险,读好第一自然段。2.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难看”,读出小壁虎的伤心。3.小壁虎爬到哪里,都向谁借尾巴了?出示课文第二、三、四幅插图,圈一圈,说一说。(1) 出示例句:小壁虎爬到_边,先向_借尾巴;接着爬到_ 上,向_借尾巴;最后爬到_下,向_借尾巴。(2) 识记“房”字。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或熟字比较等方法自由识记。认识户字

27、头,教师介绍“户”的古文演变,指一扇窗户。教师用简笔画边描述边帮助学生识记理解房檐。方方一间屋,有门又有窗。这就是“房”。房檐就是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3) 学生在简笔画上找一找“房檐下”。四、 看图学文,读好对话1.教师描述情境。(1) 小壁虎挣断尾巴,终于从蛇的嘴巴里逃脱了,他爬呀爬,到处想去借尾巴。(2) 出示“爬”字,识记,怎么记住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用古文字演变巩固记忆“爬”字,“爪”就像小壁虎的脚。(3) 小壁虎爬呀爬,爬呀爬,一直爬到小河边,(把壁虎图从墙壁慢慢挪到小河边) 引导学生体会小壁虎爬了很久,爬得很辛苦。2.出示第三自然段和第二幅插图。(1) 在小河边小壁虎看到什

28、么?他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结果怎么样呢?(小鱼摇着尾巴)学生模仿做动作。(板书:摇)(2) 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相机指导:从哪儿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您行吗?)识记生字“您”,向别人真诚、用心地打招呼时,要在“你”下面加上“心”,表示尊敬、有礼貌。读出小壁虎借尾巴时恳求、商量的语气。观看小鱼游泳时的样子理解“拨水”,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拨水游泳了,读出为难的语气。(板书:拨水)(3) 课文填空,并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同桌读,表演读,男女生分角色表演读)五、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 “小壁虎藏生字”游戏,复习生字,快速读正确。2.指导书写:您、条、爬、房

29、。(1) 出示“您、条”。观察:一看结构(上下结构),二看主笔(卧钩,横撇和捺画)。范写:指导“您”字,上长下短,下部“心”字的卧钩托住上部。“条”字上部横撇和捺画要舒展,包住下部。(2) 出示“爬、房”。共同点:半包围结构;不同点:“爬”字左下包右上,“房”字左上包右下。复习回忆语文园地七半包围结构书写规则:左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爬”也是先外后内。范写:“爬”,“爪”靠左,一捺长长像尾巴,右上“巴”字靠着捺画稍向上,竖弯钩贴着中格线。“房”,“方”的一横稍长,四处一条线(点、点、横折钩、撇起笔一条线),才能站得稳。3.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再次

30、练写。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词语,会写文中要求的“捉、姐、草”个生字。2图文对照,体会小壁虎心情的变化,读出恳求、伤心的不同语气。3了解壁虎、鱼、牛、燕子尾巴道德不同作用。教学重点:学会“捉、姐、草”两个生字。教学难点:图文对照,体会小壁虎心情的变化,读出恳求、伤心的不同语气。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 游戏复习生字词。2.用上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小壁虎( )蚊子时,被蛇( )住了尾巴,他( )断尾巴逃走了。小壁虎爬到( )边,先向( )借尾巴,可是( )要用尾巴(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接着小壁虎爬到( )上,向( )借尾巴,最后爬到( )下,向( )借尾巴。二、 合作学习

31、,拓展运用1.用上节课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四、五自然段。学法:读一读(图文对照把课文读正确)想一想(思考问题:在大树上、房檐下分别看到什么?他又是怎样向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结果怎样?)演一演(同桌分角色读对话)2.同桌合作学习,汇报表演。提醒:读出小壁虎借尾巴时恳求商量的语气,读出其他动物为难的语气。3.教师追问:老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请学生做赶蝇子的动作,引出“甩”字,熟字比较识记“甩”,有可以把竖弯钩想象成老牛的长尾巴。燕子阿姨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4.延伸拓展。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着急啊,出示草地奔马图,仿照课文中句式练说。他

32、还回向谁借尾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在 。 说:“ ,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三、学习结尾,练说巩固。1.引读第六自然段。2.小壁虎是怎样把自己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1)试着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讲一讲。教师提示;结合板书上提供的图和词语,连起来讲一讲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2)三人小组合作,选一个说说。(3)师生合作。3.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七自然段妈妈和小壁虎的对话,出示第六幅图。(1)指导读好妈妈含笑的语气,相机通过古文字演变帮助学生识记“傻”字,“傻孩子”表达了妈妈对小壁虎的喜爱之情。抓住“转”读出小壁虎的惊喜。“转”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33、,也可以借助古文字的演变来识记。认识新偏旁车子旁,提醒笔顺写法,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横变提。(2)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读出惊喜、激动的语气。(3)出示第一至第五幅图,学生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自己慢慢长出来的。介绍壁虎尾巴的作用:再生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捉、姐、草(1)捉、姐:自主观察、练写,提示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2)草:请学生山黑板写,重点关注横画的长短,距离。2.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巡视指导。3.展示评价,再次练写。语文园地八主备人:黄秀珍 修改人:教学要求:1.在生活情景中积累11个词语,认识8个生字。2.发现反文旁、鸟字旁、虫字旁苏哦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

34、字偏旁表义的特点。3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练习。4.朗读、背诵古诗画鸡。5.和大人一起读故事小熊住山洞,能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1.在生活情景中积累11个词语,认识8个生字。2.发现反文旁、鸟字旁、虫字旁苏哦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练习。教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谈话导入。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小朋友在哪里?练习生活介绍卫生间。里面

35、有哪些物品?自由交流。2.出示第一组词语,自由交流。牙刷 梳子 毛巾 香蕉 脸盆(1)自由读。(2)指名读。读准翘舌音“刷、梳”,平舌音皂,前鼻音“巾、盆”。(3)开火车读。3.出示第二组词语,同桌共读,互相正音。刷牙 梳头 擦手 洗澡 洗脸(1)指名读。读准平舌音“擦 澡”。(2)齐读。4.两组词语再次读熟。(1)比较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一边是日常用品,一边是它们的用途。(2)横向、竖向反复朗读。5.识记生字,说话练习。(1)自由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识记、形声字识记、换偏旁识记。(2)联系生活练习说话,相机识记,巩固生字。提供牙刷、梳子、香皂、洗澡等图片,边做动作边用句式进行介绍:这是( )

36、,我用它来( )。通过牙刷、梳子实物的样子关注“刷、梳”偏旁表义。通过做动作,关注“擦、洗澡”识记生字。(3) 选几个词连起来说几句话,说一说早晨起床后或者晚上睡觉前,在卫生间梳洗的情景。二、 我的发现创设去动物园游玩的情景,出示动物园区域图。1.出示第一排插图,我们先看到的动物有哪些?(1)认读“猫、猴、狮”,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发现。(都是反犬旁)(3)拓展:还想到哪些动物也是反犬旁的?(狗、猩)我们称这类动物是兽类。2.参观了兽类馆,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第二排插图。(1)认读“鸡 鸭 鸦”,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发现。(都有鸟字旁)(3)拓展 :还想到哪

37、些动物页是鸟字旁?(鹊)这些长着翅膀在空中飞的就是鸟禽类。3.鸟禽馆参观结束,我们又来到了哪里?出示第三排插图。(1)认读“蝴蝶 蜻蜓 蚂蚁”,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发现。(都有虫子旁)(3)拓展:还想到哪些动物也是虫子旁?(蜘蛛)(4)出示小气泡,读一读,说共性:虫子旁的字大都和虫子有关。4.三组整体读一读,小结规律。5.拓展有趣的汉字。翻到书后写字表或识字表,找一找相同偏旁的字。交流:“清、河、池”,三点水的字大都和水有关;“打、拍、找”,提手旁的字大都和手、动作有关。三、字词句运用1.你们刚才找到了许多汉字,发现了汉字的规律,交流一下你们现在的心情。相机出示高兴表情图。(

38、1)教师表达自己此时高兴的心情,在请学生说说此事的心情。(2)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你也很高兴?自由交流。2.除了高兴,我们还会有什么心情?(1)出示词语认读,相机出示对应的心情图。(2)说说当时发生的事情。四、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画鸡,对照拼音读一读,能读正确。2.指导正确朗读。(1)分行指名学生读。正音“冠、裁、平、轻”,区别“身”和“生”。(2)自由练读,齐读。(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4)同桌练读,男女生练读。3.读出感情。(1)这只鸡张什么样?引导学生抓住“红冠、雪白”感受大公鸡有红红的鸡冠,全身雪白,非常漂亮。(2)动画演示:大公鸡早晨鸣叫,太阳升起,人们起床。引导学生感受大

39、公鸡的勤快,能干。(3)读出大公鸡的美丽、勤快。(4)练习背诵。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和大人一起读故事小熊住山洞,能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教学过程:一、复习画鸡导入背诵古诗画鸡。我们今天要读的故事也和动物有关,出示第一幅插图,他们是谁?(两只熊)一只小熊,一只是熊爸爸。他们一家都住在出示课题:小熊住山洞 齐读课题。二、共读故事1.放课件。小熊从山洞里走出来,高兴地说:“嗨,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家要造木头房子了。房子造好了,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好吗?2.初读。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木房子里了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找找答案。(1)自由练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0、把故事读正确。(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同学听,同学之间互相评议,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故事。3.抓住第六自然段,交流故事的结果。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木房子了吗?(没有)他们一家住在哪儿?(一只住在山洞)4.再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了解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子的原因。(1)朗读课文,感受森林一年四季的美。相机交流,森林里,春天-树叶绿,夏天花儿香,秋天果子熟,冬天鸟儿叫。(2)用句式“因为所以小熊舍不得砍树”来练说原因。(3)讨论:小熊一家不砍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故事或生活说一说。(森林一年四季很美,又是小动物的家园)想象一下,森林如果被砍

41、伐,会变成什么样子?小动物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5.播放课件小熊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有邀请你们,你们会怪我吗?”引导学生学生想象小动物献花感谢的场景。(1)把自己想象成森林林中的一种小动物。(2)森林受到保护,我想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赞扬和感谢的话?同桌互说,演一演。(3)教师准备好动物头饰,请学生上台表演。6.出示小动物和小熊一家,出示他们的呼吁:“小朋友们,森林是我们大家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都来爱护数目,保护环境吧!”齐读。三、阅读拓展1.回家后合一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这个故事,一起聊聊自己的想法;可以和爸爸妈妈合作表演献花的场景;也可以当小记者采访小熊一家。2.阅读推荐。和好朋友或爸爸妈妈一起读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