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与皮亚杰不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果茨基与皮亚杰不同.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维果茨基与皮亚杰不同维果茨基与皮亚杰是发展心理学历史上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引发了认知发展研究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之争。时至今日,这场论争已不象当年那样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然而,争论的余韵依然在影响着当代的儿童发展研究,辩证地剖析两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两种理论的深层差异 首先,两位大师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切入点接触儿童认知发展的。皮亚杰终生追求的核心事业是认识论,与其说他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认识论专家,他是在利用儿童发展的研究探索知识与逻辑的起源和性
2、质,对儿童发展的研究是其完成事业的手段而不是追求的目的。维果茨基关注的是儿童如何成为高级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毕生致力于发展一种新的整体心理学。两位大师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次,两位大师所持的世界观、哲学观、认识论明显不同。皮亚杰的理论崇尚自由主义,在研究取向上表现为个体主义,而维果茨基的理论明显倾向于社会主义;皮亚杰的研究是一种机体主义的、生物学的取向,而维果茨基的方法明显地表现为社会文化取向;皮亚杰深受哲学家诸如柏拉图、笛卡尔、卢梭尤其是康德的影响,维果茨基则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的影响;维果茨基采纳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认识论,其个体发生观是唯物主义的,而皮亚杰
3、在这些问题上“拒绝采取一种坚定的立场”;维果茨基在哲学观上是一位一元论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并以此统帅其认识论,皮亚杰则是一位多元论者,受到许多哲学观点的影响,他采取的态度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再次,两种理论对个体发展的最初原因的重视程度不同。皮亚杰没有指出发展的首要动因,维果茨基批评他,“将发展看成一个A和B彼此相互影响的川流不息的过程,不存在发展的首要原因”。与此相反,维果茨基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互动是个体知识发展的首要原因,“在儿童的文化发展中,每种机能都是在两个方面两次登台,首先是社会的,作为一种心理间范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心理的,儿童内部的心理内范畴所有高级
4、心理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内化”。两种理论之间的大多数分歧都源自这一简单而重要的差别。 两种理论的表层差异 人类个体发生的模式 皮亚杰将个体作为关注的焦点,并解释了个体的社会化。皮亚杰的早期观点深受弗洛伊德观点的影响,认为,发展表现为从未分化的前自我状态逐渐实现社会化,儿童“自我中心”的减弱与相应的“社会中心”的提升就是有力的明证。维果茨基则认为,个体发生的普遍模式是从最初的社会性的人际之间的过程转向个体化、个性化的水平,发展不是朝向社会化,而是朝向社会机能的个体化。 认知发展过程 皮亚杰认为,在人类个体发展中,“认知结构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平衡,即由生物力量驱动的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的最优化的适应程
5、度。社会因素或人际之间的因素对儿童个体的发展仅能产生一些间接的影响,通过创造认知冲突而发挥作用,从外部对儿童的格式系统产生“干扰”,引起不平衡状态进而发动平衡。发展的核心过程不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发展而言是次要的、外在的,仅仅能够影响儿童“自然的”认知发展。与之相对,维果茨基反对将外部世界与内部心理过程进行二元论划分,他明确指出,决定发展过程的不是儿童内部的某些东西,心理过程和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是相互渗透的。维果茨基不仅将外部的社会文化现象视作信息与反馈的源泉,而且将它们作为具体的外部心理媒介。 成人与同伴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皮亚杰相信,儿童认为他们自己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成人
6、拥有丰富的知识与极高的效率,几乎无所不能。从儿童的观点来看,在不同类别的个体之间出现不一致尽在情理之中,因而,儿童的认知平衡不会受到影响。儿童对同伴的看法则完全不同,他们意识到同伴和自己属于同类,以相同的方式感知世界,因而,同伴之间的分歧与不一致时常困扰儿童,要求儿童加以解决,与同伴的不一致比与成人的不一致更有可能导致认知冲突与不平衡。维果茨基强调儿童对文化的内化与接纳,成人比同伴拥有较多的文化知识,更有条件帮助儿童进行文化适应与同化。正是成人指导着儿童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发展的重要变化。如果说皮亚杰强调了同伴对发展的影响,可以说,维果茨基更强调成人的重要作用。 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提出的众所周
7、知的发展阶段论指出,在阶段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儿童认知格式系统的整体转变,可以根据儿童个体内在的心理品质的变化来理解阶段之间的转变。皮亚杰认为,他提出的认知格式结构发展的阶段序列具有跨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认知结构和阶段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较大变化,但其发展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却保持一致。在维果茨基的研究中也存在着发展阶段论思想,维果茨基的社会发生取向主张,人类心理过程的发展是通过反映和内化实践活动的特征而实现的,而这样的实践活动起初是社会性的、外在于个体的,维果茨基将此描述为从心理间过程向心理内过程的转换。这样,就可以推测在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中存在着两个发展阶段,即心理间阶段和心理内阶段。维果茨基也
8、讨论了婴儿具有的“自然的”心理机能向“文化的”或“高级心理机能”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自然的过程经历了“文化重构”。这种“自然”和“文化”机能之间的区分就像“心理间”和“心理内”过程的区分一样,可以解读为两个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皮亚杰不同,维果茨基没有试图证明不依赖情景的内部逻辑结构的存在,他潜心研究由文化和历史决定的具体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坚信心理活动植根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条件。 殊途同归:研究方法与具体观点多处交叉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发展心理学家,尽管在研究取向、关注重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两位大师的理论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他们从不同
9、角度关注了同一问题,即儿童发展。两者都认为,儿童发展存在着彼此交织的两个方面、两条线路(个体和社会),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发展。两种理论研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辩证法,这一共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辩证逻辑不仅是两种理论相似性的源泉,而且是两者相互通约的基础。辩证方法的使用使两种理论站在了一起,明显不同于西方多数心理学理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通约决定了两种理论研究过程及具体观点的多处交叉与重合。 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中心性作用 维果茨基对社会因素在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强调是众所周知的,无需多言。皮亚杰经常被误解为将儿童视为脱离社会情景的孤立的“科学家”,的确,他的大多数研
10、究主要集中于实验室环境中的个体。作为一个认识论者,皮亚杰关注的目标是知识和观念如何发展,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了知识建构中社会因素的中心作用,即使在他的早期论著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极像维果茨基思想的论断,“社会生活是逻辑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生活改变了个体的属性”。在后期著作中,皮亚杰更是直接谈到,“个体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个体的心理结构”。可见,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对儿童发展中社会因素作用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 内化不是对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转化过程 皮亚杰的阶段理论描述了认知的不同结构,其建构主义理论解释了智力发展的内部转化机制。维果茨基则强调了发展中的内化,没有与他人的交往,也就没有个体
11、的学习。人们经常错误地认为,维果茨基谈到的心里间经验只是简单地以不变的形式转变为心里内经验,维果茨基的下述观点有力地驳斥了这样的误解,“外部的符号操作被转变到一种新的心理内平台,产生了一种新的心理体系”。在内化过程中,在从心里间平台向心理内平台转变的过程中,儿童不是被动地对环境进行摹写、复制,而是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主动进行转化,这是维果茨基与皮亚杰对此问题达成的共识。 发展的个体性 皮亚杰发展理论的个体主义取向是非常突出的,在他的理论中,个体过程是社会过程的“前提条件”,发展分析首先是对个体发展的分析,皮亚杰采取的方法论策略是从个体认知过程的角度评估社会过程,儿童参与社会过程或那些社会过程对个体心理机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依赖于个体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批评皮亚杰的理论是一种个体发展理论的同时,也将个体的高级心理机能视为发展的目标,上面讨论的内化也是将个体作为心理内活动的场所。在这种意义上,两种理论再次出现了交叉。 【精品文档】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