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849696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文本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文本嘉鱼县人民政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1月目 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县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5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14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16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16第七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1第八章中心城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23第九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25第十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6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9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31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33第十四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设想34第十五章规划

2、实施措施35第十六章附则3643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适应嘉鱼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编制背景(1)宏观政策层面对嘉鱼县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国家对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城乡规划转型的重要目标。(2)上位规划的调整,需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协调。随着武汉1+8城市圈的逐

3、步成熟、武汉新港的建设及长江经济带的规划,武汉经济辐射作用日益显著。嘉鱼港由于其处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中的独特地域优势,在“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振兴湖北水运工程”的战略实施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变化,需要对上轮总规作出调整。在区域政策及上位规划支撑下,港口、工业园区等发展迅速,用地规模总量达到较高水平,空间分布对县域及城区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需进一步统筹县域城镇、农村居民点及产业园区空间发展,对上轮总规作出调整。(4)城市拓展要求对城区空间做出适当调整。随着国家政策和上位规划扶持,嘉鱼县区位优势愈加明显,经济社会水平发展迅速,大大超过上轮规划预期,需

4、要新一轮总规修编重新研究城市的发展进程,科学确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5)大区域交通建设带来的机遇。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和武深高速公路是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确定的“三圈七通道”工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这两条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结束了嘉鱼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极大的改变了嘉鱼对外交通格局体系,为嘉鱼的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的要求,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全方位研究嘉鱼县城乡发展战略,前瞻科学、因地制宜地编制各系统规划。近远期结合、统筹协调,合理布局、保持弹性,积极引导、有效控制,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第4条 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规划主体的切身利益,协调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避免和减少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为人服务” 的城镇建设宗旨,重视弱势群体的保护,为人们创造高质量的整体生活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社会。(2)区域协调原则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整体发展格局中,与区域内各城市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支撑,避免同质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3)城乡统筹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县域范围内各乡镇依托各自资源发展的分散模式;避免乡镇之间同质竞争;避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设施重复建设,造成公共

6、资源浪费。(4)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农业、风景旅游、历史文化等丰富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土地资源稀缺对城市发展造成的限制。(5)营造特色原则保护三湖连江自然景观和嘉鱼县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资源,逐步形成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结合城市旅游产业的开发,挖掘文化资源的深层价值,塑造城市文化特色品牌。第5条 规划依据(1)法规与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

7、B50220-9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湖北省城市“四线”规划管制工作指引湖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细则试行(2)上层次及相关规划依据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规划(2008年)武汉新港嘉鱼港总体规划(2009-2020)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咸宁市关于同意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2012年)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核定嘉鱼县城区规模的批复(2012年)嘉鱼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

8、0)嘉鱼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30)嘉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嘉鱼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草案)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第6条 规划重点(1)科学确定嘉鱼县城市发展进程。(2)合理确定嘉鱼县的产业空间布局。(3)科学建构嘉鱼县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4)健全完善嘉鱼县的交通网络。(5)有序提升嘉鱼县人居环境质量。(6)合理确定中心城区城市性质和规模。(7)前瞻性地进行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和总体功能布局。(8)科学实现嘉鱼县城乡统筹及新型城镇化。(9)发掘嘉鱼县地方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嘉鱼风貌特色。第7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

9、其中: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第8条 规划地域层次本规划分为嘉鱼县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1)县域层次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县域层次为嘉鱼县的行政辖区,面积1019平方公里,简称县域。(2)城市规划区层次城市规划区是指嘉鱼县城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简称规划区。(3)中心城区层次中心城区指嘉鱼县城市规划区内连片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7.8平方公里。第9条 规划区范围嘉鱼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鱼岳镇全域、新街镇、官桥镇和高铁岭镇等部分区域,边界范围北至长江;西至蜜泉

10、湖西岸;南至规划武深高速;东至西凉湖、规划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总面积约290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第10条 强制性内容文本中加粗黑体字且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乡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乡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二章 县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第11条 区域协调加强与武汉市的经济社会联系,依托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及武深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承接武汉的产业转移,做好武汉产业的服务配套基地。加强与咸安、赤壁、洪湖等县市的经济社会联系,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

11、务设施的共享与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第12条 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基础,促进经济增长;构建产业体系,建立经济功能框架,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功能能级,确立低碳经济模式,提高幸福指数。第13条 社会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促使居住集中、工业集聚、农业规模化经营;盘整土地关系,流转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革新城乡体系结构,发展农村新社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第14条 生态环境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工业污染控制,发展生态经济;改善居住环境,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 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业污染,推进农村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农

12、村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健全农村环保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第15条 城乡发展总目标(1)总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构建“鄂南临江中心城市”为总目标,建设“湖北经济强县,长江临港新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经济发展规划至2030年,全县GDP达到864亿元,年均增速为7.8%,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9.3%、14.3%和14.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5:44;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增加值超过35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23%,2030 年达到520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25%,2030 年达到350亿元。(3)生态环境

1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水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县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规划至203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0.70吨标准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增加。2)环境质量指标规划至2030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地表水县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值小于5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70分贝。3)污染防治指标规划至2030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1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7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为0.70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立方米。4)土地和建设指标规划至2030年,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4)社会发展规划至2030年,县域总人口达到4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5.5%以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15、达95%以上;医院达标病床数6张/千人,卫技人员数7人/千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健全。建设高教园区,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条件地发展高等教育。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格局,逐步完善“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级体育设施建设。中小学服务范围基本达到全覆盖,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加强医药、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按国标配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站。新建精神病专科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各详细指标详见附表1:嘉鱼县城乡发

16、展目标一览表。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第16条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县域人口为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5%;中期2020年,县域人口为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为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3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5%。第二节 县域城乡体系布局第17条 城乡等级结构近期采用“中心城区新市镇中心村一般村”的一般城乡体系模式,远期逐步过渡到“中心城区新市镇农村新社区”的新型城乡体系模式。嘉鱼县域的中心格局为嘉鱼县城(原鱼岳镇)和咸嘉新城,以及个别特殊服务职能的农村新型社区;县域其他城镇(官桥

17、、新街、簰洲湾畈湖、陆溪镇和高铁岭舒桥)结合乡镇地域特征建设新市镇,其余农村地区保留特色资源的村庄居民点若干。第18条 城乡规模结构规划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水平45,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14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4万人;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26万人,城镇化水平60,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20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6万人;2030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36万人,城镇化水平75%,其中嘉鱼中心城区为26万人,其余建制镇人口为10万人。详见附表2:县域城乡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一览表。第19条 城镇职能结构根据各级城镇的现状基础及发展特色,规划将县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服务

18、型三种基本类型。嘉鱼中心城区:综合型,定位为嘉鱼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综合性服务基地。咸嘉新城:综合型,定位为集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宜居以及休闲旅游四大主体功能为一体的“临港创新区、滨湖生态城”。官桥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发展工业、市场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新街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发展仓储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陆溪新市镇:旅游服务型,定位为文化旅游产业组团。高铁岭舒桥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工矿、市场、物流组团。簰洲湾畈湖新市镇:工贸型,定位为化工及汽配产业组团。县域各城镇职能结构详见附表3: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第20条 城镇空间结构根据“中心带动,廊带贯穿”的发展策略,

19、县域形成“两心、两轴、五点”的城镇空间结构。(1)两心分别为嘉鱼中心城区和咸嘉新城,其中嘉鱼中心城区在原鱼岳镇镇区基础上向东向南扩展,连结官桥镇和新街镇,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型城区;咸嘉新城在渡普镇发展基础上,利用其独特的临港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对接咸安区,形成武汉新港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滨湖生态宜居新城。(2)两轴分别为沿武深高速发展轴和沿长江发展轴。武深高速发展轴是嘉鱼对接武汉的产业大平台,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优势,重点发展市场物流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沿江发展轴将重点发展临港产业,重点发展潘家湾港区和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配置港口物流和延伸的临港产业,包括造船、修船、水产

20、品加工和原料加工等;石矶头港区将发展运量较大的产业(矿物加工、重型构件加工等),实现产运“一条龙”,形成重型化产业集群。(3)五点指以发展旅游和新型工业为主的官桥镇、发展仓储物流为主的新街镇、以发展旅游及配套服务产业为主的陆溪镇、以制造业、工矿加工及市场物流产业为主的高铁岭舒桥市场物流组团、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簰洲湾镇和畈湖地区的化工汽配产业园的簰洲湾畈湖化工汽配产业组团。第21条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至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7平方米以内,城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第22条 新市镇控制县域内规划五个新市镇,

21、其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分别为:官桥新市镇:以发展工业、市场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官桥镇应该突出特色旅游(官桥八组、田野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管材和钢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制造;以及水上运动和环湖娱乐中心等。新街新市镇:以发展仓储物流为主的中心城区外围组团。新街镇主要打造现代陆路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地,并且配置同物流产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同时也要成为与港口物流对接主要口子。陆溪新市镇:为文化旅游产业组团。城镇建设着力于进一步完善陆溪古镇区建设,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经济。高铁岭舒桥新市镇:为工矿、市场、物流组团。高铁岭镇配置一般的制造业和矿产及加工

22、产业,同时通过矿产和工业废气物的利用,培育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在舒桥建立专业商品市场(建材、家具、灯饰、布艺等)和为商品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形成物流市场组团。簰洲湾畈湖新市镇:为化工及汽配产业组团。簰洲湾镇规划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种源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并且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业同其他产业更好地结合,成为高效化农业;在畈湖配置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化工工业和对接通用汽车大项目投资,建立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中心。县域各新市镇规划控制情况详见附表4:县域新市镇规划控制一览表。第三节 县域产业选择与布局第23条 产业选择规划嘉鱼县域主导产业形成“2+4+4+4”的发展模式。第一产业:以现

23、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着重发展蔬菜瓜果与淡水鱼养殖两大基地型产业。第二产业:以新型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四大引擎型产业:化工、精品管材、汽车零配件生产和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木材深加工和纺织服饰的研发生产。第三产业:着重发展四大平台型产业:港口航运、物流集散、市场及商务商贸、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导向性产业:生物医药、绿色建材、影视创意、休闲度假地产。第24条 产业结构规划嘉鱼县域城乡产业为两横、两纵的“开”字型结构。第一横轴:沿武赤线产业发展轴,从高铁岭镇县城(鱼岳镇)新街镇潘家湾镇通向武汉 。第二横轴:沿武深高速产业发展轴,从官桥镇沿武深高速渡普镇通往武汉 。第一纵轴:沿咸合线(S329)产业

24、发展轴,从潘家湾镇渡普镇通向咸安区。第二纵轴:沿嘉泉线(京珠连接线)产业发展轴,从县城(鱼岳镇)官桥镇通往赤壁市第25条 主导产业布局主导产业的布局指向 “一城、三个产业集群和若干产业组团”。(1)一城指县城(鱼岳镇):主要配置和发展商品流通业(建设板材与家具交易市场,纺织与服饰交易中心等),形成县域内的商贸中心;沿工业走廊着重打造纺织服饰和轻工业产业群;利用三湖连江水库重点发展集休闲养生度假和娱乐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业和相应的休闲度假地产;借助行政功能建立产业发展研发、教育和服务中心。(2)官桥镇特色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旅游(官桥八组、田野集团);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管材和钢构研发、生产

25、与销售,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制造;水上运动和环湖娱乐中心等。在舒桥构建“道口经济”载体,发挥市场+物流的功能。(3)新街镇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打造现代陆路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地,配置同物流产业相关的各个行业,成为与港口物流对接主要口子。(4)潘家湾镇港口物流、化工、汽配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集群,将配置四大产业:重点发展潘家湾港区和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配置港口物流和延伸的临港产业,包括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和原料加工等;靠近武汉的畈湖区域配置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化工工业和对接通用汽车大项目投资,建立汽车配件生产和供应中心。畈湖化工、汽配产业园区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约10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可适行

26、开发建设2-3平方公里;在港区周边配置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瓜果淡水鱼禽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中心,建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5)高铁临江工业园围绕石矶头和桃红村重点建设专业航运码头和港区,创造条件将高铁岭镇的水泥生产移到石矶头港区周边,实现产运“一条龙”,并且发展运量较大的产业(矿物加工、重型构件加工等),形成重型化产业集群。高铁临江工业园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约10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可适行开发建设1-2平方公里。(6)渡普镇主要以第一产业和1.5产业为主,将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种源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并且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使农业同其他产业更好地结合,成为高效化农业。(7)高

27、铁岭镇应该配置一般的制造业和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同时通过矿产和工业废气物的利用,培育发展绿色建材产业。(8)在舒桥互通建立专业商品市场(建材、家具、灯饰、布艺等)和为商品市场服务的综合服务区,形成市场组团。第26条 主导产业发展路径(1)第一产业中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第一产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条件推广规模化生产和精品化生产,并且同商业、加工业和旅游业进行嫁接,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即形成发达的农业商贸,具有特色的农业观光休闲,以及较强的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2)第二产业中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设计。第二产业以调结构,提层次,创新链、增收益为主导。其中

28、:提升传统纺织服饰产业的竞争力,服装生产要建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全价值链,创出新品牌、发展精品服饰,增加就业和促进百姓致富。管材和钢构产业要提高其研发和专业化的生产水平,形成系列产品,尤其要鼓励发展附加值高的异型或特型管材和钢构,形成从研发到销售一体化的核心产业集群,淘汰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木材加工和家具产业的发展,要把握生产原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方式;建立专业企业+专业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同时坚持“自发形成+政府驱动”的集成成长方式;强化产业的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培育产品品牌;在优胜劣态中壮大产业及其竞争能力。通过化工企业的异地改

29、造,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利用先进技术和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扩大产品的品种,同时减少生产过程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无污染的涂料产品,建成优质涂料基地。采用合作开发或主动配套的方式,参与和对接通用汽车的大项目建设,进而将其产业链引入嘉鱼地区,形成新的汽车配件生产中心。(3)第三产业中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设计。1)建好长江港口,发展综合物流和临港产业,形成货客航运服务优势。2)建好陆路物流中心,扶持物流产业发展,突破嘉鱼县只有生产没有流通的局面。3)建好有形商品交易市场,发挥市场的功能,改变只有项目功能,没有市场功能的情况。4)构建纺织服饰交易中心,打造供应和销售链条。5)引进专业的市场

30、运营商来组建木材加工制品和家具交易市场,场址选择要求有便捷的交通。6)建好环湖新旅游圈,促进休闲养生度假娱乐产业的生成与发展。7)建好“主力店+零售商业”的商业中心建设模式。(4)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设计。充分利用武汉市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本,加快建立“产、学、研”体系,为高新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提供载体。尤其要发挥好博士后流动站和武大东湖分校师生的创新作用。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在现有生物医药开发生产的基础上,拓展技术领域,扩大产业延伸空间,建立科学的自主创新体系。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资源的再生利用产业,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生。第四节 县域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第27条

31、 空间结构及规划规划形成“一心、三片、两横、两纵”网络状绿地景观结构。北部“绿色的面”,南部“丘陵的变”和中部“水系的动”构筑了嘉鱼独特的山水特质,沿长江防护林、道路防护林带和环湖景观防护林带,连接起串珠式的主题公园,形成完整的县域绿地景观结构网络。“一心”指中心城区与水体结合的形态,其环绕水体的多样、收放的城市空间组织、与为休闲旅游及居民生活打造的主题公园,共同形成的富有特色的三湖连江环湖景观核心。“三片”指北部开敞的农业观光景观风貌区,农业绿化带动产业提升;中部水色共生的城市景观风貌区,以现代化服务业为支撑,塑造湖北第三产业强县;南部丘陵与村落融合的人文秀色景观风貌区,再现千年文化,集聚旅

32、游人气。“两横两纵”,横向轴线由公路防护景观林带和长江防护景观林带组成,连接三个景观片区;纵向把长江的绿色纵深延伸,进行资源环境整合,形成武汉城市圈外环线和武赤公路的绿色景观轴线,形成“开”形的框架,统筹城乡环境空间的景观效果。第28条 景观形象定位为便于嘉鱼在武汉乃至全国的宣传,结合嘉鱼独特的山水气质和未来建设发展方向,将嘉鱼的景观形象定位为“美丽嘉鱼”。“美丽嘉鱼”利用现有道路骨架和大地环境肌理以及未来发展产业选择,分解为北部“健康嘉鱼”、中部“精致嘉鱼”、南部“人文嘉鱼”。北部依托绿色蔬菜产业基地,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蔬菜观光休闲产业。逐步全力打造中心城区精致的视觉景观形象,突出别

33、致的建筑和灵动的山水效果。南部考虑现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起伏的山地地形,突出旅游的功能发展方向,提出人文嘉鱼的建设目标。第五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第29条 发展定位及目标依托嘉鱼县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结合目前旅游业发展阶段与程度,坚持区域协调,互惠共利的发展原则,将嘉鱼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具吸引力的田园山水旅游目的地城市。在中心城区依托最优的旅游资源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并实现最具活力的休闲湖泊康疗温泉目的地、最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最有底蕴的武汉城市圈文化旅游样板区的具体目标。第30条 市场定位嘉鱼县旅游市场基本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是武汉城市圈的高端市场,也是嘉鱼最为核心的市场;二级市场是华中地区武

34、汉城市圈之外嘉鱼的周边城市;三级市场是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第31条 旅游空间布局(1)嘉鱼县域的旅游发展坚持以生态优先,功能划分与资源特性相匹配,形成“一心一轴三点四片”的空间结构。1)“一心”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嘉鱼县城成熟的配套,建构旅游体系的支撑核心;2)“一轴”为嘉鱼百里蔬菜生态长廊景观轴,在嘉鱼县武赤公路沿线打造以旅游交通为主导,辅自然观光、农业观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补充的旅游发展轴;3)“三点”分别为团洲国家级湿地公园、官桥八组国家工农业示范点、珍湖国家混业生态示范点;4)“四片”为三湖风景区、陆溪三国文化旅游区、仙人洞生态观光旅游区、簰洲湾红色文化旅游区。(2)在规划区

35、依托嘉鱼的最优资源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并形成“一带三点四片区+字形线路骨架”的空间结构。1)“一带”为湿地景观带,濒临长江;2)“三点”为位于老城区的商业商务基地、位于新城区的公共服务基地、三湖连江南侧的旅游集散基地;3)“四片区”分别为环湖运动康体区、温泉养生度假区、新市镇度假区、生态农业体验区。4)“字形线路骨架”即为滨江旅游线路+环湖路+嘉泉线。第32条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转变被动观光式旅游模式为主动参与式旅游模式;转换单一同质模式为多样错位模式;发挥空间优势,实现区域联动,转化单点孤立模式为多点联动模式;利用资源优势,大力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专题旅游,改变旅游产品特色缺失的现状。第33条 旅

36、游产品体系县域范围的旅游产品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绿色农业体验区、优美湖泊观光区和历史人文感受区。中心城区汇集了嘉鱼的重点开发项目,主要由三大系列构成,即深度湖泊游系列、特色农业游系列、魅力人文游系列。湖泊游系列由生命之水、乐活之水和灵动之水的主题产品构成;农业游系列由农业体验和欢乐乡村的主题产品构成;人文游系列由情感三国和缅怀红色岁月等主题产品构成。第六节 县域空间管制第34条 县域空间管制分区县域划分为保护区、城镇建设区和其他区域三类进行空间管制。第35条 县域空间管制要求(1)保护区保护区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滞蓄洪区、地质灾害分布区五类。1)生态环境保护区生态环

37、境保护区是指生态功能及其重要或极为敏感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山体、重要湖泊、生态湿地、沿江生态防护带、沙洲等区域。自然保护区包括三湖连江风景保护区;山体包括马鞍山、白云山、大岩山、牛头山、狮子山等;重要湖泊包括蜜泉湖、蜀湖、白湖、西凉湖、斧头湖;沙洲包括护县洲、白沙洲等。将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与缓冲区两部分。在核心区内实行强制性保护。禁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严禁挖山取土,采石采矿,滥征乱占林地行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区内人口已超出承载能力的应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采取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

38、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沿长江沙洲特别要求:规划严格控制此类地区的开发建设。原则上不得增加陆域面积,沿江沙滩以造防护林为主,注重生态保护,同时不妨碍紧急情况下行洪的需要,不得建设永久使用设施。缓冲区为核心区外围的300米绿线控制区域。缓冲区内可以从事经批准的、非破坏性的公益性活动。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经营性设施与盈利性设施。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确定的保护区域。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禁止一切非农业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水利、交通、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

39、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3)水源保护区全县沿长江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范围。白湖和蜜泉湖为备用水源地,其取水口半径300米范围内的水域以及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划为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严禁工业废水排放,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控制农药的使用。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一级保护区外围的水域以及2000米的陆域作为二级保护区,严格控制有污染的一类、二类工业以及密度较高的公建和居住设施建设。4)滞蓄洪区沿长江在簰洲湾拐角处以及西凉湖西岸划定滞蓄洪区。严禁在滞蓄洪区范围

40、内进行大型项目的建设,国家级基础设施的选址应避开滞蓄洪区。限制在此类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有序疏解人口,引导人口、资金流出该地区。5)地质灾害分布区地质灾害分布区是指地质构造不稳定或者存在地质薄弱带,易发生地质危险的地区。在此类地区进行城市建设活动,需要投资较多的工程改造费用。因此,严禁在地质灾害高发生地区进行城市建设,有条件地在地质灾害中发生地区建设,最好在地质灾害不易发地区进行建设。(2)城镇建设区城镇建设区是指重点开发或以开发为主的区域。包括嘉鱼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地区两种类型。该区需要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舒适度。(3)其他区域其他区域包括一般耕地

41、、园地、一般山体、独立村庄及未利用土地等。该地区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导,在合理引导下可以适度地、有选择地进行开发建设和利用。适度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控制人口发展规模,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有计划的进行修复;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有机农业、精细农业、旅游观光等。第七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第36条 县域交通发展策略(1)构建均衡完善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注重多种交通方式的均衡发展,在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建设,改善港口设施和环境,提高航运运输能力,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和武深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江南沿江铁路和武嘉赤客运专线的

42、选线建设,为嘉鱼县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交通保障。(2)协调县域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衔接在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县域交通系统的整合,将中心城区内外交通系统有效地衔接起来,避免过境交通对中心城区的影响,使内外交通形成便利快捷的联系和衔接,提高城市交通和对外交通效率。(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加强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建设长江沿岸港口码头、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武深高速公路、县域公路改造整合工程和各类客货运场站等,提升城市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环境。第37条 公路规划县域交通结构形成X型高速公路,快进快出;一廊十射,走向长江;构建“1+2+10”的综合交通体系。1:指沿长江陆路

43、通道,由武赤线北段、堤坝路南段组成。2:指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和武深高速公路。10:指十条射线路网。从北向南依次为省道102(簰洲湾段)、螺周线、咸合线、神山岛路、嘉泉线、武赤线南段、嘉赤线、桃舒线、嘉陆线和陆舒线。(1)高速公路县域内高速公路为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和武深高速公路。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东西向穿越嘉鱼境内,规划在新街镇建设咸宁嘉鱼长江大桥,并设新街高速公路出入口。武深高速公路北接武汉绕城高速(京港澳高速),南至深圳,规划在嘉鱼县境内设置嘉鱼北出入口、嘉鱼南出入口和舒桥出入口等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并与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在岑家湾互通。(2)公路县域规划新建红簰线武赤线连接线、神

44、山岛路、陆溪界石山赤壁线;改建嘉赤线、嘉陆线、陆舒线并提高道路等级,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建堤坝路南段(新街以南)与武赤线共同组成沿江快速通道,连接桃红村与舒桥镇形成桃舒线。嘉赤线、神山岛路为一级公路、红簰线武赤线连接线、陆溪界石山赤壁线、嘉陆线、陆舒线、堤坝路南段等公路为二级公路。(3)场站建设结合公路网的调整完善,对县域公路客货运场站进行布局整合。规划新建一级客运站1个(嘉鱼南客运站),改建扩建二级客运站1个(原嘉鱼客运站),改扩建四级客运站4个(新街客运站、陆溪客运站、高铁岭客运站、簰洲湾客运站)。新建二级货运站1个(新街嘉鱼长江大桥货运站)、新建三级货运站1个(舒桥物流园区货运站)。(注

45、:客、货运站场不含咸嘉新城的客、货运站场。)第38条 铁路规划规划沿长江新建江南沿江铁路货运专线,沿线分布潘家湾港站和石矶头港站,向南至赤壁港站,向北接武汉港站。 规划从潘家湾港区新建咸嘉铁路专用线,接入京广线的咸宁站,形成垂江铁路通道。 规划沿武深高速公路西侧建设武汉嘉鱼赤壁客运专线,嘉鱼县境内于咸嘉新城设渡普站、嘉鱼县城设嘉鱼南站,并向南接赤壁高铁站、向北至武汉。第39条 水运规划根据武汉新港规划,沿长江在嘉鱼县境内重点建设石矶头港区和潘家湾港区。(1)石矶头港区石矶头港区位于桃家墩至曾家墩之间,可用岸线长6.5公里。规划为综合性港区,以水泥、块石和矿建材料为主。规划港区水域江面低水位时江

46、面宽200米,主要为本区域内货物出入流通服务。规划作业区现已建成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泊位的水泥专用码头l座。规划至2020年新建3000吨级综合码头l座。(2)潘家湾港区潘家湾港区位于余码头至肖家洲之间,可用岸线长105公里,为大型综合性港区,以重件、散货、煤炭、石油和矿建等为主,兼顾客运。规划港区水域江面低水位时江面宽300米,主要为整个鄂南地区的生产生活物资出入流通服务。规划至2020年新建1000吨级客运码头l座,泊位1个。新建3000吨级煤炭码头1座,规划作业区向石油码头下游发展,使潘家湾港区生产性机械码头泊位增至13个,总泊位数达到70个,港区的功能日臻完备,初步建设成为咸宁市的水陆联运中心。各港区情况详见附表5:县域港区规划一览表。第八节 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第40条 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按照资源共享、城乡统筹的原则,合理规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立完善的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加强区域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的协调,推动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引导区域公共设施相对集约建设。(1)商业服务设施商业金融设施宜按“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分级设置,形成相应等级和规模的商业金融中心。县域商业服务设施应促进嘉鱼县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由中心城区商圈乡镇商业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独特、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